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ysosplenium fallax Koldaeva(Chrysosplenium),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from China
1
作者 Xiang Niyan Chen Xitang +2 位作者 Yang Tiange Liu Xihong Liu Hong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3-430,共8页
Chrysosplenium fallax Koldaeva,recently discovered and collected in Yanji,Jilin Province,repre-sents 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Saxifragaceae in China.This species,native to the Russian Far East,was first described a... Chrysosplenium fallax Koldaeva,recently discovered and collected in Yanji,Jilin Province,repre-sents a newly recorded species of Saxifragaceae in China.This species,native to the Russian Far East,was first described as a new species in 2021.Based on precise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specimen examination,we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C.fallax and its seed micromorphology.Phylogenetic analysis based on chloroplast genomes of 45 Chrysosplenium species confirmed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C.fallax in Chrysosplenium.Voucher specimens were deposited in the Herbarium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H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ysosplenium fallax Chrysosplenium Newly record PHYLOGENY Chi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四种油料作物种子的RNA提取方法 被引量:18
2
作者 孙海波 王智慧 +3 位作者 刘学群 黄军艳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358,共6页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 油料作物种子中,大量油脂、蛋白、酚类物质的存在和易氧化的特点导致RNA提取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在商业化RNA提取试剂盒的基础上,通过以下3方面的改进,使之成功应用于油菜、花生、芝麻和大豆的各个时期种子RNA提取和后期的荧光定量分析实验:1)增加抗氧化剂巯基乙醇和PVP;2)根据不同作物的油脂含量调整氯仿的比例;3)改进RNA沉淀方法,加大洗脱液体积后用乙醇沉淀。与常规的CTAB、TRIZOL及文献报道的RNA提取方法比较,本方法提取的RNA更完整、得率更高、纯度更高;所得RNA被成功应用于FAD2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了四种作物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FAD2基因的表达差异,证明了改良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提取 油料作物 种子 荧光定量 油菜 大豆 花生 芝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pNapB和pFAE1的结构与功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肖娜 武玉花 +2 位作者 肖玲 吴刚 卢长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共9页
启动子是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一种重要调控元件。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法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中分离到油菜基因NapB和FAE1的上游启动子序列pNapB和pFAE1,其中pNapB长1136bp,pFAE1长1420bp。两种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都含有种子特异表达... 启动子是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一种重要调控元件。本研究通过同源序列法从甘蓝型油菜品种中油821中分离到油菜基因NapB和FAE1的上游启动子序列pNapB和pFAE1,其中pNapB长1136bp,pFAE1长1420bp。两种启动子的核苷酸序列都含有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RY重复、G-box和E-box等,但两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序列分布不同。将pNapB和pFAE1两个启动子分别与报告基因GUS融合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烟草,得到大量转基因烟草植株。对T1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组织化学分析,比较了不同启动子的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表明,两种启动子都只在种子中起作用,属于典型的种子特异性表达启动子,但是它们作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作用强度明显不同。pNapB启动子比pFAE1作用开始的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在早期作用比pFAE1强,但pFAE1启动子在种子发育中期启动速度快,成熟种子的GUS染色深度在两种启动子间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特异表达启动子 pNapB pFAE1 遗传转化 GUS 转基因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19070的表达与同源基因At2g19070的amiRNAi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振波 王琢玉 +4 位作者 刘学群 覃瑞 黄军艳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7-202,209,共7页
基于原芯片杂交结果,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Bn19070与拟南芥At2g19070基因高度同源,在油菜可育株雄蕊中高量表达,不育株雄蕊中表达量极低。从雄性不育基因At2g19070入手,利用amiR-NAi(人工微RNA干扰)技术对其两个RNA... 基于原芯片杂交结果,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差异表达基因Bn19070与拟南芥At2g19070基因高度同源,在油菜可育株雄蕊中高量表达,不育株雄蕊中表达量极低。从雄性不育基因At2g19070入手,利用amiR-NAi(人工微RNA干扰)技术对其两个RNA区段分别设计靶标,转化拟南芥。在多个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和后代中普遍观察到小孢子数量减少、成熟花粉萎缩失去活力、不结实或者少结实的不育表型。两个靶标的干扰使转基因拟南芥出现了类似的表型,基因表达抑制率都在90%以上,干扰效果好,暗示amiRNAi技术在靶标选择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At2g19070基因的干扰对Bn19070的功能研究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RNA干扰 雄性不育 At2g19070 RNA靶标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花生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丽 吴刚 +3 位作者 武玉花 肖玲 曹应龙 卢长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1-416,共6页
