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丰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冯斌 黄文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中南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03年8月对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考察结果为:丰溪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两栖动物21种,隶属1目6科.其动物区系主...  为了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好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野生动物资源,中南林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于2003年8月对丰溪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考察结果为:丰溪自然保护区现已发现两栖动物21种,隶属1目6科.其动物区系主要由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为主,占整个保护区两栖动物物种总数的82.35%.对两栖动物的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保护区内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溪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区系 多样性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大熊山森林公园兽类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道德 马建章 +1 位作者 王德良 黄文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92-95,共4页
为加强资源保护 ,于 1999年 11~ 12月份和 2 0 0 0年 4~ 5月份 ,对湖南省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考察 ,调查发现 :公园内现有野生兽类 3 8种 ,隶属 7目 16科 ;兽类区系组成明显地以东洋界种类为优势 ,其占总物种... 为加强资源保护 ,于 1999年 11~ 12月份和 2 0 0 0年 4~ 5月份 ,对湖南省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考察 ,调查发现 :公园内现有野生兽类 3 8种 ,隶属 7目 16科 ;兽类区系组成明显地以东洋界种类为优势 ,其占总物种数的 68.42 % ,古北界种类占 15 .79% ,广布种占 15 .79% ;公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 9种 ,其中云豹和金钱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林麝、金猫、小灵猫等 7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公园内还有许多种兽类资源可供利用 .当地群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还有待增强 ,对此提出了保护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类资源 保护对策 森林公园 大熊山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乡村评估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文娟 康祖杰 +2 位作者 杨道德 张国珍 田书荣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调查,了解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对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源利用受限制、经济发展缓慢、野生动物危害、交通不便、基础服务设施差、缺乏农业技术以及退耕还林后未减税是影响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因子,并就此次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调查人员理解偏差;当地居民的认识误区、实践与理论的出入、人为因素干扰、第三方参与不足和资料处理提出了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调查 社区 对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茶瓶山 保护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棘腹蛙种群初探 被引量:7
4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2-316,共5页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同时分析了种群数与海拔、生境等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种群 两栖纲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湍蛙种群监测 被引量:5
5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06,共4页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出蛰到再次冬眠期间基本上呈直线下降,在8月之前种群中均有新添加的数量,以后未发现.在整个过程中,雌雄性比一般大于1,在繁殖季节基本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湍蛙 种群监测 两栖纲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树种高光谱波段的选择 被引量:37
6
作者 刘秀英 林辉 +3 位作者 熊建利 熊育久 孙华 莫登奎 《遥感信息》 CSCD 2005年第4期41-44,64,共5页
高光谱是遥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地物识别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地物光谱仪对杉木、雪松、小叶樟树和桂花树4个树种进行高光谱数据测量,探索不同树种在不同波段上的识别能力。研究采用了逐步判别分析法和分层聚类法对实验数... 高光谱是遥感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地物识别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地物光谱仪对杉木、雪松、小叶樟树和桂花树4个树种进行高光谱数据测量,探索不同树种在不同波段上的识别能力。研究采用了逐步判别分析法和分层聚类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逐步判别分析法选择的波段主要位于红、绿、蓝、和近红外区;分层聚类法选择的波段除了红、绿、蓝、和近红外波段外,还增加了蓝-绿边缘、绿-红边缘和红边区的波段。所选择的波段比原始波段在树种识别时具有更高的精度,最高识别精度达96.77%;边缘区波段对树种的识别有重要作用;用对数-微分变换处理较其他方法处理对树种识别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逐步判别分析 分层聚类 波段选择 识别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夏季鸟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道德 马建章 +1 位作者 黄文娟 陈武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87-92,共6页
 为了科学规划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对该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夏季鸟类资源考察.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记录112种夏季鸟类,隶属13目35科.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整个鸟类区系...  为了科学规划江西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于2001年7月中旬~8月上旬,对该公园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夏季鸟类资源考察.武功山国家森林公园现已记录112种夏季鸟类,隶属13目35科.其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整个鸟类区系表现为以东洋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物种及东洋界华中区物种为主、南北成分混杂的特征.公园内现已记录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5种,其中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ellioti和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首次公开报道在该公园有:鸢Milvuslineatus、凤头鹃隼Avicedaleuphotes、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赤腹鹰A.soloensis、游隼Falcoperegrinus、红隼F.tinnunculus、白鹇Lophuranycthemera、勺鸡Pucrasiamacrolopha、草号鸟Tytocapensis、红角号鸟Otusscops、领角号鸟O.bakkamoena、领鸺留鸟Glaucidiumbrodiei和斑头鸺留鸟G.cuculoides共13种鸟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公园内野生动物及其生境受人类干扰破坏大,就此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区系 资源评价 野生动物保护 武功山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