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 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 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 DA含量显著增加,达到18.7μm o l/g,比对照M DA含量(7.2μm o l/g)增加1倍多;淹水后第8天,银杏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高,达到101.4μg/g,为对照的2倍多;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银杏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第9天达到32.9 m g/g,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在淹水后前几天,SOD的活性增加较快,第5天,SOD活性达到最高值854.6 U/g,第6天开始下降,到第11天时,其活性为78.8 U/g,远远低于对照组.展开更多
研究了蒙花1、2号金银花带芽茎段的丛芽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 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1.0 m g.L-1+NAA 0.2 m g.L-1诱导腋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在继代培养中,通过6-BA和NAA的组合试验,④号M S+BA 1.5m g.L-1+NAA 0.02...研究了蒙花1、2号金银花带芽茎段的丛芽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 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1.0 m g.L-1+NAA 0.2 m g.L-1诱导腋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在继代培养中,通过6-BA和NAA的组合试验,④号M S+BA 1.5m g.L-1+NAA 0.02 m g.L-1和⑥号M S+BA 1.5 m g.L-1+NAA 0.05 m g.L-1及⑧号M S+BA 2.0 m g.L-1+NAA0.05 m g.L-1的诱导丛芽效果都较好;将无菌苗置于(1/2)M S+NAA 1.0 m g.L-1的培养基诱导生根,诱导率达92%.展开更多
文摘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 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 DA含量显著增加,达到18.7μm o l/g,比对照M DA含量(7.2μm o l/g)增加1倍多;淹水后第8天,银杏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高,达到101.4μg/g,为对照的2倍多;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银杏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第9天达到32.9 m g/g,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在淹水后前几天,SOD的活性增加较快,第5天,SOD活性达到最高值854.6 U/g,第6天开始下降,到第11天时,其活性为78.8 U/g,远远低于对照组.
文摘研究了蒙花1、2号金银花带芽茎段的丛芽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 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1.0 m g.L-1+NAA 0.2 m g.L-1诱导腋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在继代培养中,通过6-BA和NAA的组合试验,④号M S+BA 1.5m g.L-1+NAA 0.02 m g.L-1和⑥号M S+BA 1.5 m g.L-1+NAA 0.05 m g.L-1及⑧号M S+BA 2.0 m g.L-1+NAA0.05 m g.L-1的诱导丛芽效果都较好;将无菌苗置于(1/2)M S+NAA 1.0 m g.L-1的培养基诱导生根,诱导率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