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腰亚目”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魏美才 聂海燕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36-41,共6页
应用支序系统学原理,选用PHYLIP和HENNIG86系统发育分析计算机程序,初步分析了“广腰亚目”的系统发育.支序分析结果表明:①原广胸亚目是一并系群,无共近裔性状;②原Tenthredinoidea,Mesalodontoidea两个总科成立,均为单系群;... 应用支序系统学原理,选用PHYLIP和HENNIG86系统发育分析计算机程序,初步分析了“广腰亚目”的系统发育.支序分析结果表明:①原广胸亚目是一并系群,无共近裔性状;②原Tenthredinoidea,Mesalodontoidea两个总科成立,均为单系群;③Orussidae归入Siricomornha更为合适,虽然Orussidae也有一定的可能性是Anocrita的姐妹群;④Cenhidae最可能是Apocrita的姐妹群;⑤原Xyelinae,Macroxvelinae组成的Xyelidae很可能是并系群,但这个类群具有不为其他类群所共有的近商共性(触角第3节长棒状,由多节愈合而成,并具1多节的端丝),似应暂时保留为一个总科类群;⑥Blasticotomidae与原广腰亚目的其他类群关系较远,归入原Tenthredinoidea原Siricoidea均不合适.据此建立一个初步的新分类系统:原广腰亚目划分为5亚目11总科。建立一个新的四节叶蜂亚目Blasticotomorpha;原长节叶蜂科分裂为2科;尾蜂总科划归树蜂亚目;原叶蜂总科所辖的5个科提升为叶蜂亚目的5个总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 支序分析 系统分类 广腰亚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幼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合平 田大伦 +1 位作者 蔡宝玉 高跃明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采用土壤本分测值标准差、标准差检验值、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对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幼林与成熟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较弱,水源涵养能力较差,在0~30cm土... 根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采用土壤本分测值标准差、标准差检验值、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对杉木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幼林与成熟林相比,土壤蓄水能力较弱,水源涵养能力较差,在0~30cm土层,幼林地土壤含水量低于对照地和间伐地,而变幅则高于对照地和间伐地;在较深的根系分布层.情况则相反;幼林地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变化相似性趋大,各层次间土壤含水量差异也变小,对水分的调节和缓冲能力变差;依据土壤水分测值标准差、标准差检验值.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可将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划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土壤水分次活跃层3个层次.并将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划分为相对稳定期、补偿期和损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幼林 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蓄水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保靖县白云山木本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曹铁如 喻勋林 周建仁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6-22,共7页
保靖白云山地区植物属我国华中植物区系的武陵山、巫山植物亚区;有木本植物99科,284属,631种,木本植物区系具有丰富性、古老性、过渡性和地带特有性的特点.其起源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基础上发育而来.因地质、地形和气... 保靖白云山地区植物属我国华中植物区系的武陵山、巫山植物亚区;有木本植物99科,284属,631种,木本植物区系具有丰富性、古老性、过渡性和地带特有性的特点.其起源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基础上发育而来.因地质、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白云山植物有明显的石灰岩山地特有种和一定数量的华南植物区系成分.该地区木本植物很有保护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保靖 木本植物区系 特有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防护林体系持续经营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成子纯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76-80,共5页
通过对长江中上游森林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分析,指出:长江防护林在营造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森林生态系统整体考虑,从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分布和结构上分析,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持续经营,连续监测,不断调整,才能逐步形成功能良... 通过对长江中上游森林资源和环境状况的分析,指出:长江防护林在营造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森林生态系统整体考虑,从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分布和结构上分析,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持续经营,连续监测,不断调整,才能逐步形成功能良好的防护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防护林体系 生态系统 持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绿化工程改善工业污染区生态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云国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52-57,共6页
通过对广州市员村工业区20个监测点的大气监测资料及天河区环境监测站1989年~1994年连续6a大气监测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进行环境现状及回顾评价,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型,找出... 通过对广州市员村工业区20个监测点的大气监测资料及天河区环境监测站1989年~1994年连续6a大气监测资料,运用模糊数学进行环境现状及回顾评价,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方差分析,并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污染物时空分布模型,找出污染物分布规律,获得员村地区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本资料.同时在对员村植被与绿化现状调查研究基础上,依据环境生态及生态园林理论和国家一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组建高效的自然净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工程 生态环境治理 工业污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林区资源 发展林艺产品
6
作者 庄昌盛 陈卫军 +1 位作者 李志辉 杨祖福 《湖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77,共2页
分析了开发林区资源,发展林艺产品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利用林区优势,发展盆景生产,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 林区资源 林艺产品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水土保持林水文功能计量研究──Ⅰ.林冠截留与土壤贮水能力 被引量:25
7
作者 曾思齐 佘济云 +3 位作者 肖育檀 吕勇 邓湘文 唐代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8,共8页
对马尾松水土保持林的截水与持水功能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冠的截水量与冠层枝叶生物量呈正相关;林分的截雨量和降雨量的关系可用Richards函数较好地拟合;灌木的截水能力与其叶质叶形有关,林分枯落物不仅具有较强的... 对马尾松水土保持林的截水与持水功能进行了计量研究.结果表明:林冠的截水量与冠层枝叶生物量呈正相关;林分的截雨量和降雨量的关系可用Richards函数较好地拟合;灌木的截水能力与其叶质叶形有关,林分枯落物不仅具有较强的特水能力,还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受植被因素的显著影响.并提出了各植被因子的持水模型和土壤孔隙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水土保持林 水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中抽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莫建初 王问学 +2 位作者 廖飞勇 王德良 雷瑞英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8-21,共4页
在进行马尾松林昆虫群落调查时,为了使抽样既能全面地反映群落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又能省时省力,对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中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层取样以每样地调查植株30株,每株取3个长约50cm的枝条为佳;灌... 在进行马尾松林昆虫群落调查时,为了使抽样既能全面地反映群落中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又能省时省力,对马尾松林昆虫群落多样性调查中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冠层取样以每样地调查植株30株,每株取3个长约50cm的枝条为佳;灌丛取样以每个样点扫10网,每个样地扫30网即可;地表层以取4个50cm×50cm的小样方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昆虫群落 抽样技术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吕勇 曾思齐 +1 位作者 邓湘文 唐代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8-32,共5页
通过采用多模型选优法,确定了马尾松单木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生物量预测模型,编制了二元生物量表.同时提出了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预测方法和数学模型.
