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善民族生态环境 抢救民族珍稀文化——以土家族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董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9-11,共3页
要文以土家族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事象土家语、吊脚楼、跳丧和摆手为例 ,对民族珍稀文化的抢救和民族生态环境的改善 。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土家语 吊脚楼 跳丧 摆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学学科建设的历史追溯与反思 被引量:2
2
作者 哈正利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5-40,共6页
随着中国回族学会的成立 ,回族学学科建设与完善成了回族学界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着力于回顾既往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展开历史追溯与反思 ,就什么是回族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研究的方法、理论构建、学术素养等... 随着中国回族学会的成立 ,回族学学科建设与完善成了回族学界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着力于回顾既往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展开历史追溯与反思 ,就什么是回族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研究的意义与作用、研究的方法、理论构建、学术素养等学术界较为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具体考察 ,在追溯中反思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力求为未来回族学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学 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理论构建 学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杀轨迹模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库少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0-113,共4页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 ,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它可能以... 影响自杀的危险因素归纳起来有四大类 :生理危险因素、心理危险因素、认知危险因素和环境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 ,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当自杀意念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它可能以预警信号的方式表现出来 ,也可能因触发事件而得到加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危险因素 自杀意念 预警信号 触发事件 自杀轨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新加坡的老人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素勤 杨值珍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3年第4期72-76,共5页
人口老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在新加坡迅速崛起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过程中 ,人口老化及其引发的老人问题也不可避免地困扰着这个国家。对于这一问题 ,新加坡政府充分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措施予以解决 ,逐渐形成了政府、社会。
关键词 新加坡 老人问题 人口老化 养老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人自代状》补识
5
作者 王延武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6-202,共7页
中国封建王朝的官员任职程序中,素有荐贤自代的礼仪。本文以《全唐文》所见材料,粗略梳理了唐朝将此礼仪制度化的过程。作者认为:唐王朝以敕令规定官员任职时必须书面举荐能够代己的他官,是皇帝对官员群体的考察方式。从官员自觉举荐胜... 中国封建王朝的官员任职程序中,素有荐贤自代的礼仪。本文以《全唐文》所见材料,粗略梳理了唐朝将此礼仪制度化的过程。作者认为:唐王朝以敕令规定官员任职时必须书面举荐能够代己的他官,是皇帝对官员群体的考察方式。从官员自觉举荐胜任己职的他官,到按照规定执行举荐,突出了皇权对官员的制约力。官员在书面举荐代己官员的同时,也就承担起连带责任。若荐人失误,依规会受到责罰。唐将官员任职程序中这个细微节点进行制度化改造,为中央集权制度下选拔符合要求的高级官员提供了一层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荐贤 考察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禁忌与回汉关系——从禁食猪肉习俗解读回汉关系
6
作者 哈正利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6-50,共5页
本文从回汉关系角度出发 ,来考察回族禁食猪肉的习俗 ,认为回族的这一禁忌虽然来自伊斯兰教 ,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回汉混居、杂居的分布格局 ,来自汉族社会的文化误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同化政策和民族间的矛盾 ,对该禁忌的传承和变异... 本文从回汉关系角度出发 ,来考察回族禁食猪肉的习俗 ,认为回族的这一禁忌虽然来自伊斯兰教 ,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回汉混居、杂居的分布格局 ,来自汉族社会的文化误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同化政策和民族间的矛盾 ,对该禁忌的传承和变异都带来了较有意味的影响。同时指出由于该禁忌具有民族身份和意识、宗教意识和信仰虔诚的象征意义 ,所以回族在历史上虽历经祸患还是将该禁忌传承了下来。最后 ,文章提出必须加强回族、伊斯兰教的研究与宣传 ,进一步普及民族常识和党的平等的民族宗教政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禁忌 回汉关系 文化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