一个物种的内源特异参照基因是该物种区别其它物种的特异性标志之一。本研究通过对GeneBank中花生基因信息的检索分析,筛选出花生几丁质酶基因chi2.2作为该物种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候选基因。通过对该基因的特定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花生... 一个物种的内源特异参照基因是该物种区别其它物种的特异性标志之一。本研究通过对GeneBank中花生基因信息的检索分析,筛选出花生几丁质酶基因chi2.2作为该物种内源特异参照基因的候选基因。通过对该基因的特定区域设计引物,建立了花生产品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对16个花生品种的DNA进行PCR扩增,均能扩增出81bp的片段。利用相同引物分别对其他油料作物、粮食作物和蔬菜等(油菜,大豆,芝麻,向日葵,油棕,棉花,水稻,玉米,长豆角,豌豆,土豆,萝卜,辣椒,茄子,拟南芥,烟草)的DNA进行PCR扩增,均未发现特异性扩增产物。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花生产品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物种特异性,且其灵敏度达到0.05ng基因组DNA。该方法可用于花生源成分鉴定,如确定食品中是否含有花生源成分,本研究为识别掺假使杂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内源特异参照基因 几丁质酶 PCR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EIN3基因克隆及菌核病诱导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许李明 黄军艳 +2 位作者 刘学群 覃瑞 刘胜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378-6380,共3页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EIN3(BnEIN3)基因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拟南芥EIN3基因的保守区及甘蓝型油菜EST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基因组PCR和RT-PCR扩增,克隆BnEIN3基因。对菌核病不同抗性的3个油菜品种中... [目的]探讨甘蓝型油菜EIN3(BnEIN3)基因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拟南芥EIN3基因的保守区及甘蓝型油菜EST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进行基因组PCR和RT-PCR扩增,克隆BnEIN3基因。对菌核病不同抗性的3个油菜品种中BnEIN3的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结果]克隆得到1 947 bp的基因片段,与拟南芥EIN3一致性高达82%,有完整的开放阅码框,编码614个氨基酸,其中包含1个EIN3结构域,初步认定该片段为油菜BnEIN3基因。在高抗品种(D083)中,菌核病在侵染后期快速诱导BnEIN3上调表达,且显著高于中抗(中双9号)及高感品种(84039)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中抗及高感品种中,菌核病均抑制BnEIN3的表达,且中抗品种BnEIN3表达量一直大于高感品种。[结论]BnEIN3可能与油菜对菌核病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同源克隆 EIN3 核盘菌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改性淀粉可食性膜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海英 曾晓波 吴谋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75,共3页
研究了植酸改性淀粉的成膜条件及其可食性膜的性能。植酸改性淀粉可食性膜的最佳成膜条件是:甘油10%,山梨醇5%,羧甲基纤维素钠3%,40-50℃干燥;湿法植酸改性淀粉膜的耐水性和阻湿性优于浸渍法植酸改性淀粉膜和原淀粉膜,浸渍法植酸改性淀... 研究了植酸改性淀粉的成膜条件及其可食性膜的性能。植酸改性淀粉可食性膜的最佳成膜条件是:甘油10%,山梨醇5%,羧甲基纤维素钠3%,40-50℃干燥;湿法植酸改性淀粉膜的耐水性和阻湿性优于浸渍法植酸改性淀粉膜和原淀粉膜,浸渍法植酸改性淀粉膜强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食性膜材料 植酸改性淀粉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海英 曾晓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针对电场与生物工程相结合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发展出高效、特殊的生物加工的现状,综述了细胞的电穿孔、电场对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电分离、电检测等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因细胞对电场敏感性的差异性,电解反应、欧姆热以及设备放大... 针对电场与生物工程相结合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发展出高效、特殊的生物加工的现状,综述了细胞的电穿孔、电场对细胞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电分离、电检测等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因细胞对电场敏感性的差异性,电解反应、欧姆热以及设备放大和运行成本等导致一些技术实用中的局限性,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生物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硅藻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海英 曾晓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78,共3页
采用f/2培养基,对3种硅藻: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alleri)、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tuum tricornutum)、硅藻舟形藻(Navicala incerta)进行培养及脂肪酸组成研究。牟氏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周期短,生物量较高。3种硅藻的脂肪酸... 采用f/2培养基,对3种硅藻: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alleri)、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tuum tricornutum)、硅藻舟形藻(Navicala incerta)进行培养及脂肪酸组成研究。牟氏角毛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生长周期短,生物量较高。3种硅藻的脂肪酸组成相近,主要的脂肪酸是C14:0,C16:0,C16:1(n-7)和C20:5(n-3),多不饱和脂肪酸中C20:5(n-3)(EPA)含量最高,其中三角褐指藻中的EPA含量达到11.7%。3种硅藻的DHAC22:6(n-3)含量都较低。通过调整三角褐指藻和牟氏角毛藻的培养条件,可以提高EPA含量,作为优良的水产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脂肪酸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microRNAs干扰At3A06基因增强了拟南芥对菌核病的敏感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军艳 许李明 +1 位作者 张学江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5-348,共4页