关键词 马尾松 生物量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钱松小卷蛾幼虫种群在不同树冠层上的空间格局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建宇 黎丽霞 +2 位作者 谢伟 王淑芬 王问学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5-47,共3页
采用多种方法分别考查了金钱松小卷蛾幼虫在金钱松树内不同树冠层上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属于聚集分布,同时探讨了聚集原因,确定了抽样方法,根据Iawo的统计方法,计算出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最适抽样数,根据Kuno模型(1969)建立了序贯抽样模型。
关键词 金钱松小卷蛾 金钱松树冠层 空间格局 抽样方法 最适抽样数 序贯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材霉菌生理特性及防霉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冉隆贤 吴光金 林雪坚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4-19,共6页
竹材霉烂是竹制品生产中的难题,为了探明霉菌对竹材的致霉机理并有效阻止霉菌在竹材上繁殖生长,对竹材上5种主要霉菌,即黑曲霉、黄曲霉、黑根霉、指状青霉及枯青霉的生物学特性.竹材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以及5种... 竹材霉烂是竹制品生产中的难题,为了探明霉菌对竹材的致霉机理并有效阻止霉菌在竹材上繁殖生长,对竹材上5种主要霉菌,即黑曲霉、黄曲霉、黑根霉、指状青霉及枯青霉的生物学特性.竹材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对霉菌生长的影响,以及5种霉菌淀粉酶、纤维素酶活性与霉烂竹材的顺纹抗压强度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防霉剂毒性测定和竹材防霉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93%以上,霉菌孢子萌发和生长最快,而在5℃以下,或相对湿度低于65%时,5种霉菌孢子均不萌发,菌落不生长;最适生长pH值在4~6之间.5种霉菌都能利用淀粉和可溶性糖作碳源,但只有黑曲霉能在以纤维素作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竹材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与霉菌生长呈显著正相关;5种霉菌均有淀粉酶活性,仅黑曲霉有纤维素酶活性.霉菌的淀粉酶活性与霉烂竹材的顺纹抗压强度是负相关,用30g/LNBW和40g/LPNW沸煮的竹材于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95%条件下,3个月不霉变,防毒效果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霉菌 生理特性 防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扦插生根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卫东 万朝琨 +1 位作者 饶龙兵 沈中翰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2-36,共5页
对扦插易生根的赤桉15272(E.camaldulensis)和较难生根的直杆桉(E.maidenii)的插条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易生根桉树插条内未见潜伏根原细胞存在,根原细胞必须由插穗处理后才能诱导形成;在解剖学上,易生根的赤桉15272比直杆桉... 对扦插易生根的赤桉15272(E.camaldulensis)和较难生根的直杆桉(E.maidenii)的插条进行解剖学研究,发现易生根桉树插条内未见潜伏根原细胞存在,根原细胞必须由插穗处理后才能诱导形成;在解剖学上,易生根的赤桉15272比直杆桉有生根部位多、生根快和生根数量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扦插繁殖 生根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模型在单木树高与胸径生长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际平 姚东和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4-36,共3页
简介了人工神经网络及其使用方法,建立了单木树高与胸径生长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种经网络模型(即BP模型),并对单木树高、胸径生长的BP模型与Richards函数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神经网络 BP模型 生长模拟 胸径 树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合平 艾顺儒 田大伦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8-13,共6页
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出发,根据定位研究和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了湖南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迹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85科164属254种,其... 从杉木人工林科学经营和自然资源管理保护出发,根据定位研究和群落样地调查结果,分析和比较了湖南杉木中心产区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采伐方式迹地上更新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数量特征.结果表明:迹地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85科164属254种,其中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分别为53种、85种、39种和77种;皆伐和间伐后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皆伐8a后迹地群落与皆伐2a后群落相似性较小,而与间伐8a后群落相似性较大;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种类成分变更快.提出了合理经营和保护杉木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人工林 采伐迹地 更新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青枯病测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石明旺 林雪坚 +4 位作者 吴光金 张民兴 林绪平 蔡俊兴 黄俊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26-31,共6页
