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吕建雄 骆秀琴 +3 位作者 蒋佳荔 赵有科 刘元 朱林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为了研究树木南北向与径向位置的变化对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红锥、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近髓心和近树皮2个不同径向位置的力学性质以及气干密度进行测定,分析了南北向和不同径向位置2个因素对两种木材力... 为了研究树木南北向与径向位置的变化对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红锥、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近髓心和近树皮2个不同径向位置的力学性质以及气干密度进行测定,分析了南北向和不同径向位置2个因素对两种木材力学性质和气干密度的影响,以及木材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大多数力学性质测定项目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仅有红锥的弦面顺纹抗剪强度、径向握钉力和西南桦3个面的表面硬度表现为南北向差异显著.近髓心和近树皮径向位置的不同对红锥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但对西南桦的影响则全部达到差异显著水平.两个树种木材的气干密度与木材力学性质均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西南桦 人工林木材 力学性质 气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干缩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吕建雄 林志远 +3 位作者 骆秀琴 赵有科 刘元 朱林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该文通过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不同高度位置、不同径向位置横向干缩 (包括弦、径向 )的测量 ,讨论分析了以上 3个因素对上述两种木材横向干缩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干缩均无显著... 该文通过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不同高度位置、不同径向位置横向干缩 (包括弦、径向 )的测量 ,讨论分析了以上 3个因素对上述两种木材横向干缩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干缩均无显著影响 ;高度位置的不同对红锥径、弦向干缩影响均不显著 ,而对西南桦径、弦向干缩的影响极为显著 ;径向位置的不同对红锥人工林木材的径、弦向干缩及西南桦的弦向干缩无显著影响 ,但对西南桦的径向干缩则有极显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木材 红锥 西南桦 径向干缩 弦向干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木材干燥特性与干燥方法及其工艺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元 胡进波 +3 位作者 苌姗姗 朱林峰 吕建雄 赵有科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0,37,共7页
 为寻求南方珍贵阔叶树西南桦木材的最适干燥方法及工艺,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西南桦木材干燥特性,并通过测试干燥前后试材的色差变化、干燥后的干燥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分析比较了常规、降温、蒸煮预处理的常规和降温4种不同...  为寻求南方珍贵阔叶树西南桦木材的最适干燥方法及工艺,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西南桦木材干燥特性,并通过测试干燥前后试材的色差变化、干燥后的干燥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分析比较了常规、降温、蒸煮预处理的常规和降温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的干燥效果.结果表明:未进行蒸煮预处理的西南桦木材综合干燥特性为5级,处理材综合干燥特性为4级.4种方法干燥的试材平均终含水率均达到国家3级标准,厚度含水率偏差和应力指标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干燥初期常规干燥较降温干燥的干燥速度稍慢,而中后期常规干燥较降温干燥快60%以上;处理材的干燥速度较未处理材约快1倍.对西南桦木材而言蒸煮预处理的常规干燥是较为适合的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西南桦 百度试验 干燥特性 干燥工艺 珍贵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树脂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的研究——Ⅱ.包覆工艺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吴志平 舒万艮 +2 位作者 胡云楚 张芳 杨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08-411,共4页
研究了脲醛树脂的预聚物通过原位聚合对红磷进行包覆的一些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影响包覆条件的主要因素是预聚物与水的质量比、包覆温度、pH值和包覆时间。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进行微胶囊包覆的最佳条件为:红磷与水的质量比为1∶30,反... 研究了脲醛树脂的预聚物通过原位聚合对红磷进行包覆的一些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影响包覆条件的主要因素是预聚物与水的质量比、包覆温度、pH值和包覆时间。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进行微胶囊包覆的最佳条件为:红磷与水的质量比为1∶30,反应温度为75℃,pH值为3.5,反应时间为2h。颜色为白色,吸湿量为4.01%,用微胶囊红磷去阻燃聚氯乙烯,当含量为9.0%时,在500℃下残余物为1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红磷 阻燃剂 原位聚合 包覆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叶绿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的稳定性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国恩 吴志平 +4 位作者 李坤平 王贵武 黄克瀛 欧阳娜娜 吴海刚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6-110,共5页
