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经络与宏观生命科学 被引量:5
1
作者 洪宗国 《中医药学刊》 2002年第4期412-414,共3页
探讨了中医“气”的物质基础 ,比较了“经络”走向与人体空腔、肌内形态的对应关系 ,分析了穴位的结构与功能。认为“气”是以光子形态存在的能量 ,“经络”是由人体空腔与肌肉腱膜间空隙构成的有利于光子态“气”的传输的能量通道 ,并... 探讨了中医“气”的物质基础 ,比较了“经络”走向与人体空腔、肌内形态的对应关系 ,分析了穴位的结构与功能。认为“气”是以光子形态存在的能量 ,“经络”是由人体空腔与肌肉腱膜间空隙构成的有利于光子态“气”的传输的能量通道 ,并据此提出了针灸与按摩的作用机制 ,认为“气”与“经络”是人体各器官、功能组织相互联系的媒介与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腧穴 肌肉外膜间隙 宏观生命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玉 杨光忠 李援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五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stigmastane3β,6αdiol(1)、epigallocatechin(2)、2,5二甲氧基苯醌(3)、琥...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五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stigmastane3β,6αdiol(1)、epigallocatechin(2)、2,5二甲氧基苯醌(3)、琥珀酸(4)和卫矛碱(5)。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雷公藤 化合物 HOOK 柱色谱法 波谱分析 二甲氧基 提取物 琥珀酸 分离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味药的疗效及其化学基础 被引量:18
3
作者 洪宗国 程望元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9期1594-1595,共2页
介绍了甘味理论和呈甘物质结构特征 ,研究了甘味药物疗效中“主补”、“主和”与药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联系。甘味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 ,它减轻病人痛苦 ,改善中药口感 ,将对病人产生精神安抚作用 ,增强病人抵抗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 介绍了甘味理论和呈甘物质结构特征 ,研究了甘味药物疗效中“主补”、“主和”与药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的联系。甘味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 ,它减轻病人痛苦 ,改善中药口感 ,将对病人产生精神安抚作用 ,增强病人抵抗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它是甘味药物的重要功能之一 ,大量成药采用糖衣剂型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甘药多有多个极性基团 ,可与单个药物分子形成螯合 ,亦可同时与多个不同的药物分子起作用 ,使不同的药物成分互相协调 ,形成超分子结构与病灶作用。如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 ,甘草与大枣补脾和中 ,调和诸药。甘味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 ,它减轻病人痛苦 ,改善中药口感 ,将对病人产生精神安抚作用 ,增强病人抵抗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它是甘味药物的重要功能之一 ,大量成药采用糖衣剂型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味 中药 疗效 化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水草酸锌脱水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伟南 袁誉洪 +1 位作者 李丽清 陈栋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提出一种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定机理函数g(α)的新方法;并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在Ea和g(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用该法对二水草酸锌(ZnC2O4·2H2O)脱水反应的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进行了求算,得出Ea为87.22... 提出一种多升温速率-等温法确定机理函数g(α)的新方法;并用迭代的等转化率法求出较为可靠的活化能Ea;在Ea和g(α)的基础上计算出指前因子A.用该法对二水草酸锌(ZnC2O4·2H2O)脱水反应的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进行了求算,得出Ea为87.22kJ·mol-1,A为4.2120×108~7.2328×108s-1;以及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型机理函数Am(Avrami-Erofeer),其积分形式g(α)=犤-ln(1-α)犦m-1和微分形式f(α)=m(1-α)·犤-ln(1-α)犦(1-m-1),调节因子m=1.85~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水草酸锌 脱水反应 热分解动力学 多升温速率-等温法 等转化率法 活化能 机理函数 非等温动力学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蛋白-荧光素复合物单扫极谱波与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韩英强 罗登柏 +1 位作者 蓝金贵 李耀仓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在 0 .0 8mol/L的 HAc中 ,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使荧光素在 -0 .58V(vs.SCE)处的还原峰电流增大 ,峰电流的增大值与加入的 BSA或 HSA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在 2~ 2 ... 在 0 .0 8mol/L的 HAc中 ,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或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复合物使荧光素在 -0 .58V(vs.SCE)处的还原峰电流增大 ,峰电流的增大值与加入的 BSA或 HSA的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BSA在 2~ 2 4μg/m 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1 μg/m L;HSA在 2~ 2 2 μg/m L范围里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 0 .8μg/m L。应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蛋白样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荧光素 复合物 单扫极谱波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酞酸酯类化合物在土壤中的残留测定及降解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立忠 崔龙哲 +1 位作者 孙杰 刘子元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55,60,共3页
