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钽的硬度、电阻和内耗与含氧量的关系
1
作者 娄燕雄 刘贵材 颜雨青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61-66,共6页
测定了三种不同原料的钽丝,在不同含氧量时的硬度、电阻率和内耗,得到了一批数据,归出了与含氧量的关系式,也了解到氧在钽中分布的一些情况,对于原料不同造成的性能差异作了探讨。
关键词 硬度 电阻 内耗 含氧量 钽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Mn-Si系合金准晶的研究
2
作者 田荣璋 李松端 王平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420-424,共5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Al-Mn-Si系合金中准晶的形成规律和稳定性。准晶I相在Al20Mn6Si合金附近还为最佳成分区,该区合金成分的准晶I相形成能力最大,稳定性最强。而准晶I相在Al20Mn15Si合金附近,形成能力最小,稳定性最弱。通过对准晶I相晶化温... 本文系统研究了Al-Mn-Si系合金中准晶的形成规律和稳定性。准晶I相在Al20Mn6Si合金附近还为最佳成分区,该区合金成分的准晶I相形成能力最大,稳定性最强。而准晶I相在Al20Mn15Si合金附近,形成能力最小,稳定性最弱。通过对准晶I相晶化温度的分析指出,α(Al)相能降低准晶I相的稳定性。准晶I相存在类似非晶态的驰豫现象,驰豫之后稳定性提高。本文还给出了部分合金准晶I相晶化激活能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n-Si 合金 准晶 形成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Cu三元系相图的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才安 金展鹏 黄培云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66-71,共6页
从热力学上估算了W-Cu二元系中液相,bcc(W),fcc(Cu)的相互作用参数,并计算了其相图。应用所估算的参数,结合Kaufman等人提供的W-Ni,Cu-Ni系热力学数据,计算了W-Ni-Cu三元系1100℃,1200℃,1300℃,1400℃,1480℃,1500℃,1600℃时bcc(W)/fc... 从热力学上估算了W-Cu二元系中液相,bcc(W),fcc(Cu)的相互作用参数,并计算了其相图。应用所估算的参数,结合Kaufman等人提供的W-Ni,Cu-Ni系热力学数据,计算了W-Ni-Cu三元系1100℃,1200℃,1300℃,1400℃,1480℃,1500℃,1600℃时bcc(W)/fcc(Cu,Ni),bcc(W)/liq。两组相平衡,作出了相应温度下的等温截面图,并由它们构筑了该三元系合理的立体示意图。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Cu 三元系 相图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热处理对含铋Al-Li-Cu-Mg-Zr系合金再结晶的影响
4
作者 崔祺 王清 +1 位作者 谭澄宇 郑子樵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650-653,共4页
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对Al-1.98Li-1.90Cu-1.27Mg-0.18Zr合金的再结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结晶前存在的第二相粒子的大小、分布对再结晶影响很大。时效温度越高,析出粒子直径越大,密度越低,再结晶程度就越高,晶粒也就越小,但再结晶晶... 采用形变热处理工艺对Al-1.98Li-1.90Cu-1.27Mg-0.18Zr合金的再结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再结晶前存在的第二相粒子的大小、分布对再结晶影响很大。时效温度越高,析出粒子直径越大,密度越低,再结晶程度就越高,晶粒也就越小,但再结晶晶粒大小不均。这与再结晶形核机制有关。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粗大的第二相粒子主要是富铜的θ或T_1相和富Cu,Mg的S相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含铋 再结晶 AL-L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c合金的时效行为和拉伸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谭澄宇 汪滨 +2 位作者 郑子樵 梁叔全 尹登峰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86-90,共5页
本文研究了Al-0.10 wt-%Sc合金在不同状态下的时效行为和拉伸性能。观测了合金在250~400℃时效的硬化曲线和320℃时效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拉伸断口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含Sc铝合金有明显的时效硬化作... 本文研究了Al-0.10 wt-%Sc合金在不同状态下的时效行为和拉伸性能。观测了合金在250~400℃时效的硬化曲线和320℃时效后的室温拉伸性能;利用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分别观察了拉伸断口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含Sc铝合金有明显的时效硬化作用;Sc与铝结合形成稳定LI_2结构的Al_3Sc相,Al_3Sc粒子的平均直径约为12~16nm,它对合金的时效强化起着重大作用,该粒子粗化过程非常缓慢,使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行为 拉伸性 铝合金 钪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钨粉提高钡钨阴极发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汉广 饶翡珍 赵秦生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2-58,共7页
