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孢蘑菇菌渣堆肥及其肥效的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胡清秀 卫智涛 王洪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02-1909,共8页
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双孢蘑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堆肥中添加发酵剂或鸡粪的处理,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处理的温度、pH值、EC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后的堆肥菌渣进行了水稻肥效试验。结... 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双孢蘑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堆肥中添加发酵剂或鸡粪的处理,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处理的温度、pH值、EC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后的堆肥菌渣进行了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加入发酵菌剂可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与未加发酵菌剂的堆肥处理A相比,在堆肥中加入发酵菌剂后,堆肥中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加量分别为处理A的3倍、1.43倍和2.67倍;菌渣堆肥结束后,处理A,处理B和处理C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增加了54.5%、38.5%和58.3%。菌渣肥水稻田间试验表明,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增产,菌渣堆肥增产效果优于不发酵菌渣,而加于菌剂处理的堆肥增产效果最佳,按400kg·667m-2施肥,水稻空瘪粒数少,穗粒饱满,水稻单产553.37kg·667m-2,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较增产20.5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增产4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菌渣 堆肥 菌剂 肥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著微生物对尾矿中重金属的淋滤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云国 肖鑫 +3 位作者 李欣 田大伦 曾光明 饶远红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生物淋滤对尾矿的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对酸性尾矿中的土著氧化硫硫杆菌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分离以及加富培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单一菌种以及混合菌种对尾矿样本进行淋滤处理.通过12 d的淋滤实验,实验室结果... 生物淋滤对尾矿的重金属污染处理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对酸性尾矿中的土著氧化硫硫杆菌以及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分离以及加富培养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单一菌种以及混合菌种对尾矿样本进行淋滤处理.通过12 d的淋滤实验,实验室结果表明,分离出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以及氧化硫硫杆菌等土著微生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同时实验表明,在采用适当菌种的前提下,尾矿中重金属的溶解率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土著氧化亚铁硫杆菌对Zn的淋滤效果最好,达到了98.12%;对于Cu的淋滤,土著氧化亚铁硫杆菌与土著氧化硫硫杆菌的混合菌种的效果最好,达到8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淋滤 尾矿 重金属 土著细菌 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改进 被引量:36
3
作者 甄翌 康文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401-5409,共9页
改进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提出了可转移生态足迹、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和根生态赤字/盈余的概念。改进模型减小了由于贸易因素而导致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的偏差。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旅游区域承受人类活... 改进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提出了可转移生态足迹、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和根生态赤字/盈余的概念。改进模型减小了由于贸易因素而导致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的偏差。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旅游区域承受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压力的真实情况,而可转移生态足迹对本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影响不大。旅游目的地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由居民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与旅游者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组成。通过研究根生态赤字/盈余来判断旅游发展的规模是否处于合理状态。以张家界市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市2006年居民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为190.05万hm2,旅游者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为22.10万hm2,生态赤字为94.45万hm2,根生态盈余为7.62万hm2,反映出2006年张家界旅游发展规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 旅游可持续发展 评价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预处理对翅荚木种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苏冬梅 唐国梁 +1 位作者 裴俊 王官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对翅荚木种子分别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渗透调节和60℃始温水浸种,研究2种预处理对翅荚木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PEG处理的翅荚木种子的活力指数、脱氢酶(DH)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明显高于60℃始... 对翅荚木种子分别采用2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渗透调节和60℃始温水浸种,研究2种预处理对翅荚木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20%PEG处理的翅荚木种子的活力指数、脱氢酶(DH)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根系活力均明显高于60℃始温水浸种的种子,而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则明显低于60℃始温水浸种的种子,说明采用20%PEG渗透调节处理能显著提高翅荚木种子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翅荚木 常规浸种 PEG渗透调节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88