报道了土壤中5种酞酸酯的残留分析方法,得到5种酞酸酯在土壤中的样品回收率为90.1%~95.8%。土壤微生物对5种酞酸酯降解结果表明分子量相对小的DMP、DEP、DBP在两种土壤中极易降解,而分子量大的DEHP、DOP较难降解。
关键词 酞酸酯 土壤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固相微球与黄曲霉毒素B_1抗体偶联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春洪 李培武 +3 位作者 张文 杨金娥 丁小霞 刘学群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2-65,共4页
以表面带羧基的聚丙烯酰胺固相微球为载体,通过碳二亚胺(EDC)活化,共价结合兔黄曲霉毒素B1抗体。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偶联pH值为6.0~6.5,最适反应时间为17~20h,最佳EDC用量为5~15mg/10mg微球。抗体的最大偶联效率达60.40%,为利用聚丙烯... 以表面带羧基的聚丙烯酰胺固相微球为载体,通过碳二亚胺(EDC)活化,共价结合兔黄曲霉毒素B1抗体。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偶联pH值为6.0~6.5,最适反应时间为17~20h,最佳EDC用量为5~15mg/10mg微球。抗体的最大偶联效率达60.40%,为利用聚丙烯酰胺微球建立黄曲霉毒素快速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微球 黄曲霉毒素B1抗体 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粗提液中皂甙与多糖泡沫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良贵 孙小梅 李步海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69,共3页
测定了三七皂甙溶液的表面张力 ,考察了溶液 p H值、氮气流速、进料浓度等因素对泡沫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 7.0 0 ,进料浓度 2 .43× 1 0 2 μg· m L- 1(以人参皂甙 Rg1作参照 ,以下皂甙浓度均与此类同 ) ,三七皂... 测定了三七皂甙溶液的表面张力 ,考察了溶液 p H值、氮气流速、进料浓度等因素对泡沫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 p H 7.0 0 ,进料浓度 2 .43× 1 0 2 μg· m L- 1(以人参皂甙 Rg1作参照 ,以下皂甙浓度均与此类同 ) ,三七皂甙的表面张力为 5 .93× 1 0 - 2 N· m- 1;氮气流速 1 5 m L· min- 1及进料体积 8.0 m L时 ,对三七粗提液进行泡沫分离 ,泡沫相三七皂甙收得率为 73.6%,液相三七多糖收得率为 87.5 %。本法具有简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粗提液 三七皂甙 三七多糖 泡沫分离 表面张力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热分析动力学处理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沈玉芳 陈栋华 袁誉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79,共5页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一水草酸钙(CaC2O4·H2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即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反应机理函数f(α)进行了求取.此方法可分为三步:(1)用迭代的方法求取Ea值;(2)用Popescu的方法求取反应的f(α);(3)由以上两步所得... 用一种新的方法对一水草酸钙(CaC2O4·H2O)脱水反应的热分析动力学三因子,即活化能Ea、指前因子A和反应机理函数f(α)进行了求取.此方法可分为三步:(1)用迭代的方法求取Ea值;(2)用Popescu的方法求取反应的f(α);(3)由以上两步所得的结果求取指前因子A.此方法有两大优点:对动力学参数Ea和f(α)分别进行求取,从而使f(α)求取的准确性不因Ea值求取是否存在误差而受影响;在f(α)的求取中没有引入任何积分误差,从而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处理方法 迭代法 Popescu法 非等温热分析 一水草酸钙 脱水反应 活化能 指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提取血红蛋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沈静茹 秦晓蓉 +2 位作者 孙小梅 雷灼霖 李步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026-2029,共4页
用聚乙二醇 ( PEG80 0 0 )修饰物混合吐温 80 -磷酸钾盐液 -固萃取体系从血液中直接提取血红蛋白 ,考察了 PEG80 0 0修饰物、磷酸钾盐和吐温 80的浓度及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血红蛋白分离纯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该体系的一次固相萃取... 用聚乙二醇 ( PEG80 0 0 )修饰物混合吐温 80 -磷酸钾盐液 -固萃取体系从血液中直接提取血红蛋白 ,考察了 PEG80 0 0修饰物、磷酸钾盐和吐温 80的浓度及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血红蛋白分离纯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该体系的一次固相萃取率大于 99% ,一次反萃取率达到 75 % .所得到的血红蛋白干粉的纯度为99% .该方法不使用有机溶剂 ,无毒性 ,对蛋白质具有稳定和保护作用 ,易于放大规模使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有机溶剂 液-固萃取体系 聚乙二醇8000修饰物 血红蛋白 提取 分离 吐温80-磷酸锂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红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极谱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石英 周春 罗登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66,共3页
