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省油茶资源主要形态和经济性状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袁军 韩志强 +2 位作者 贺舍予 黄丽媛 周乃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0-1384,共5页
对海南澄迈等6个主要油茶分布县10个乡镇油茶资源主要形态和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测定,比较其与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的差异,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油茶种质资源在形态、茶油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具有多样性,海南油茶树体、花、果实以及... 对海南澄迈等6个主要油茶分布县10个乡镇油茶资源主要形态和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测定,比较其与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的差异,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油茶种质资源在形态、茶油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具有多样性,海南油茶树体、花、果实以及叶片均小于高州油茶;海南油茶鲜出子率在19.84%~36.21%之间,干出仁率在49.64%~64.22%之间,种仁含油率为44.56%~52.21%;海南油茶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为87.58%~89.68%,亚麻酸含量低,仅为普通油茶的0~88.7%,而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普通油茶。聚类分析表明海南油茶同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具有显著区别,除海南博鳌资源外,其他海南油茶被划分为一类。本研究为海南省油茶资源分类以及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省 油茶 种质资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叶片δ^(13)C和δ^(15)N与养分含量、水分利用率的关系
2
作者 石斌 谭晓风 +1 位作者 袁军 李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4-57,共4页
以4个油茶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叶片稳定性碳氮同位素比率(δ13C和δ15N)、C、N、P和K元素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分析叶片δ13C和δ15N与养分含量、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油茶品种叶片δ13C值在-29.55‰^-27.52‰之间,... 以4个油茶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叶片稳定性碳氮同位素比率(δ13C和δ15N)、C、N、P和K元素含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分析叶片δ13C和δ15N与养分含量、水分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油茶品种叶片δ13C值在-29.55‰^-27.52‰之间,油茶华鑫13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δ15N值在-2.43‰~0.64‰之间,其中以湘林XCL15最高,华硕最低;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华金最高、为3.25μmol CO2/mmol H2O;叶片C和N含量分别在51.02%~53.11%和1.40%~1.82%之间,P和K含量分别在1.03~1.12 g/kg和13.72~14.30 g/kg之间,不同品种间N和P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华金N和P含量最高,湘林XCL15 C含量最高,而华硕K含量最高;叶片中δ13C与水分利用效率和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P和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δ15N与水分利用效率和养分含量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稳定同位素 养分含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栗种仁转录组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琳 范晓明 +3 位作者 林青 向晖 汪武 袁德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3-611,共9页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淀粉积累高峰期的锥栗种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了7个与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在锥栗种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 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淀粉积累高峰期的锥栗种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了7个与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在锥栗种仁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53629条Unigene序列,序列平均长度为746 bp;通过与其他核酸、蛋白质数据库的Blast搜索比对,共26739条Unigene序列获得基因注释,占All-Unigene的49.86%;与COG数据库比对后将其注释的14413条Unigene序列划分成25类;GO功能注释的33926条Unigene基因共分成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3大类58个分支;与KEGG数据库比对结果注释的5277条Unigene序列划分为116条代谢通路;7个与淀粉和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中,CH.29636(淀粉合成酶,SS),CH.11971(淀粉分支酶,SBE)两个基因随着种仁的发育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其余5个基因(CH.31302、CH.33690、CH.19238、CH.30128、CH.13088)表达量随着种仁的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该结果与锥栗种仁发育期淀粉和蔗糖的变化规律一致。这些信息为锥栗果实品质形成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栗 RNA-SEQ 种仁 实时荧光定量PCR 淀粉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