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胁迫下6种木兰科植物的生理响应及抗寒相关基因差异表达 被引量:56
1
作者 李瑞雪 金晓玲 +3 位作者 胡希军 汪结明 罗峰 张方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883-2898,共16页
分析了6种木兰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相关调控基因HSP90和WRKY33的差异表达,为木兰科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的低温LT50在-10.64—-22.06℃,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花深山含笑、... 分析了6种木兰科植物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相关调控基因HSP90和WRKY33的差异表达,为木兰科植物抗寒机理的研究和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6种木兰科植物的低温LT50在-10.64—-22.06℃,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花深山含笑、峨眉含笑、杂交含笑、阔瓣含笑、六瓣含笑和乐东拟单性木兰;低温过程中,6种木兰科植物叶片可溶性蛋白(S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歧化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含量(MDA)则不断积累;筛选出REC、MDA、SP、SS和Pro作为6种木兰科植物抗寒性评价的关键指标;聚类分析将6种木兰科植物在抗寒性能上分为强、中、弱三类,分别为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和峨眉含笑,以及红花深山含笑。对HSP90、WRKY33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表明,2个基因在6种木兰科植物中的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临近各树种LT 50时,2个基因的表达被强烈抑制且后期表达量不可逆。0℃时,2个基因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5℃时,2个基因开始被激活,表达量增加;-10℃时,HSP90、WRKY33基因在红花深山含笑叶片中的表达量较-5℃时分别下调了0.76倍和0.68倍,而在其他5个树种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15℃时,HSP90和WRKY33基因在抗寒性中等的阔瓣含笑、杂交含笑、峨眉含笑中亦被强烈抑制,较-10℃时分别下调了0.38倍、0.33倍、0.32倍和0.71倍、0.72倍、0.74倍,在抗寒性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和六瓣含笑中的表达被进一步激活;-20℃以后,2个基因在6个树种中的表达均被强烈抑制,但在抗寒性最强的乐东拟单性木兰中的表达量仍高于其他5个树种。抗寒基因的激活与表达是影响植物抗寒性的重要因素,抗寒性不同的树种对低温的应答机制明显不同。抗寒性越强的树种越能快速启动低温应答机制,激活抗寒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整生理生化活动以抵御和适应冷应力。不抗寒树种中抗寒基因的表达则受到抑制,降低了其对低温逆境的耐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科 生理响应 抗寒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构树潜在适生分布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良 徐正刚 +3 位作者 张婉 丁一 唐永成 赵运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45,共6页
构树是桑科构树属植物,基于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2015年构树被确定为国家精准扶贫树种,构树扶贫成为国家战略,为了解构树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技术对构树在国内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域进行模拟预测。结... 构树是桑科构树属植物,基于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2015年构树被确定为国家精准扶贫树种,构树扶贫成为国家战略,为了解构树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技术对构树在国内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域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预测结果的精度采用ROC曲线法检测,结果显示数据精度为0.935,预测结果极准确,获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2)模型预测认为构树适生区域面积为307.104万km^2,适生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为31.99%;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为178.752万km^2,占比为18.62%,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为高适生区域。(3)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构树潜在分布的气象要素。构树潜在适生区的研究对了解构树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合理制定构树扶贫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适生分布 MaxEnt模型 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东方田鼠长江亚种对苔草的取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正刚 冯蕾 +3 位作者 王勇 张美文 张婉 赵运林 《农学学报》 2018年第8期5-8,共4页
为了解食物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的影响,笔者对洞庭湖幼年东方田鼠取食苔草进行研究,为了解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提供基础,为东方田鼠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使用洞庭湖东方田鼠在洲滩环境的主要食物——苔草(Carex brevicuspis),在... 为了解食物对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种群的影响,笔者对洞庭湖幼年东方田鼠取食苔草进行研究,为了解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提供基础,为东方田鼠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使用洞庭湖东方田鼠在洲滩环境的主要食物——苔草(Carex brevicuspis),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对20~30日龄不同性别东方田鼠进行饲喂。结果表明:喂食1周苔草后,雌性幼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而雄性幼鼠体重略有增加,不显著(P>0.05);雌性幼鼠单位取食量和单位排泄量均稍高于雄性幼鼠,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认为,在生长发育阶段,雌性幼鼠比雄性幼鼠对环境及食物的要求更高,单一食物会造成幼年雌鼠营养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苔草 单位取食量 单位排泄量 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徐正刚 吴良 +3 位作者 刘石泉 黄慧敏 董萌 赵运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2-95,共4页
黑茶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保健价值的微生物发酵茶,与微生物存在密切的联系,在黑茶加工发酵储存过程中都有微生物参与。为明确微生物种类与黑茶品质关系,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黑茶种类制作工艺以及渥... 黑茶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保健价值的微生物发酵茶,与微生物存在密切的联系,在黑茶加工发酵储存过程中都有微生物参与。为明确微生物种类与黑茶品质关系,对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综述。比较了不同黑茶种类制作工艺以及渥堆过程中的微生物差异。对黑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说明,细菌、霉菌、酵母分别在渥堆前期、中期、后期大量繁殖,细菌早期较多,中后期逐渐让位于霉菌和酵母菌。在黑茶—微生物后续研究中宜借助现代鉴定手段明确优势菌的种群构成和分类地位,探究不同微生物组合对黑茶品质影响研究,加强黑茶渥堆机械化控制技术及深加工的研究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 渥堆 微生物多样性 冠突散囊菌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刈割对短尖苔草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灿鑫 吴耀文 刘文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61-65,共5页
短尖苔草(Carex brevicuspis)是洞庭湖分布面积最广的植物之一,具有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优良的畜牧饲料资源。为探明该植物对施肥、刈割的生理响应机制,从而为开发该饲料植物提供依据,研究了该植物在不同施肥量与刈割次数条... 短尖苔草(Carex brevicuspis)是洞庭湖分布面积最广的植物之一,具有生物量大、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是优良的畜牧饲料资源。为探明该植物对施肥、刈割的生理响应机制,从而为开发该饲料植物提供依据,研究了该植物在不同施肥量与刈割次数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短尖苔草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较对照增加140.01%;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短尖苔草叶绿素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其降幅达21.30%;S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POD、CAT活性则呈现上升趋势。可见施肥量为20 g/m2时可促进短尖苔草光合作用,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刈割两次促进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为植物恢复生长提供了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尖苔草 施肥 刈割 饲料植物 抗氧化酶 渗透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