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水体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赖树锦 郭佳 +4 位作者 陶新园 李阳 杨振飞 陈鑫 李晓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40-2442,共3页
用Roling法、SDS法、CTAB改进法和Crump改进法提取水体微生物总DNA,并以细菌的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水体微生物总DNA大小都在23 kb以上,Roling法提取的水体微生物总DNA的浓度明显小于其他3种方... 用Roling法、SDS法、CTAB改进法和Crump改进法提取水体微生物总DNA,并以细菌的16S rD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研究结果表明,四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水体微生物总DNA大小都在23 kb以上,Roling法提取的水体微生物总DNA的浓度明显小于其他3种方法,Crump改进法提取的水体微生物总DNA的A260 nm/A280 nm和A260 nm/A230 nm比值高于其他3种方法,Crump改进法所提取的微生物总DNA可以直接用于后续的PCR扩增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微生物 总DNA提取 DNA质量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放线菌噬菌体ΦSCU20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艾振江 刘梅芳 +2 位作者 何冬兰 程国军 李晓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6-449,共4页
以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为指示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新噬菌体,命名为ΦSCU20。在测试的9株放线菌菌株中,仅能感染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A-M-01菌株。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ΦSCU20由多面体的头部和尾部组成。噬菌体ΦSCU20生物学特... 以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为指示菌,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新噬菌体,命名为ΦSCU20。在测试的9株放线菌菌株中,仅能感染小单孢菌40027菌株和A-M-01菌株。电镜观察显示噬菌体ΦSCU20由多面体的头部和尾部组成。噬菌体ΦSCU20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噬菌体ΦSCU20形成噬菌斑时培养基中适宜的Ca2+和Mg2+浓度分别为8 mmol/L和20 mmol/L;噬菌体ΦSCU20在储存液中适宜的pH值为8;噬菌体ΦSCU20不耐高温,经40℃保温30 min后,其活力降低到48.65%,经60℃保温30 min后,则完全失活;噬菌体ΦSCU20基因组特性研究表明,该噬菌体的基因组为双链DNA,基因组大小约为65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小单孢菌40027菌株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和酶学性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长影 孔雯 +2 位作者 王家昕 高剑锋 李晓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从工厂废液中分离并筛选到了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CYS4,其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为11.0U/m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0,... 从工厂废液中分离并筛选到了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CYS4,其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为11.0U/m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0,在pH值为5.0-11.0时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酶活力在80%以上;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温度低于40℃时基本稳定,保温3 h酶活力仍然有70%以上;Na^+、Fe^2+、Mn^2+、Zn^2+、Mg^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Hg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分离 鉴定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烟碱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孔雯 先锋 +2 位作者 李长影 王家昕 李晓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烟碱为唯一碳源,从湖北省襄樊烟草种植地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命名为DBA5。经常规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烟碱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nicotianae)。当烟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培养4... 以烟碱为唯一碳源,从湖北省襄樊烟草种植地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命名为DBA5。经常规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烟碱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nicotianae)。当烟碱质量浓度为4.0 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93.32%,生长旺盛。当烟碱质量浓度为5.0g/L时,培养48 h烟碱降解率为65.10%。当烟碱质量浓度高于6.0 g/L时,DBA5菌株生长和烟碱降解均呈下降趋势,烟碱降解率低于7.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生物降解 16S rDNA烟碱节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稻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向明 韦靖鸾 +3 位作者 张丹 王春台 刘学群 刘新琼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1-748,共8页
