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梯田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朱建林 詹鹏 吕文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TTCW)和复合垂直流式人工湿地(IVCW)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TTCW和IVCW对生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TTCW)和复合垂直流式人工湿地(IVCW)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TTCW和IVCW对生活污水均具有较好处理效果,其COD去除率平均分别为76.2%和72.6%、TP去除率平均分别为90.7%和85.6%、NH4+-N去除率平均分别为65.2%和58.8%;TTCW增氧作用明显。(2)2种人工湿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并均存在共有的微生物种群;在湿地沿程不同位置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优势种群。(3)TTCW强化了大气复氧能力,使得湿地内DO较相同深度的IVCW的高。TTCW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能力,特别是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主要是TTCW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诱导和合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辉 王义强 +1 位作者 陈介南 张伟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2,共5页
纤维素酶是一类诱导酶,诱导剂对纤维素酶的表达是必需的。常用的诱导剂如纤维素、槐糖、乳糖、纤维二糖、山梨糖等。里氏木霉主要表达3种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其中以外切葡聚糖苷酶Ⅰ的合成量最多,... 纤维素酶是一类诱导酶,诱导剂对纤维素酶的表达是必需的。常用的诱导剂如纤维素、槐糖、乳糖、纤维二糖、山梨糖等。里氏木霉主要表达3种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其中以外切葡聚糖苷酶Ⅰ的合成量最多,其次是内切葡聚糖苷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的合成和表达是激活原件和抑制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导物质和激活元件结合激活细胞内纤维素酶的合成和表达;当纤维素酶的分解产物达到一定水平时,细胞内的抑制因子和启动子结合,阻止纤维素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内切葡聚糖苷酶 外切葡聚糖苷酶 β-1 4-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纤维素酶对杨木酶解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璀璨 王义强 +2 位作者 李辉 陈介南 石彩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2,共6页
以风干的杨木为原料,通过蒸汽爆破处理后,用混合纤维素酶降解。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温度、pH、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酶解杨木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为50.04℃、pH值为4.99、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 以风干的杨木为原料,通过蒸汽爆破处理后,用混合纤维素酶降解。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温度、pH、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酶解杨木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为50.04℃、pH值为4.99、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39。在最优的条件下,底物质量分数为5%时,使用里氏木霉RutC-30和爪哇正青霉ZN-205制备的混合纤维素酶(15FPU/g底物,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比值为1.39),酶解48h,可产生还原糖为25.54g/l,糖的转化率为78.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混合纤维素酶 酶解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叶盘法高效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伯斌 卢孟柱 +1 位作者 李玲 陈介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以温室中1年生麻疯树顶端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采用60天暗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MS+5 mg.L-16-BA+0.5 m... 以温室中1年生麻疯树顶端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采用60天暗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MS+5 mg.L-16-BA+0.5 mg.L-1IBA,该组合的不定芽诱导率高达75.8%。将该组合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至MS+1.5 mg.L-16-BA+0.05 mg.L-1IBA的固体培养基中,研究了赤霉素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最佳赤霉素浓度为0.05 mg.L-1,麻疯树叶盘再生率达到90.9%,平均不定芽个数达到4.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叶盘 不定芽再生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农杆菌Ri诱导金银花发根培养的研究
5
作者 何钢 周再魁 +1 位作者 袁靖 刘贤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0,共4页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花的发根诱导率最高,达54.3%.随机抽取离体培养的发根经PCR检测,证实为转化发状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发根 发根农杆菌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质纤维的蒸汽爆破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定国 王树东 +4 位作者 吴志庄 詹鹏 张林 陈介南 何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9,共6页
