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不同种源山苍子主要形态及经济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1
1
作者 谷战英 陈昊 +3 位作者 谭晓风 付智翔 李文涛 王大顶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5-99,共5页
为给山苍子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0个不同海拔分布区的山苍子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冠幅、株高、枝下高、花朵数量、坐果率及鲜果含油率、柠檬醛含量等主要形态及经济性状指标,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源地的山苍子鲜果... 为给山苍子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湖南省10个不同海拔分布区的山苍子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冠幅、株高、枝下高、花朵数量、坐果率及鲜果含油率、柠檬醛含量等主要形态及经济性状指标,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源地的山苍子鲜果含油率及其精油中柠檬醛含量间的差异性。测定结果表明:10个海拔分布区的山苍子其株高、冠幅和枝下高分别为3.51~5.30 m、3.90~7.15 m和0.26~0.60 m;其花期均为盛花期;每个标准枝的花朵数量间的差异较大,其变化范围为381~1 591朵;而其坐果率间的差异不显著,其均值为49.69%;其单果鲜质量间的差异也不显著,其均值为0.127 g;其鲜果含油率间的差异较为显著,其中,湘西凤凰的最高(达到3.67%),而永州双牌、郴州桂东和永州冷水滩的(分别为3.57%、3.46%和3.35%)次之;其精油中的柠檬醛含量表现有差异较为明显的3个等级,其中,湘西凤凰的最高(72.26%),郴州汝城、怀化麻阳和怀化中方的均较低(分别为65.21%、63.78%和63.56%),其余分布区的均居中等水平(68.28%~69.2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地的山苍子其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山苍子鲜果含油率及精油中的柠檬醛含量间均有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种质资源 形态 经济性状 不同海拔分布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经济与经济林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71
2
作者 袁军 石斌 谭晓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6,171,共5页
林下经济是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经济林的林下经济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经济林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而且有效转变了经济林产业的增长方式。文中从技术层面综述了林下经济的主要理论,简要介绍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 林下经济是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经济林的林下经济不仅极大地拓展了经济林的发展空间,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而且有效转变了经济林产业的增长方式。文中从技术层面综述了林下经济的主要理论,简要介绍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游憩及林下综合利用等经济林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并对今后林下经济如何同经济林产业发展有效结合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林下种植 林下养殖 经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接穗对油茶高接换冠后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符泽华 段伟华 +1 位作者 渠心静 黄丽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5-79,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接穗对油茶高接换冠后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高接换冠效果,以4个油茶良种‘华硕’、‘华金’、‘华鑫’和‘湘林XLC15’作为接穗,测定了高接换冠后油茶成活率、新稍生长量、果实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个...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接穗对油茶高接换冠后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评价高接换冠效果,以4个油茶良种‘华硕’、‘华金’、‘华鑫’和‘湘林XLC15’作为接穗,测定了高接换冠后油茶成活率、新稍生长量、果实产量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4个不同品种接穗嫁接后成活率达80%以上,其中以油茶良种‘华鑫’的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1%);新稍长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华金’>‘华硕’>‘湘林XLC15’>‘华鑫’,新稍粗度大小依次为:‘华硕’>‘华金’>‘湘林XLC15’>‘华鑫’;4个接穗品种中‘华硕’的单果质量最大,其质量分别是‘华金’、‘华鑫’、‘湘林XLC15’的1.15、1.04和1.84倍;平均单株产量最高的是‘华鑫’为5.94 kg。其次是‘华硕’为5.87 kg;出籽率最高的是‘华鑫’,含油率最高的是‘华金’;单株产量与果径、果高、干出籽率以及单果重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果形、出籽率、单果重是判定油茶产量的重要指标。综上所述,采用上述4个品种进行高接换冠后,显著提高了油茶产量和果实品质,可促进油茶效益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接换冠 产量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级打造湖南千亿元油茶产业调查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谭晓风 管天球 袁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本研究从国家政策支持、湖南省油茶栽培规模、栽培品种潜力、产品开发前景、市场需求、技术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湖南打造千亿元油茶产业的可能性;全面解析了当前湖南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品种良莠不齐、老残油茶林面积大、栽培管理技术... 本研究从国家政策支持、湖南省油茶栽培规模、栽培品种潜力、产品开发前景、市场需求、技术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湖南打造千亿元油茶产业的可能性;全面解析了当前湖南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品种良莠不齐、老残油茶林面积大、栽培管理技术应用不到位、茶油及副产物深度利用不够、地方茶油品牌缺乏、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不到位、产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系统提出了切实制定湖南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全面优化品种、规范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全面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充分发挥深加工产品的增值效益、提升机械作业水平、着力打造湖南油茶产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培养人才力度等加快实施转型升级、规划打造湖南千亿元油茶产业的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油茶产业 存在问题 产业升级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油茶油体蛋白系统表达金属硫蛋白的载体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曾艳玲 曾晓峰 +1 位作者 谭晓风 张党权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37,共5页
