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志诗学与少数民族典籍英译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敏杰 朱薇 《山东外语教学》 2017年第2期98-105,共8页
民族志诗学诞生于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主张民族志书写应尽可能保留口头传统的基本特征,再现原文口头性特点、表演形式、表演场景等信息,与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有共同阐发的基础。民族典籍英译应采用3R模式,保留原文的口头性特征,采用多模... 民族志诗学诞生于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主张民族志书写应尽可能保留口头传统的基本特征,再现原文口头性特点、表演形式、表演场景等信息,与少数民族典籍英译有共同阐发的基础。民族典籍英译应采用3R模式,保留原文的口头性特征,采用多模态呈现方式,最大程度实现"完全翻译"的理想目标,使作品得以在异域文化中生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志诗学 少数民族典籍英译 3R模式 完全翻译 多模态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梁书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66,共2页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争相涌现,大学英语的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和创新式发展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知识面广、授课方式集中等特点,在其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争相涌现,大学英语的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和创新式发展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知识面广、授课方式集中等特点,在其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增强教学实效。文章从完善和丰富课程思政设计框架、对比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拓展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形式等几个方面探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网在大学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梁书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9-160,共2页
校园网在教学中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英语网络教学为例,从技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网络资源几方面分析了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校园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目标及实践对策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8-170,共3页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本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出发点,通过对外语语言及跨文化知识的开放式、主题式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及跨文化技能,使其能够在跨文化情境下实现有效沟通,... 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本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出发点,通过对外语语言及跨文化知识的开放式、主题式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及跨文化技能,使其能够在跨文化情境下实现有效沟通,并成长为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己任,能够且愿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外语教学 文化自觉 文化身份认同 中华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学环境中的语码转换功能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许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42-144,共3页
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发生在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适时适量的语码转换可以行使认知、交际、人际和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对教学信息的准确传达、课堂输入的理解和记忆、课堂言语互动的顺利开展、师生心理距离的拉近、学生紧张情绪的放松和学习兴... 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发生在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适时适量的语码转换可以行使认知、交际、人际和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对教学信息的准确传达、课堂输入的理解和记忆、课堂言语互动的顺利开展、师生心理距离的拉近、学生紧张情绪的放松和学习兴趣的保持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语码转换是一种认知、交际和教学策略,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学生的能力水平之间和师生的情感世界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适当的使用有益于提高二语教学和习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环境 语码转换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文化传承视域下民族摔跤的价值注解与历史使命 被引量:8
6
作者 朱磊 王宏 +1 位作者 金玲 苏健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3-68,共6页
为探寻民族摔跤在我国数千年传承不断的原因及其所蕴含的崇武尚武价值对国家民生与国运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摔跤所蕴含的崇武、尚武、强民、强军等特点为切入点进行梳理和剖析。研究表明:民族摔跤被我国... 为探寻民族摔跤在我国数千年传承不断的原因及其所蕴含的崇武尚武价值对国家民生与国运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摔跤所蕴含的崇武、尚武、强民、强军等特点为切入点进行梳理和剖析。研究表明:民族摔跤被我国历史上强悍游牧文化所推崇,是中华文明史上数个王朝保持民族强盛的秘密武器;民族摔跤所蕴含的民族强盛密码能有效培养国民“威武不屈、爱国无畏”的尚武精神和民族血性;国家注重军队“武勇精神”的培养,是提升士兵的血性、武勇、报国气节,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民族摔跤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新时代应大力发展民族摔跤运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武”文化,以助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民族摔跤 尚武精神 民族强盛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的中国形象建构比较研究——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苹 董格格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一个国家外交部门的发言代表该国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手段,基于语料库对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话语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可分析和总结双方发言人的话语特... 一个国家外交部门的发言代表该国的立场和观点,在国家形象建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以三维分析模型为理论框架,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分析手段,基于语料库对中美外交部门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的话语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可分析和总结双方发言人的话语特征及其建构的中国形象。研究发现:中美双方发言人在词汇层面的分类系统和情态系统、话语层面的内容选择和互文性策略上表现出较大差异,他们各自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抗疫、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维度的表现,建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者”和“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的差异性形象。两者建构的结果差异如此明显,其原因在于双方政治理念、经济政策、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分歧。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形象的自我建构和他者建构,有必要拓展国家形象塑造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优化话语策略并改善话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话语分析 新闻发布会 中国形象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对等的“很+形”谓语句英译对比研究——兼论葛浩文的译文风格 被引量:1
