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微生物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7
1
作者 李韵诗 冯冲凌 +1 位作者 吴晓芙 石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881-6890,共10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领域的研究报道,总结了近5年的研究实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具有生物固定与生物去除土壤重金属的两种功能,根际微生物可以菌根、内生菌等方式与根系形成联合体,通过增强植物抗性... 综述了国内外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领域的研究报道,总结了近5年的研究实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具有生物固定与生物去除土壤重金属的两种功能,根际微生物可以菌根、内生菌等方式与根系形成联合体,通过增强植物抗性和优化根际环境,促进根系发展,增强植物吸收和向上转运重金属的能力。建立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可充分发挥植物与微生物作用功能的优势,提高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增强植物修复体系中微生物功能的重点是深入研究根际微生物、根系和介质载体三者之间复合功能,结合污染土壤类型与植物群落配置的特点筛选扩繁高效菌种与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微生物效应 植物-微生物复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去污效果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永华 吴晓芙 +2 位作者 郝君 李科林 柳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6-924,共9页
为解决冬季植物问题,将4种木本植物引入潜流人工湿地环境,进行植物适应性和去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为夹竹桃、栀子、女贞变化规律是"双峰"型,木槿则是"单峰&qu... 为解决冬季植物问题,将4种木本植物引入潜流人工湿地环境,进行植物适应性和去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为夹竹桃、栀子、女贞变化规律是"双峰"型,木槿则是"单峰"型;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规律为木槿是"单峰"型,其他3个品种没有明显规律;植物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相反对应关系;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为4种植物都呈现"单峰"型规律,且高峰出现在11:00—13:00之间。(2)除女贞外较低外,其余3种植物叶绿素含量较高但差异不大;丙二醛含量较高的是木槿与栀子,女真最低;氮磷积累量最高是夹竹桃,最低的是木槿;基质脲酶活性夹竹桃、木槿高于栀子、女贞,基质磷酸酶活性在4种植物中比较接近。(3)4种木本植物引入湿地后长出了白色的水生根系,且数量多于陆地土壤栽培条件的土培根系;在内部结构上也有较大差异,土培根系的组织非常致密,水生根系则有发达的通气组织。(4)试验期间系统TN平均去除率为40.2%,TP平均去除率为80.8%。COD Cr的平均去除率较低为15.4%,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61.8%,各月份间的差异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木本植物 适应性 去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超富集植物及耐性植物筛选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3
作者 张富运 陈永华 +1 位作者 吴晓芙 梁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96,共5页
目前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提取作用从污染土壤中去除重金属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本研究从植物修复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的特点与解毒机制,列出了Pb-Zn超富集植物种类,最后分析了Pb-Zn... 目前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提取作用从污染土壤中去除重金属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一。本研究从植物修复作用机理入手,分析了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的特点与解毒机制,列出了Pb-Zn超富集植物种类,最后分析了Pb-Zn植物筛选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超富集植物的筛选和植物修复工作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重金属铅锌超富集植物和耐性植物筛选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耐性植物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Mn^(2+)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伟丽 朱健 +2 位作者 王平 雷明婧 苏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77,共6页
以硅藻土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查了吸附剂浓度、离子初始浓度、吸附质溶液温度、吸附质溶液初始pH值、时间等因素对硅藻土吸附模拟废水中Mn2+的影响。研究表明,硅藻土对Mn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0486 mg·g-1,效果较好,可被... 以硅藻土为吸附剂,采用静态吸附试验考查了吸附剂浓度、离子初始浓度、吸附质溶液温度、吸附质溶液初始pH值、时间等因素对硅藻土吸附模拟废水中Mn2+的影响。研究表明,硅藻土对Mn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到4.0486 mg·g-1,效果较好,可被用于去除重金属锰。适当增加吸附剂用量、离子初始浓度、控制吸附温度(<50)、pH值(<6)、延长吸附时间都能提高硅藻土对Mn2+的吸附效果。Langmuir吸附等温式相比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能更好的描述硅藻土对Mn2+的吸附过程。硅藻土吸附Mn2+的吸附动力学则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吸附 Mn2+ 吸附等温式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锰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除锰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凌薇薇 吴晓芙 +2 位作者 陈永华 刘庆 郭丹丹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2-156,共5页