利用油体蛋白表达系统生产活性蛋白,是一种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高纯度无污染活性肽的新方法。为给后期油茶油体蛋白表达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分别以油茶油体蛋白基因和油茶金属硫蛋白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CDS片段,通过酶切... 利用油体蛋白表达系统生产活性蛋白,是一种利用生物反应器生产高纯度无污染活性肽的新方法。为给后期油茶油体蛋白表达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分别以油茶油体蛋白基因和油茶金属硫蛋白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CDS片段,通过酶切连接构建p ET30a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成功表达,在此基础上将两者二次重组,成功构建油茶油体蛋白金属硫基因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油体蛋白 表达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鲜食枣正常果与裂果不同时期内含物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33
6
作者 张自强 王森 +2 位作者 胡琼 朱江华 张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2,共6页
通过测定枣果内含物含量,初步探究枣裂果发生的机制,为生产上防止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为试材,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等方法,对枣果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等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白... 通过测定枣果内含物含量,初步探究枣裂果发生的机制,为生产上防止枣裂果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为试材,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等方法,对枣果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等内含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从白熟期至完熟期,枣果中可溶性总糖、淀粉、维C及Ca、K含量均呈逐步上升趋势,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及Mn、Na含量均呈逐步下降趋势;各个时期正常果中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比裂果高,完熟期正常果淀粉含量为7.43%,比裂果淀粉含量6.29%高1.14%,差异性显著;正常果中Ca、Na含量均比裂果高,完熟期正常果Ca含量为58.06 mg/100g,显著高于裂果的48.88 mg/100g,而K、Mg、Fe的含量均比裂果要低;白熟期正常果与裂果各组成物质含量差异性不显著(维C含量除外),完熟期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枣 裂果 内在物质 中秋酥脆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批次南方鲜食枣枣吊果实品质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7
作者 胡琼 王森 +2 位作者 张自强 邵凤侠 吴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68,共6页
为综合比较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不同批次枣果的品质特征,对白熟期及脆熟期枣果中的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及8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不同时期枣果内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白... 为综合比较南方鲜食枣-中秋酥脆枣不同批次枣果的品质特征,对白熟期及脆熟期枣果中的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淀粉、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及8种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批次不同时期枣果内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白熟期时,第1批枣果中的K、Mg、Ca、Na、Fe和Zn等矿物质的含量占绝对优势,第2批枣中的还原性糖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第3批的蛋白质含量、Mn含量及Cu含量明显高于前2批。脆熟期时,第1批的维生素C含量、含Ca量及含Cu量比其他2个批次都高,但第2批枣的可食率、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都是最高的,第3批营养成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Mg、Na、Mn及Zn元素的含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 营养成分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全勇 卢锟 +2 位作者 李泽 吕佳斌 谭晓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5,43,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刨花润楠苗期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水分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幼苗光合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对刨花润楠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刨花润楠苗期水肥管理及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4种水分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轻度干旱(LS)对刨花润楠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无明显影响(P>0.05);中度干旱(MS)及重度干旱(SS)均使刨花润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_i)、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PSII的潜在活性(F_v/F_o)、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生长显著下降(P<0.05);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显著升高(P<0.05);在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刨花润楠幼苗光合作用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关闭引起的,而重度干旱胁迫下光合作用的下降主要是由光合机构活性降低的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花润楠 水分胁迫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待选优株坚果品质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判 被引量:32