5
作者 卫智涛 周国英 胡清秀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11,共5页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研究进展,从食用菌菌渣成份到综合利用各方面,包括食用菌栽培再利用以及用作饲料、肥料、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研究进展,从食用菌菌渣成份到综合利用各方面,包括食用菌栽培再利用以及用作饲料、肥料、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菌渣 综合利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旅游地的界定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元恩 卢晓琴 康文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通过对生态旅游地现有观点的评析,提出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判别生态旅游地的思路,并把人类干扰程度、基底成分、尺度和景观功能作为生态旅游地判别的4个标准。在景观生态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地的定义,并把我国生态旅游地划分为... 通过对生态旅游地现有观点的评析,提出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判别生态旅游地的思路,并把人类干扰程度、基底成分、尺度和景观功能作为生态旅游地判别的4个标准。在景观生态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地的定义,并把我国生态旅游地划分为自然生态旅游地和以自然为主、自然与人文共生的生态旅游地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地 景观生态学 干扰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石栎和青冈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14
7
作者 赵丽娟 项文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59-1268,共10页
以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石栎-青冈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林场建立1hm2永久性监测样地,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以及应用Ripley’s K函数,研究了石栎和青冈的生活史动态、空... 以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石栎-青冈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法在湖南省长沙县大山冲林场建立1hm2永久性监测样地,通过编制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年龄结构图和存活曲线以及应用Ripley’s K函数,研究了石栎和青冈的生活史动态、空间点格局以及不同生活史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1)两种群的死亡率随径级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幼树(Ⅰ级)到小树(Ⅱ级)阶段均达到死亡高峰;两种群均属于增长型年龄结构,生命曲线接近于Ⅰ型(曲线凸型)。(2)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强,随年龄的增大石栎种群呈下降趋势,青冈种群呈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3)石栎和青冈的幼树、小树在小尺度上与中树、大树显著正关联,且青冈在t>15m的尺度上小树和大树亦显著正关联。研究表明,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和种内、种间竞争是影响石栎、青冈种群生存力的重要因素;种子扩散、萌芽繁殖、生境特化和负密度效应是维持石栎和青冈种群空间格局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年龄结构 存活曲线 空间格局 空间关联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南方枣品种花粉育性与花粉形态的观察 被引量:15
8
作者 唐宁浩 何钢 +2 位作者 李樊 赵思东 刘贤桂 《经济林研究》 2009年第4期70-72,共3页
为给南方枣花粉育性的形态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就南方枣品种磨盘枣、金丝小枣和冬枣的花粉发芽率进行了试验与观察,研究了其花粉育性与花粉生活力,并对其花粉量和花粉粒分别进行了测定与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磨盘枣花粉的育... 为给南方枣花粉育性的形态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就南方枣品种磨盘枣、金丝小枣和冬枣的花粉发芽率进行了试验与观察,研究了其花粉育性与花粉生活力,并对其花粉量和花粉粒分别进行了测定与扫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磨盘枣花粉的育性最高,其花粉颗粒饱满;金丝小枣的花粉育性次之,其花粉较饱满,部分出现畸形;而冬枣花粉育性最低,花粉多凹陷。因此,在我国南方宜用磨盘枣、金丝小枣作为枣树授粉品种,冬枣不宜用作授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育性 萌发率 生活力 超微结构 观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生物降解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燕荣 周国英 +1 位作者 胡清秀 冯作山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共4页
木质素是农作物秸秆中的主要成份之一,木质素降解直接影响秸秆等植物资源的利用效率。从降解木质素的食用菌种类、食用菌木质素降解酶系及其营养调控机理、应用前景共4个方面,综述了食用菌生物降解秸秆木质素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降解 食用菌 木质素降解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橙汁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卫 吴耀辉 +1 位作者 黎继烈 姚跃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0-282,共3页