8
作者 翁义明 王金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8,共9页
现代汉语“很+形”谓语句中的程度副词“很”只是性质形容词做谓语的一种形式“标记”,几乎丧失了作为强化词的表达功能。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手段,以William Dolby、Jeanne Kelly、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文为参照... 现代汉语“很+形”谓语句中的程度副词“很”只是性质形容词做谓语的一种形式“标记”,几乎丧失了作为强化词的表达功能。本文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手段,以William Dolby、Jeanne Kelly、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文为参照,同时参照英文小说《京华烟云》相同结构的汉语译文,对比考察葛浩文英译本中“很+形”谓语句译文的功能对等状况。研究发现,“很+形”谓语句的葛浩文译文功能对等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三位译者;绝大多数“很”的葛浩文英译文没有寻求形式上的词对词对等,而是通过改变原文形式、保留原文意义的方法达到译文与原文真正意义上的功能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很+形”谓语句 英译 葛浩文 对比 译者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 被引量:18
9
作者 何新敏 罗虹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8-180,共3页
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还存在如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学生社团缺乏管理和引导等问题,这与社会... 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校园英语文化建设还存在如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学生社团缺乏管理和引导等问题,这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为搞好校园英语文化建设,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软、硬件建设,丰富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使校园英语文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园英语文化 建设 英语能力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转课堂的学习心理与教学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石芬芳 刘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21-25,共5页
翻转课堂不仅能够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还能有效破解高校课堂沉闷、懈怠的局面。随着高校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翻转课堂的推广实施,翻转课堂不仅需要思考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需要反复审视它的教育价值及其在高职... 翻转课堂不仅能够将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巧妙结合,还能有效破解高校课堂沉闷、懈怠的局面。随着高校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翻转课堂的推广实施,翻转课堂不仅需要思考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需要反复审视它的教育价值及其在高职院校实施的普遍性、有效性问题。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查阅及分析,以翻转课堂的本质内涵为研究起点,对翻转课堂的学习心理及教学设计进行系统分析,期望对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学习心理 教学分析 协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功能视角下语气副词“本来”英译的语料库考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翁义明 张立玉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传递理论,以《围城》等五部长篇小说的英译本为语料,对语气副词"本来"人际情态意义的英译状况进行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旨在从翻译过程中人际意义对等的层面探讨表达人际功能的语气副词的... 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传递理论,以《围城》等五部长篇小说的英译本为语料,对语气副词"本来"人际情态意义的英译状况进行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旨在从翻译过程中人际意义对等的层面探讨表达人际功能的语气副词的翻译运作机制。研究发现:半数"本来"的人际意义在译文中能以多种适当的语法手段或翻译策略准确呈现,部分"本来"的人际意义在译文中未能得以传递,少数"本来"的人际意义在译文中出现偏误。译者应根据"本来"所处的原文语境,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准确传递语气副词所蕴含的情态意义,实现翻译过程中人际意义的对等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本来” 人际功能 英译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讶范畴:类型学研究的新领域 被引量:21
12
作者 万光荣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8-647,共10页
惊讶范畴是类型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西方语言学界进行了广泛探讨。惊讶范畴表达言语交际者没有预料或者感到吃惊的信息,主要语法形式包括动词的复杂屈折变化、动词词缀、小品词、人称代词、传信语等。汉语中也有惊讶范畴,由具体的词汇或... 惊讶范畴是类型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西方语言学界进行了广泛探讨。惊讶范畴表达言语交际者没有预料或者感到吃惊的信息,主要语法形式包括动词的复杂屈折变化、动词词缀、小品词、人称代词、传信语等。汉语中也有惊讶范畴,由具体的词汇或/和特定的句法结构表达,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讶 出乎预料 范畴类型学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163,共3页