从锰矿污染区土壤中筛选得到了3株锰抗性强的杆菌(2、3、80号),并测试了菌株抗Mn2+和去除Mn2+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Mn2+对筛选菌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在高Mn2+浓度点上,Mn2+抑制菌体生长,菌种抗Mn2+性能有一定差异,80号菌... 从锰矿污染区土壤中筛选得到了3株锰抗性强的杆菌(2、3、80号),并测试了菌株抗Mn2+和去除Mn2+的性能。结果表明,在低浓度范围内,Mn2+对筛选菌种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在高Mn2+浓度点上,Mn2+抑制菌体生长,菌种抗Mn2+性能有一定差异,80号菌耐受性最强。在测试的最低Mn2+浓度(16 mg/L)点上,3号菌种的去除率最高(82.6%),其次是2号(72.3%),80号最低(64.1%);在测试的最高Mn2+浓度(2 000 mg/L)点上,80号菌种去除率最高(41.0%),其次是2号(22.0%),3号最低(18.3%),在Mn2+浓度200 mg/L点上,单一菌种和混合菌样本Mn2+的去除率最高(>90%)。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菌种在锰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含锰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污染土壤 抗锰微生物 抗性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根系诱导 被引量:8
6
作者 郝君 陈永华 +2 位作者 吴晓芙 梁希 张富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50,共5页
为了让木本植物更广泛的应用于潜流人工湿地,采用单因子与正交设计2种方法对影响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木槿Hibiscus syriacus、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女贞Ligustrum lucidum 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诱导根系生长的4个... 为了让木本植物更广泛的应用于潜流人工湿地,采用单因子与正交设计2种方法对影响夹竹桃Nerium oleander、木槿Hibiscus syriacus、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女贞Ligustrum lucidum 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诱导根系生长的4个因素(切根程度,基质类型,激素浓度和曝气时间)在5种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正交设计采用直观分析法获得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与单因子试验找出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有一定差异,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夹竹桃最适合的切根方式是切根1/4,木槿、栀子最适合的切根方式是切根1/8,女贞最适合的切根方式是切根1/2;夹竹桃最适宜的基质是泥炭土,木槿、栀子最适宜的基质是蛭石,女贞最适宜的基质是珍珠岩;夹竹桃、木槿最合适的生根剂浓度为1 000 mg/kg,栀子、女贞不适宜添加过高浓度的生根剂;夹竹桃最合适的曝气时间是每日8 h,木槿、女贞最合适的曝气时间是每日16 h,栀子最合适的曝气时间是每日1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根系诱导 正交设计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区废弃地植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梁希 陈永华 +1 位作者 吴晓芙 张富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107,112,共5页
从锰矿区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入手,综述了锰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和机理,列出了锰超富集植物的种类,分析了锰超富集植物的富集和解毒机制,并提出锰超富集植物筛选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植物修复在锰矿区废弃地的应用前景,旨... 从锰矿区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入手,综述了锰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和机理,列出了锰超富集植物的种类,分析了锰超富集植物的富集和解毒机制,并提出锰超富集植物筛选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植物修复在锰矿区废弃地的应用前景,旨在为锰矿区废弃地重金属修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植物修复 超富集植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童健 李科林 王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5-200,共6页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环境问题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总结了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出现的问题,从环境影响报告文件的编制和审批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区环评机构设置合理性指数I,为今后各地区环评机构...