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苯加氢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秦君 张爱清 +2 位作者 李琳 刘汉范 翟豪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超支化聚酰胺及其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苯液相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铂纳米簇以及负载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 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超支化聚酰胺及其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苯液相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铂纳米簇以及负载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铂纳米颗粒分散均匀,粒径为3~5 nm;催化剂中的Pt与超支化聚酰胺上的N和O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配位。对比没有负载的纯铂催化剂,用超支化聚酰胺负载铂纳米簇杂化膜催化剂催化苯液相加氢反应,苯的转化率提高了约13倍,且产物中出现了部分加氢产物环己烯,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一定的环己烯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 铂纳米簇 苯加氢 负载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SBA-16负载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霍苗苗 李琳 +2 位作者 赵欣 张煜华 李金林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2-181,共10页
通过软模板法合成了SBA-16分子筛,采用高温氨气氮化的方法使有序介孔硅材料中的氧原子部分被氮原子取代,得到氮化的SBA-16载体(SBA-16-N)。采用满孔浸渍法制备了镍基催化剂,并将制得的Ni/SBA-16和Ni/SBA-16-N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 通过软模板法合成了SBA-16分子筛,采用高温氨气氮化的方法使有序介孔硅材料中的氧原子部分被氮原子取代,得到氮化的SBA-16载体(SBA-16-N)。采用满孔浸渍法制备了镍基催化剂,并将制得的Ni/SBA-16和Ni/SBA-16-N催化剂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通过透射电镜、氮气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研究了载体和催化剂的结构,并利用热重分析对反应之后回收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高温氮化后的分子筛中掺入了氮元素,增加了载体的碱性,改善了载体对反应气体的吸附活化能力,增强了载体与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抗积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重整 二氧化碳 氮化 SBA-16 镍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镁的吸附及分解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鲁俊文 王维 +2 位作者 张爱清 乔学亮 陈建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94-1098,1104,共6页
纳米氧化镁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无机材料,在环境净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氧化镁对无机废气、有机物、细菌、病毒和重金属等的吸附分解性能研究,并对其吸附分解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
关键词 纳米氧化镁 环境净化 吸附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除杂渣中分步回收稀土和铝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正艳 马萍萍 +5 位作者 左琴 周洁 聂文蕊 常丽嘉 徐志高 池汝安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7-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除杂渣中分步浸出回收稀土和铝的工艺。在40℃、液固比10∶1条件下用8 mol/L NaOH浸出除杂渣,铝浸出率约为96%,而稀土仍保留在滤渣中。再在40℃、液固比10∶1条件下用1 mol/L HCl浸出碱浸后的滤渣,稀土La... 提出了一种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除杂渣中分步浸出回收稀土和铝的工艺。在40℃、液固比10∶1条件下用8 mol/L NaOH浸出除杂渣,铝浸出率约为96%,而稀土仍保留在滤渣中。再在40℃、液固比10∶1条件下用1 mol/L HCl浸出碱浸后的滤渣,稀土La和Y浸出率分别达87.09%和72.01%。酸浸液经草酸沉淀得草酸稀土,滤液与碱浸液混合得氢氧化铝,稀土和铝总回收率分别为78%和97%。该工艺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除杂渣 浸出 稀土 酸浸 碱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除杂渣中酸浸稀土和铝 被引量:2
5
作者 何正艳 林展同 +5 位作者 左琴 周洁 聂文蕊 常丽嘉 徐志高 池汝安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研究了用盐酸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除杂渣中浸出稀土和铝,考察了盐酸浓度、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浸出时间对稀土、铝及杂质离子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1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温度40℃条件下浸出30 min,镧、钇、铝... 研究了用盐酸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除杂渣中浸出稀土和铝,考察了盐酸浓度、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浸出时间对稀土、铝及杂质离子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浓度1 mol/L、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温度40℃条件下浸出30 min,镧、钇、铝浸出率分别为85%、66%和48%,杂质离子铁、钾、镁浸出率均较低;酸浸液用100 g/L碳酸氢铵溶液调pH分步沉淀铝和稀土,铝和稀土最终回收率分别为46%和75%。采用该工艺可实现二次资源综合回收,有较好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 除杂渣 盐酸 浸出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超支化聚磷酸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宋洁 贾艳玲 +2 位作者 赵婷婷 张俊珩 张道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82,92,共3页
以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和三氯氧磷制备第一代超支化聚磷酸酯,再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加成产物(IPDI-HEA)对超支化聚磷酸酯的羟基进行改性,通过控制改性程度,制备了—CC—双键含量不同的可UV固化超支化... 以三(2-羟乙基)异氰脲酸酯和三氯氧磷制备第一代超支化聚磷酸酯,再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加成产物(IPDI-HEA)对超支化聚磷酸酯的羟基进行改性,通过控制改性程度,制备了—CC—双键含量不同的可UV固化超支化聚磷酸酯HPUA-1,研究了影响UV固化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固化后的HPUA附着力为0级,冲击强度50kg·cm,柔韧性为1mm,固化膜硬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CC—双键改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超支化聚磷酸酯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碳布柔性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邵雯柯 赵雷 +3 位作者 刘超 董艳莹 朱元杰 王秋凡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8,共8页
以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制备、性质研究及对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研究为核心内容,提高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为主要目的,采用水热合成法在碳布基底上合成三氧化钨/碳布和活化后的碳布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采用SEM、XRD表征方... 以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制备、性质研究及对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性能研究为核心内容,提高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为主要目的,采用水热合成法在碳布基底上合成三氧化钨/碳布和活化后的碳布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采用SEM、XRD表征方法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形貌表征及物相分析;使用上海辰华电化学工作站对电极材料进行了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性能测试.最终得到以三氧化钨/碳布为正极材料、活化后的碳布为负极材料组装成不对称柔性电容器,进行电化学测试,其电位窗口提高到0~1.6 V,电流密度61.9m A·cm-2时,电容达到58.96 F·cm-2,功率密度0.48 W·cm-2时,能量密度为20.36 m Wh·cm-2,同时在电流密度8m A·cm-2时,循环3000次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相较于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倍率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钨 非对称超级电容器 柔性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的制备及其在造纸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婷婷 张道洪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5年第12期59-62,66,共5页
以淀粉、丙烯酰睦、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淀粉含量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和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两种絮凝剂,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糊化温度、接枝反应时间、接枝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淀粉含量... 以淀粉、丙烯酰睦、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主要原料制备了高淀粉含量的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和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两种絮凝剂,探讨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糊化温度、接枝反应时间、接枝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将这两种絮凝剂应用于造纸污水的处理,并与几种市售的工业用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进行对比,发观两种絮凝剂均具有优异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 造纸污水 絮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乙烯基树枝型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9
作者 王施芹 张俊珩 +1 位作者 张爱清 张道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9,共4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Micheal加成反应,制备端乙烯基树枝型聚酯(VTDP),采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表征和证实其化学结构;以2-羟基-2-甲基丙基苯酮为光引发剂进行紫外光固化VTDP,并研究其紫外光固化动力学和材... 以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Micheal加成反应,制备端乙烯基树枝型聚酯(VTDP),采用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表征和证实其化学结构;以2-羟基-2-甲基丙基苯酮为光引发剂进行紫外光固化VTDP,并研究其紫外光固化动力学和材料的性能。制备VTDP的工艺简单,产率达98.42%;紫外光固化后的VTDP材料,其铅笔硬度为3H,附着力等级达二级,固化反应为二级反应,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其表观热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68.10℃和84.4℃,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型聚合物 合成 光固化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