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视角的社会管理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谭明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共10页
加强社会建设中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令人关注的问题。"社会"与"经济"是社会系统中的两个构成要素,相互间有着内在关联的方式。但在自发发展的条件下,"经济"与"社会"之间... 加强社会建设中如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令人关注的问题。"社会"与"经济"是社会系统中的两个构成要素,相互间有着内在关联的方式。但在自发发展的条件下,"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往往是通过"社会冲突"方式迫使经济造成的社会分化收敛来表现的,付出的代价则是社会秩序紊乱,政治权力受到威胁,经济持续发展受阻。社会管理是克服经济要素与社会要素"发展自发性"的方式。社会管理,是基于一定时空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对社会要素内部构成因素的调节与控制,一方面使经济发展形成的"产出"为社会要素相关事业发展供给必需的社会性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使社会事业发展所形成的"产出"为经济持续增长供给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使社会与经济之间形成"发展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经济发展 发展协调性 社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对启蒙道德的批判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雨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58-64,共7页
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认为启蒙道德本质上是一种权威主义道德,并造成了一种权威人格。他们由此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过程、启蒙哲学的内在缺失、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三个方面揭示了权威主义道德形成的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应... 霍克海默尔和阿多诺认为启蒙道德本质上是一种权威主义道德,并造成了一种权威人格。他们由此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过程、启蒙哲学的内在缺失、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的作用三个方面揭示了权威主义道德形成的根源及其危害,指出应当通过发挥哲学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破除权威主义道德和人格,形成人的自由独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道德 权威主义道德和人格 人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