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野木瓜注射液对炎性疼痛小鼠背根神经节CO 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燕京
李小军
+4 位作者
刘力维
郭强
李玉桑
奉黎静
唐和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野木瓜注射液对炎性疼痛模型小鼠的消炎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足底皮内注射角叉菜胶制备小鼠炎性疼痛模型,对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12.5%、50%和100%野木瓜注射液,于4、12、24、48 h后测各组小鼠足趾肿胀值和足底热痛阈值,并...
目的:探讨野木瓜注射液对炎性疼痛模型小鼠的消炎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足底皮内注射角叉菜胶制备小鼠炎性疼痛模型,对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12.5%、50%和100%野木瓜注射液,于4、12、24、48 h后测各组小鼠足趾肿胀值和足底热痛阈值,并取小鼠第五腰椎(L5)背根神经节(DRG)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足趾肿胀持续明显,足底热痛阈值持续降低。至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足趾肿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足底热痛阈值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野木瓜注射液均可降低小鼠足趾肿胀度,恢复小鼠的热痛阈值,且下调L5 DRG中COX-2的蛋白表达至模型组的70%、66%和30%。结论:野木瓜注射液能降低伤害性刺激诱导的L5 DRG中COX-2蛋白表达,起到抗炎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炎
镇痛
野木瓜注射液
环氧化酶2
背根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鼠原发性肝癌建模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顾洪伟
陈琦
+2 位作者
张炜
李玉桑
唐和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建立良好、快捷、稳定的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方法将128只雄性KM小鼠随机均分为8组:正常组给予自由饮食;二乙基亚硝胺(DEN)水溶液组每天给予含DEN(16.5 mg/kg)的水溶液;高剂量DEN麻油组(7次/周、3次/周、1次/周),经口给予含DEN(16.5...
目的建立良好、快捷、稳定的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方法将128只雄性KM小鼠随机均分为8组:正常组给予自由饮食;二乙基亚硝胺(DEN)水溶液组每天给予含DEN(16.5 mg/kg)的水溶液;高剂量DEN麻油组(7次/周、3次/周、1次/周),经口给予含DEN(16.5 mg/kg)的麻油溶液;而低剂量DEN麻油组、nano-DEN组、纳米载体组则分别每周经口给予含DEN(8.25 mg/kg)的麻油溶液和nano-DEN或同量的纳米载体。20周后,处死小鼠,取肝脏标本,固定后行HE染色。结果 (1)含DEN的各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毛色枯燥、无光泽、行动迟缓、体重增长缓慢;(2)20周时,同DEN水溶液组,高剂量DEN麻油组小鼠均出现肿瘤,且其1次/周的小鼠死亡率较低;(3)Nano-DEN组小鼠无死亡,且其肝脏损伤的HE评分较低剂量DEN麻油组严重。结论 DEN溶于麻油的经口给药增加了小鼠服药的顺应性,长期低频率给药能大大降低造模过程中的死亡率。而DEN的纳米微乳制剂,能增强对肝脏的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原发性肝癌
纳米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菌和激素共暴露建立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凤珍
田贵华
+5 位作者
刘敏
李玉桑
张炜
李小军
唐潇旖
唐和斌
《绿色科技》
2018年第8期222-226,共5页
建立一种大鼠的急、慢性盆腔炎症模型,为评价盆腔炎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动物工具。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急性盆腔炎模型建立。将16只成年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大肠杆菌组、金黄色葡萄菌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
建立一种大鼠的急、慢性盆腔炎症模型,为评价盆腔炎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动物工具。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急性盆腔炎模型建立。将16只成年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大肠杆菌组、金黄色葡萄菌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混合液组。三个模型组以雌二醇进行预处理一周后,分别采用不同菌种定期染菌30天(1次/7天),并结合疲劳处理。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指标。并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建立。分组同上,接种50天,检测血清中SOD与MDA,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含量。结果表明:急性盆腔炎模型实验中,脏器大体观及组织病理检查均表明正常组大鼠外阴部均无肿胀,附件脏器无明显炎症体征,而三种染菌模型组大鼠急性期外阴部肿胀,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等附件脏器中出现炎症、粘连、甚至糜烂;慢性盆腔炎模型实验中,三种染菌模型组大鼠的各附件脏器也出现炎症、粘连、甚至糜烂,而且相应组织中COX-2呈高度表达。通过简易的染菌方式成功制备大鼠的急性、慢性盆腔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HE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木瓜注射液对炎性疼痛小鼠背根神经节CO 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燕京
李小军
刘力维
郭强
李玉桑
奉黎静
唐和斌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室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14-121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01538)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项目(No.BZY12007)