为了挖掘野生稻中的抗病资源,根据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核苷酸结合位点序列中的保守结构域设计3对简并引物,从疣粒、药用、高秆、宽叶和斑点野生稻基因组DNA中分离出13条NBS类抗病基因类似物,其中11条具有连续的ORF,具有NBS类R基因的保... 为了挖掘野生稻中的抗病资源,根据已克隆的植物抗病基因核苷酸结合位点序列中的保守结构域设计3对简并引物,从疣粒、药用、高秆、宽叶和斑点野生稻基因组DNA中分离出13条NBS类抗病基因类似物,其中11条具有连续的ORF,具有NBS类R基因的保守基元P-loop、kinas-2、kinas-3a和GLPL。在NCBI上进行同源性搜索发现,其中12条RGAs的核苷酸序列与水稻已知的NBS类R基因具有66%~94%的同源性,与其他植物已知R基因具有67%~84%的同源性;其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已知的NBS类R基因具有43%~93%的同源性,与其他植物已知R基因具有37%~79%的同源性。另外1条的核苷酸序列与水稻假定的NBS类R基因具有76%的同源性,其氨基酸序列与水稻假定的NBS类R基因具有74%的同源性。根据序列分析结果设计6对不同基因特异性引物,并利用RT-PCR技术进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RN1BD5、RN1BD10、RN1GG2和RN1YY6均能表达,说明这些片段可能是功能性抗病基因的部分序列;而RN1KY9和RN1GG5没有表达,可能是假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抗病基因类似物 基因分离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HL-CMS中2个雄性不育候选基因表达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为 周杰 +4 位作者 谭艳平 程钢 刘新琼 王春台 刘学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397,共4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雄性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根、茎、叶以及减数分裂期小穗和三核期花药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Lsp和orfH79均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表达最...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比较了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中的2个雄性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根、茎、叶以及减数分裂期小穗和三核期花药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HLsp和orfH79均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表达最高,而在营养生长的根、茎、叶及成熟花粉中表达很低。HLsp在粤泰A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orfH79,但HLsp在减数分裂期小穗中的表达量与在其它组织中的表达量的差异明显比orfH79大。2个不育候选基因HLsp和orfH79在HL-CMS不育系YTA不同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暗示二者在水稻HL-CMS的发生中可能行使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实时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籼稻品种愈伤组织诱导和褐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维旭 张骥诚 +2 位作者 刘学群 王春台 刘新琼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共3页
为了优化籼稻品种的组织培养特性,以N6培养基为基础,分析了微量元素3种不同浓度处理对籼稻品种粤泰B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影响不大,而对褐化的控制有明显的影响,在1.2... 为了优化籼稻品种的组织培养特性,以N6培养基为基础,分析了微量元素3种不同浓度处理对籼稻品种粤泰B在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及褐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影响不大,而对褐化的控制有明显的影响,在1.2倍浓度下愈伤组织的褐化率最低为10.35%,并且愈伤组织致密、状态较好,0.8倍次之,褐化率为26.15%,而一般使用的1.0倍浓度下褐化率为44.55%,褐化情况是最严重的,并且愈伤组织软化,状态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籼稻 组织培养 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唐颜苹 王小媚 +1 位作者 何薇 李晓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和抗冻剂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40℃、-70℃条件下,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在保存前期随保存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转化效率在第1天或第7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呈下降趋... 研究了保存时间、温度和抗冻剂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40℃、-70℃条件下,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在保存前期随保存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转化效率在第1天或第7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随保存时间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在保存前期,保存于4℃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保存后期低于保存在-70℃、-40℃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在相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保存在甘油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高于保存在DMSO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感受态细胞 保存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_0t-1 DNA对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基因组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德彬 王阳 +3 位作者 赵侯明 李刚 覃瑞 刘虹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了揭示同为CCDD基因组类型的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的起源和进化关系,用高秆野生稻C0t-1DNA作为探针,对其自身体细胞染色体与宽叶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对其核型进行同源性聚类和比较分析。