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一世纪经济林生产和科研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1
作者 谭晓风 胡芳名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82-85,共4页
分析预测了 2 0 0 1~ 2 0 30年经济林生产和科研的发展趋势 .经济林生产的可持续化、种苗良种化、无性化、栽培密植矮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基地化、产品多元化、加工利用深度化是经济林生产的发展方向 ;经济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 分析预测了 2 0 0 1~ 2 0 30年经济林生产和科研的发展趋势 .经济林生产的可持续化、种苗良种化、无性化、栽培密植矮化、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基地化、产品多元化、加工利用深度化是经济林生产的发展方向 ;经济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分子遗传学、优质高产品种定向选育、林地地力维持经营技术、绿色食品开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设施栽培技术、经济林产品工业化生产技术、野生经济林产品开发和经济林产品深度加工利用技术研究是未来几十年经济林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生产 科研 发展趋势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生草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2
作者 王齐瑞 谭晓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0-126,共7页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其系统内生理生态机制是完善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及公布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及生物效应.
关键词 果园生草 生理效应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26
3
作者 谭晓风 胡芳名 张启发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10,共8页
以15个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种子胚乳为材料,利用筛选出来的12种具多态型的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并确定了这些品种的RAPD标记基因型.以标记基因型为依据,可以利用单倍体... 以15个银杏主要栽培品种的种子胚乳为材料,利用筛选出来的12种具多态型的引物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15个品种之间在分子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并确定了这些品种的RAPD标记基因型.以标记基因型为依据,可以利用单倍体种子胚乳和二倍体叶片组织在DNA水平上对这些品种进行有效的鉴别.依据各个品种的标记基因型对这些品种进行分子聚类的结果与传统的三大类分类法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品种 分子鉴别 分子分类 栽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德 谭晓风 胡芳名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7,共10页
AFLP是以PCR扩增为基础的,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简称。它是RFLP和PCR相结合的一种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片断的选择性扩增。AFLP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模板DNA制备、酶切片段的扩增和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分析3个步聚... AFLP是以PCR扩增为基础的,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简称。它是RFLP和PCR相结合的一种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限制性酶切片断的选择性扩增。AFLP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模板DNA制备、酶切片段的扩增和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分析3个步聚。AFLP是一种新颖和强大的DNA指纹技术,结合了RFLP和RAPD的优点,具有高效、快捷、稳定、可靠的特点。本文将AFLP和RFLP、RAPD、SSR等分子标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它可产生丰富而稳定的遗传标记,因而在林木分类、品种鉴定、遗传图谱构建、育种和目的基因定位等研究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P 分子标记 林木遗传育种 PFLP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16个主要栽培品种的分子鉴别 被引量:11
5
作者 谭晓风 冯晓黎 +1 位作者 胡芳名 杨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16个银杏栽培品种的单倍体胚乳DNA为材料,用筛选出了高效引物进行RAPD分析,确定了各品种的标记基因型.在此基础上,可利用单倍体种子胚乳或二倍体叶片等材料实现对银杏无性系品种的有效分子鉴别,为银杏的良种鉴别、保护和登录提供了科... 以16个银杏栽培品种的单倍体胚乳DNA为材料,用筛选出了高效引物进行RAPD分析,确定了各品种的标记基因型.在此基础上,可利用单倍体种子胚乳或二倍体叶片等材料实现对银杏无性系品种的有效分子鉴别,为银杏的良种鉴别、保护和登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品种 RAPD 分子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苹果果实若干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研究 被引量:69
6
作者 李保国 顾玉红 +3 位作者 郭素平 赵胜花 齐国辉 张林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7,共4页
以2001富士为试材,以全面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大的红星、部分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小的藤牧一号以及果面底色黄绿色而不着红色、果形指数中等的金冠为授粉品种,研究了单果重等若干果实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结果表明:2001富士苹果果实果... 以2001富士为试材,以全面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大的红星、部分着深红色而果形指数较小的藤牧一号以及果面底色黄绿色而不着红色、果形指数中等的金冠为授粉品种,研究了单果重等若干果实性状的花粉直感规律,结果表明:2001富士苹果果实果柄、果点、果肉细胞间隙、果肉细胞大小等均表现出典型的花粉直感现象,各指标都表现出与授粉品种果实性状互相均衡的规律,而单果重、果形指数、着色面积与着色程度、色相、果肉硬度、糖酸含量、Vc含量等性状均受授粉品种的影响,但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花粉直感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榉属植物总DNA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金晓玲 乌云塔娜 +1 位作者 张智俊 何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榉属植物体内酚类、多糖等次生物质含量较高 ,严重影响从中提取总DNA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探索出一种适合榉属植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并对提取的总DNA进行了纯度和浓度的鉴定。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 ,样品... 榉属植物体内酚类、多糖等次生物质含量较高 ,严重影响从中提取总DNA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探索出一种适合榉属植物总DNA的提取方法 ,并对提取的总DNA进行了纯度和浓度的鉴定。结果表明此方法可有效去除次生物质对DNA的干扰 ,样品DNA的质量和纯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榉属 DNA提取 RAPD 木本植物 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梨品种自交不亲和新基因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8
