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3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研究中心”2012年规划课题招标公告
1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F0002-F0002,共1页
为充分发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在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作用,提高高校质量评价体系和引领高校风险管理的能力。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的... 为充分发挥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在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作用,提高高校质量评价体系和引领高校风险管理的能力。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的高校风险预警防控的改革和发展,经研究决定,面向校内外公开进行研究基地规划课题招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研究基地 中南民族大学 风险预警 规划课题 湖北省 高校 防控 招标公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艳 邓辉 李超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结合中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阐述了中心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提出了中心构建实验教学创新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完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措施,并总结了中心形成的特色与... 结合中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阐述了中心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提出了中心构建实验教学创新体系、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完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措施,并总结了中心形成的特色与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艳 邓辉 +1 位作者 王剑 黄金铸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27-230,共4页
结合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论述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措施。即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学科特征、学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验室功能定位基础上,确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构建了一个目标、两大特色、"... 结合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论述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措施。即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学科特征、学校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在实验室功能定位基础上,确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构建了一个目标、两大特色、"三三四"旅游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创新体系、调整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加强了实习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力地支撑了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总结了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实验室 建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与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被引量:19
4
作者 吴开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2,共8页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国家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有其自身特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有限性与民众需求的无限性,社会资本的丰富性与物质资本的稀缺性,创新内容的现代性与方法手段的传统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 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国家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有其自身特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创新能力的有限性与民众需求的无限性,社会资本的丰富性与物质资本的稀缺性,创新内容的现代性与方法手段的传统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重视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中积累起来的传统社会资本的价值,不能使传统社会资本存量降低甚至流失。通过社会资本的建设来增强各民族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解决国家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尽管社会资本对一个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重要的价值,但社会资本也不是越大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创新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劲松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共8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管根本、管大局、管长远的系统性工程。要加强对乡村振兴的塑形铸魂,使乡村真正成为生态宜居的乐园,就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文章在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管根本、管大局、管长远的系统性工程。要加强对乡村振兴的塑形铸魂,使乡村真正成为生态宜居的乐园,就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乡村振兴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文章在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从文化自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等方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根据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在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华民族共同体 高质量发展 民族工作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联结机理、驱动路径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劲松 曾城皓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人工智能时代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探赜人工智能技术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隐逻辑和表征逻辑,明确意识形态是风险由技术领域向民族领域扩散的关键属性,以及其间的技术驱动逻辑和行为塑造... 人工智能时代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探赜人工智能技术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隐逻辑和表征逻辑,明确意识形态是风险由技术领域向民族领域扩散的关键属性,以及其间的技术驱动逻辑和行为塑造逻辑。据此分析风险的具象化呈现,包括错误认识催生个体行为异化、舆情泛滥诱发群体倾向异化、话语冲击造成社会规范异化。最后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出发提出应构建意识形态立体防护网络、搭建完备的意识形态监管体系以应对风险挑战,进而优化互联网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联结机理 驱动路径 风险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的现状、任务与路径 被引量:13
7
作者 彭庆军 张欣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三大任务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呈现出论从史出的历史论证、守正创新的理论阐释、质性叙事的大众传播、国家民族的实践面向等良好发展态势。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新征程中,需要立足中华... 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三大任务之一。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呈现出论从史出的历史论证、守正创新的理论阐释、质性叙事的大众传播、国家民族的实践面向等良好发展态势。在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新征程中,需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坚持“两个结合”,从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中汲取话语力量,基于话语对象、概念阐释、主题选择、陈述形式等要素进行话语框架建构,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引领,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话语建设的双向赋能,着眼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国际化与外来话语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话语体系 中国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两山”转化水平了吗?——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8