 为了找到提取竹叶中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竹叶叶绿素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浸提溶剂种类原料颗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的合适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提取竹叶叶绿素的最佳工艺...  为了找到提取竹叶中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竹叶叶绿素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浸提溶剂种类原料颗粒度、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的合适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用无水乙醇提取竹叶叶绿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原料颗粒度10~20目、料液比1∶5、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7h,竹叶叶绿素对紫外光、常见氧化剂(如H2O2)、Fe3+均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温度70℃以下以及近中性或偏碱性介质环境中性质基本稳定,遇Cu2+、Zn2+离子分别生成蓝绿色絮状沉淀和灰绿色颗粒状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化学 竹叶叶绿素 提取 稳定性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UV固化木地板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文 杨双明 +1 位作者 彭学军 刘东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51-53,共3页
 合成了水性环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作为UV固化木地板涂料的预聚物。两种预聚物配制成水性地板涂料并进行UV固化,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
关键词 水性环氧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UV固化 地板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性能的热重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胡云楚 刘元 +3 位作者 孙汉洲 周莹 吴志平 袁光明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膨胀型阻燃体系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了以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磷酰胺类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反应条件,并用热重分析和灼烧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它对杨木粉的阻燃特性。结果表明:用乙醚作分散介... 膨胀型阻燃体系因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研究了以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磷酰胺类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反应条件,并用热重分析和灼烧实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它对杨木粉的阻燃特性。结果表明:用乙醚作分散介质,二氨基双酚A、三氯氧磷、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 1∶3∶8,回流时间 5h的条件下,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得率较高、产品质量好;热重分析表明,杨木粉经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处理后,炭化阶段的峰温有所下降,活化能减小,速率常数变大,残余炭量由 22. 5%增加到 36. 3%,增加比例达到 61. 3%;灼烧实验表明,低于 230℃时,经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处理的杨木粉的灼烧失重大于对照样品,而在高于 230℃以后,阻燃处理杨木粉的灼烧残余质量大于对照样品;经阻燃处理后 350℃残余量由 24. 9%增加到 38. 4%,比对照样增加 54. 2%; 600℃残余量由 7. 3%增加到 22. 3%,比对照样增加 205%;灼烧残渣为黑色泡沫炭层,具有金属光泽。因此,该阻燃剂在受热时能有效地促使木材形成更多的木炭,并形成石墨样光泽的泡沫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阻燃 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醛树脂微胶囊包覆红磷阻燃剂制备工艺的研究 Ⅰ.预聚物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吴志平 舒万艮 +2 位作者 胡云楚 张芳 杨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40-343,共4页
研究了脲醛树脂的预聚物通过原位聚合对红磷进行包覆的一些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影响预聚物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第一阶段尿醛比(F/U)1,第二阶段尿醛比(F/U)2,反应温度和pH值。制备预聚物的最佳条件为:第一阶段尿醛比为2.3∶1(摩尔比),第二阶... 研究了脲醛树脂的预聚物通过原位聚合对红磷进行包覆的一些影响因素。实验表明影响预聚物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第一阶段尿醛比(F/U)1,第二阶段尿醛比(F/U)2,反应温度和pH值。制备预聚物的最佳条件为:第一阶段尿醛比为2.3∶1(摩尔比),第二阶段尿醛比为1.3∶1(摩尔比),pH值为5.1,反应温度为75℃。制备的预聚物来包覆红磷,颜色为白色;用微胶囊红磷阻燃聚乙烯,当含量为9%时,在500℃下残余物为4.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醛树脂 微胶囊 红磷 包覆 原位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硼酸锌阻燃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志平 舒万艮 +1 位作者 胡云楚 熊联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3-86,共4页
以硼砂和氯化锌为原料,研究了原料浓度、搅拌速度、乳化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硼酸锌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制备了超细硼酸锌,数均平均粒径73nm,比表面积31.5m2/g,90%的粒子在纳米尺度范围。XRD衍射图与采用化学分析测定... 以硼砂和氯化锌为原料,研究了原料浓度、搅拌速度、乳化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硼酸锌粒径和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优化实验,制备了超细硼酸锌,数均平均粒径73nm,比表面积31.5m2/g,90%的粒子在纳米尺度范围。XRD衍射图与采用化学分析测定结果证明产物为低水硼酸锌(2ZnO.3B2O3.3.5H2O),电镜分析表明其晶体形貌为不规则的球形。将超细硼酸锌应用于聚氯乙烯,当硼酸锌用量为树脂质量的10%~30%,成炭率比未阻燃的聚氯乙烯大幅增加。表明超细硼酸锌在提高聚氯乙烯阻燃性的同时有很好的抑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硼酸锌 粒径 阻燃剂 成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改性及其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湘洲 肖建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5-296,共2页