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输出环节,能够有效检验英语语言的教学成果,高校英语口语教学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引发教育界的深入思考。看清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价值,摸清口语教学的规律,把准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向,革新教学理念对高校英语口... 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输出环节,能够有效检验英语语言的教学成果,高校英语口语教学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引发教育界的深入思考。看清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价值,摸清口语教学的规律,把准英语口语教学的方向,革新教学理念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改变,寻求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理念的突破方向,探索全面提升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路径,全方位提升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力争为全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口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教学 高校英语 挑战 机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复合数词的结构及其成分语义关系类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苹 李松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系位构造和整零构造构成了汉语复合数词。这两种构造之间既有并列的关系又有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而且与系数词和位数词一起构成了汉语整数表达法的层级体系。系位构造的成分语义关系是相乘,其形式表达是隐性的语序;整零构造内部语义关... 系位构造和整零构造构成了汉语复合数词。这两种构造之间既有并列的关系又有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而且与系数词和位数词一起构成了汉语整数表达法的层级体系。系位构造的成分语义关系是相乘,其形式表达是隐性的语序;整零构造内部语义关系有相加和相乘两个层次,其形式表达有隐性的语序和显性的词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位构造 整零构造 层级体系 成分语义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郭林花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3期40-43,53,共5页
本研究是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通过课堂录音、课堂观察以及现场记录的方法收集语料,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其结构形式、使用特征和数量,及其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责任心、教学效果等因素之... 本研究是对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通过课堂录音、课堂观察以及现场记录的方法收集语料,运用社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其结构形式、使用特征和数量,及其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责任心、教学效果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发现:教师课堂指令的形式主要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教师个人的性别及性格有关;指令的数量主要与教师的责任心及教学方法有关;直接指令的使用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而间接指令的比例随年级的升高而升高;课堂指令的数量明显地影响师生互动及语言课堂的教学效果,指令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不明显.研究表明:教师发出足量的、恰当的课堂指令,有助于充分地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提高语言课堂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课堂指令 话语形式 师生互动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斯-方言”批评理论与“黑人性”表述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虹 程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当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休斯顿·A.贝克的"布鲁斯-方言"批评理论以黑人的布鲁斯和方言土语解构了西方主流批评话语及其文本模式,拓宽了人们对文学批评及文化的视野,并彰显出黑人文学独具特色的言说方式和"黑人性&qu... 当代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休斯顿·A.贝克的"布鲁斯-方言"批评理论以黑人的布鲁斯和方言土语解构了西方主流批评话语及其文本模式,拓宽了人们对文学批评及文化的视野,并彰显出黑人文学独具特色的言说方式和"黑人性"特征,为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和文本解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斯顿·A 贝克 “布鲁斯-方言”批评理论 “黑人性”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语言学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万英 李素玲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6期32-35,共4页
应用语言学是一个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学科.本文简要回顾了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着重探讨应用语言学的学科界定、研究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应用语言学将是一门兼容并包而富有开拓创新可能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 应用语言学 学科界定 研究范围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义动词“上”、“下”的隐喻基础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苹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8-120,共3页
趋向动词"上"和"下"都可以表示"到"的意义,但是在用法上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可以从两个相应的方位词"上"和"下"的意义差别找到根源。方位词"上""、下"的部分意... 趋向动词"上"和"下"都可以表示"到"的意义,但是在用法上有不同之处,这些不同可以从两个相应的方位词"上"和"下"的意义差别找到根源。方位词"上""、下"的部分意义通过隐喻映射到趋向动词中,只是映射到的空间各不相同。通过观察表示"到"义的"上/下"与其宾语所构成的短语的语义构成情况,可以对这些空间进行分类,并将这些系统的、条理化的信息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 “下” 隐喻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超越——“栅栏”的隐喻艺术与人性描写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宇 罗虹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0-136,326,共7页
对非裔美国黑人而言,"阅读"不是游戏,只有书写自己的历史才不会被白人世界同化而失去作为群体和个体的自我,才能知道"我是谁"。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高度,奥古斯特·威尔逊在《栅栏》一剧中将大量的隐喻运用到创... 对非裔美国黑人而言,"阅读"不是游戏,只有书写自己的历史才不会被白人世界同化而失去作为群体和个体的自我,才能知道"我是谁"。站在文化民族主义的高度,奥古斯特·威尔逊在《栅栏》一剧中将大量的隐喻运用到创作之中,结合生动真实的语言及对人物冲突的成功描述,再现了一段非裔美国黑人的生存现实,帮助他们在不断审视自我与历史的进程中跨越了心灵和身份的栅栏,实现了文化身份的认同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古斯特·威尔逊 栅栏 隐喻 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性语篇分析: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素玲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5期23-26,共4页
批评性语篇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英国一些语言学家的推崇,通过对公众语篇的语言分析来揭示语篇的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功能.本文通过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发展背景、分析方法及发展现状的简述,指出其在现实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中... 批评性语篇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英国一些语言学家的推崇,通过对公众语篇的语言分析来揭示语篇的社会意义和意识形态功能.本文通过对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发展背景、分析方法及发展现状的简述,指出其在现实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性语篇分析 意识形态 批评的语言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