9
作者 梁珊珊 吕芳德 +5 位作者 蒋瑶 李建安 王森 李凡松 袁阳 陈丽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12,32,共7页
为给湖南省核桃优株筛选和育种提供参考,以14个核桃待选优株为试材,测定了各品种18个坚果品质指标,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坚果品质指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坚果品质综合表现较优的... 为给湖南省核桃优株筛选和育种提供参考,以14个核桃待选优株为试材,测定了各品种18个坚果品质指标,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坚果品质指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坚果品质综合表现较优的为石门-2、靖州-1、石门-4、石门-3、石门-25,品质较差的为石门-6、石门-23、石门-8。石门-2、靖州-1、石门-4、石门-3、石门-25可作为候选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坚果品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湘西北石漠化区土壤质量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菲菲 邓艳林 +3 位作者 郑茂 郭徽 曹福祥 吴立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6-43,共8页
在对湖南省西北部3县4种不同石漠化程度的13个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指标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评价土壤肥力的土壤属性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并对30项土壤属性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最终... 在对湖南省西北部3县4种不同石漠化程度的13个样地进行植被调查及土壤样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指标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构建了评价土壤肥力的土壤属性指标的最小数据集,并对30项土壤属性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最终确定了各样地的土壤质量得分。结果表明:(1)湘西北石漠化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DS)为:土层厚度(ST)、A层厚度(AT)、土壤粗粉粒(Silt-1)、总孔隙度(BP)、全氮(TN)、有效钾(AK)、阳离子交换量(CEC)、微生物量氮(MBN)、微生物量磷(MBP)、C/N比。(2)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对应等级下的土壤肥力灰色关联度均值分别为0.649、0.523、0.555、0.519,表现为潜在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3)石门、慈利、龙山三地的石漠化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加权关联度值得分分别为0.571、0.555、0.550,表现为石门>慈利>龙山,其变异系数为1.90%。(4)TN和BP与各样地加权关联度值显极显著相关(P<0.01)。结果表明湘西北石漠化区石漠化等级越高,其土壤肥力质量越低;石门、慈利和龙山三地之间整体质量虽有区别,但差异并不大;在湘西北石漠化区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TN和BP对湘西北石漠化区的土壤质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土壤肥力 灰色关联分析 质量评价 湘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FAD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RNA干扰载体构建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鸿鹏 谭晓风 +3 位作者 谢耀坚 吴志华 张党权 曾艳玲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7-354,共8页
茶油是从油茶种子中提取的食用植物油,富含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等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脂肪酸脱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有多个家族成员,可以将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多不饱和... 茶油是从油茶种子中提取的食用植物油,富含油酸、亚油酸以及亚麻酸等多种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脂肪酸脱饱和酶(Fatty Acid Desaturase,FAD)有多个家族成员,可以将单不饱和脂肪酸转化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FAD2可以将油酸(18∶1Δ9)和棕榈油酸(16∶1Δ9)转化成亚麻酸(18∶2Δ9,11)和十六碳二烯酸(16∶2Δ9,11)。为了揭示油茶FAD2基因的功能,本研究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了这个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Co FAD2以及RNA干扰载体p BI121-Co FAD2 RNAi,并分别对相应的拟南芥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进行了转基因研究。结果表明,同野生型相比,fad突变体中,18∶1和16∶1含量较高,18∶2和16∶2含量较低;突变体植株经过植物表达载体的转化后,脂肪酸组分得到了恢复;而野生型植株经过RNA干扰载体的转化后,18∶1和16∶1含量升高,18∶2和16∶2含量降低。由此说明,油茶FAD2基因在植物体内具有调控18∶1和16∶1转变成18∶2和16∶2的功能,对于茶油脂肪酸组分的构成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FAD2基因 载体构建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蓝莓品种花粉特性和花粉育性的比较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江华 吕芳德 +4 位作者 王森 郭雨帆 姜寒冰 黄梦真 常双双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为了探究湖南蓝莓引种区不同品种的花器形体特征及花粉生活力,从而为南方地区蓝莓引种栽培和授粉树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联苯胺染色法和离体培养等技术,对‘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 为了探究湖南蓝莓引种区不同品种的花器形体特征及花粉生活力,从而为南方地区蓝莓引种栽培和授粉树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联苯胺染色法和离体培养等技术,对‘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等6个蓝莓品种的花粉特性、花粉量、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1蓝莓花粉量在各品种间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数依次为162、250、178、166、141、170粒/花药,其中‘布里吉塔’的花粉数量最多,‘夏普蓝’次之,‘粉蓝’最少;2蓝莓花粉生活力在各品种中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生活力依次为30.87%、26.79%、31.34%、23.83%,18.80%、24.83%,其中‘夏普蓝’的花粉活力最大,‘莱格西’次之,‘粉蓝’最小;3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蔗糖浓度不尽相同,‘莱格西’、‘布里吉塔’、‘密斯梯’在蔗糖浓度为10%时其花粉萌发率均最高,依次为25.60%、9.10%、27.20%;当蔗糖浓度为15%时,‘夏普蓝’、‘粉蓝’、‘梯芙蓝’3个蓝莓品种的萌发率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26.20%、21.20%、61.40%;4 6个蓝莓品种中,‘夏普蓝’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硼酸浓度为300μg·L-1,而其他5个品种花粉萌发的最佳硼酸浓度均为200μg·L-1;5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5℃。研究结果表明:6个蓝莓品种中,‘莱格西’和‘夏普蓝’均较适合用作授粉植株,其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粉 花粉量 花粉生活力 花粉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缬草油工艺 被引量:9
