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建设:一种基于社会学分析框架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谭明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9,共15页
社会建设"关键是建设什么内容",学界存在5 种观点。对5 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尚缺乏理论把握。这势必给实践中确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造成困惑。从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要素... 社会建设"关键是建设什么内容",学界存在5 种观点。对5 种观点的区别与联系当前尚缺乏理论把握。这势必给实践中确立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造成困惑。从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看,社会建设是对"社会"要素进行建设。作为"子系统","社会"由其内部"担负四种功能"的因素构成: 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 目标和规则确立; 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 平等价值观。社会建设就是对这"四个内容"进行建设。学界当前的 5 种观点应相应归入"四个内容"进行把握。"社会"有自身的结构性原则。但受市场经济的结构性原则挤压。社会建设就是以"平等、互尊"作为价值观,通过对社会要素内部"四个内容"进行建设,推动"政治、文化"两要素中相应内容作出改革与完善,确立"社会"展开自我保护的公民权利能动机制,使"社会平等"与"经济增长"之间逐步形成"相互为对方持续发展提供必需资源"的发展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理论分析框架 结构性原则 “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 社会建设的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利益诉求:农村社会团结纽带的断裂逻辑——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4-221,共8页
利益纷争弱化和消解了传统乡村社会的支持性力量,社区异质性增强,内部分化加剧,产生了诸如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开始凸显、村民与村民的分化不断增加、村民与基层政府的关系愈发紧张等一系列失范行为,这些问题再生产的机制是群体、组织、... 利益纷争弱化和消解了传统乡村社会的支持性力量,社区异质性增强,内部分化加剧,产生了诸如村民与村干部的矛盾开始凸显、村民与村民的分化不断增加、村民与基层政府的关系愈发紧张等一系列失范行为,这些问题再生产的机制是群体、组织、个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割裂了乡村社会的团结纽带,其根源是公共物品的分割性特征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诉求 社会团结 广东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性质”与“内容”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谭明方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3-230,共8页
社会管理"科学化",要求规范、准确地把握社会管理的"性质"与"内容"。社会管理是对"社会子系统"进行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不同,社会子系统是人们围绕"社会性公共... 社会管理"科学化",要求规范、准确地把握社会管理的"性质"与"内容"。社会管理是对"社会子系统"进行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不同,社会子系统是人们围绕"社会性公共资源的供给与配置"构成的关系系统,人们期待"均等地"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期待"平等地"享有获取均等的社会性公共资源的规范性权利。"均等性、平等性"遭到破坏的结果是爆发社会冲突。社会管理的性质,是促进"均等地"配置社会性公共资源,"平等地"利用到获取社会性公共资源的规范性权利。通过这样的社会管理降低社会冲突发生的频度和烈度,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的内容,包括四个具体方面的内容。社会管理中必须完整对四个具体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把握社会管理的状况,评价社会管理的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子系统 社会性公共资源 社会管理的性质 社会管理的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与相关体制改革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谭明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94,共7页
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社会管理及相关体制改革等范畴进行把握,以社会学理论视角中社会子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管理的性质、内容,区分社会管理相关的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体制;说明三种体制性内容对社会管理状... 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对社会管理及相关体制改革等范畴进行把握,以社会学理论视角中社会子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社会管理的性质、内容,区分社会管理相关的社会体制、政治体制、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行政体制;说明三种体制性内容对社会管理状况的制约性,对于解决我国社会管理及相关体制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子系统 社会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41
5
作者 丁建定 李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143,共6页
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存在着养子防老、机构服务优于居家服务以及基本生存等理念方面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化、社区化、产业化和高标准化等政策理解方面的问题,忽视老... 居家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存在着养子防老、机构服务优于居家服务以及基本生存等理念方面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化、社区化、产业化和高标准化等政策理解方面的问题,忽视老年自力与自主服务、强调家庭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抽象化、推崇机构养老服务等服务方式方面的问题,还存在政府资源不均衡配置、市场资源进入引发争议、家庭与社区资源不足等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 养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类型的再分析——基于对湖北省两个地区的调查 被引量:12
6
作者 熊波 石人炳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64,共6页
利用Latent GOLD 4.0软件,运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综合经济支持和时间支持两个维度,结合对湖北省两个地区的调查数据,对农村老年家庭的代际支持类型进行了再分析,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只从经济支持这一单一角度分析的不... 利用Latent GOLD 4.0软件,运用潜在类别分析(latent class analysis),综合经济支持和时间支持两个维度,结合对湖北省两个地区的调查数据,对农村老年家庭的代际支持类型进行了再分析,弥补了以往研究中只从经济支持这一单一角度分析的不足。从总体上来看,农村老年家庭代际支持类型中,以供养型为主,其比例为43.9%,其次是游离型,占23.2%,互惠型和抚养型分别占18.0%和14.9%。老年人自身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不同,代际支持类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类别分析 代际支持类型 经济支持 时间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差异与扶贫政策有效性感知——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湖北、湖南、贵州三省的抽样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高飞 向德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6,共6页
传统话语中,妇女"被"形成了"头发长、见识短"的刻板印象,在村庄的具体生活场景中,这一判断被具体化为妇女只关心自己家中的一亩三分地,社区参与中只有男性在唱独角戏。现实中,由于农村男性劳动力被市场经济抽离,女... 传统话语中,妇女"被"形成了"头发长、见识短"的刻板印象,在村庄的具体生活场景中,这一判断被具体化为妇女只关心自己家中的一亩三分地,社区参与中只有男性在唱独角戏。现实中,由于农村男性劳动力被市场经济抽离,女性群体在社区中的身影开始活跃起来。调查发现,性别差异对于扶贫政策的有效性感知具有明显影响。男性群体更倾向个体特征的提升,而女性群体则更强调社区层面的发展。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在于女性较少的外出机遇和传统的女性角色期待、传统观点对于女性缺席社区参与的误读、女性对于政策的需求更为强烈。因此,扶贫政策制定需要关注社会性别差异,促进贫困妇女性别意识的觉醒,引入社会性别敏感的理念和建立贫困妇女社会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差异 扶贫政策 有效性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沟”对代际支持有影响吗——基于农村老年父母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熊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0-136,共7页