基于本研究室自主开发的油菜防御cDNA芯片分析结果,油菜基因Bn3A06受菌核病诱导后特异上调表达。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与拟南芥基因At3A06高度同源,后者编码289个氨基酸,功能未知。本研究用花序浸染法将At3A06基因的人工微RNA(amiRNA)干... 基于本研究室自主开发的油菜防御cDNA芯片分析结果,油菜基因Bn3A06受菌核病诱导后特异上调表达。序列比对发现,该基因与拟南芥基因At3A06高度同源,后者编码289个氨基酸,功能未知。本研究用花序浸染法将At3A06基因的人工微RNA(amiRNA)干扰载体(该载体包含一个除草剂草胺磷抗性基因)转化拟南芥。经草胺磷筛选获得3株T1代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均为阳性;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与野生型对照相比,3个转基因植株的At3A06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对其T2代进行菌核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株系对菌核病的敏感性均显著增强(P<0.05)。推测At3A06基因可能参与了植物的防御反应,与植株对核盘菌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核盘菌 防御反应 人工microRNAs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药动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康 王晓琼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9期1048-1049,共2页
神经网络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具有并行性、容错性、非线性和自学习性等特点。在化学、药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方法而成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近几年来,在药动学评价的研究领域中,神经网络模型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神经网络是一种数据分析方法,具有并行性、容错性、非线性和自学习性等特点。在化学、药学和生物学等领域中,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线性方法而成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近几年来,在药动学评价的研究领域中,神经网络模型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药动学涉及到非线性的过程,所以,神经网络模型在此领域的表现大大优于传统的线性模型。该文在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概述了近年来神经网络在药剂评价、新药的药动学评价和药物的临床评价等几个方面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药动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酶对转基因产品PCR检测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夏玉平 吴刚 +2 位作者 武玉花 张丽 卢长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4,共5页
本文参考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中转基因油菜外源基因的PCR检测体系,分析了18种不同DNA聚合酶对定性PCR检测转基因油菜OXY235中的CaMV35S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DNA聚合酶对CaMV35S启动子定性PCR检测中非特异扩增的产生以及检测... 本文参考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中转基因油菜外源基因的PCR检测体系,分析了18种不同DNA聚合酶对定性PCR检测转基因油菜OXY235中的CaMV35S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DNA聚合酶对CaMV35S启动子定性PCR检测中非特异扩增的产生以及检测灵敏度影响较大。其中热启动Taq酶效果较好,目标条带清晰,检测灵敏度高,而且完全没有非特异性扩增条带,非常适合用于定性PCR检测。对于同样条件下无法有效扩增0.1%DNA样品的Taq酶,则不推荐用于检测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检测 定性PCR CaMV35S启动子 非特异扩增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2种荠菜的加工产品
13
作者 刘新琼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即食荠菜泥 加工产品 调味酱 面食品 调味品 杀菌 食用 馒头 味道 口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PC和AT2G36580在油菜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锦 董彩华 +3 位作者 刘学群 覃瑞 石磊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基于油菜纯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恢复系的芯片表达谱分析结果,本文选择与糖代谢途径相关的两个基因GAPC和AT2G3658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在根、茎、叶、花、雌蕊、雄蕊、角果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APC和AT2G36580在根、茎... 基于油菜纯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恢复系的芯片表达谱分析结果,本文选择与糖代谢途径相关的两个基因GAPC和AT2G36580,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在根、茎、叶、花、雌蕊、雄蕊、角果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APC和AT2G36580在根、茎、叶、花和角果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花中表达量最低;GAPC在不育株花蕾发育的减数分裂至单核期被显著抑制,三核期表达量上升,而在可育株花蕾减数分裂至单核期表达量较高,四分体至单核期表达量最高(是减数分裂期的5.06倍),三核期表达量下降;AT2G36580在不育株花蕾发育中一直被抑制,但在可育株花蕾减数分裂至单核期表达量较高,四分体至单核期表达量最高(是减数分裂期的1.69倍),三核期表达量显著下降。进一步对雌雄蕊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表明,这两个基因均在可育植株雄蕊中表达量高,分别是不育株雌蕊(参照)的9.11倍和4.47倍,在雌蕊中表达量比参照显著低;与参照比,在不育株雌雄蕊中表达被显著抑制。