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子语类》中“把来”结构的词汇化及“把”“来”的语法化过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小穹 危艳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64-168,共5页
《朱子语类》中的"把来"结构经历了一个词汇化以及构词要素语法化的过程。《朱子语类》中的"把"和"来"分别有"把1、把2、把3"和"来1、来2、来3"等等多个语义,而词汇化的"把来&q... 《朱子语类》中的"把来"结构经历了一个词汇化以及构词要素语法化的过程。《朱子语类》中的"把"和"来"分别有"把1、把2、把3"和"来1、来2、来3"等等多个语义,而词汇化的"把来"结构却只有"把1来3"一种结构语义关系。"把来"形成的动因和机制是NP话题化以及"把1"与"来3"词汇化的结果。"把来"的动词性体现了"把"的动作义和"来"的趋向义的回归,体现了语言在句法演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方向性。"把来"的形成表明,"把来"各要素的语法化与结构的词汇化是两个互相影响的不同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语类》 “把来”结构 词汇化 语法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X时”与“在X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80,共7页
介词短语"当X时"与"在X时"是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句法功能、内部组构、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X时"和"在X时"的区别。我们认为,介词"在"和"当"的语义特... 介词短语"当X时"与"在X时"是现代汉语中表达时间的重要方式,本文从句法功能、内部组构、语用价值三个方面探讨"当X时"和"在X时"的区别。我们认为,介词"在"和"当"的语义特征是造成二者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X时” “在X时” 句法功能 内部组构 语用价值 区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加特定形式词的“当X时,Y”句式
3
作者 王耿 曾李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5,共7页
介词框架"当X时"常常作为状语与后续Y句构成一个蕴含时间或条件关系的单句,但由于具体语境千差万别,"当X时"与Y之间的关系除了可往下细分外,还跨越了原来的语义类。前附于"当"的特定形式词可将不同的语... 介词框架"当X时"常常作为状语与后续Y句构成一个蕴含时间或条件关系的单句,但由于具体语境千差万别,"当X时"与Y之间的关系除了可往下细分外,还跨越了原来的语义类。前附于"当"的特定形式词可将不同的语义类区分并凸显出来,从而与Y构成多种语义格局。言者的主观视点在语义格局的最终成型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形式词 “当X时 Y” 主观视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多义疑问词“怎么”的词义排歧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牛长伟 程邦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7,34,共7页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多义疑问词的词义识别尚存改进空间。以"怎么"为例,其可表全称解读(任指)、存在解读(虚指)和疑问解读(询问状况、性状、方式和原因)。目前主流机器翻译系统在处理"怎么"的识别情况上仍需改进。该...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多义疑问词的词义识别尚存改进空间。以"怎么"为例,其可表全称解读(任指)、存在解读(虚指)和疑问解读(询问状况、性状、方式和原因)。目前主流机器翻译系统在处理"怎么"的识别情况上仍需改进。该文从词义排歧的角度出发,尝试总结"怎么"的三类解读所处的句法环境的特征,确立复杂句法环境中其语义表现,进而构建一个基于规则的词义排歧模型,制定词义排歧决策表,为提高机器对该类词的识别率提供一种思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该决策表,并对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怎么 句法环境 词义排歧 语义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规则的汉语疑问词“什么”的语义识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牛长伟 程邦雄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20,共7页
汉语疑问词具有多义性,至少有三种通用解读:疑问解读、存在解读(虚指)和全称解读(任指)。该文从汉语疑问词的词义排歧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汉语疑问词三种解读所处的句法环境的共同特征,确立其在复杂句法环境中的强势解读,进而构建一个基... 汉语疑问词具有多义性,至少有三种通用解读:疑问解读、存在解读(虚指)和全称解读(任指)。该文从汉语疑问词的词义排歧角度出发,通过总结汉语疑问词三种解读所处的句法环境的共同特征,确立其在复杂句法环境中的强势解读,进而构建一个基于规则的汉语疑问词的语义识别模型,为制订词义排歧决策表提供依据。该文以词义最多的疑问词"什么"为例,尝试通过这一思路,来构建基于规则的"什么"的语义识别模型和词义排歧决策表,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然后将其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么 语义识别模型 词义排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建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20-123,共4页
文章以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研究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影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发现毕业生的三个潜变量职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发展潜力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起着正向的作用,在此... 文章以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研究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各影响因素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结果发现毕业生的三个潜变量职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发展潜力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起着正向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潜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路径,并根据各潜变量对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强弱,提出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X时”的构式演变及其相关问题
7
作者 王耿 曾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9-126,共8页
时间构式“当X时”从先秦到现代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式演变:第一是构式化前变化阶段,表现为时间构式“当X时”形式的扩展与紧缩;第二是构式化阶段,表现为形义共变导致条件义新构式“当X时”的产生;第三是构式化后变化阶段,表现为条件义“... 时间构式“当X时”从先秦到现代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构式演变:第一是构式化前变化阶段,表现为时间构式“当X时”形式的扩展与紧缩;第二是构式化阶段,表现为形义共变导致条件义新构式“当X时”的产生;第三是构式化后变化阶段,表现为条件义“当X时”的构式紧缩。语言经济原则是“当X时”构式演变的动因,隐喻、类比化、新分析机制在其构式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X时 构式 构式化 语言经济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评估规范合作办学发展
8
作者 罗隆福 李格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8-40,共3页
每年的高考招生旺季,报纸上有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广告特别多。到底这些项目质量如何,是否可信,有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批准,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很茫然。这些担心对于2010年的考生来说已不复存在,教育部已从2009下半年开始,对中外合作... 每年的高考招生旺季,报纸上有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广告特别多。到底这些项目质量如何,是否可信,有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批准,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很茫然。这些担心对于2010年的考生来说已不复存在,教育部已从2009下半年开始,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评估,先在天津等四省市试点,再推行至全国,中外合作办学评估拉开了大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办学项目 评估规范 中外合作 教育部门 高考招生 招生广告 项目质量 办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