考察了蒸汽爆破法对竹子进行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原料粉碎至0.5~1.0 cm可得爆破还原糖得率为6.85%,原料含水率为10%时可有效促进半纤维素在蒸汽爆破过程中降解和去除部分木质素,得到还原糖得率最高,为7.95%;随着爆破压力... 考察了蒸汽爆破法对竹子进行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原料粉碎至0.5~1.0 cm可得爆破还原糖得率为6.85%,原料含水率为10%时可有效促进半纤维素在蒸汽爆破过程中降解和去除部分木质素,得到还原糖得率最高,为7.95%;随着爆破压力增加和保压时间延长,爆破还原糖得率大体上逐渐提高,而剧烈的爆破条件(压力>3.5 MPa、时间>240 s)下,还原糖得率会有所下降,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有相应的降解,同时实验证实汽爆压力对爆破效果更为显著,好的处理效果应以高温短时间(180 s)为佳;电镜扫描(SEM)表明竹纤维木质素结构随着压力的增高、保压时间延长其被破坏程度逐渐加深,纤维素结构由致密变得疏松多孔,甚至呈蜂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竹质纤维 蒸汽爆破 预处理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及相关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曾盈宇 陈介南 +2 位作者 何钢 张伟涛 詹鹏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1-3,7,共4页
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将纤维素物质水解成单糖进而发酵生产乙醇、氢气以及微生物油脂等,因此纤维素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纤维素酶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却受纤维素酶活较低以及成本较高的限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为研究纤维素... 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将纤维素物质水解成单糖进而发酵生产乙醇、氢气以及微生物油脂等,因此纤维素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纤维素酶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却受纤维素酶活较低以及成本较高的限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为研究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机制以及了解纤维素酶遗传特性进而构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微生物发酵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甸县不同种源麻风树抗寒生理生态学研究
8
作者 欧国腾 詹鹏 +2 位作者 江赢 石旺 陈介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4,19,共5页
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2011年初不同种源麻风树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植株内源保护酶活性及遗传基因图谱分析,研究麻风树抗寒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麻风树冻害程度逐步加重;罗甸县高里村与红水河镇麻风树具有较... 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2011年初不同种源麻风树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植株内源保护酶活性及遗传基因图谱分析,研究麻风树抗寒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麻风树冻害程度逐步加重;罗甸县高里村与红水河镇麻风树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虽然罗甸林场麻风树与高里村、红水河镇麻风树的亲缘关系较远,但其抗寒基因表达较强。综合分析得出,不同种源麻风树抗寒能力为高里村>林场>红水河镇>纳翁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抗寒 生理生态学 罗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效应与基质酶活性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永华 吴晓芙 +4 位作者 何钢 陈明利 蒋丽娟 曾敏 王忠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051-6058,共8页
为了解植物在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中的作用与机理,构建了A-B-C三级串连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并选择水葱(Scirpusvalidus)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indica)、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作为测试植物,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 为了解植物在湿地污水净化系统中的作用与机理,构建了A-B-C三级串连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并选择水葱(Scirpusvalidus)风车草(Cyperusalternifolius)、美人蕉(Cannaindica)、和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作为测试植物,进行了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中有植物单元单位面积污染物的去除量均高于无植物对照单元。与对照相比,在A、B、C三级系统中由植物效应产生的CODCr去除增量分别为43.52g/(m.2d),20.38g/(m.2d),30.94g/(m.2d);TN去除增量为13.14g/(m.2d),28.61g/(m.2d),6.97g/(m.2d);TP去除增量为1.2g/(m.2d),0.66g/(m.2d),0.06g/(m.2d)。从A到C级,污水中污质浓度递减,呈现根系活力显著增强,而植物生长量、过氧化物酶含量、生长量与氮磷积累量等显著下降趋势。基质酶活性在对照单元中较低,在有植物单元中,基质酶活性明显增大并与根系活力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植物效应 氮磷去除量 基质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陆晨 陈介南 +2 位作者 王义强 詹鹏 张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122,127,共6页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法、刚果红染色法、滤纸崩解法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法,从湖北神农架保护区不同区域采集的森林腐质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B-5。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培养法、刚果红染色法、滤纸崩解法和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测定法,从湖北神农架保护区不同区域采集的森林腐质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B-5。结合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和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为镰刀菌属Fusarium,与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相似度达99%。