作者 翟华云 李岱玲 李青原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20,共12页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用数字金融打破“资源诅咒”效应,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将“生态高地”转变为“经济高地”,对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本文利用2011—2020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从分项指标来看,数字金融发展对“金山银山”的提升作用显著大于其对“绿水青山”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一体化程度更深、人力资本水平更高和资源禀赋更好的地区,数字金融发展对“两山”转化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两山”转化水平。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两山”转化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发展 “两山”转化水平 西部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支出结构对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慧 陈君理 吴佳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8-161,共14页
财政对新时代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研究通过熵值法,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个维度评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民族地... 财政对新时代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研究通过熵值法,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五个维度评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出结构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民族地区财政支出责任重大,主要集中在民生性支出和生产性支出;尽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低于全国,但呈上升趋势;地方财政支出对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综合激励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生产性支出、民生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为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激励效应,政府需加大投入并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支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地方财政 财政支出结构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贫困地区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10
作者 谢恩 吴孔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370-372,共3页
分析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当前面临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科技风险、和社会风险,从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入手研究了恩施州农业风险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与措施,以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农业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 民族贫困地区 农业风险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主企业助推链上企业创新——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伟 吴德满 翟华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4-188,共5页
在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关键动能,且关键技术“卡脖子”状况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剖析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创新助推的效能及其作用机制极具现实紧迫性与必要性。文章利用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链主企业... 在新质生产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关键动能,且关键技术“卡脖子”状况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剖析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创新助推的效能及其作用机制极具现实紧迫性与必要性。文章利用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链主企业对链上企业创新的助推作用。结果发现:链主企业会显著提升链上企业的创新能力,且通过提升链上企业管理效率、增加链上企业专用性投资及提升市场集中度来带动链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链主企业在助推链上企业创新的过程中,促进了供应链纵向一体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主企业 链上企业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晓飞 李明 谭砚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1,共10页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畅通我国城乡经济循环、增进农民福祉、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数字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以及供应链系统的持续创新和能力重构,推动传统供应链向数字供应链转变它是供应链系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外部...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畅通我国城乡经济循环、增进农民福祉、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旨在通过数字技术的引入和应用以及供应链系统的持续创新和能力重构,推动传统供应链向数字供应链转变它是供应链系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围绕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改善农户、企业和消费者福利而产生作用,其目标是打造以“联农、带农、节本、增效”和“安全、绿色、智能、生态”为特征的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推进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一方面,需要从网络环节、参与主体、转型要素、资源/能力基础等层面对供应链进行深度变革与重构;另一方面,必须综合考虑转型的现实困境、目标定位、体制机制约束等因素,设计转型的实施路径和相关机制,通过技术、市场、制度的有效联动,将数字技术潜能转化为供应链创新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供应链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整治演变分析:历史嬗变、效益内涵和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利民 苏毫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4期56-60,共5页
近年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内涵,其效益体系也随之不断演化,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研究土地整治的历史演变及其效益内涵的动态变化,对于科学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 近年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内涵,其效益体系也随之不断演化,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研究土地整治的历史演变及其效益内涵的动态变化,对于科学高效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整治的历史变迁,并重点分析了各阶段效益内涵的演变特点。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整治工作可根据整治背景、目标和内容的差异划分为六个发展阶段,其效益内涵从最初以社会效益为主,逐步扩展到兼具经济效益,再向生态效益延伸,最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兼顾的融合发展态势。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未来土地整治工作的优化路径,希望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科学建议,进一步释放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助推中国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发展阶段 效益内涵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改革能带动服务业升级吗?来自新质生产力实现路径的检验
14
作者 胡晓东 杨艺斐 黎宇霞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1,共11页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制度,“营改增”与简并税率政策通过税收抵扣和税率优化,驱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2009—2021年A股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检验增值税改革效应,发现“营改增”和简并税率显著提...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制度,“营改增”与简并税率政策通过税收抵扣和税率优化,驱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创新及产业转型升级。本文基于2009—2021年A股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检验增值税改革效应,发现“营改增”和简并税率显著提升了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了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相较于现有研究,本文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互动,突破“营改增”与简并税率割裂分析的局限,量化两政策的阶段性贡献,验证了政策协同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作用。特别地,本文从融通耦合与协同创新视角,区分生产性与生活性服务业政策效应,实证揭示“营改增”与简并税率政策通过强化制造业外购需求和缓解服务业融资约束的双重路径,显著促进了服务业升级,凸显了增值税改革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改增” 简并税率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及组态路径研究
15
