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智能传播时代数智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内在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 |
王江蓬
陈睿智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9
|
|
|
2
|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当代藏族作家降边嘉措文学创作历程论 |
兰洁怡
吴道毅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3
|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建构 |
何国梅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0
|
|
|
4
|
民间资源、过渡性文本与民族文学批评的话语逻辑 |
李长中
张栋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追光动画“白蛇三部曲”的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 |
刘婕妤
胡红一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形式探究 |
李锦云
耿新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4
|
|
|
7
|
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
陶喜红
李婷婷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7
|
|
|
8
|
大众传媒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化结构功能——以《恩施日报》报道“恩施女儿会”为例 |
高卫华
杨兰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
9
|
新媒介背景下民族地区手机传播功能研究——以湖北恩施市与鹤峰县实地调研为个案 |
高卫华
杨兰
陈晨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0
|
网络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意义与特点 |
陈峻俊
李远兰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11
|
中华民族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路径转型 |
陶喜红
李春燕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12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个传播断层反思 |
高卫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
13
|
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现状及入史策略 |
杨彬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
14
|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对于当代文学史的建构功能 |
龚举善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15
|
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特色 |
陈峻俊
|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
16
|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具象化与概念化传播效果分析--以跨国公司的“问题”广告传播为例 |
高卫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17
|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社会期待视野 |
龚举善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
18
|
空间正义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价值向度 |
龚举善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19
|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语用逻辑辨正 |
龚举善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20
|
论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 |
吴道毅
|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