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安全治理面临的挑战与中国的应对之道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新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52,共8页
海洋安全是国际社会和人类在海洋空间领域的重要的公共产品。海洋安全治理是指不同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在海洋空间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威胁、维护和保障海洋空间安全状态和能力的一种持续过程。当前,全球海洋安全治理面临着西方国家治理能... 海洋安全是国际社会和人类在海洋空间领域的重要的公共产品。海洋安全治理是指不同主体通过各种形式,在海洋空间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威胁、维护和保障海洋空间安全状态和能力的一种持续过程。当前,全球海洋安全治理面临着西方国家治理能力减弱、海洋安全治理的权力路径和权利路径的冲突、海洋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边界模糊化以及海洋安全治理的主权性和公共性之间的张力等诸多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积极参与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以“治理海洋”来代替“控制海洋”;倡导海洋安全治理的权责共担意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为海洋安全治理提供能力保证;以和平发展的道路建设海洋强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来实现治理路径的创新;以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作为海洋安全治理的终极目标,从而为海洋安全的有效治理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应对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安全治理 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 公共产品 中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的联合国投票看中国的朝鲜半岛政策——基于周期性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胜湘 李明月 戴卫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6,170,共8页
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投票,包括对提案、决议草案和决议的表态和表决等有十一次之多。中国投票的态度有三种形式:弃权、赞成和反对。"弃权"是一种无奈和默认;"赞成"代... 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投票,包括对提案、决议草案和决议的表态和表决等有十一次之多。中国投票的态度有三种形式:弃权、赞成和反对。"弃权"是一种无奈和默认;"赞成"代表认可、同意和支持;"反对"则是一种拒绝。从中国对提案、决议草案和决议的态度和倾向的不同,可以看出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变化:即从最初以朝鲜为中心的"单线政策"逐渐演变成"南北并重"的"双线外交"。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国际环境结构周期性的变迁、中国自身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及中朝两国几代领导人的更迭等三个层次因素的影响所致。这些因素也将会决定中国未来朝鲜半岛政策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朝鲜半岛政策 联合国投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本哈根学派安全化理论述评 被引量:27
3
作者 叶晓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4-172,共9页
作为冷战后崛起的欧洲安全研究的一支显赫流派,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建构主义的安全分析方法—安全化理论成为冷战后宽泛安全研究议程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性概念与理论。安全化理论为传统派、宽泛派和批判派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解路径和整合... 作为冷战后崛起的欧洲安全研究的一支显赫流派,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建构主义的安全分析方法—安全化理论成为冷战后宽泛安全研究议程中最为重要的创新性概念与理论。安全化理论为传统派、宽泛派和批判派的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解路径和整合的潜力,也以此主导了近来国际关系与安全研究领域中最富活力和最具争议的辩论。本文回顾了奠定安全化理论基础的思想渊源,从定义、主体间性、权力与语境的地位、安全化政治等方面揭示了安全化理论的概念内涵和要素主体,简要评价了安全化理论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并对其局限困顿之处进行分析评论。哥本哈根学派由于对当代国际政治中的安全实践分析而招致规范与伦理上的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是哥本哈根学派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冷战时代 哥本哈根学派 安全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资本批判思想探析——基于空间地理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卫华 刘胜湘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4-159,共6页
哈维追随马克思的资本批判路径,以空间地理方法为工具,基于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资本危机与时空修复以及剥夺性积累与反抗的三个视角分析和批判新帝国主义的运行机制。哈维的新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沿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范式,... 哈维追随马克思的资本批判路径,以空间地理方法为工具,基于资本逻辑与领土逻辑、资本危机与时空修复以及剥夺性积累与反抗的三个视角分析和批判新帝国主义的运行机制。哈维的新帝国主义批判理论沿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范式,是对马克思资本批判之方法论资源和价值目标的继承;开启了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研究的新维度并创新了研究方法;与偏离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的各种资本主义后现代批判理论相比更具现实意义和理论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哈维 新帝国主义 空间地理方法 资本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合作的现状、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菲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126,共4页
近些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但是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双方都需要排除一些障碍和困难,改进和提升合作的水平与模式。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应该坚持合作的基本原则,扩大合作... 近些年来,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但是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双方都需要排除一些障碍和困难,改进和提升合作的水平与模式。未来的合作中,双方应该坚持合作的基本原则,扩大合作的内容和层次。此外,中国应该继续加强与传统势力的协调和沟通,努力深化与区域组织的交流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太平洋岛国 南太平洋地区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加尔通的和平思想评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叶晓红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52,共7页
基于"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提出的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思想,本文对和平理论的基本定义、模式、具体形式、重大意义及其相关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和平能够为实现人的自我解放进程不断创造或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和和谐... 基于"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提出的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思想,本文对和平理论的基本定义、模式、具体形式、重大意义及其相关的实践进行了梳理和讨论。和平能够为实现人的自我解放进程不断创造或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和平的两种模式,消极和平与积极和平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本文强调了和平理论对和平实践的指导作用,总结并且评析了和平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如民主政体论、经济金字塔论、和平与暴力的阴阳论以及西方中心主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和平 积极和平 加尔通 和平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空海一体战”与中国国家安全
7
作者 程桂龙 《国防科技》 2013年第5期59-64,103,共7页
"空海一体战"是美国的一种新型作战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空地一体战"等诸多战法及兵种妥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军事战略,旨在通过空海军力量的配合,进行近域作战,以抵消对手的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取得战争的主... "空海一体战"是美国的一种新型作战理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空地一体战"等诸多战法及兵种妥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军事战略,旨在通过空海军力量的配合,进行近域作战,以抵消对手的反进入/区域拒止能力,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与控制权。"空海一体战"作为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重要角力点与支撑要素,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亚太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为此有必要对其理论渊源、发展目标、策略行动及障碍缺陷进行剖析与解构,为中国维护国家安全,构建良好的国家安全环境提供战略储备与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海一体战 国家安全 美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敛与外向交替演变:美国对欧政策史的周期考察
8
作者 朱光胜 刘建华 《云梦学刊》 2019年第1期89-98,124,共11页
迄今为止,美国的欧洲外交政策经历了五个完整的内敛期和外向期,目前正处于第六个内敛期的末段。欧洲战争与和平,亚太、中东等其他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美国的实用主义民族特性、经济状况、党派斗争等因素共同驱动着美国对欧政策在内敛期... 迄今为止,美国的欧洲外交政策经历了五个完整的内敛期和外向期,目前正处于第六个内敛期的末段。欧洲战争与和平,亚太、中东等其他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化,美国的实用主义民族特性、经济状况、党派斗争等因素共同驱动着美国对欧政策在内敛期与外向期之间交替转换。根据美国对欧政策周期的平均时长、美国政治的代际规律和近年来欧洲面临的种种危机推断,美国对欧政策的第六个内敛期可能在2025年左右结束,这意味着届时美国会将更多的战略资源投放到欧洲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欧政策 周期 内敛 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