以绿茶、橙汁、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橙汁味绿茶酸奶。对该乳品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研究,由感官评定得到最佳配方为:绿茶、橙汁与鲜奶以1∶200∶1250的比例混合,菌种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8%,发... 以绿茶、橙汁、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橙汁味绿茶酸奶。对该乳品加工工艺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研究,由感官评定得到最佳配方为:绿茶、橙汁与鲜奶以1∶200∶1250的比例混合,菌种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1∶1),接种量8%,发酵时间4.5h,发酵温度为45℃,加糖量7%,橙汁量20%。添加0.2%海藻酸钠和0.2%CMC为复合稳定剂。这种产品具有较高营养价值,是一种风味独特,具有较高保健功能的发酵型绿茶橙汁酸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绿茶 橙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挥发油的抗真菌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龙绛雪 曹福祥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9-92,共4页
采用砂堡培养基液体稀释培养法和薄层色谱分析法研究了洋葱挥发油抗真菌效果及机理,以期发现天然抗真菌药物,开发洋葱资源.结果表明,洋葱挥发油提取物对酿酒酵母、白假丝酵母、新生(?)球菌、黑曲霉、黄曲霉、红曲霉、青霉等真菌的生长... 采用砂堡培养基液体稀释培养法和薄层色谱分析法研究了洋葱挥发油抗真菌效果及机理,以期发现天然抗真菌药物,开发洋葱资源.结果表明,洋葱挥发油提取物对酿酒酵母、白假丝酵母、新生(?)球菌、黑曲霉、黄曲霉、红曲霉、青霉等真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酿酒酵母和白假丝酵母为0.25%,新生隐球菌为0.50%.薄层色谱分析表明:洋葱挥发油处理后的白假丝酵母的羊毛固醇、麦角固醇的含量降低,而角鲨烯的含量增高,说明洋葱挥发油可能抑制白假丝酵母麦角固醇的早期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洋葱挥发油 抗真菌 MIC 薄层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对板栗总酚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苏冬梅 李伦光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0,共3页
由于褐变与多酚氯化酶的活性及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褐变又是制约板栗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板栗总酚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采样时间、水冲洗时间处理板栗离体组织,测定了其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 由于褐变与多酚氯化酶的活性及酚类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而褐变又是制约板栗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板栗总酚含量及其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采样时间、水冲洗时间处理板栗离体组织,测定了其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月25日所采样品,其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降到最低值;板票叶片经水冲洗1 h后.其总酚含量、多酚氯化酶活性降到最低值.因此.在进行板栗的组织培养时,采用4月下旬所采样品会有效地减轻外植体的褐变;采回的叶片先用水冲洗1 h后再进行组织培养,外植体褐变将会减小到最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板栗组织 采样时间 水冲洗时间 总酚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态学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闫文德 乌云塔娜 田大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植物的生态反应往往与其分子水平的适应和调节密切相关.在介绍分子生态学的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分子生态学在森林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即森林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森林植物种群生态适应和进化、森林植物种群抗逆性、森林植物微生物的分... 植物的生态反应往往与其分子水平的适应和调节密切相关.在介绍分子生态学的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分子生态学在森林植物生态学中的应用,即森林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森林植物种群生态适应和进化、森林植物种群抗逆性、森林植物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展望了分子生态学在森林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态学 森林植物 种群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甄翌 康文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103,112,共4页
生态足迹模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影响较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本文阐述了两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生态足迹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杉科植物不同部位的精气成分 被引量:21
15
作者 吴敏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2-86,共5页
为了解杉科植物所含精气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在湖南南岳、江西靖安、浙江临安选择柳杉、杉木、水杉、池杉和落羽杉5个树种的纯林采集各树种的叶片和木材释放的精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分析、鉴定其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 为了解杉科植物所含精气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在湖南南岳、江西靖安、浙江临安选择柳杉、杉木、水杉、池杉和落羽杉5个树种的纯林采集各树种的叶片和木材释放的精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法分析、鉴定其所含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杉科植物所含主要化学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莰烯,柳杉的叶片和木材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6.89%、98.84%;杉木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与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5.60%、96.34%;水杉的叶片和木材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9.03%、97.69%;池杉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与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8.83%、94.91%;落羽杉的叶片和木材所含单萜烯、倍半萜烯相对含量之和分别达95.77%、9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气 杉科植物 化学成分 相对含量 生理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水草根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铭 彭玲 +1 位作者 杨盛清 田大伦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6,56,共6页