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环境问题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总结了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所出现的问题,从环境影响报告文件的编制和审批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区环评机构设置合理性指数I,为今后各地区环评机构的设置合理性评价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问题 地区环评机构设置合理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中二级胺的气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腾 李捍东 +3 位作者 王平 何洁 刘峰 李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二甲胺、二乙胺、甲乙胺、吗啉和N-甲基苄胺5种二级胺代表物质为例,分别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GC-FID)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饮用水中二级胺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使用优化的预处理方法处理后进样分析,5种代表物质的线... 以二甲胺、二乙胺、甲乙胺、吗啉和N-甲基苄胺5种二级胺代表物质为例,分别使用气相色谱-氢火焰(GC-FID)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检测饮用水中二级胺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使用优化的预处理方法处理后进样分析,5种代表物质的线性范围在20~2 000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0.46%,最低检出限在3.18~24.19μg/L。FID比MSD具有较强优势。该方法对于直链脂肪类和杂环类的二级胺都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可用于对饮用水二级胺类物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二级胺 气相色谱法 氢火焰检测器 质谱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矿物无机柱撑改性及其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明婧 朱健 +1 位作者 王平 张伟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71,共5页
粘土矿物作为良好的天然吸附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多数粘土矿物含有杂质,存在理化构造缺陷,这些限制了其吸附性能的发挥,柱撑改性能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柱撑粘土矿物的制备及其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着手... 粘土矿物作为良好的天然吸附材料,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多数粘土矿物含有杂质,存在理化构造缺陷,这些限制了其吸附性能的发挥,柱撑改性能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从柱撑粘土矿物的制备及其对环境污染物的吸附着手,系统综述了柱撑粘土矿物的制备工艺、制备机理和柱撑粘土矿物对污染物的吸附性能、吸附条件、吸附机制,为粘土矿物的应用与研究提供较为详尽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无机柱撑改性 吸附性能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改性硅藻土吸附Pb^(2+)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文连 吴晓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4-138,共5页
采用锰氧化物改性硅藻土并应用于处理含Pb2+模拟废水,研究了改性硅藻土用量、吸附时间、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和pH值对改性硅藻土吸附Pb2+的影响,研究了其吸附等温式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投加量的减少,离子初始浓度提高,pH值的增大,... 采用锰氧化物改性硅藻土并应用于处理含Pb2+模拟废水,研究了改性硅藻土用量、吸附时间、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和pH值对改性硅藻土吸附Pb2+的影响,研究了其吸附等温式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投加量的减少,离子初始浓度提高,pH值的增大,吸附时间延长,硅藻土对Pb2+吸附量增大;改性硅藻土对Pb2+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改性硅藻土对Pb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与双常数扩散方程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硅藻土 锰氧化物 吸附时间 PB^2+ 模拟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坡地泡桐林地表径流和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恩尧 彭佩钦 +1 位作者 吴建平 侯红波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1-25,共5页
在红壤坡地泡桐林地设置3个不同处理研究施肥对地表径流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林下植被覆盖能有效的降低红壤坡地产流、产沙量以及氮、磷流失量;氮的流失主要以径流水溶性氮为主,磷的流失则是以泥沙携带为主;林地施肥增加了... 在红壤坡地泡桐林地设置3个不同处理研究施肥对地表径流和养分流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林下植被覆盖能有效的降低红壤坡地产流、产沙量以及氮、磷流失量;氮的流失主要以径流水溶性氮为主,磷的流失则是以泥沙携带为主;林地施肥增加了径流水溶性总氮、总磷浓度,而对泥沙结合态氮、磷浓度影响不大;氮素的流失浓度和流失量都比磷素高;在降雨过程中,地表径流中氮、磷浓度变化均为径流形成后的20min左右浓度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在60~80min后趋于稳定;现有泡桐林施肥方式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泡桐林地 施肥 地表径流 氮流失 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理化特性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3
作者 朱健 王平 +1 位作者 雷明婧 张伟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1-66,共6页
