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治理、相机治理与财务治理效率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武 毛政珍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0-11,共2页
共同治理机制体现了常态下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而进行的合作,而相机治理机制则是在特殊情况下客观面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冲突的基础上,保证这一合作状态持续稳定的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是利益相关者在... 共同治理机制体现了常态下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最大化而进行的合作,而相机治理机制则是在特殊情况下客观面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冲突的基础上,保证这一合作状态持续稳定的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是利益相关者在常态和异态下尽可能长期合作的有力保障和公司财务治理效率释放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治理 相机治理 耦合机制 财务治理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界延迟随机微分方程一般衰减速度的稳定性(英文)
2
作者 孟雪井 田茂胜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473,共10页
本文用Lyapunov函数技巧对非线性无界延迟随机微分方程建立整体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利用半鞅收敛定理,研究零解的一般衰减速度的随机稳定性并给出判定定理.
关键词 随机延迟微分方程 无界延迟 矩稳定 几乎必然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平互惠理论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设计
3
作者 张荣武 贾战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08-110,共3页
我国上市公司暴露出的大量问题表明,公司治理面临的突出难题是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如何切实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运用行为经济学公平互惠理论,借鉴Rabin模型构建了控股股东与中小... 我国上市公司暴露出的大量问题表明,公司治理面临的突出难题是控股股东或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权益的问题。如何切实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运用行为经济学公平互惠理论,借鉴Rabin模型构建了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互惠机制,可为解决中小股东权益保护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新的剖析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互惠理论 权益保护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敬良 陈志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19,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它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党的执政理念;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明确新时代党的执政目标;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它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党的执政理念;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明确新时代党的执政目标;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党的执政方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不仅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论断的提出,更是从整体上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从而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推向了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党的建设 共产党执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居家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及其生活满意度——基于2014年CLHLS截面数据 被引量:5
5
作者 熊鹰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4-100,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年截面数据进行逻辑筛选来获取研究样本,使用描述性统计和二项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居家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及其生活满意度。结果显示:33.8%的居家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自评)不高,... 本文通过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4年截面数据进行逻辑筛选来获取研究样本,使用描述性统计和二项Logisi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居家失能老人的照护需求及其生活满意度。结果显示:33.8%的居家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自评)不高,失能老人在洗浴方面的照护需求最突出;控制个体特征差异之后,经济状况、健康状态、主要照护者的态度对失能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由此建议,发展便利居家失能老人洗浴的专业服务,加强失能老人的经济收入保障,增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为老服务能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并为家庭照料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失能老人 生活满意度 照护态度 CLH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善捐赠与企业劳动力--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6
6
作者 许玲玲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41-47,共7页
慈善捐赠位居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层次,是企业以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措施。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声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慈善捐赠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及经济... 慈善捐赠位居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层次,是企业以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措施。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声誉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慈善捐赠对企业劳动力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结果发现,慈善捐赠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力增加,尤其是增加了企业研发人才。同时,商业信用和政府补贴是慈善捐赠对企业劳动力的主要影响机制。慈善捐赠后研发人才增加越多的企业,企业创新和企业价值都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慈善捐赠是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双赢”行为,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拓展慈善捐赠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而且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慈善捐赠和科学评价第三次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捐赠 第三次分配 企业劳动力 商业信用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