滤纸崩解实验显示该菌72 h对滤纸具有明显崩解能力,失重率达37.9%。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28℃,180 r/min,培养5 d,初始酶活为FPA酶活(FPase)2.09 IU/mL,CMC酶活(CMCase)5.20 IU/mL。通过产酶条件优化,确定稻草为唯一碳源,初始pH为6.1,氮源浓度为1.0%,碳源浓度为2.5%,鼠李糖脂添加量为0.1%,FPA酶活达2.205 IU/mL,相应CMC酶活为5.174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真菌 筛选鉴定 产酶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Rut—30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杜先林 李辉 +2 位作者 王义强 陈介南 张伟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119,共8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对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RutC—30菌株进行了液体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4.8、每50 mL发酵液接种2.5 mL菌种时,里氏木霉RutC—30菌株产酶发酵最优培养条件是:工业纤维素30 g/L、(NH4)2SO412 ...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设计对产纤维素酶的里氏木霉RutC—30菌株进行了液体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4.8、每50 mL发酵液接种2.5 mL菌种时,里氏木霉RutC—30菌株产酶发酵最优培养条件是:工业纤维素30 g/L、(NH4)2SO412 g/L、Mandels营养盐浓缩液125 mL/L。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滤纸酶活达到4.845 U.m L-1,相对于微晶纤维素碳源提高了49.6%。同时,在本实验中还发现里氏木霉RutC—30菌株的生长与产酶存在着偶联性。通过优化实验,里氏木霉RutC—30菌株达到了比较高的产纤维素酶能力,为纤维素酶进一步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里氏木霉Rut—30 发酵优化 滤纸酶活 正交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雌树成熟叶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义强 谭晓风 +2 位作者 陈介南 周小慧 孙吉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31,共5页
银杏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的现存地球最古老的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银杏cDNA文库的构建有助于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深入.以湖南银杏梅核品种优良单株成熟叶为材料,经变性裂解液分解细胞,提取总RNA,Oligotex mRNA midi ki... 银杏是第四纪冰川时期孑遗的现存地球最古老的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银杏cDNA文库的构建有助于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一步深入.以湖南银杏梅核品种优良单株成熟叶为材料,经变性裂解液分解细胞,提取总RNA,Oligotex mRNA midi kit分离纯化出mRNA,用SuperScipt TM Ⅱ RnaseH2 Reverse Transcriptase将其反转录成cDNA,与EcoRI接头连接后插入pBluescript Ⅱ SK(+)XR载体,电转化感受态细胞DH10B中,进行菌落PCR文库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文库总库容量为8.12×10^5克隆子,重组率为90%,文库插入片段长度约为500~2000bp.构建的银杏雌树成熟叶cDNA文库符合标准,该文库为进一步构建银杏EST文库、筛选目的基因及基因芯片制备等提供了资源基础和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学 CDNA文库 构建 银杏 雌树 成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表达重组Taq DNA聚合酶的分离和纯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钢 王义强 +1 位作者 李樊 刘贤桂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54,共5页
以插入Taq DNA聚合酶基因的pET-24a表达质粒转化E.coli菌株,表达Taq DNA聚合酶,用反复冻融的方法裂解菌体.表达产物为可溶性蛋白,采用Duo-Flow系统(Bio-Rad)及S柱,Tris缓冲液pH为7.5.以0-1 mol/L盐梯度洗脱方式,收集洗脱峰.透析... 以插入Taq DNA聚合酶基因的pET-24a表达质粒转化E.coli菌株,表达Taq DNA聚合酶,用反复冻融的方法裂解菌体.表达产物为可溶性蛋白,采用Duo-Flow系统(Bio-Rad)及S柱,Tris缓冲液pH为7.5.以0-1 mol/L盐梯度洗脱方式,收集洗脱峰.透析去盐可得到高纯度的产品.经PCR反应与商品Taq酶的一个活性单位相比较,重组的Taq酶活性有1个单位.用该方法可以从1 L培养液中分离得到5.51 mg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TAQ DNA聚合酶 大肠杆菌 表达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微粒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薇薇 何钢 王琼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9,共5页
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微粒悬浮液。以微粒的平均粒径,分散度,产量作为参考指标,对影响壳聚糖纳米微粒制备的主要因素进行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其制备的最佳组合是壳聚糖(CTS)浓度:1.0 g/L、三聚磷酸钠(TP P):1.5... 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了壳聚糖纳米微粒悬浮液。以微粒的平均粒径,分散度,产量作为参考指标,对影响壳聚糖纳米微粒制备的主要因素进行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其制备的最佳组合是壳聚糖(CTS)浓度:1.0 g/L、三聚磷酸钠(TP P):1.5%、搅拌速度为950 r/min;最佳条件制备的CTS纳米微粒的平均粒径是300 nm,重复性好,符合本研究的条件要求。最后,对本工艺制备的壳聚糖悬浮液应用于制备缓释肥外包膜做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微粒 缓释肥 制备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T银杏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义强 何方 +3 位作者 谭晓风 孙吉康 邢伟 艾斌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9,共6页