文摘
目的:探讨野木瓜注射液对炎性疼痛模型小鼠的消炎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足底皮内注射角叉菜胶制备小鼠炎性疼痛模型,对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12.5%、50%和100%野木瓜注射液,于4、12、24、48 h后测各组小鼠足趾肿胀值和足底热痛阈值,并取小鼠第五腰椎(L5)背根神经节(DRG)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足趾肿胀持续明显,足底热痛阈值持续降低。至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足趾肿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足底热痛阈值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野木瓜注射液均可降低小鼠足趾肿胀度,恢复小鼠的热痛阈值,且下调L5 DRG中COX-2的蛋白表达至模型组的70%、66%和30%。结论:野木瓜注射液能降低伤害性刺激诱导的L5 DRG中COX-2蛋白表达,起到抗炎镇痛的效果。
关键词
消炎
镇痛
野木瓜注射液
环氧化酶2
背根神经节
Keywords
Anti-inflammation
Analgesia
Injection stauntoniae
Cyclooxygenase 2
Dorsal root ganglion
分类号
R364.5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原发性肝癌建模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
7
2
作者
顾洪伟
陈琦
张炜
李玉桑
唐和斌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室
出处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01538
No.81573887)
+1 种基金
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科研基金(No.CZZ15007)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CFB496)
文摘
目的建立良好、快捷、稳定的小鼠原发性肝癌模型。方法将128只雄性KM小鼠随机均分为8组:正常组给予自由饮食;二乙基亚硝胺(DEN)水溶液组每天给予含DEN(16.5 mg/kg)的水溶液;高剂量DEN麻油组(7次/周、3次/周、1次/周),经口给予含DEN(16.5 mg/kg)的麻油溶液;而低剂量DEN麻油组、nano-DEN组、纳米载体组则分别每周经口给予含DEN(8.25 mg/kg)的麻油溶液和nano-DEN或同量的纳米载体。20周后,处死小鼠,取肝脏标本,固定后行HE染色。结果 (1)含DEN的各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毛色枯燥、无光泽、行动迟缓、体重增长缓慢;(2)20周时,同DEN水溶液组,高剂量DEN麻油组小鼠均出现肿瘤,且其1次/周的小鼠死亡率较低;(3)Nano-DEN组小鼠无死亡,且其肝脏损伤的HE评分较低剂量DEN麻油组严重。结论 DEN溶于麻油的经口给药增加了小鼠服药的顺应性,长期低频率给药能大大降低造模过程中的死亡率。而DEN的纳米微乳制剂,能增强对肝脏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
二乙基亚硝胺
原发性肝癌
纳米二乙基亚硝胺
Keywords
Diethylnitrosamin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ano-diethylnitrosamine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菌和激素共暴露建立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黄凤珍
田贵华
刘敏
李玉桑
张炜
李小军
唐潇旖
唐和斌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药理学研究室
北京中医药
大学
东直门医院
重庆市药品技术评审认证中心
出处
《绿色科技》
2018年第8期222-22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573887)
文摘
建立一种大鼠的急、慢性盆腔炎症模型,为评价盆腔炎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实验动物工具。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急性盆腔炎模型建立。将16只成年雌性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正常组、大肠杆菌组、金黄色葡萄菌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菌混合液组。三个模型组以雌二醇进行预处理一周后,分别采用不同菌种定期染菌30天(1次/7天),并结合疲劳处理。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指标。并采用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慢性盆腔炎模型的建立。分组同上,接种50天,检测血清中SOD与MDA,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含量。结果表明:急性盆腔炎模型实验中,脏器大体观及组织病理检查均表明正常组大鼠外阴部均无肿胀,附件脏器无明显炎症体征,而三种染菌模型组大鼠急性期外阴部肿胀,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等附件脏器中出现炎症、粘连、甚至糜烂;慢性盆腔炎模型实验中,三种染菌模型组大鼠的各附件脏器也出现炎症、粘连、甚至糜烂,而且相应组织中COX-2呈高度表达。通过简易的染菌方式成功制备大鼠的急性、慢性盆腔炎模型。
关键词
盆腔炎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HE
环氧化酶-2
Keywords
pelvic inflammation disease (PID)
Escherichia coli (E.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S. aureus)
HE
COX- 2
分类号
R711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野木瓜注射液对炎性疼痛小鼠背根神经节CO X-2表达的影响
杨燕京
李小军
刘力维
郭强
李玉桑
奉黎静
唐和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鼠原发性肝癌建模方法的优化
顾洪伟
陈琦
张炜
李玉桑
唐和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细菌和激素共暴露建立大鼠盆腔炎模型的方法
黄凤珍
田贵华
刘敏
李玉桑
张炜
李小军
唐潇旖
唐和斌
《绿色科技》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