硅藻土因其具有多孔性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吸附重金属离子,是重金属离子的稳定载体。但硅藻土原矿杂质较多,这些杂质堵塞了硅藻土微孔,减少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占据了硅藻土吸附点位,阻碍了溶液中的离子进入硅藻土孔道,同时硅... 硅藻土因其具有多孔性和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地吸附重金属离子,是重金属离子的稳定载体。但硅藻土原矿杂质较多,这些杂质堵塞了硅藻土微孔,减少了硅藻土的比表面积,占据了硅藻土吸附点位,阻碍了溶液中的离子进入硅藻土孔道,同时硅藻土存在理化构造缺陷,这些因素限制了硅藻土吸附性能的发挥,也限制了硅藻土在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上的应用。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硅藻土需要实施改性。本研究就硅藻土理化特性及其改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问题及展望。硅藻土改性研究应着力寻求更为先进的改性技术,着眼理化特性、吸附机制与改性技术之间的关联,注重各类改性技术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理化特性 改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吸附重金属离子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2
14
作者 朱健 王平 +2 位作者 罗文连 王韬远 张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3-189,共7页
硅藻土作为一种粘土矿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众多的孔道,同时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和负电荷,能很好地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因此开展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行为、机制等方面... 硅藻土作为一种粘土矿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众多的孔道,同时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和负电荷,能很好地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因此开展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行为、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基础信息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系统设置挡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孔庆玲 李科林 +1 位作者 冯冲凌 王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56,共6页
通过自制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了相同装置有无设置挡板情况下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在同样的水力负荷(0.1~0.5 m3/(m2·d))条件下,设置挡板,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去除率。但在水力负荷为0.1、0.2m3/(m2·d)时,设置挡板的系统易... 通过自制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研究了相同装置有无设置挡板情况下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在同样的水力负荷(0.1~0.5 m3/(m2·d))条件下,设置挡板,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去除率。但在水力负荷为0.1、0.2m3/(m2·d)时,设置挡板的系统易产生死水区,而随着水力负荷的提高,可改善这一状况。研究结果对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挡板 处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组配改良剂对稻田土壤重金属有效性的效果 被引量:98
16
作者 周航 周歆 +4 位作者 曾敏 刘丽 杨文弢 王英杰 廖柏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7-444,共8页
为研究2种组配改良剂LS(碳酸钙+海泡石)和HZ(羟基磷灰石+沸石)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在湘南某矿区附近污染稻田中施用了不同添加量(0,2,4,8g/kg)的两种组配改良剂,并进行了水稻种植的田... 为研究2种组配改良剂LS(碳酸钙+海泡石)和HZ(羟基磷灰石+沸石)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吸收累积重金属的影响,在湘南某矿区附近污染稻田中施用了不同添加量(0,2,4,8g/kg)的两种组配改良剂,并进行了水稻种植的田问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8g/kg组配改良剂LS和HZ均能使土壤pH值和CEC含量显著增加,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明显,Ls比HZ更能提高土壤pH值和CEC含量.施用2-8g/kg组配改良剂Ls能使土壤中Pb、Cd、cu和zn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25.7%52.2%、12.7%-25.7%、6.4%~17-2%和8.6%-23.4%,施用2-8g/kgHZ使土壤中Pb、Cd、Cu和Zn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57.6%-80.1%、7.0%-40.9%、2.3%22.7%和4.5%-33.2%.两种组配改良剂能显著降低土壤中Pb、Cd、Cu和Zn的生物有效性,抑制水稻植株对Pb和cd的吸收,土壤Pb、Cd和Cu的TCLP提取态含量与水稻根系和糙米中Pb、Cd和Cu的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TCLP提取态含量能较好的表示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组配改良剂 生物有效性 水稻 TCLP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中某冶炼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57
17