为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分析血水草根蛋白质的表达,提取血水草根的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切取分离较好的蛋白质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分析和数据库(IPI)检索,对蛋白质进行鉴... 为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分析血水草根蛋白质的表达,提取血水草根的蛋白质,经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切取分离较好的蛋白质点,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分析和数据库(IPI)检索,对蛋白质进行鉴定.成功鉴定了28个蛋白质点,其中具有明确功能的蛋白质17种,分别属于DNA复制酶、翻译调控蛋白、代谢酶、细胞结构蛋白;另外11种为未知功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水草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技术在观测微生物表面形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卫 曾柏全 +1 位作者 龙小山 姚跃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87-90,共4页
原子力显微技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显微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在近生理条件下对样本实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等特点,而且能通过力矩测量探知样本物理性状。即给人们认识微生物的表面结构提供又一平台,也为揭示微生物表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 原子力显微技术作为一门新发展起来的显微成像技术,不仅具有在近生理条件下对样本实时、高分辨率三维成像等特点,而且能通过力矩测量探知样本物理性状。即给人们认识微生物的表面结构提供又一平台,也为揭示微生物表面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方法。介绍了对微生物表面形态观测中常用测量模式和某些样品固定方法:多孔膜技术、凹陷技术,概括近年来原子力显微技术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原子力显微镜 多孔膜技术 凹陷技术表面成像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叶蜂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游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通过对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叶蜂种类组成、分布和种群数量的调查,计算相对多度指数Ra、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用Sorenson相似性系数Cs对不同样地叶蜂群落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南岭国... 通过对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叶蜂种类组成、分布和种群数量的调查,计算相对多度指数Ra、丰富度指数DMA、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用Sorenson相似性系数Cs对不同样地叶蜂群落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共有叶蜂65种,隶属于3科36属。不同月份和不同样地的DMA取值分别在3.1597~5.9066和2.0556~5.7395,H’分别在1.7591~2.4763和1.2136~2.7451,J’分别在0.6496~0.9099和0.4731~0.9629。对环境因子与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子(温度、湿度)与多样性指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不同样地叶蜂群落的Cs进行聚类分析,6个样地的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1025时全部聚合在一起。同时,探讨了海拔差异不大时,小生境对叶蜂多样性的影响;分析了乳源保护站和瀑布群相似性系数最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蜂 种类组成 多样性 南岭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山脉三节叶蜂科昆虫种类和区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游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南岭山脉共有三节叶蜂28种,隶属于膜翅目叶蜂总科,其中南岭山脉特有种3种。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种22种,占78.57%;其余6种为东洋古北兼有种,说明南岭山脉的三节叶蜂以东洋种占优势。南岭山脉三节叶蜂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9个区系组合;... 南岭山脉共有三节叶蜂28种,隶属于膜翅目叶蜂总科,其中南岭山脉特有种3种。区系分析表明,东洋种22种,占78.57%;其余6种为东洋古北兼有种,说明南岭山脉的三节叶蜂以东洋种占优势。南岭山脉三节叶蜂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9个区系组合;其中最多的是华中+华南种,其次是华中种,两者之和已达物种总数的60.72%。南岭山脉不同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间三节叶蜂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均小于0.5,属极不相似或中等不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节叶蜂 种类组成 区系 南岭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糖蜜发酵合成茁霉多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文化 钟秋平 《热带农业工程》 2006年第1期2-5,共4页
以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依据,在确定以甘蔗糖蜜发酵合成茁霉多糖的初始发酵培养基基础上,研究影响甘蔗糖蜜发酵合成茁霉多糖条件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甘蔗糖蜜为原料发酵合成茁霉多糖的生物合成条件是: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30℃,在充足... 以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依据,在确定以甘蔗糖蜜发酵合成茁霉多糖的初始发酵培养基基础上,研究影响甘蔗糖蜜发酵合成茁霉多糖条件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甘蔗糖蜜为原料发酵合成茁霉多糖的生物合成条件是: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30℃,在充足供氧的条件下发酵时间为14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糖蜜 发酵 茁霉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