作者 赵晓飞 马鑫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7,共14页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升级的关键路径,对于提升供应链流通效率、实现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嵌入理论、TOE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基于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数... 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升级的关键路径,对于提升供应链流通效率、实现供应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以嵌入理论、TOE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基于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动力机制,提出了转型的组态路径。结果表明:链主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断链风险和价值链调整等内部动力因素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其中断链风险的影响最大;政策支持、市场竞争和数字技术发展等外部动力因素也显著正向影响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其中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最明显。基于内外因素的组合影响,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提出了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种组态路径,即技术支撑下的“断链风险+价值链调整”推动型、技术支撑下的“断链风险+可持续发展需求”推动型以及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驱动下的“内部因素”推动型组态路径,且每一种路径均体现了技术、风险、竞争、政策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等要素的差异化组合。为保障农产品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顺利进行,农业企业要加强断链风险评估、技术实施框架构建和长效机制建设,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链主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 断链风险 价值链调整 数字技术发展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湖北省半导体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借鉴与实现路径
16
作者 张劲松 张楠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176,共13页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湖北省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升级与创新发展。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湖北省半导体设计产业存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环境待优化、头部企业引领作用不明显以及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薄弱等问题,严重影...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湖北省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升级与创新发展。作为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湖北省半导体设计产业存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环境待优化、头部企业引领作用不明显以及核心技术攻关能力薄弱等问题,严重影响半导体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竞争力提升。在此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可以重构半导体设计产业的生产要素、组织方式和价值创造模式,形成具有自主演进能力的创新型生产力体系。在国际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美、日、韩三国实现了从技术赶超到产业主导地位的结构性跃迁。通过分析全国半导体设计产业发展现状及湖北省的竞争优势,从新质技术进步、产业效率提升、经营模式转变、劳动投入优化和要素流通增强五个方面分析了新质生产力赋能湖北省半导体设计产业的理论逻辑;基于创新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归纳整理美国“双驱共进”、日本“共融创新”、韩国“政企协同”的发展模式,分析它们对湖北省半导体设计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增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发挥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培育AI芯片产业集群”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半导体设计产业 新质生产力 人工智能技术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审计师与数字化转型:信息桥梁视角
17
作者 翟华云 余忠义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29,40,共6页
本文以共同审计师为视角,考察共同审计师能否提升客户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研究发现,与数字化转型高的企业拥有共同审计师能够促进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共同审计师发挥信息桥梁作用,改善了客户公司管理层的信息环境,进... 本文以共同审计师为视角,考察共同审计师能否提升客户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研究发现,与数字化转型高的企业拥有共同审计师能够促进本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共同审计师发挥信息桥梁作用,改善了客户公司管理层的信息环境,进而促进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共同审计师行业专长越高和管理者短视主义越高的情况下,共同审计师对客户公司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共同审计师与客户公司数字化转型提升能够提升客户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审计师 数字化转型 信息桥梁 会计信息可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财税优惠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会产生合成谬误吗——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18
作者 胡晓东 陈奕哲 胡子杰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共15页
文章以2008—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三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果。研究发现: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均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所得税优惠... 文章以2008—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三大财税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果。研究发现:流转税优惠、所得税优惠和财政补贴均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所得税优惠的促进效果最强,财政补贴次之,流转税优惠效果最弱。进一步研究表明,两类及三类政策同时作用时,均存在明显的互斥效应,形成合成谬误。拓展分析显示:流转税优惠与所得税优惠对智能化程度低、供应链集中度高或融资约束紧的企业,转型促进效果更好,流转税优惠对管理效率高的企业作用更明显;财政补贴对智能化转型程度高或融资约束低的企业赋能效果更显著。此外,多维政策组合则对智能化程度低或供应链集中度高的企业,其互斥效应更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区位优势,财税优惠政策在中部地区的促进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大财税优惠力度,提高政策精准帮扶能力和长期可持续性,建立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将优惠政策涵盖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全流程,增强政策之间的差异性,适度精简相关政策以优化协同式优惠,大力培育数字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财税优惠 合成谬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卖空制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徐枫 吕纤 屈金丽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58,共18页
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对于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卖空交易强度视角实证研究了卖空制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卖空交易强度的增加,企业... 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对于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促进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卖空交易强度视角实证研究了卖空制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卖空交易强度的增加,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果更趋显著。机制分析发现,降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和抑制借款企业财务风险是卖空制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卖空制度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性在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行业和国有企业中更明显。不过,卖空制度的有效性受限于股市运行环境和制度的完善性,仅在非股市异常波动时期和制度较为完善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一步研究表明,卖空制度在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和减少企业债务违约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银行业联合授信制度与卖空制度已形成积极的联动效应,也有效增强了卖空交易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卖空制度 融资融券 企业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20
作者 张劲松 马梦如 杨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现,通过起步期-蓬勃期-稳定期3个阶段的探索,全球范围内的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未来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将以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结构调整为导向,提出关于农村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需要进行本土化调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