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幻影下新闻APP图景与现实判断:美国报业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琴 孙志刚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4-138,共5页
APP是一种建立在云端的自恋式聚合媒介,新闻APP是APP中最常见的媒介形态。新闻APP的双重功效体现在对纸媒市场的掠夺与内容市场的扩张。本文从使用者的市场面、新闻APP的市场定位、技术动力、商业模式等四个层面,探讨美国报纸新闻APP目... APP是一种建立在云端的自恋式聚合媒介,新闻APP是APP中最常见的媒介形态。新闻APP的双重功效体现在对纸媒市场的掠夺与内容市场的扩张。本文从使用者的市场面、新闻APP的市场定位、技术动力、商业模式等四个层面,探讨美国报纸新闻APP目前遭遇的问题,结论是:新闻APP目前只是一种技术幻影,虽然具有技术浪漫主义的理念却无法实现技术渗透的高点着地,这也是全球报业新闻APP遭遇的共性一面。因此,应该回归APP元媒体的本质特性,以在移动媒体端的独特价值内容为发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决定论 美国报业 新闻APP 现实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文艺生产 被引量:2
2
作者 龚举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3-197,共5页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电子媒体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文艺生态。这些技术给后技术时代的文艺生产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实惠,并有力地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创新机制和转型路径。多媒体话语不仅增添了创造过程的游戏快...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电子媒体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文艺生态。这些技术给后技术时代的文艺生产带来了真真切切的便利和实惠,并有力地促进了艺术生产的创新机制和转型路径。多媒体话语不仅增添了创造过程的游戏快感,增进了多元主体间的互动合作,而且还以超文本立体方式即时性地吸纳社会公众的思想与智慧,进而带动文艺创造的大众化姿态。这一带动虽然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就其主流层面来看,作家主体的创造个性得以舒展,汉语写作的应有灵韵再度显现,网络文学的角色启蒙初见成效,文体间的融汇态势得以凸显。这意味着,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文艺生产活动的总体生态正在变革中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语境 文艺生产 虚拟化写作 技术修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与“透支”:现代艺术抽象化与艺术的终结
3
作者 彭修银 吴震东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84,共6页
研究现代艺术,其抽象化的创作手法作为一种艺术言说方式的转向是无法回避的要素。现代艺术抽象化的原因可以规约为两个层面:社会现代性的"他律因"和艺术自身发展细密化的"自律因"。现代艺术诞生以来,抽象化的"... 研究现代艺术,其抽象化的创作手法作为一种艺术言说方式的转向是无法回避的要素。现代艺术抽象化的原因可以规约为两个层面:社会现代性的"他律因"和艺术自身发展细密化的"自律因"。现代艺术诞生以来,抽象化的"元叙事"在一次次嬗变中最终达到了形式的"透支",即一种所谓的"艺术的终结"。然而,脱开"艺术进步论"的拘囿,艺术并未真正的终结:它只是创造着属于自己时代的文化标志,进而实现其"泛宗教"化的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现代性 抽象化 艺术的终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
4
作者 吴道毅 吴行健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主要包括以茶马互市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汉藏通婚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民俗、建筑、宗教等为重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它不仅凸显了汉藏民族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 康巴藏族作家群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主要包括以茶马互市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汉藏通婚为轴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以民俗、建筑、宗教等为重心的汉藏文化互融书写。它不仅凸显了汉藏民族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感,彰显了汉藏两个民族的友谊与感情,歌颂了汉藏民族“一家亲”的和谐民族关系,而且对汉藏族等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稳定与安定团结,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巴藏族作家群 汉藏文化互融 茶马互市 通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