提出采用流态化技术分级的新方法分级制备钡钨阴极用原料钨粉。该法能减少或避免粉末的假颗粒化和分级设备的壁效应现象,有效地制备在粒度组成上符合钡钨阴极特殊要求的钨粉。试验结果表明,用分级钨粉制备的钡钨阴极发射性能有了明显的... 提出采用流态化技术分级的新方法分级制备钡钨阴极用原料钨粉。该法能减少或避免粉末的假颗粒化和分级设备的壁效应现象,有效地制备在粒度组成上符合钡钨阴极特殊要求的钨粉。试验结果表明,用分级钨粉制备的钡钨阴极发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从而显示出这种方法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粉 分级 阴极 发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Ag的电子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4
7
作者 谢佑卿 张晓东 赵礼颖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418-424,共7页
应用新发展的金属价键理论对金属Ag的电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采用单原子状态自治法确定金属Ag的电子结构为[Kr](4d_n)^(5.33)(3d_c)^(4.53)(5S_f)^(1.14)。依据这种电子结构计算了晶格常数、结合能、势能曲线、体弹性模量... 应用新发展的金属价键理论对金属Ag的电子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采用单原子状态自治法确定金属Ag的电子结构为[Kr](4d_n)^(5.33)(3d_c)^(4.53)(5S_f)^(1.14)。依据这种电子结构计算了晶格常数、结合能、势能曲线、体弹性模量和线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理论值与实验值均符合较好。本文列举了金属Cu和Au的原子状态参数,键参数和主要物理性质,金属Cu的电子结构为[Ar](3d_n)^(4.89)(3d_c)^(4.77)(4S_f)^(1.34),金属Au的电子结构为[X_c](5d_n)^(4.65) (5d_c)^(4.71)(6S_c)^(0.62)(6S_f)^(1.02);分析了贵金属Cu,Ag和Au的共同特点和彼此间的差异;并以简明的方式说明价键理论和能带理论的要点,对比了两种理论所得金属Cu,Ag和Au的准电子占有数(QEO),它们彼此非常相近,这充分显示了价键理论与能带理论彼此是可以沟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构 晶格常数 结合能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铝锂合金真空除气热压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钧声 张新明 左铁镛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86-91,共6页
真空除气热压是铝合金粉末固结的重要工序,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有利于改善除气和致密化效果,但是,快速凝固(RS)铝锂合金在高温和长时间处理时,粉末的亚稳组织可能变化。本文研究了RS Al-2.3Li-1.8Cu-1Mg-0.3Zr合金的不同真空除气热... 真空除气热压是铝合金粉末固结的重要工序,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时间有利于改善除气和致密化效果,但是,快速凝固(RS)铝锂合金在高温和长时间处理时,粉末的亚稳组织可能变化。本文研究了RS Al-2.3Li-1.8Cu-1Mg-0.3Zr合金的不同真空除气热压工艺对微观组织及最终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以上除气热压时,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RS铝锂合金压坯中第二相粒子逐渐粗化并聚集在粉末颗粒边界上,在450℃以上,部分粉末颗粒边界消失;将温度控制在350℃作真空除气热压,可以获得均匀微细的微观组织,明显改善合金制品的强度和塑性,该制品的时效强化速度明显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凝固 除气 真空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粉制取工艺模型化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叶金 叶俊英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MoO_2氢还原过程所得的数据,经微型计算机处理,获得了钼粉粒度和钼粉中含氧量与还原工艺参数关系的经验模型。经检验和实际考核表明,该模型是实用的。
关键词 钼粉 模型化 微机 制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型高T_c超导YBCO线材及器件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美玲 左铁镛 +1 位作者 吴衡宁 王蔚国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67-73,共7页
陶瓷线材成型的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增塑剂。本研究表明,十八烯-9-酸,即油酸是高T_CYBCO超导粉末成型的优良增塑剂。ESR谱及IR谱均证实油酸在常温时能与YBa_2Cu_3O_(7-δ)中的Y,Ba,Cu的离子反应,同时生成油酸铜配合物等有机盐,高温烧... 陶瓷线材成型的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增塑剂。本研究表明,十八烯-9-酸,即油酸是高T_CYBCO超导粉末成型的优良增塑剂。ESR谱及IR谱均证实油酸在常温时能与YBa_2Cu_3O_(7-δ)中的Y,Ba,Cu的离子反应,同时生成油酸铜配合物等有机盐,高温烧结后可全部分解挥发,在增塑挤压线材中掺入3wt-%-5wt-%的Ag粉,对缓解Y系超导体水解,长时间稳定J_C,降低线材表面电阻等方面起到良好效果。优化线材成型工艺使线材J_C达到800~1000A/cm^2,可满足弱电应用要求。在解决了挤压线材的焊接问题后,已初步试制成R.F.SQUID简易闭合磁通变换器以及小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材 超导材料 品件 增塑剂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铝锂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青林 尹志民 +2 位作者 金头男 张新明 陈振华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288-293,共6页