13
作者 谭云 胡铁 +2 位作者 贾媛 吴红 黎继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124,共6页
为了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缬草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以缬草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缬草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21 MPa、CO2流量2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 为了探讨超临界CO2萃取缬草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以缬草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CO2流量对缬草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萃取压力21 MPa、CO2流量2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萃取90 min,缬草油得率为(4.250±0.003)%,与模型预测值接近,表明所建回归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缬草油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桕SsSAD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波 彭丹 +2 位作者 张琳 谭晓风 刘选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4-448,共5页
乌桕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SAD(stearoyl-acyl ACP desaturase)是油料植物中将饱和脂肪酸转变成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关键脱氢酶。为了进一步揭示乌桕SsSAD的功能,该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该蛋白。结果表明:(1)通过RT-PCR的方法从... 乌桕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SAD(stearoyl-acyl ACP desaturase)是油料植物中将饱和脂肪酸转变成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关键脱氢酶。为了进一步揭示乌桕SsSAD的功能,该研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该蛋白。结果表明:(1)通过RT-PCR的方法从乌桕种子中克隆出了SsSAD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将其克隆到低温诱导的原核表达载体pCold TF上,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Cold TF/SsSAD,转化大肠杆菌BL 21star(DE3)并获得原核表达工程菌株。(2)通过IPTG法低温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01kD,且在上清液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可溶性部分经亲和层析纯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获得了重组蛋白,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乌桕SsSAD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SAD基因 pCold TF 原核表达 融合蛋白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幼苗光合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常双双 王承南 +2 位作者 王森 朱江华 毛克俭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了探明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分别接种了细凹无梗囊酶(Acaulospora scrobiculata,简称AS)、聚丛根孢囊酶(Rhizophagus aggregatus,简称RA)、扭形多样孢囊酶(Diversispora trotuosa,简称DT)、根内根孢囊酶... 为了探明丛枝菌根真菌对君迁子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分别接种了细凹无梗囊酶(Acaulospora scrobiculata,简称AS)、聚丛根孢囊酶(Rhizophagus aggregatus,简称RA)、扭形多样孢囊酶(Diversispora trotuosa,简称DT)、根内根孢囊酶(Rhizophagus intraradices,简称RI)、摩西斗管囊酶(Funneliformis mosseae,简称FM)等5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未接种菌根真菌的君迁子幼苗为试材,对6种处理下君迁子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叶片的主要光合指标进行了观测,并用双曲线修正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光合响应曲线及各处理下君迁子幼苗各光合特征参数。结果表明:①菌根化的君迁子幼苗其株高、地径、叶片数、植株鲜质量等指标值均有明显的提高,与未接种的对照组相比,接种AS、RA、DT、RI、FM使君迁子的株高分别提高了48.22%、62.01%、14.34%、14.66%、29.01%;其地径分别提高了22.81%、46.84%、21.19%、17.23%、14.72%;其植株鲜质量分别提高了93.69%、103.93%、53.98%、68.52%、84.44%;其单株叶片数比对照组多2~5片。②菌根化的君迁子幼苗其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均高于对照组,而其光补偿点则反之。③各接种处理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呈“双峰”曲线,12:00~14:00时均存在“午休”现象,但接种处理下君迁子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的日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显著提高君迁子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改善其对光的适应性,对植株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促进作用因菌种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君迁子 生长量 光响应 光合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抚育措施对毛竹竹笋成竹率和胸径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卫东 谷战英 +2 位作者 陈建华 彭文杰 曾宪礼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8-170,共3页