杂交结果显示宽叶野生稻和... 为了揭示同为CCDD基因组类型的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的起源和进化关系,用高秆野生稻C0t-1DNA作为探针,对其自身体细胞染色体与宽叶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并对其核型进行同源性聚类和比较分析。杂交结果显示宽叶野生稻和高秆野生稻同源性非常高,说明它们的亲缘关系十分接近,但区别也非常明显,两者的杂交信号存在显著不同。C0t-1DNA具有很强的种特异性和依赖基因组型的特异性,利用它进行荧光原位杂交能够更有效地研究物种基因组间的关系,为物种的划分和鉴定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对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两个异源四倍体基因组的中高度重复序列的比较分析,探讨了稻属异源四倍体可能的起源与进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秆野生稻 宽叶野生稻 染色体重复序列 荧光原位杂交 核型 基因组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楼种子外种皮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晓东 张鹏 +3 位作者 宋发军 刘佳 席晓圆 于鹏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8,共3页
研究重楼种子外种皮提取物有机酸、生物碱、酚类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采用碱提酸沉法、酸提法、乙醇浸提法提取重楼种子外种皮中的有机酸、生物碱、酚类,梯度稀释后处理水稻种子,分析提取物对水稻种子48 h的萌发率、第10天对苗高... 研究重楼种子外种皮提取物有机酸、生物碱、酚类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采用碱提酸沉法、酸提法、乙醇浸提法提取重楼种子外种皮中的有机酸、生物碱、酚类,梯度稀释后处理水稻种子,分析提取物对水稻种子48 h的萌发率、第10天对苗高、鲜质量以及胚根长的影响。以蒸馏水(CK)作对照。试验结果,3类提取物与CK相比,在2.5~50.0 mg/m L的处理浓度范围内对水稻种子48 h的萌发率、第10天的苗高、鲜质量、胚根长都有抑制作用。在2.5~5.0 mg/m L的低浓度范围内,3类提取物对种子萌发率的抑制作用相差不大,对苗高、鲜质量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依次是酚类〉生物碱〉有机酸,而在10~50 mg/m L的高浓度范围内,3类提取物对种子萌发率、苗高、鲜质量的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依次为:生物碱〉酚类〉有机酸。此外,还发现每类提取物对胚根长度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对其他指标的抑制,且在整个处理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的强弱顺序是:生物碱〉酚类〉有机酸。通过研究明确了3类物质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效果,确定了有机酸、生物碱、酚类是存在于重楼种子外种皮中的3类萌发抑制物,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重楼种子的休眠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楼种子 外种皮 有机酸 生物碱 酚类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文 王维旭 +3 位作者 周杰 王春台 刘学群 谭艳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97-1700,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诱导产生的籼稻粤泰B(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内源多胺组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XDB-C18柱流动相梯度(从40%甲醇到80%甲醇)洗脱可以使Put、Spd和Spm3种多胺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水稻粤泰B成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诱导产生的籼稻粤泰B(YT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内源多胺组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XDB-C18柱流动相梯度(从40%甲醇到80%甲醇)洗脱可以使Put、Spd和Spm3种多胺组分得到很好的分离。水稻粤泰B成熟胚愈伤组织继代培养5d后体内Put和Spd的含量明显增加,而Spm的含量基本不变。推测Put和Spd对水稻愈伤组织的生长发育可能有重要的作用,可为优化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基的组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成熟胚 愈伤组织 高效液相色谱 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粤泰B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杰 胡文 +3 位作者 陈为 刘新琼 王春台 刘学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24-1227,共4页