本文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Al-2.28Li-1.77Cu-0.98Mg-0.13Zr合金。研究了这种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固溶温度,既能使单相固溶体的均匀化和过饱和程度得到改善,又能控制晶粒大小;采用合适的... 本文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了Al-2.28Li-1.77Cu-0.98Mg-0.13Zr合金。研究了这种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固溶温度,既能使单相固溶体的均匀化和过饱和程度得到改善,又能控制晶粒大小;采用合适的时效温度和时间,能够有效地控制δ′(Al_3Li)和S′(Al_2CuMg)等相的沉淀行为,从而使合金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文中讨论了合金热处理工艺参数、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凝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冷凝粉末冶金技术制备Al-Li-Cu-Mg-Zr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志民 张新明 +1 位作者 左铁镛 陈振华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630-635,共6页
用快速冷凝技术制备了一种铝-锂合金的微细粉末,粉末体经冷压、真空去气、真空热压致密化,之后在400℃挤压成材。研究了这种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与成份相近但用铸锭冶金方法制备的铝-锂合金相比,快速冷凝-粉... 用快速冷凝技术制备了一种铝-锂合金的微细粉末,粉末体经冷压、真空去气、真空热压致密化,之后在400℃挤压成材。研究了这种合金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与成份相近但用铸锭冶金方法制备的铝-锂合金相比,快速冷凝-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铝-锂合金,其硬度、强度较高,但塑性偏低。文章讨论了塑性偏低的原因以及改善合金塑韧性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冷凝 铝合金 铝-锂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的热脆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惕言 刘武 Riquier Y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42-347,共6页
本文研究了铁素体(F)-奥氏体(A)双相不锈钢在950~1200℃单轴压缩时的热脆性,撕裂发生在F/A相界面,热裂倾向对温度十分敏感。通过塑性形变增大F/A界面总面积并改变铸态的魏氏体组织,可抑制热裂倾向.σ相降低钢的热塑性,但它在1000℃以... 本文研究了铁素体(F)-奥氏体(A)双相不锈钢在950~1200℃单轴压缩时的热脆性,撕裂发生在F/A相界面,热裂倾向对温度十分敏感。通过塑性形变增大F/A界面总面积并改变铸态的魏氏体组织,可抑制热裂倾向.σ相降低钢的热塑性,但它在1000℃以上高温时溶解速度很快。在1000℃以下塑性形变可加速σ相和二次奥氏体(A′)的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压缩形变 热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Al-Li-Cu-Mg-Zr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子樵 郭金龙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66-71,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对Al-2.52Li-1.21Cu-0.70Mg-0.15Zr(8090型)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变形加双级时效工艺可以明显地提高这种合金的断裂韧性。断裂韧性的改善与组织结构有关,即采用这种工艺增加了S′相的析出,并缩小... 本文研究了不同时效制度对Al-2.52Li-1.21Cu-0.70Mg-0.15Zr(8090型)合金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变形加双级时效工艺可以明显地提高这种合金的断裂韧性。断裂韧性的改善与组织结构有关,即采用这种工艺增加了S′相的析出,并缩小晶界无析出带宽度,因而使变形较为均匀,减少沿晶低能断裂倾向。依据组织观察结果,讨论了时效制度、显微组织和断裂韧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I合金 断裂韧性 热处理 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钨中微量元素钾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美玲 尹德艳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90-397,共8页
对掺杂微量元素钾的钨粉进行粒度分级后,发现钾的浓度是对粉末粒度敏感的因素,随粉末粒度减小,钾含量(PPM级)是增加的,几乎呈线性关系。由不同粒度钨粉分别制成的制品,钾的浓度依然遵循着粉末中的规律,但由于钾的微量差别引起制品许多... 对掺杂微量元素钾的钨粉进行粒度分级后,发现钾的浓度是对粉末粒度敏感的因素,随粉末粒度减小,钾含量(PPM级)是增加的,几乎呈线性关系。由不同粒度钨粉分别制成的制品,钾的浓度依然遵循着粉末中的规律,但由于钾的微量差别引起制品许多物理性能的明显差异,也存在着较好的规律。俄歇分析表明钾可能存在于粉末颗粒表层的100A范围。在坯条中主要富集于晶界和气孔内,在棒丝中,晶界及解理面均存在有钾,经高温处理后,钾主要的钾泡形式沿丝轴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歇电子法 粒度分析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及铝合金颗粒挤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大暑 罗超 姚伍秋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520-525,共6页