8
作者 谭晓风 乌云塔娜 +3 位作者 中西テッ 李秀根 曹玉芬 杨谷良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田间杂交试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中国梨自交不亲和基因和品种的S基因型.从中国白梨和沙梨品种中分离鉴定了15个梨自交不亲和新基因;分析了新S基因的序列特征;确定了中国白梨中至少存在17个S等位基因,中国沙...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田间杂交试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中国梨自交不亲和基因和品种的S基因型.从中国白梨和沙梨品种中分离鉴定了15个梨自交不亲和新基因;分析了新S基因的序列特征;确定了中国白梨中至少存在17个S等位基因,中国沙梨中至少存在10个S等位基因;鉴别了34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这些新S基因的发现和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为中国梨品种的优化配置、丰产栽培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与技术 果树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基因 S基因型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淹水胁迫下银杏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53
9
作者 王义强 谷文众 +3 位作者 姚水攀 唐隆平 蒋舜村 Xuncun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0,85,共4页
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 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 以3年生的银杏幼树为实验材料,经过淹水处理后,测定不同时间银杏叶片内主要生化指标——丙二醛(M DA)、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后的前9天,银杏叶片丙二醛含量无明显变化,第10天,其M DA含量显著增加,达到18.7μm o l/g,比对照M DA含量(7.2μm o l/g)增加1倍多;淹水后第8天,银杏叶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高,达到101.4μg/g,为对照的2倍多;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银杏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增加,第9天达到32.9 m g/g,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在淹水后前几天,SOD的活性增加较快,第5天,SOD活性达到最高值854.6 U/g,第6天开始下降,到第11天时,其活性为78.8 U/g,远远低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 银杏 淹水胁迫 生化指标 丙二醛 脯氨酸 SOD 可溶性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 被引量:76
10
作者 毕方铖 谭晓风 +2 位作者 张智俊 陈永忠 杨伟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2期5-9,共5页
采用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优良无性系湘林4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带芽的茎段、幼胚、子叶的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生技术。茎段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3.0mg·L-1+NAA1.0mg·L-1对芽进行诱导,诱导率达... 采用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优良无性系湘林4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离体条件下带芽的茎段、幼胚、子叶的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生技术。茎段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3.0mg·L-1+NAA1.0mg·L-1对芽进行诱导,诱导率达到83.33%;继续在此培养基上继代得到丛生芽,增殖比例为1∶20。对于幼胚和子叶,附加2,4-D2.0mg·L-1+KT1.0mg·L-1诱导愈伤组织得到很好的效果,将愈伤组织转到附加6-BA3.0mg·L-1+NAA0.05mg·L-1和6-BA2.5mg·L-1+IAA1.5mg·L-1的培养基上诱导出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0%以上。芽苗增殖以MS+6-BA2.5mg·L-1+IAA1.5mg·L-1的培养基为好。将无菌苗在MS培养基(附加NAA7mg·L-1)上诱导生根,生根率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离体培养 基因诱导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抗冻蛋白及其高级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党权 谭晓风 +1 位作者 乌云塔娜 王金发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0-114,共5页
抗冻蛋白是一类能控制冰晶生长和抑制冰晶之间发生重结晶的蛋白质,并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活性——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植物抗冻蛋白的抗冻特性是低热滞活性和高重结晶抑制活性.植物抗冻蛋白虽然在DNA和氨基酸水平上具有较大的差异... 抗冻蛋白是一类能控制冰晶生长和抑制冰晶之间发生重结晶的蛋白质,并具有两种明显不同的活性——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植物抗冻蛋白的抗冻特性是低热滞活性和高重结晶抑制活性.植物抗冻蛋白虽然在DNA和氨基酸水平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几乎没有同源性,但却拥有相似的高级结构,冰晶结合位点也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且都可以通过“表面互补”模型较好地解释它们与冰晶之间的相互作用.全面介绍了植物抗冻蛋白的种类及特性,以及它们的高级结构和冰晶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抗冻蛋白 高级结构 冰晶结合位点 热滞 重结晶抑制 表面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不同杂交和自交组合幼胚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曾艳玲 谭晓风 +1 位作者 乌云塔娜 何志祥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新高×翠冠等10个杂交梨组合和新高×新高等3个自交梨组合的未成熟种胚为试材,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皆采用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mg·L-1的6-BA激素进行纯胚或非纯胚组织培养,研究不同组合的生长进程和生长状态....  以新高×翠冠等10个杂交梨组合和新高×新高等3个自交梨组合的未成熟种胚为试材,诱导、分化和生根培养基皆采用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mg·L-1的6-BA激素进行纯胚或非纯胚组织培养,研究不同组合的生长进程和生长状态.结果显示,杂交组合的幼胚接种3~6d后开始萌发,萌发2~16d后为出芽高峰期,出芽2~7d后生根;自交组合的幼胚则在接种10~16d后才开始萌发,萌发20d左右才生根出芽,明显表现出杂交组合幼胚组培生长力较自交组合强,即体现了杂交优势;另外,杂交组合新高×翠冠和爱宕×翠冠在该种培养条件下生长最佳,移栽成活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幼胚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种子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44
13
