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GGE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珍妮 吴晓芙 +1 位作者 陈永华 石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8-52,共5页
微生物是污水净化的主要作用者之一。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resis,DGGE)方法培育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和污染防治研究领域。综述了基于PCR... 微生物是污水净化的主要作用者之一。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resis,DGGE)方法培育和鉴定土壤微生物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和污染防治研究领域。综述了基于PCR-DGGE技术的基本原理、关键环节及其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就其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DGGE 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梯田式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建林 詹鹏 吕文洲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50,共5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TTCW)和复合垂直流式人工湿地(IVCW)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TTCW和IVCW对生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梯田式人工湿地(TTCW)和复合垂直流式人工湿地(IVCW)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TTCW和IVCW对生活污水均具有较好处理效果,其COD去除率平均分别为76.2%和72.6%、TP去除率平均分别为90.7%和85.6%、NH4+-N去除率平均分别为65.2%和58.8%;TTCW增氧作用明显。(2)2种人工湿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并均存在共有的微生物种群;在湿地沿程不同位置均存在一定数量的优势种群。(3)TTCW强化了大气复氧能力,使得湿地内DO较相同深度的IVCW的高。TTCW具有较强的污染物去除能力,特别是具有高效的脱氮除磷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主要是TTCW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生产燃料乙醇的生物转化技术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介南 王义强 +2 位作者 何钢 章怀云 周再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5,共7页
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可以避免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所带来的“与农争地”和“与人争食”的弊端,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淀粉和糖类原料转化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木质纤... 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可以避免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所带来的“与农争地”和“与人争食”的弊端,兼得经济、生态、环保、社会多重效益。木质纤维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其具有不同于淀粉和糖类原料转化的难度和复杂性,这也是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成本居高难下、商业化裹足不前的主要技术原因。本文以国际(特别是美国)的研究和开发进展为背景,探讨木质纤维生物转化乙醇的几个富有挑战性的技术问题,并在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优化的并行糖化共发酵生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源 燃料乙醇 木质纤维 生物转化 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4
作者 石彩蕊 王义强 +1 位作者 陈介南 张伟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5,共7页
β-葡萄糖苷酶在纤维素降解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把纤维二糖水解成葡萄糖。对产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的育种进行了概述,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目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工程菌或通过蛋白质工程手... β-葡萄糖苷酶在纤维素降解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把纤维二糖水解成葡萄糖。对产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的育种进行了概述,包括自然选育、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目前,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工程菌或通过蛋白质工程手段改造酶蛋白,以获得高活性的β-葡萄糖苷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诱变育种 原生质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基因载体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琼 陈介南 +1 位作者 卢孟柱 刘伯斌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纳米生物技术是21世纪具有开发前景的科技领域,纳米材料的出现为解决基因转移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阐述纳米基因载体的优势、种类及导入体内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纳米基因载体在基因治疗、遗传育种等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材料 转基因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樊 刘义 何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0-82,92,共4页
基因中断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实现基因的精确缺失重要手段。原核中断系统最近发展较快的是利用λ噬菌体的Red系统在细菌中进行的基因敲除技术,但多在大肠杆菌中进行;真核中断系统属PCR介导的酵母基因中断技术和RNAi干涉技术发展最快。... 基因中断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和实现基因的精确缺失重要手段。原核中断系统最近发展较快的是利用λ噬菌体的Red系统在细菌中进行的基因敲除技术,但多在大肠杆菌中进行;真核中断系统属PCR介导的酵母基因中断技术和RNAi干涉技术发展最快。这几种中断技术都大大简化了实验操作,缩短了实验时间,在研究生物基因组中未知基因及蛋白质的功能等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Red系统 酵母 RNAi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法处理木质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程玲玲 何钢 +2 位作者 陈介南 詹鹏 张伟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7-61,共5页
对生物法处理木质素进行了简要概述,包括微生物降解、生物法酸析提取木质素以及生物法纯化木质素的效果及其研究进展。生物法处理木质素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木质素 微生物降解 生物法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诱导和合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辉 王义强 +1 位作者 陈介南 张伟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2,共5页