根据桉树枯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的定点观测资料,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建立了广东吴川林场和斗门县林业局试验林桉树青枯病预测模型;依发病率与相应的旬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桉树青枯病多元线性回归... 根据桉树枯病发生及流行规律的定点观测资料,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建立了广东吴川林场和斗门县林业局试验林桉树青枯病预测模型;依发病率与相应的旬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桉树青枯病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经检验和进行实际验证,证明上述模型均有较高的可信度.并表现为灰色系统模型的精度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青枯病 灰色系统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爬行动物新纪录2种 被引量:6
16
作者 邓学建 叶贻云 杨道德 《四川动物》 CSCD 1998年第2期53-53,共1页
本文记叙了湖南省新发现的2种爬行动物,它们分别是壁虎科的半叶趾虎(Hemiphyllodactylusyunnanensis);眼镜蛇科的福建丽纹蛇(Calliophiskelloggi)。半叶趾虎的标本存放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福建丽纹蛇的标本存放于中南林学院环... 本文记叙了湖南省新发现的2种爬行动物,它们分别是壁虎科的半叶趾虎(Hemiphyllodactylusyunnanensis);眼镜蛇科的福建丽纹蛇(Calliophiskelloggi)。半叶趾虎的标本存放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福建丽纹蛇的标本存放于中南林学院环资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湖南 爬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水土保持林水文功能计量研究──Ⅱ.水文功能预测及功能计量表研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思齐 佘济云 肖育檀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1-9,共9页
对设在湖南、湖北、四川3省共20个县的现有马尾松水土保持林455块样地及30个径流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建立了马尾松水土保持林地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的预测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乔木生物色、灌木草... 对设在湖南、湖北、四川3省共20个县的现有马尾松水土保持林455块样地及30个径流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建立了马尾松水土保持林地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的预测模型;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了包括乔木生物色、灌木草本生物量、枯落物生物量、剖面总孔隙度和地表总孔隙度的马尾松水土保持林综合功能等级的评价模型;运用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结合林分生长、林分生物量、土壤孔隙度、植被截雨量、年径流量和侵蚀模数的预测模型、编制了马尾松水土保持林优良林分的功能计量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水土保持林 水文功能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水保林类型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肖育檀 曾思齐 唐代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4-31,共8页
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林的分布非常广泛.根据调查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一地区的马尾松水保林分为2个类型组:纯林和混交林.再根据林分的乔木层和灌本层中优势种的不同,将水保林分为23个类型.然而从植被的观... 长江中上游地区马尾松林的分布非常广泛.根据调查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这一地区的马尾松水保林分为2个类型组:纯林和混交林.再根据林分的乔木层和灌本层中优势种的不同,将水保林分为23个类型.然而从植被的观点看,他们均属于不同演替阶段或同一演替阶段不同生境的产物,且一般是不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马尾松林 水土保持林 长江中上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马尾松林蜘蛛群落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德良 莫建初 +2 位作者 王问学 廖飞勇 彭长发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揭示蜘蛛群落在马尾松林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律,于1995年4月至1996年6月对湖南新邵、长沙、岳阳3县不同立地条件马尾松林抽样调查90块样地.马尾松林蜘蛛群落计有25科62属107种.在马尾松林垂直分布的4个层次中蜘蛛群落具有明显的分... 为了揭示蜘蛛群落在马尾松林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律,于1995年4月至1996年6月对湖南新邵、长沙、岳阳3县不同立地条件马尾松林抽样调查90块样地.马尾松林蜘蛛群落计有25科62属107种.在马尾松林垂直分布的4个层次中蜘蛛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灌木层的蜘蛛种类最丰富,林冠层次之.这两层蜘蛛对整个蜘蛛群落的稳定和控制害虫危害功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树干层和地面层蜘蛛处于过渡和补充地位.植被盖度对蜘蛛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林龄的影响则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群落 马尾松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昆虫调控剂研究──Ⅱ芫花活性组份的分离与生物测定 被引量:10
20
作者 莫建初 王海 +2 位作者 张海 唐大武 王问学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2-55,共4页
将芫花根皮乙醇提取液,用快速离心薄层分离,以正已烷等配成不同极性的溶济洗脱,获得10个组份,再用卫茅尺蠖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发现2~4个极性较低、流份活性较高.其幼虫食叶量对照(茶枯水处理)减少72%.死亡率达41.6... 将芫花根皮乙醇提取液,用快速离心薄层分离,以正已烷等配成不同极性的溶济洗脱,获得10个组份,再用卫茅尺蠖幼虫进行生物测定.发现2~4个极性较低、流份活性较高.其幼虫食叶量对照(茶枯水处理)减少72%.死亡率达41.67%~66.6%,根、茎、叶3部分乙醇抽取物,以根部活性最强.拒食-胃毒是其主要作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花 活性成分 生物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