本文介绍了铝及铝合金颗粒(含6063铝合金废屑)直接热挤压的生产工艺,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制品组织性能及内外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铝及铝合金颗粒直接热挤压工艺是可行的。
关键词 铝合金 挤压 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固溶体及其组元的性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佑卿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32-341,共10页
本文介绍了二元固溶体性质的交互作用方程,交互作用导数方程,组元的平均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式和它们之间的差值约束方程。以对Au-Ni合金系的体积分析为例证明宏观热力学中定义的固溶体组元的偏摩尔性质不仅在数值上不同于组元... 本文介绍了二元固溶体性质的交互作用方程,交互作用导数方程,组元的平均摩尔性质与偏摩尔性质的关系式和它们之间的差值约束方程。以对Au-Ni合金系的体积分析为例证明宏观热力学中定义的固溶体组元的偏摩尔性质不仅在数值上不同于组元的平均性质,有时它们随浓度变化的趋势也与组元的平均性质变化趋势相反。虽然在统计热力学中能设计出多种固溶体组元平均性质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和多种交互作用方程,但只有对合金系的能量,体积以及更多的性质进行综合分析后方可做出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溶体 偏摩尔性质 组元 铜镍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Al-Mn-Cu合金中准晶相的研究
18
作者 易丹青 李松瑞 +2 位作者 邓至谦 聂祚仁 成钧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425-429,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手段在快速凝固A_(66)Mn_(14)Cu_(20)合金中发现一个二十面体相。这个相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显示出准晶体结构的五次对称性。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它是一个成分为Al_(11)Mn_3Cu_6的三元...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TEM)和差热分析(DTA)等手段在快速凝固A_(66)Mn_(14)Cu_(20)合金中发现一个二十面体相。这个相的选区电子衍射花样显示出准晶体结构的五次对称性。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它是一个成分为Al_(11)Mn_3Cu_6的三元相。差热分析结果反映出这个准晶相有很高的热稳定性。以20K/min的速度加热时,这个相的晶化峰值温度为818K,其转变激活能约为405.7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n-Cu 铝合金 凝固 准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Cu-Ti,Ni-Ti非晶粉末
19
作者 邱光汉 曾科军 +1 位作者 黄泽培 金展鹏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74-79,共6页
用自制的高能球磨机将Cu-Ti和Ni-Ti二元系的纯金属粉末混合物制成了非晶粉末,确定了用机械合金化制取非晶含金粉末的一般工艺条件。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机械合金化时的非晶化过程。通过高温XRD和热差分析(DTA)方法检测了非晶粉... 用自制的高能球磨机将Cu-Ti和Ni-Ti二元系的纯金属粉末混合物制成了非晶粉末,确定了用机械合金化制取非晶含金粉末的一般工艺条件。用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机械合金化时的非晶化过程。通过高温XRD和热差分析(DTA)方法检测了非晶粉末的晶化行为。实验发现,球料比应加以限制,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10:1是较适当的,机械合金化过程可能保存的少量层状结晶相通过随后在低于晶化温度T_X下的加热可能转化成非晶相。Cu_(43)Ti_(57)非晶粉末的T_X约等于450℃,Ni_(45)Ti_(55)约等于500℃。计算了Cu-Ti二元系在300℃时亚稳相和平衡相的自由能曲线,并根据扩散偶的模型讨论和解释了机械合金化的非晶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 NI-TI 粉末 非晶化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烧结硬质合金强化机理研究
20
作者 马柳莺 熊子奇 +1 位作者 毛顶雄 谢佑卿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将磁场烧结新工艺以及常规烧结工艺制备的两类WC-Co硬质合金样品,进行电解腐蚀后,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粘结相中的C,W含量以及马氏体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磁场烧结合金粘结相中溶入的C,W原子较少,而其粘结相内马氏体含量较高。... 将磁场烧结新工艺以及常规烧结工艺制备的两类WC-Co硬质合金样品,进行电解腐蚀后,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粘结相中的C,W含量以及马氏体相对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磁场烧结合金粘结相中溶入的C,W原子较少,而其粘结相内马氏体含量较高。分析认为:主要由于均匀磁场的存在,使高温顺磁Co原子间交换耦合加强,妨碍了C,W原子与Co的结合,从而,溶解度降低。其效果是,改善了粘结相的润湿性和流动性,促进合金致密化,降低WC间邻接度;另一方面,使WC颗粒保持较锐利的棱角。这是磁场烧结提高合金性能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相 WC-CO硬质合金 强化机理 WC颗粒 合金性能 马氏体相 X射线衍射技术 烧结工艺 电解 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