以银杏雌树成熟叶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2 324个克隆进行5′端测序,并将所得序列与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银杏叶光合作用基因ESTs为97条,占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ESTs总数的75%;与光反应相关的基因主要有PSII捕光叶绿... 以银杏雌树成熟叶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2 324个克隆进行5′端测序,并将所得序列与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银杏叶光合作用基因ESTs为97条,占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ESTs总数的75%;与光反应相关的基因主要有PSII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放氧复合体蛋白、质体蓝素(PC)、PSI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PSI反应中心亚单位、铁硫蛋白、铁氧蛋白还原酶、ATP合成酶等;与暗反应相关的基因主要有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激酶RuBisCO activase(RA)、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核桐糖—5—磷酸异构酶、丙糖磷酸异构酶等;RuBisCO基因表达相当丰富,与落叶松Larix laricinaRuBisCO同源。这些结果为揭示银杏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生理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光合作用 EST文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甸县麻疯树能源林的碳汇功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詹鹏 欧国腾 +2 位作者 陈介南 江赢 张林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49,共4页
为了了解麻疯树能源林的碳汇功能,采用实地抽样调查法,对贵州省罗甸县2年生麻疯树能源林地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与样树的生物量及其固碳能力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罗甸县2年生麻疯树能源林的总固碳量为152.44t.hm^-2,其碳汇的... 为了了解麻疯树能源林的碳汇功能,采用实地抽样调查法,对贵州省罗甸县2年生麻疯树能源林地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与样树的生物量及其固碳能力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罗甸县2年生麻疯树能源林的总固碳量为152.44t.hm^-2,其碳汇的最优经济效益为1.0×10^5~1.5×10^5元·hm^-2,且罗甸县不同样地麻疯树林地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样树的生物量及其固碳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罗甸林场麻疯树的碳汇功能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碳汇 固碳量 罗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发根诱导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靖 何钢 +2 位作者 王晓明 李樊 喻林华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研究了发根农杆菌的菌株类型、菌种浓度、浸染时间、预培养和共培养时间等对金银花发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R1000培养OD600至0.6左右,稀释40倍浸染4 min时,诱导率最高,诱导率达58%。金银花外植体预培养5 d,与农杆菌共培养3 d... 研究了发根农杆菌的菌株类型、菌种浓度、浸染时间、预培养和共培养时间等对金银花发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杆菌R1000培养OD600至0.6左右,稀释40倍浸染4 min时,诱导率最高,诱导率达58%。金银花外植体预培养5 d,与农杆菌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培养基杀菌培养是最适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发根 发根农杆菌 发根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落叶木莲生长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詹鹏 徐万吉 +3 位作者 陈介南 张林 谭亦文 石旺 《湖南林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APD-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落叶木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的胸径-树高生长曲线为Y=-0.0043X2+0.731X+0.7837;从UPGMA聚类基因图谱分析得出该区内落叶... 对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生长特性进行了调查,并采用RAPD-PCR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落叶木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落叶木莲的胸径-树高生长曲线为Y=-0.0043X2+0.731X+0.7837;从UPGMA聚类基因图谱分析得出该区内落叶木莲具有遗传亲缘关系,推断该区内落叶木莲具有相近的起源,为研究该区内落叶木莲的起源及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木莲 生长曲线 遗传多样性 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淹胁迫下新型氧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琳倩 何钢 +1 位作者 王静 王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69,共4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水淹胁迫下不同浓度的新型氧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氧肥可显著增强水淹胁迫下的土壤脲酶活性,氧肥浓度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关系达到显著正相关,并得到施加的最适新型氧肥浓度为5g/kg;随着新型氧肥作用...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水淹胁迫下不同浓度的新型氧肥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氧肥可显著增强水淹胁迫下的土壤脲酶活性,氧肥浓度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关系达到显著正相关,并得到施加的最适新型氧肥浓度为5g/kg;随着新型氧肥作用时间延长,土壤脲酶活性增加的幅度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新型氧肥浓度的增大,新型氧肥影响脲酶的定浓抑制率绝对值增大,而脲酶的变浓变化率则差别不大。该试验确定了水淹胁迫下新型氧肥对土壤脲酶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并确定了最适新型氧肥浓度,为今后应用于洪涝灾害的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氧肥 土壤脲酶 土壤脲酶活性 水淹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