对籼稻HL-CMS保持系粤泰B种子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将存储的成熟种子于50℃预处理2 d,种子表面清洗消毒后,晾干2~3 h,在1 800μmo1.m-2.s-1光照12 h/黑暗12 h、温度为24~30℃的较大的组织培养室内,... 对籼稻HL-CMS保持系粤泰B种子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将存储的成熟种子于50℃预处理2 d,种子表面清洗消毒后,晾干2~3 h,在1 800μmo1.m-2.s-1光照12 h/黑暗12 h、温度为24~30℃的较大的组织培养室内,采用pH5.9~6.0、添加3.0 mg.L-1 2,4-D的N6培养基上,粤泰B种子的愈伤诱导率可达93%,且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很好,为不育基因向籼稻HL-CMS保持系粤泰B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粤泰B 愈伤组织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CMS水稻线粒体K_(ATP)^+通道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春皎 王卓 +3 位作者 徐鑫 马亢 刘学群 王春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和保持系粤泰B(YTB)黄化苗线粒体为材料,研究了YTA和YTB离体线粒体KA+TP通道对其诱导调节剂KCl、ATP、ADP和GTP等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KA+TP通道诱导剂KCl,能明显诱导YTA和YTB线粒...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不育系粤泰A(YTA)和保持系粤泰B(YTB)黄化苗线粒体为材料,研究了YTA和YTB离体线粒体KA+TP通道对其诱导调节剂KCl、ATP、ADP和GTP等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KA+TP通道诱导剂KCl,能明显诱导YTA和YTB线粒体膨胀,但YTA的膨胀程度较YTB的明显;KA+TP通道的内源性抑制剂ATP对YTA和YTB线粒体膨胀起显著抑制作用;KA+TP通道的内源性激动剂ADP和GTP引起的不育系YTA离体线粒体短暂收缩及之后的再膨胀程度均较YTB的明显;此外,比较YTA和YTB离体线粒体在Rh123一起孵育10 min后,KCl和解偶联剂FCCP处理引起的离体线粒体膜电位(Δψm)下降过程,发现前者的线粒体Δψm较后者的易于过早崩解。对水稻HL-CMS不育系YTA和可育的保持系YTB线粒体KA+TP通道特性的比较研究表明,水稻HL-CMS不育系YTA线粒体KA+TP通道对其诱导调节剂KCl、ATP、ADP和GTP等的响应较YTB的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KATP^+通道 线粒体膨胀 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剑锋 李文鑫 +4 位作者 李汇龙 耿旭梅 谭晖 郭佳 李晓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66-1568,1576,共4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惟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XW-13,其摇瓶培养液的CMC酶活力为15.05μg/mL,滤纸酶活力为15.13μg/mL。酶学性质试验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 7.0,在pH 5.0~9.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酶活力保持60%以上。...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惟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XW-13,其摇瓶培养液的CMC酶活力为15.05μg/mL,滤纸酶活力为15.13μg/mL。酶学性质试验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 7.0,在pH 5.0~9.0时有较好的稳定性,酶活力保持60%以上。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温度为20℃时基本稳定,保温2 h仍有80%以上的活力。在化合物浓度为0.2 mg/mL的条件下,NH4+、Na+、Fe2+、K+、Ca2+、Mn2+、Zn2+、Mg2+和Li+对酶活力有增进作用,Hg+和Cu2+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纤维素酶菌株 筛选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降解菌SCUEC2菌株的分离及其降解特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阳 杨振飞 +4 位作者 马婷婷 陈涛 龚传清 李永辉 李晓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586-1589,共4页
以烟碱为惟一碳源,从湖北省襄阳市烟草种植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SCUEC2。在30℃下,180 r/min摇床培养,烟碱质量浓度为1.00 g/L时,发酵10 h后烟碱降解率达到88.80%。在30℃下,180 r/min摇... 以烟碱为惟一碳源,从湖北省襄阳市烟草种植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烟碱降解菌,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SCUEC2。在30℃下,180 r/min摇床培养,烟碱质量浓度为1.00 g/L时,发酵10 h后烟碱降解率达到88.80%。在30℃下,180 r/min摇床培养48 h,烟碱质量浓度为6.00 g/L时,烟碱降解率为82.59%;烟碱质量浓度为7.00 g/L时,烟碱降解率和菌株生长呈下降趋势,烟碱降解率为18.94%。SCUEC2菌株发酵液经HPLC检测,结果显示,烟碱的保留时间为5.25 min左右,在培养到16 h时,烟碱峰峰面积明显减小,并在保留时间为11.79 min左右处出现一个新色谱峰,表明有中间代谢产物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生物降解 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 降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与大肠杆菌接合转移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鑫 杨振飞 +4 位作者 朱芮 肖延辉 郭利 王晓丽 李晓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3,共4页
为将外源基因导入小单孢菌,建立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与大肠杆菌两亲接合转移方法,将包含小单孢菌内源质粒pJTU112复制区的4.7kb片段插入质粒pOJ260的BamHⅠ酶切位点,构建了能在大肠杆菌和小单孢菌中复制的穿梭载体pSCU207,将质粒pS... 为将外源基因导入小单孢菌,建立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与大肠杆菌两亲接合转移方法,将包含小单孢菌内源质粒pJTU112复制区的4.7kb片段插入质粒pOJ260的BamHⅠ酶切位点,构建了能在大肠杆菌和小单孢菌中复制的穿梭载体pSCU207,将质粒pSCU207转化大肠杆菌ET12567/pUZ8002,再与小单孢菌LXH20进行两亲接合转移,挑取接合转移子,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质粒pSCU207通过大肠杆菌与小单孢菌新鲜菌丝之间接合转移导入小单孢菌中,并可稳定遗传;大肠杆菌与小单孢菌新鲜菌丝之间的最佳接合转移体积是40μL和400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单孢菌 接合转移 质粒pSCU207 抗生素的敏感性 质粒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鄂西地区水稻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泌 王春台 +1 位作者 周杰 徐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249-4251,共3页