为了筛选出较适宜的毛竹抚育措施,研究了垦复施肥型、稻草覆盖型、稻草谷壳覆盖型、富硒垦复型、竹木混交型、林下经济型、竹叶覆盖型及半荒芜型等8种不同抚育措施对竹笋成竹率及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覆盖型与竹木混交型、林下... 为了筛选出较适宜的毛竹抚育措施,研究了垦复施肥型、稻草覆盖型、稻草谷壳覆盖型、富硒垦复型、竹木混交型、林下经济型、竹叶覆盖型及半荒芜型等8种不同抚育措施对竹笋成竹率及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叶覆盖型与竹木混交型、林下经济型、垦复施肥型和稻草覆盖型成竹率较高(37.73%~28.64%);稻草谷壳覆盖型、稻草覆盖型、富硒垦复型和竹叶覆盖型的胸径差异较大(10.60~9.6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成竹率 胸径 抚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熊利 孙颖 +3 位作者 谷战英 雷小林 任骏 李建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2-85,共4页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 为寻求油茶幼林林下经济作物高效间作模式,对花生、大豆、黄菊这3种经济作物进行油茶幼林林下间种试验,并对油茶幼树树体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油茶幼林林下间种均能有效促进油茶幼树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间种花生>间种黄菊>间种大豆,建议推广油茶幼林间种花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幼林 间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鲜食枣二次枝结果特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琼 王森 +1 位作者 李凡松 张自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6,共7页
为充分了解南方鲜食枣的结果特性,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调查研究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开花和坐果规律以及不同节位的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对比分析不同二次副梢的开花率、座果率及成果率。结果表明:二次枝不同二次... 为充分了解南方鲜食枣的结果特性,以"中秋酥脆枣"为试材,调查研究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开花和坐果规律以及不同节位的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对比分析不同二次副梢的开花率、座果率及成果率。结果表明: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开花和坐果规律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有二次副梢的现蕾数和开花数都随着节位的升高而减少,二次副梢的坐果数随着节位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二次枝不同二次副梢的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的变化趋势相同,随着节位的升高反而减少。Ⅱ的总现蕾数、开花数和坐果数的最多,其次是Ⅰ,Ⅲ至Ⅷ。不同二次副梢的开花率、座果率和成果率存在差异。Ⅱ的开花率及座果率最大,Ⅳ、Ⅴ的成果率最大,Ⅷ的开花率、座果率和成果率都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枝 二次副梢 结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木通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玲利 熊利 +3 位作者 柯镔峰 龚春 雷小林 李建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49,100,共5页
为了筛选高光效的木通品种,为木通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3个木通品种(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比较了3个品种之间光合特性的差异。... 为了筛选高光效的木通品种,为木通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3个木通品种(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其光合-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比较了3个品种之间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木通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羧化效率(CE)均高于三叶木通和白木通,且差异显著(P<0.05);木通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补偿点(LCP)、表观量子效(AQY)、暗呼吸速率(Rd)、CO2饱和点和CO2补偿点均低于三叶木通和白木通;3个木通品种的光合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光合特性 叶绿素 光饱和点 羧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第四纪红壤泡桐林蓄积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涂佳 甘卫祥 +2 位作者 付宇佳 唐菲菲 吴立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21,共8页
泡桐是世界上最速生的3大用材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它材质优良,深受广大林农喜爱。然而,泡桐在中亚热带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泡桐地力和蓄积量的影响... 泡桐是世界上最速生的3大用材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它材质优良,深受广大林农喜爱。然而,泡桐在中亚热带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尚不清楚。为了明确中亚热带第四纪红壤地区,长期施肥对泡桐地力和蓄积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湖南湘阴县新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泡桐专用肥,普通商业肥和对照3个处理,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重复3次,连续10年观测,分析了造林以来不同施肥处理对桐林蓄积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连续10年的观测表明:(1)施肥能显著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造林后第1~3年,泡桐专用肥与普通商业肥的增产效果间无显著差异,但从第4年开始施用专用肥蓄积量增长效果更为显著,到造林的第10年,施用专用肥的泡桐蓄积量明显优于商业肥,比施用商业肥的蓄积量提高了28.27%,比对照提高了127%。(2)施用专用肥和商业肥土壤地力贡献率在泡桐种植10年后分别下降了57.4%和35.5%,并于造林第5年后,泡桐人工林土壤地力贡献率和土壤肥料贡献力变化趋于稳定。(3)不同施肥对泡桐蓄积量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差异显著,其中施用专用肥后有利于泡桐蓄积量的稳定和持续性增长。(4)与商业肥和对照相比施用专用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全氮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施肥能有效提高泡桐蓄积量,且施用泡桐专用肥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商业肥。泡桐专用肥显著地提高了土壤肥料的贡献率,泡桐蓄积量稳定和可持续性增长以及土壤部分养分含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人工林 不同施肥 基础地力贡献率 肥料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