纤维素酶是一类诱导酶,诱导剂对纤维素酶的表达是必需的。常用的诱导剂如纤维素、槐糖、乳糖、纤维二糖、山梨糖等。里氏木霉主要表达3种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其中以外切葡聚糖苷酶Ⅰ的合成量最多,... 纤维素酶是一类诱导酶,诱导剂对纤维素酶的表达是必需的。常用的诱导剂如纤维素、槐糖、乳糖、纤维二糖、山梨糖等。里氏木霉主要表达3种纤维素酶: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其中以外切葡聚糖苷酶Ⅰ的合成量最多,其次是内切葡聚糖苷酶和β-1,4-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的合成和表达是激活原件和抑制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导物质和激活元件结合激活细胞内纤维素酶的合成和表达;当纤维素酶的分解产物达到一定水平时,细胞内的抑制因子和启动子结合,阻止纤维素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内切葡聚糖苷酶 外切葡聚糖苷酶 β-1 4-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9
作者 韩笑 陈介南 +3 位作者 王义强 何钢 刘海波 谭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8-12,共5页
β-葡萄糖苷酶是一类重要的纤维素酶,广泛的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详细介绍了β-葡萄糖苷酶的性质与结构,微生物、植物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情况,及在大肠杆菌和酵母中表达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璀璨 王义强 +2 位作者 陈介南 李辉 张振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7,62,共8页
利用丰富而廉价的木质纤维原料代替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木质纤维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可分为4种工艺:分步糖水解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共发酵法和直接微生物转化法。介绍了以上... 利用丰富而廉价的木质纤维原料代替粮食生产燃料乙醇,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木质纤维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可分为4种工艺:分步糖水解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发酵法、同步糖化共发酵法和直接微生物转化法。介绍了以上4种工艺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 木质纤维 发酵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及其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覃玲灵 何钢 陈介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49,共7页
随着纤维素在能源、材料及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开发和应用,里氏木霉作为一种重要的产纤维素酶工业用菌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其酶活,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一些相当好的突变株。对里氏木霉及其突变株的基因组进行研究... 随着纤维素在能源、材料及化工等领域的广泛开发和应用,里氏木霉作为一种重要的产纤维素酶工业用菌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其酶活,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一些相当好的突变株。对里氏木霉及其突变株的基因组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其高效产酶的机制,同时也有利于构建其基因工程菌。介绍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的背景及其部分高产纤维素酶突变株,并阐述近些年来对其突变株的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突变株 基因组 SN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纤维素酶对杨木酶解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璀璨 王义强 +2 位作者 李辉 陈介南 石彩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2,共6页
以风干的杨木为原料,通过蒸汽爆破处理后,用混合纤维素酶降解。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温度、pH、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酶解杨木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为50.04℃、pH值为4.99、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 以风干的杨木为原料,通过蒸汽爆破处理后,用混合纤维素酶降解。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温度、pH、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酶解杨木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为50.04℃、pH值为4.99、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的比值为1.39。在最优的条件下,底物质量分数为5%时,使用里氏木霉RutC-30和爪哇正青霉ZN-205制备的混合纤维素酶(15FPU/g底物,β-葡萄糖苷酶/滤纸酶比值为1.39),酶解48h,可产生还原糖为25.54g/l,糖的转化率为78.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木 混合纤维素酶 酶解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叶盘法高效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伯斌 卢孟柱 +1 位作者 李玲 陈介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6-329,共4页
以温室中1年生麻疯树顶端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采用60天暗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MS+5 mg.L-16-BA+0.5 m... 以温室中1年生麻疯树顶端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采用60天暗培养的方法筛选出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激素组合为MS+5 mg.L-16-BA+0.5 mg.L-1IBA,该组合的不定芽诱导率高达75.8%。将该组合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至MS+1.5 mg.L-16-BA+0.05 mg.L-1IBA的固体培养基中,研究了赤霉素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最佳赤霉素浓度为0.05 mg.L-1,麻疯树叶盘再生率达到90.9%,平均不定芽个数达到4.6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叶盘 不定芽再生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的锌抗性基因及其在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义 何钢 +2 位作者 陈介南 周再魁 王义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38,共4页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人源性排放已成为环境锌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不但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更经食物链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利用含锌抗性基因的(重组)细菌等进行锌治理是生物修复的途径之一。