分别用HNO3 、H2 SO4以及HNO3 加乙酸铜溶液对活性炭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 ,测定了它们的表面化学性能 ,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Cr(Ⅵ )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上述改性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数量发生了显著改变 ,特别是羧基增加较... 分别用HNO3 、H2 SO4以及HNO3 加乙酸铜溶液对活性炭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 ,测定了它们的表面化学性能 ,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Cr(Ⅵ )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上述改性 ,活性炭表面官能团数量发生了显著改变 ,特别是羧基增加较多 ;通过改性后的活性炭对Cr(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表面改性处理 Cr(Ⅵ) 吸附性能 官能团 乙酸铜溶液 H2SO4 H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染料的杨木单板染色工艺 被引量:14
11
作者 廖齐 刘元 +1 位作者 邓洪 胡云楚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采用价格低、色谱全、来源广、渗透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进行仿黑胡桃染色,通过控制染色温度、时间以及促染剂和固色剂用量,可得到很好的染色效果.试验得出较优染色工艺条件为:温度70~80℃,时间3h,促染剂元明粉40 g/L... 采用价格低、色谱全、来源广、渗透性和化学稳定性好的活性染料对杨木单板进行仿黑胡桃染色,通过控制染色温度、时间以及促染剂和固色剂用量,可得到很好的染色效果.试验得出较优染色工艺条件为:温度70~80℃,时间3h,促染剂元明粉40 g/L,固色剂纯碱2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杨木 单板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洪前 桂卫华 +1 位作者 王随平 阳春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2期197-198,共2页
对深海多金属结核开采技术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深海多金属开采技术的一些关键研究方向.
关键词 深海开采 多金属结核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木材漂白剂漂白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年存 向琴 肖水隆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29,35,共3页
介绍一种新型漂白剂,探讨了使用新型漂白剂时漂液的配方和漂白工艺参数。与传统漂白剂H2O2相比,新型木材漂白剂的价格更低,漂白效果更好,操作更方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木材漂白剂可很好地应用于木材漂白。
关键词 木材 漂白 工艺参数 新型漂白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和木聚糖复合诱导合成木聚糖酶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超纲 勇强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为产酶菌 ,分别对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聚糖诱导产酶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纤维素具有诱导木聚糖酶合成的功能 ;纤维素和木聚糖混合对木聚糖酶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可大幅度提高木聚糖酶活力。与纯木... 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为产酶菌 ,分别对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聚糖诱导产酶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 ,纤维素具有诱导木聚糖酶合成的功能 ;纤维素和木聚糖混合对木聚糖酶合成具有促进作用 ,可大幅度提高木聚糖酶活力。与纯木聚糖 (5g/L)产酶相比 ,纯木聚糖 (4g/L)和纸浆 (1g/L)混合产酶木聚糖酶活可以提高 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复合诱导 里氏木霉 纤维素 木聚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罗啉的合成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宇雄 周尽花 +1 位作者 赵鸿斌 赵仁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0-32,共3页
以1,10-邻菲罗啉为起始原料经由硝化反应首先合成了5-硝基-1,10-邻菲罗啉,然后在72℃下以水合肼为还原剂、Pd/C (催化剂含质量分数5%的Pd) 为催化剂将其还原得到中间产物5-氨基-1,10-邻菲罗啉.再以三氯化磷法和苯甲酰氯法合成丙烯酰氯,... 以1,10-邻菲罗啉为起始原料经由硝化反应首先合成了5-硝基-1,10-邻菲罗啉,然后在72℃下以水合肼为还原剂、Pd/C (催化剂含质量分数5%的Pd) 为催化剂将其还原得到中间产物5-氨基-1,10-邻菲罗啉.再以三氯化磷法和苯甲酰氯法合成丙烯酰氯,最后丙烯酰氯与5-氨基-1,10-邻菲罗啉以三乙胺作氯化氢吸收剂、在氮气保护下、室温反应24 h制得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罗啉,产率64.2%,该产物可作为三元镧系金属螯合物的第二配体而用于制备有机金属螯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丙烯酰胺基-1 10-邻菲罗啉 配体 电致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豆渣生产菌体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潘天玲 张东峰 +1 位作者 赵昌盛 李坤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35-36,41,共3页