[目的]扩大鄂西地区稻瘟病菌菌库,分析其群体结构。[方法]收集鄂西不同地区2011年间的感病稻秆,分离保存稻秆上的穗颈瘟病菌,通过RAPD、rep-Pot2-PCR、REMAP 3种标记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标记。[结果]从9个稻秆上共分离得到29个稻瘟病... [目的]扩大鄂西地区稻瘟病菌菌库,分析其群体结构。[方法]收集鄂西不同地区2011年间的感病稻秆,分离保存稻秆上的穗颈瘟病菌,通过RAPD、rep-Pot2-PCR、REMAP 3种标记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分子标记。[结果]从9个稻秆上共分离得到29个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相似性水平在75%时,2011年供试菌株可分为5个遗传宗谱,宗谱3(7个菌株)和4(19个菌株)为优势宗谱,其余3个为稀有宗谱。[结论]2011年鄂西地区稻瘟病菌由5个遗传宗谱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稻瘟病菌 鄂西地区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虫草CNZ虫草酸提取方法的筛选和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爱华 苗莉云 +3 位作者 王俊玲 李惠 宋发军 张鹏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41-144,共4页
为获得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CNZ虫草酸最适的提取方法,比较了6种虫草酸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醇提法虫草酸的得率最高,达113.31 mg/g,可作为初始提取方法。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次数、固液比、超声时间、... 为获得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CNZ虫草酸最适的提取方法,比较了6种虫草酸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醇提法虫草酸的得率最高,达113.31 mg/g,可作为初始提取方法。进一步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次数、固液比、超声时间、乙醇浓度等条件,获得北虫草CNZ虫草酸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20%(体积分数),固液比1∶10(g∶mL),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次数3次;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北虫草CNZ虫草酸得率为161.06 mg/g,与初始提取条件相比提高了4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虫草酸 提取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前S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纯化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德彬 颜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83-1386,共4页
将获得的能稳定表达含前S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重组CHO细胞进行培养,并收取培养液上清,拟分析并纯化重组CHO细胞表达的蛋白。利用高效液相层析试验,分析表达产物,表明重组细胞表达产物具有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S)的生化特性。并通... 将获得的能稳定表达含前S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重组CHO细胞进行培养,并收取培养液上清,拟分析并纯化重组CHO细胞表达的蛋白。利用高效液相层析试验,分析表达产物,表明重组细胞表达产物具有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S)的生化特性。并通过沉淀离心和Sepharose CL-4B柱层析进行了初步纯化。结果表明,C10细胞株表达的蛋白与预期设计的相似,并获得初步的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高效液相层析 纯化 免疫胶乳浊度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农作物病原真菌的Streptomyces sp.ⅡR21菌株分离及其克拉维烷基因簇分析
20
作者 马婷婷 黄粤 +3 位作者 皮婷 姚家成 冯喆 李晓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8-43,共6页
从神农架烟草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对7株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抗性活性菌株,命名为ⅡR21菌株。采用琼脂块法测定,该菌株对稻瘟病菌、立枯丝核病菌、腐霉病菌、禾谷镰刀病菌和黄色镰刀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和16... 从神农架烟草种植地土壤中分离出1株对7株农作物病原真菌具有抗性活性菌株,命名为ⅡR21菌株。采用琼脂块法测定,该菌株对稻瘟病菌、立枯丝核病菌、腐霉病菌、禾谷镰刀病菌和黄色镰刀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初步鉴定ⅡR21菌株属于链霉菌属。经过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对ⅡR21菌株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个纯度为90.34%的具有抗稻瘟病菌168菌株活性的化合物单体。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ⅡR21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全基因组序列分析,ⅡR21菌株基因组中包含克拉维烷的合成基因簇,并推测出克拉维烷的合成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ⅡR21菌株 抗真菌活性 克拉维烷生物合成基因簇 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