在pH4.7HAc -NaAc缓冲溶液中 ,刚果红与蛋白质 (BSA或HSA)作用形成络合物 ,使刚果红 -0.35V(vsSCE)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降低值同所加的BSA或HSA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2mg/L和0.5~11mg... 在pH4.7HAc -NaAc缓冲溶液中 ,刚果红与蛋白质 (BSA或HSA)作用形成络合物 ,使刚果红 -0.35V(vsSCE)的还原峰电流下降 ,峰电流的降低值同所加的BSA或HSA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BSA和HS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12mg/L和0.5~11mg/L,检出限分别为0.25和0.20mg/L;运用该法测定了人血清白蛋白样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果红 牛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临床分析 相互作用 极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酵母细胞中分离纯化醇脱氢酶 被引量:8
12
作者 柳畅先 吴士筠 胡卫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3-244,共2页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cedure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from yeast cell. The crude extract was treated by saturated ammonium sulfate,further purified by Sephadex G-100 colum... 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cedure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lcohol dehydrogenase from yeast cell. The crude extract was treated by saturated ammonium sulfate,further purified by Sephadex G-100 column and DEAE-cellulose ion exchange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recovery Was 2.5%,and purification-flod reached 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 分离 纯化 醇脱氢酶 食品添加剂 生长 细胞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中神经酰胺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玉 杨光忠 李援朝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到两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经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N-(2'-羟...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到两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经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1),N-(2'-羟基二十五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Δ8,9(E)-十八碳烯(2).化合物(1),(2)为首次从雷公藤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矛科 雷公藤 神经酰胺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线粒体渗透性转换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玖英 谭艳平 +2 位作者 夏春皎 朱英国 刘学群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385-390,共6页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的不育系粤泰A(YTA)、保持系粤泰B(YTB)以及杂种F1代红莲2号(HL2)的黄化苗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pH及离子强度下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PT)的发生及其差异。结果表明,YTA、YTB和HL2间MPT的发生均存在差别,...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的不育系粤泰A(YTA)、保持系粤泰B(YTB)以及杂种F1代红莲2号(HL2)的黄化苗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pH及离子强度下线粒体渗透性转换(MPT)的发生及其差异。结果表明,YTA、YTB和HL2间MPT的发生均存在差别,不育系YTA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PTP)的开启与关闭对pH及离子强度的变化较保持系YTB和HL2敏感。HL2与YTA虽然具有相同的细胞质来源,但两者之间PTP及MPT的特性明显不同,前者MPT的变化与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YTB线粒体的PTP和MPT的发生特点与特性相似。这些说明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生可能与其MPT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渗透性转换 细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萃取醇脱氢酶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柳畅先 王永美 孙小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9-221,共3页