作者 胡芳名 谭晓风 +1 位作者 石明旺 乌云塔娜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以湘林1号和湘林4号油茶优良无性系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裂解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RAN;用磁珠法分离得到纯化的mRNA;在反转录酶和其他酶的作用下合成一链cDNA和二链cDNA;经与质料载体重组和转化大肠杆菌,成功地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  以湘林1号和湘林4号油茶优良无性系近成熟种子为材料,采用裂解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RAN;用磁珠法分离得到纯化的mRNA;在反转录酶和其他酶的作用下合成一链cDNA和二链cDNA;经与质料载体重组和转化大肠杆菌,成功地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油茶种子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存容量达106,重组率为88.21%.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片段长度一般都大于600bp,说明构建的文库质量较高,能够满足ESTs文库构建及从文库中分离筛选重要基因等研究工作的需要,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经济林 油茶 CDNA 文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茶属植物叶片DNA抽提 被引量:57
14
作者 谭晓风 漆龙霖 +1 位作者 黄晓光 桂君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75-77,共3页
对植物中DNA 抽提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经多次实验,使用改良的CTAB法抽提山茶属植物中总DNA,即在抽提前加入抗氧化剂β-巯基乙醇,并使用冷冻的异丙醇来沉淀DNA,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植物中DNA 抽提是在分子水平上对植物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经多次实验,使用改良的CTAB法抽提山茶属植物中总DNA,即在抽提前加入抗氧化剂β-巯基乙醇,并使用冷冻的异丙醇来沉淀DNA,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其纯度和得率完全能满足常规分子生物学操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属植物 DNA抽提 叶片 改良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乌云塔娜 张党权 谭晓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5-119,共5页
蛋白质组研究将生命活动直接化和具体化,将基因功能整体化、动态化、定量化,是后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准确了解和揭示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对其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应将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并列开展,为植物各领域... 蛋白质组研究将生命活动直接化和具体化,将基因功能整体化、动态化、定量化,是后基因组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全面准确了解和揭示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对其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工作应将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研究并列开展,为植物各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意义、重要研究体系及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未来的蛋白质组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蛋白质芯片 酵母双杂交系统 噬菌体展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种子cDNA文库构建中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3
16
作者 石明旺 谭晓风 +1 位作者 王义强 胡芳名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2期53-55,共3页
以湘林1号和湘林4号油茶优良无性系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总结了构建油茶种子cDNA文库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为今后油茶和其它油料植物种子的mRNA提取、构建高质量的cDNA文库及ESTs文库等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关键词 油茶种子 CDNA 文库构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总RNA及mRNA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智俊 谭晓风 陈永忠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利用改良的CTAB法,从富含酚类糖类等次生物质油茶叶片中分离出总RNA,并从总RNA中,通过两次过Oligo(dT)柱分离纯化得到mRNA.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取的RNA和mRNA完整,质量较高,并应用到油茶cDNA文库的构建.
关键词 油茶 总RNA MRNA 分离 纯化 改良CTAB法 提取 CDNA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花1、2号金银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38
18
作者 仇键 谭晓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56,共4页
研究了蒙花1、2号金银花带芽茎段的丛芽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 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1.0 m g.L-1+NAA 0.2 m g.L-1诱导腋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在继代培养中,通过6-BA和NAA的组合试验,④号M S+BA 1.5m g.L-1+NAA 0.02... 研究了蒙花1、2号金银花带芽茎段的丛芽诱导和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初代培养以M 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1.0 m g.L-1+NAA 0.2 m g.L-1诱导腋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在继代培养中,通过6-BA和NAA的组合试验,④号M S+BA 1.5m g.L-1+NAA 0.02 m g.L-1和⑥号M S+BA 1.5 m g.L-1+NAA 0.05 m g.L-1及⑧号M S+BA 2.0 m g.L-1+NAA0.05 m g.L-1的诱导丛芽效果都较好;将无菌苗置于(1/2)M S+NAA 1.0 m g.L-1的培养基诱导生根,诱导率达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金银花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菊F1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晓红 谭晓风 石明旺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5-48,共4页
 以非洲菊南燕F1种子无菌萌发的种子苗作外植体,在含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芽生根与移栽,以快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BA1.5mg·L-1+IBA0.2mg·L-1较好,诱导系数达到7...  以非洲菊南燕F1种子无菌萌发的种子苗作外植体,在含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的诱导、芽的继代增殖、芽生根与移栽,以快速获得再生植株.结果表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以MS+BA1.5mg·L-1+IBA0.2mg·L-1较好,诱导系数达到7;增殖培养基以MS+BA0.5mg·L-1+NAA0.1mg·L-1较好,增殖系数高达10,且增殖芽生长好;生根培养基以1/2MS+IBA0.2mg·L-1最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量多,幼苗生长势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花卉 非洲菊 组织培养 无菌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梨不同S基因型异花授粉和蕾期自花授粉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乌云塔娜 谭晓风 李秀根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48,51,共3页
关键词 日本砂梨 S基因型 蕾期授粉 授粉试验 异花授粉 自交不亲和性 RNase 品种间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