初步结果表明GAPC和AT2G36580在油菜恢复系J10中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可能是通过影响雄蕊发育过程中的糖代谢而参与花蕾发育的调控,与不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 GAPC AT2G36580 荧光定量PCR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BnROP1同源基因沉默导致拟南芥雄性不育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琢玉 李振波 +3 位作者 阳永学 黄军艳 董彩华 刘胜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和拟南芥全基因组芯片的表达谱分析结果,选择了一个油菜差异表达基因,其对应的拟南芥同源基因为At3G51300(AtROP1),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油菜中该基因(BnROP1)在根、茎、叶、花、雌蕊、雄蕊、角果中的... 基于油菜杂合双显性雄性核不育系和拟南芥全基因组芯片的表达谱分析结果,选择了一个油菜差异表达基因,其对应的拟南芥同源基因为At3G51300(AtROP1),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油菜中该基因(BnROP1)在根、茎、叶、花、雌蕊、雄蕊、角果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AtROP1基因的microRNA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转化,获得12株转基因苗。T1转基因植株大多出现角果数量减少或不结实、无花粉、花药萎缩以及小孢子数量大大减少的表型。对转基因T2多个株系的荧光定量PCR分析说明,目标基因的干扰是有效的,靶基因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下调。说明转基因植株的雄性不育表型和ROP1基因的表达沉默有关,ROP1基因不仅控制了花粉管的极性和伸长,还和小孢子的正常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雄性不育 BnROP1 micro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线粒体nad5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冷翔 谭艳平 +1 位作者 王春台 刘学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7,F0002,共4页
以TRIzol法提取的水稻幼苗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以重组PCR技术扩增得到nad5的ORF,构建含有线粒体信号肽Rf1b5'的nad5双元超表达载体pCAMBIA1305.1::35S::Rf1b5'::nad5,以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水稻遗传转化。克隆... 以TRIzol法提取的水稻幼苗总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以重组PCR技术扩增得到nad5的ORF,构建含有线粒体信号肽Rf1b5'的nad5双元超表达载体pCAMBIA1305.1::35S::Rf1b5'::nad5,以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水稻遗传转化。克隆得到的水稻nad5基因大小为2 013 bp,构建了携带线粒体信号肽Rf1b5'的nad5植物表达载体,并成功获得了超表达nad5基因的阳性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ad5基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sVDAC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酵母中的表达研究
17
作者 熊杰 程钢 +2 位作者 刘学群 覃永华 王春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8期13707-13708,共2页
[目的]构建水稻OsVDAC5的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真核表达研究。[方法]将Osvdac5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连接,通过电转化的方法插入到毕氏酵母GS115中,筛选阳性重组菌株,通过0.5%的甲醇诱导使外源的水稻Osvdac5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 [目的]构建水稻OsVDAC5的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真核表达研究。[方法]将Osvdac5基因与酵母表达载体pPIC3.5K连接,通过电转化的方法插入到毕氏酵母GS115中,筛选阳性重组菌株,通过0.5%的甲醇诱导使外源的水稻Osvdac5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鉴定表达蛋白的特异性。[结果]成功构建了Osvdac5::pPIC3.5K酵母表达载体,将其整合到酵母GS115基因组后,对其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了表达蛋白为OsVDAC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OsVDAC5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VDAC5 pPIC3.5K 酵母GS1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18
作者 熊磊 谭艳平 +1 位作者 王春台 刘学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5期12376-12378,共3页
[目的]克隆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获得35S∷Rf1b5'∷atp6转基因水稻植株。[方法]设计目的基因的特异引物,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叶片总RNA,借助Toyobo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为cDNA,通过PCR扩增得到atp6全序列;将atp6... [目的]克隆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获得35S∷Rf1b5'∷atp6转基因水稻植株。[方法]设计目的基因的特异引物,采用TRIzol法提取水稻叶片总RNA,借助Toyobo反转录试剂盒反转录为cDNA,通过PCR扩增得到atp6全序列;将atp6连接到含线粒体信号肽(Rf1b5')的pCAMBIA1302双元表达载体上,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愈伤组织侵染法进行水稻的遗传转化。[结果]利用目的基因atp6成功构建了35S∷Rf1b5'∷atp6植物表达载体,并获得了转atp6基因的阳性植株。[结论]为探讨水稻中超表达atp6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ATP6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抗击新冠肺炎对植物疫情防控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元明 刘会江 +2 位作者 黄丽静 许中棋 姜煜 《湖北植保》 2021年第1期7-8,共2页
借鉴我国此次抗击新冠肺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经验,通过生物安全立法,采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源头监管、科学监测等技术手段,植物疫情防控同样可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并取得骄人的成绩。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