作者 甘国娟 刘伟 +4 位作者 邱亚群 李科林 侯红波 彭佩钦 廖柏寒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利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湘中某冶炼区稻田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Cd、Zn及Pb含量,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风险.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00%的土壤样点Cd处于重度污染;有96.0%的样点Zn处于重度污... 利用野外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湘中某冶炼区稻田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Cd、Zn及Pb含量,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程度与潜在生态风险.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00%的土壤样点Cd处于重度污染;有96.0%的样点Zn处于重度污染,有99.5%的样点Pb处于重度污染,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Pb>Zn.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大多数样点Zn处于轻度生态风险;Pb每个生态风险级别的样点都有,其中处于强生态风险样点居多;100%的样点Cd处于极强生态风险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表明,11.0%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达到很强水平,89.0%样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极强水平.上述各项指标综合表明,湘中某冶炼区农田土壤受到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重金属 污染程度 潜在生态风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某矿区蔬菜中Pb、Cd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46
18
作者 吴燕明 吕高明 +3 位作者 周航 刘丽 邓贵友 廖柏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46-2154,共9页
通过采集湘南某矿区周边农田中种植的蔬菜和对应耕作层土壤样品,探究了农田蔬菜Pb、Cd的污染状况,蔬菜和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蔬菜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污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叶菜类蔬菜重金属超出了... 通过采集湘南某矿区周边农田中种植的蔬菜和对应耕作层土壤样品,探究了农田蔬菜Pb、Cd的污染状况,蔬菜和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蔬菜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1)污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叶菜类蔬菜重金属超出了食品卫生标准限值,但是果菜类蔬菜中重金属没有超出食品卫生标准限值。(2)不同蔬菜不同器官所含Pb、Cd有明显差异;不同种类蔬菜Pb、Cd含量不同,一般是叶菜类>果菜类;同种蔬菜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的顺序也不同,一般为根>茎>叶>果,或根>叶>茎>果。(3)二类蔬菜中重金属Pb、Cd的富集系数顺序为叶菜类>果菜类。(4)蔬菜中Pb、Cd含量与土壤中相对应元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5)就农产品安全性而言,果菜类蔬菜比叶菜类蔬菜更适合在此矿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重金属 污染 矿区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植物种类 被引量:48
19
作者 石润 吴晓芙 +2 位作者 李芸 冯冲凌 李韵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9-146,共8页
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超积累、本土和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超积累植物具有抗性强、耐受重金属浓度高和转移系数大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大多数超积累植物适生范围窄,生物量小、富集总量小,以至修复周期长。在复合重... 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超积累、本土和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超积累植物具有抗性强、耐受重金属浓度高和转移系数大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大多数超积累植物适生范围窄,生物量小、富集总量小,以至修复周期长。在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治理中,多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为了发挥植物修复技术在重建植被与景观、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有必要扩大植物种类筛选与应用的范围。利用适生的本土先锋植物生长快的优势,结合用材、工业原料、药用、能源、景观等生态-经济型植物的功能构建复合植被群落,可望成为发展植物修复技术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植物修复 本土植物 超积累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修复区泡桐与栾树生长与重金属积累特性 被引量:27
20
作者 欧阳林男 吴晓芙 +2 位作者 李芸 冯冲凌 陈永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08-916,共9页
在湘潭锰矿废弃地种植泡桐和栾树,建立了4hm2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区基质Mn平均含量高达20041mg/kg,Pb、Zn、Cu、Cd含量也远超过湖南省和全国的背景值,属复合型重度污染.污染区不覆土,苗木移植前每株根际定量施用了含有自污染区矿渣分离... 在湘潭锰矿废弃地种植泡桐和栾树,建立了4hm2生态修复示范区.工程区基质Mn平均含量高达20041mg/kg,Pb、Zn、Cu、Cd含量也远超过湖南省和全国的背景值,属复合型重度污染.污染区不覆土,苗木移植前每株根际定量施用了含有自污染区矿渣分离出的抗性菌株的专用有机肥.种植两年后,泡桐和栾树成活率均达到83%以上.泡桐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栾树,两种植物叶的重金属含量均大于根和茎,泡桐Mn、Cu、Zn的浓度和积累量显著高于栾树.5年生泡桐Mn积累量达到2295g/hm2,转运量系数为2.32.试验证明,采用有机菌肥改良根际环境后,泡桐与栾树均可作为锰污染区的修复树种,而泡桐的生长速率和重金属的耐受和积累性能优于栾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区 植物修复 生物积累量 转运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