本文报道了用反胶束体系萃取醇脱氢酶(ADH)的研究结果。在此萃取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辛烷和己醇作为溶剂及助溶剂。考察了振荡时间、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及助溶剂浓度等因素对醇脱氢酶萃取... 本文报道了用反胶束体系萃取醇脱氢酶(ADH)的研究结果。在此萃取体系中,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作为表面活性剂,辛烷和己醇作为溶剂及助溶剂。考察了振荡时间、水相pH值和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及助溶剂浓度等因素对醇脱氢酶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脱氢酶 反胶柬体系 萃取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新型单体—含氟和氧膦二胺的合成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志兰 张爱清 +1 位作者 杨政险 王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9期29-31,共3页
从 3,5 二 (三氟甲基 )溴苯出发 ,经格氏、硝化、水合肼还原反应合成了含氟和氧膦的新型二胺 ,总收率达到 5 0 %以上 。
关键词 聚酰亚胺 3 5-二(三氟甲基)溴苯 合成 含氟二胺 氧膦二胺 3 5-二(三氟甲基)苯基二苯氧膦 二(3-硝基苯)-4-(三氟甲基)苯基氧化膦 二(3-胺基苯)-4-(三氟甲基)苯基氧化膦 结构 表征 水合肼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法处理酵母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龙哲 李立忠 +2 位作者 吴桂萍 田军 丁泰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0-91,共2页
对生化处理后的难降解酵母废水进行了电解氧化研究。研究了絮凝剂、电解质(NaCl)、电流强度、pH值对COD、色度去除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电解氧化 酵母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磷钼酸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盐酸羟胺 被引量:9
18
作者 詹国庆 罗登柏 张永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8-129,132,共3页
在pH3.0的Clauk-Lubs缓冲溶液中 ,基于盐酸羟胺能定量地将铜磷钼杂多酸还原为铜磷钼蓝的现象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盐酸羟胺的方法。结果表明 ,测定的线性范围是0~7.68μg/mL,相关系数r=0.9996 ,RSD为0.43 %(n=6)。方法简便快捷 ... 在pH3.0的Clauk-Lubs缓冲溶液中 ,基于盐酸羟胺能定量地将铜磷钼杂多酸还原为铜磷钼蓝的现象 ,建立了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盐酸羟胺的方法。结果表明 ,测定的线性范围是0~7.68μg/mL,相关系数r=0.9996 ,RSD为0.43 %(n=6)。方法简便快捷 ,准确可靠。用于工业盐酸羟胺的测定 ,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磷钼杂多酸 分光光度法 盐酸羟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丙二醛含量对膜流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玖英 吴士筠 +1 位作者 谭艳平 刘学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13-15,共3页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的不育系粤泰A(YTA)、保持系粤泰B(YTB)以及杂种F1代红莲2号(HL2)的黄化苗提取的线粒体为材料,对其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及线粒体膜的丙二醛(MD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HL2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最强... 以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的不育系粤泰A(YTA)、保持系粤泰B(YTB)以及杂种F1代红莲2号(HL2)的黄化苗提取的线粒体为材料,对其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及线粒体膜的丙二醛(MDA)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代HL2线粒体膜的流动性最强,而且线粒体膜MDA的含量最低,不育系YTA线粒体膜的流动性相对最弱,同时线粒体膜MDA的含量最高。HL-CMS的不育性可能与HL-CMS水稻线粒体膜的流动性及线粒体膜的MD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丙二醛 流动性 细胞质雄性不育 HL-CMS 水稻 MDA 细胞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标记鉴定水稻3种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杂交种及其亲本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鑫 刘学群 +2 位作者 瞿波 朱英国 王春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7-381,共5页
利用RAPD引物对3种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共21个材料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26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非常明显多态性的引物25个,对25个引物在3种不同细胞质不育类型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间的DNA扩增多态性差异... 利用RAPD引物对3种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的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共21个材料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从26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具有非常明显多态性的引物25个,对25个引物在3种不同细胞质不育类型的杂交组合及其亲本间的DNA扩增多态性差异进行比较,最终选出具有不同类型间特异性扩增带的引物7个,利用这些特异性扩增带能有效地区分和鉴定目前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和推广,或者是具有应用潜力的3种不同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野败型(WA)、红莲型(HL)和包台型(BT)———的6种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RAPD 多态性 细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