本文从代际之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即"代沟"的视角出发,将"代沟"划分为价值层面的和观点层面的,运用笔者2013年在山东省、湖北省和陕西省三地进行的问卷调查,从老年父母的视角考察"代沟"对代际双向支持行... 本文从代际之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即"代沟"的视角出发,将"代沟"划分为价值层面的和观点层面的,运用笔者2013年在山东省、湖北省和陕西省三地进行的问卷调查,从老年父母的视角考察"代沟"对代际双向支持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代沟"对代际双方的经济互助行为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在劳务支持上,代际之间的差异性越大,成年子女给予父母的劳务支持会减少,老年父母给予成年子女的劳务支持也可能会减少,但在照顾孙子、女的劳务付出上,则可能不会产生变化;从情感支持上看,代沟的增大,会导致代际双方的相互情感支持都有可能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沟 代际支持 农村老年父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当前农地制度改革中的“国家行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明方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5-195,共11页
国家近年来深化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的政策中,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存在可作不同理解的问题。这种状况会导致当前地方基层政府正在主导推进的农地制度"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不恰当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引... 国家近年来深化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的政策中,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存在可作不同理解的问题。这种状况会导致当前地方基层政府正在主导推进的农地制度"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不恰当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引导下展开,引发农村新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当前国家行为转向了"规则的"意向类型;国家的统治也从"管理"转向"治理";国家行为的新转变,体现在当前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中就是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特别是农地利用中的"规则"建设。但研究发现,国家当前出台的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中仍存在突出的问题。这与国家行为转变之后国家促进农村社会"公正平等"的动机和价值取向和国家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增长"、"农村政权稳定"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之间"缺乏整合性"有关。国家"公正平等"的动机和价值取向尚没有较好地贯穿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各方面政策中。其深层原因,是国家对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的科学认知尚需进一步提高。国家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知把握农村改革的"内容体系、展开路径和协同机制",国家"公正平等"的动机和价值取向才会真正贯穿到全面深化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的各方面内容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为 公正平等 规则建设 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非正式老年照护服务的支持性政策实践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薇 丁启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正式照护服务成为西方国家老年照护服务的重要方式。为了规范和促进非正式老年照护服务的健康发展,西方国家采取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实践:实施多种照护服务报酬方式,保障照护者的收入与被照护者的权益;为照护服务者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正式照护服务成为西方国家老年照护服务的重要方式。为了规范和促进非正式老年照护服务的健康发展,西方国家采取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实践:实施多种照护服务报酬方式,保障照护者的收入与被照护者的权益;为照护服务者提供服务性支持,提升照护服务者护理效果;完善照护服务者的社会保障,稳定照护服务者队伍。非正式与正式照护服务相结合成为当代西方国家老年照护服务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照护服务 非正式照护 照护服务者 被照护者 支持性政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谭明方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9-106,共8页
本文以"五位一体"发展观为研究思路,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机理,集中回答城乡融合发展是一种怎样发展、何以可能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个问题。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都... 本文以"五位一体"发展观为研究思路,结合社会学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机理,集中回答城乡融合发展是一种怎样发展、何以可能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个问题。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都是围绕一定城乡区域社会中"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精神文化"五方面展开的,其中"基层治理融合发展"是关键,没有城乡基层治理首先实现融合发展,就不可能有"城乡全面融合发展",也就不可能有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从城乡基层治理内部展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启动城乡基层治理融合发展的方法。它不仅能促进城乡社会系统五个方面全面融合发展,还能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立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社会、精神文化五方面协同发展的目标、手段和评价标准,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沿着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从五个方面协同展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融合发展 基层治理融合 城乡全面融合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贤资源、参与程度与村庄经济发展——基于湖北省乡村振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乐章 葛杨 梁航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2,共10页
乡贤资源作为乡村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非强制性的姿态参与村庄事务治理,强化了村庄内生基础。基于精英理论视角,运用湖北省乡村振兴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乡贤资源对村庄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乡贤数量和能力均对... 乡贤资源作为乡村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非强制性的姿态参与村庄事务治理,强化了村庄内生基础。基于精英理论视角,运用湖北省乡村振兴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乡贤资源对村庄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乡贤数量和能力均对村庄经济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乡贤能力对村庄经济的促进作用大于乡贤数量。参与程度是乡贤资源影响村庄经济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在乡贤数量和乡贤能力影响村庄经济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建立乡贤回流机制,落实乡贤参与行为,培育乡贤文化,鼓励乡贤为村庄发展献策献力可从根本上助力村庄经济的内源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经济 乡贤数量 乡贤能力 参与程度 精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