对以豆渣为原料,利用混菌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培养基组成、接种物配比、初始pH值以及培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豆渣∶麸皮=8∶2,接种物配比为黑曲霉∶绿色木霉... 对以豆渣为原料,利用混菌固态发酵技术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了培养基组成、接种物配比、初始pH值以及培养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成为豆渣∶麸皮=8∶2,接种物配比为黑曲霉∶绿色木霉∶啤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1∶1∶1∶3,调节初始pH值5 5,32℃培养72h,豆渣粗蛋白质含量达到28 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混菌固态发酵 菌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7
作者 袁光明 刘元 +1 位作者 胡云楚 吴志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在纳米材料特征、制备方法、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外的学者对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木材内部具有容纳纳米粒子的纳米空间,它存在于木材细胞壁上的微细纤维之间;并存在能与纳米粒子结合的...  在纳米材料特征、制备方法、纳米复合材料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国内外的学者对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木材内部具有容纳纳米粒子的纳米空间,它存在于木材细胞壁上的微细纤维之间;并存在能与纳米粒子结合的活性基团;可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原位插层合成法、注入填充法等方法,形成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木材原有性能均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甚至有可能产生全新的性能.基于木材的特点,以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研究为目标,分析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检测与分析表征的研究现状,提出研究建议与展望,主要包括无机纳米材料的筛选、表面改性和分散处理、纳米粒子与木材复合的途径和复合机理研究、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及其应用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木材/无机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结构表征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Sc对2197铝锂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兰萍 郑子樵 +1 位作者 黄永平 钟莉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研究了微量Sc对Al Li Cu系2197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拉伸试验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δ′(Al3Li),θ′(Al2Cu)和T1(Al2CuLi)相仍为含 Sc 2197合金的主要强化相;添加微... 研究了微量Sc对Al Li Cu系2197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拉伸试验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组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δ′(Al3Li),θ′(Al2Cu)和T1(Al2CuLi)相仍为含 Sc 2197合金的主要强化相;添加微量Sc使合金析出初生和次生Al3Sc颗粒,时效过程中δ′相依附在Al3Sc颗粒上析出、长大,形成Al3Li/Al3Sc复合沉淀相,但这2种颗粒的存在并未明显提高热处理可强化的2197合金的强度和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97合金 SC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磷酸铵的合成工艺与阻燃性能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志平 舒万艮 +1 位作者 熊联明 黄克瀛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41-43,共3页
 聚磷酸铵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但聚合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与阻燃基材的相容性.以磷酸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控制适宜的聚合条件,合成了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该产品水溶性小,与树脂相容性好,以聚磷酸铵为基组成的膨胀型...  聚磷酸铵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但聚合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与阻燃基材的相容性.以磷酸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分步聚合的方法,控制适宜的聚合条件,合成了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该产品水溶性小,与树脂相容性好,以聚磷酸铵为基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应用于聚乙烯阻燃,取得了良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阻燃剂 聚磷酸铵 聚合度 水溶性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皮桉不同家系木材的表面视觉性质 被引量:15
20
作者 朱林峰 刘元 +1 位作者 罗玉华 杨洪盛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1-46,共6页
 对人工林粗皮桉不同家系木材的表面视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皮桉心材和边材材色在CIE(1964)XYZ空间、CIE(1976)L*a*b*均匀色空间及孟塞尔色空间中,均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粗皮桉不同家系木材材色和表面光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顺纹...  对人工林粗皮桉不同家系木材的表面视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皮桉心材和边材材色在CIE(1964)XYZ空间、CIE(1976)L*a*b*均匀色空间及孟塞尔色空间中,均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粗皮桉不同家系木材材色和表面光泽度均存在显著差异;顺纹理入射的表面光泽度(GZL)与垂直纹理入射的表面光泽度(GZT)呈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科学 粗皮桉 家系 材色 表面光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