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杰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9-118,共10页
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当今中国"国权"和"族权"应该统一,现在已经到了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时候了。族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是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对立统一、确立中华民族是... 中华民族的认同基本上停留在文化和学术的层面上。当今中国"国权"和"族权"应该统一,现在已经到了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时候了。族群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是民族认同与国家建构对立统一、确立中华民族是"国族"地位的理论基石。从多元走向一体是中国各民族互动、整合和认同的历史趋势。中国各民族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最佳民族认同就是中华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从多元走向一体 民族 族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杰舜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2,96,共9页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却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如果能加上从多元...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但是,20年来却一直处于共识与分歧并行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元一体理论内涵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论,如果能加上从多元走向一体过程论的诠释和解读,一些不理解和质疑就可能迎刃而解。面对全球化,在"属于中国的就是属于世界的"这个事实面前,中国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独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而只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建构相匹配的中华民族,才能面对世界、面对全球化。正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就是属于中国的,这也是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真正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论 从多元走向一体 结构论 过程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族群与民族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杰舜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开始广泛使用之时,对其语义有种种解读。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虽然一统中国"民族"一词语义40年,但在中西语义的对接中不断地受到批判,从挑战发展到解构。20世纪90年代之后,"族群"一词传... "民族"一词在近代中国开始广泛使用之时,对其语义有种种解读。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虽然一统中国"民族"一词语义40年,但在中西语义的对接中不断地受到批判,从挑战发展到解构。20世纪90年代之后,"族群"一词传入并强烈冲击着中国学术界和中国社会。"民族"一词的中西语义对接的争论,将从"族群"一词语义的争论中延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 民族 冲击波 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新村主义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农村建设思想史发展述略 被引量:17
4
作者 徐杰舜 海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70-276,共7页
新农村建设思想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理论渊源。近百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政治家们对农村建设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思想主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百年来中国农村建设思想史发展轨迹。
关键词 新村主义 乡村建设运动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方略论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杰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1-55,共5页
科研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洞察力、感悟力、理论思维能力、田野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多读书、重方法、善交流、建团队、深挖井是培养和锻炼这六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科学研究 成功 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