阐述了细菌锌抗性基因的结构、表...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人源性排放已成为环境锌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不但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更经食物链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利用含锌抗性基因的(重组)细菌等进行锌治理是生物修复的途径之一。阐述了细菌锌抗性基因的结构、表达产物和一些相关的作用机制,展望其在生物修复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锌抗性基因 生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几种途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樊 刘义 +1 位作者 孙伟峰 何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50,64,共4页
综述了当前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几种途径,重点突出了利用植物内生菌途径以及尝试应用生物代谢网络手段的间接途径,同时也涉及了利用微生物基因构建转基因植物途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途径,以期为从事微生物环境治理、微生物冶... 综述了当前利用微生物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几种途径,重点突出了利用植物内生菌途径以及尝试应用生物代谢网络手段的间接途径,同时也涉及了利用微生物基因构建转基因植物途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途径,以期为从事微生物环境治理、微生物冶金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内生菌 代谢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菌种同步糖化共发酵造纸污泥生产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明生 何钢 陈介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1-155,共5页
以APMP木浆造纸污泥为生物质原料,采用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O11组合,同步糖化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38℃,底物浓度50 g/L,混合菌接种量为6%(体积分数),纤维素酶用量25 FPU/g底物,... 以APMP木浆造纸污泥为生物质原料,采用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O11组合,同步糖化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38℃,底物浓度50 g/L,混合菌接种量为6%(体积分数),纤维素酶用量25 FPU/g底物,酿酒酵母与重组大肠杆菌KO11接种比例1?1(细胞干质量初始浓度分别为1.0 g/L和0.3 g/L)。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72 h,乙醇产率可达0.115 g乙醇/g底物,发酵效率达到理论值的42.31%。扫描电镜分析显示造纸污泥经同步糖化共发酵后,纤维含量减少,纸浆纤维被降解成小块碎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纤维素酶 同步糖化共发酵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czcCBA基因与生物修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樊 刘义 +1 位作者 孙伟峰 何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4-47,共4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onsa)的外排泵系统RND是它产生耐重金属离子胁迫的一个重要原因。阐述了编码RND外排泵czcCBA基因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RND czcC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农杆菌Ri诱导金银花发根培养的研究
18
作者 何钢 周再魁 +1 位作者 袁靖 刘贤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80,共4页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 通过预培养时间、菌液稀释倍数、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组合,认为组培苗叶片外植体预培养5 d,菌液稀释45倍,浸染4 min,共培养3 d,然后转入含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1/2M S培养基上培养,金银花的发根诱导率最高,达54.3%.随机抽取离体培养的发根经PCR检测,证实为转化发状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发根 发根农杆菌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质纤维的蒸汽爆破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定国 王树东 +4 位作者 吴志庄 詹鹏 张林 陈介南 何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4-119,共6页
考察了蒸汽爆破法对竹子进行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原料粉碎至0.5~1.0 cm可得爆破还原糖得率为6.85%,原料含水率为10%时可有效促进半纤维素在蒸汽爆破过程中降解和去除部分木质素,得到还原糖得率最高,为7.95%;随着爆破压力... 考察了蒸汽爆破法对竹子进行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破原料粉碎至0.5~1.0 cm可得爆破还原糖得率为6.85%,原料含水率为10%时可有效促进半纤维素在蒸汽爆破过程中降解和去除部分木质素,得到还原糖得率最高,为7.95%;随着爆破压力增加和保压时间延长,爆破还原糖得率大体上逐渐提高,而剧烈的爆破条件(压力>3.5 MPa、时间>240 s)下,还原糖得率会有所下降,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有相应的降解,同时实验证实汽爆压力对爆破效果更为显著,好的处理效果应以高温短时间(180 s)为佳;电镜扫描(SEM)表明竹纤维木质素结构随着压力的增高、保压时间延长其被破坏程度逐渐加深,纤维素结构由致密变得疏松多孔,甚至呈蜂窝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竹质纤维 蒸汽爆破 预处理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及相关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曾盈宇 陈介南 +2 位作者 何钢 张伟涛 詹鹏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2期1-3,7,共4页
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将纤维素物质水解成单糖进而发酵生产乙醇、氢气以及微生物油脂等,因此纤维素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纤维素酶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却受纤维素酶活较低以及成本较高的限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为研究纤维素... 纤维素酶能有效地将纤维素物质水解成单糖进而发酵生产乙醇、氢气以及微生物油脂等,因此纤维素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纤维素酶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却受纤维素酶活较低以及成本较高的限制。纤维素酶基因克隆为研究纤维素酶的生物合成和作用机制以及了解纤维素酶遗传特性进而构建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酶 微生物发酵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