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桐枝条嫁接繁育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骆承睿 米小琴 +6 位作者 曹中宇 舒含玉 李乐生 张慧 刘烨瑶 黄会猛 李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3,共10页
【目的】由于油桐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不成熟,目前主要靠播种实生育苗,导致油桐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研究不同因素对油桐枝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探究最适合油桐枝接的嫁接组合,为完善油桐无性繁殖技术体系提供参考,对于油桐产业提质增... 【目的】由于油桐无性繁殖技术体系不成熟,目前主要靠播种实生育苗,导致油桐不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研究不同因素对油桐枝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探究最适合油桐枝接的嫁接组合,为完善油桐无性繁殖技术体系提供参考,对于油桐产业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以‘华桐1号’家系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芽茎段为接穗,以千年桐优良单株家系实生苗为砧木,探究嫁接时间、嫁接方法和接穗类型对油桐枝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待嫁接苗萌发后调查其成活率、外形生长指标、嫁接口愈合情况及最佳解膜方法。【结果】最佳的嫁接时期是夏至,最高成活率为91.67%,分别比立春、立秋和冬至最高成活率高10%、10%和4.77%,差异不显著(P>0.05),分别比春分、立夏、秋分和立冬最高成活率高25.71%、388.91%、25.71%和25.01%,差异显著(P<0.05);夏至时期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是劈接法,成活率为87.50%,比切接法高9.09%,差异不显著(P>0.05),比合接法高33.32%,差异显著(P<0.05);在春分、立夏、夏至和立秋4个时期最佳的接穗类型为腋芽,分别比同时期嫁接顶芽的成活率高118.51%、100%、15.38%和19.33%,差异显著(P<0.05);在立春、秋分、立冬和冬至4个时期最佳的接穗类型为顶芽,分别比同时期嫁接腋芽的成活率高940.63%、113.61%、899.74%和323.85%,差异显著(P<0.05)。最佳解膜方式为在砧木侧轻划开嫁接膜。8个时期的嫁接苗在萌发60 d后嫁接口均已基本愈合。【结论】适宜油桐枝接的最佳季节是夏至,接穗类型为腋芽,虽然成活率最高的嫁接方法是劈接法,但综合考虑嫁接成本和嫁接效率适宜的嫁接方法为切接法,切接操作简单,每人每天可以嫁接800株以上,为油桐良种无性化育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无性繁殖 砧木 接穗 隔离层 形成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油茶品种高接换冠砧穗愈合及结果比较
2
作者 龚玉子 南佳慧 +7 位作者 徐文彬 张婷 王浩宇 曹中宇 陈隆升 张震 谭晓风 李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28,共10页
【目的】旨在探讨油茶插皮接改良技术对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后的砧穗愈合情况及嫁接后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华金’‘华鑫’‘华硕’‘湘林210’油茶良种为接穗,采用插皮接改良技术... 【目的】旨在探讨油茶插皮接改良技术对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后的砧穗愈合情况及嫁接后树体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以期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华金’‘华鑫’‘华硕’‘湘林210’油茶良种为接穗,采用插皮接改良技术对低产林油茶树体进行高接换冠,观察、比较嫁接芽萌发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对嫁接后第1年、第2年和第3年的树体冠幅、新梢长度和基部粗度进行测量,并连续测定嫁接后第2年和第3年的单株产量。【结果】1)与5月中旬相比,在6月中旬对油茶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能缩短嫁接芽的解袋时间,且去遮阳网时的嫁接芽生长高度更高,分枝数也更多。2)于6月中旬嫁接后第60天,以‘华金’和‘华硕’作为接穗的树体砧穗之间形成明显的愈伤组织,并在砧木顶部形成一圈密实的隆起结构。嫁接后第75天,以‘湘林210’‘华金’和‘华硕’作为接穗的树体砧穗之间均形成隔离层,嫁接伤口基本愈合。3)嫁接后第75天,以‘华金’作为接穗的树体大量分枝,叶片变大、变厚,其次为‘湘林210’和‘华鑫’,利用‘华金’油茶作为穗条进行高接换冠的当年嫁接芽生长情况最佳。4)嫁接2年后,4个油茶品种砧穗之间结合更为紧密,愈伤组织面积不断扩增,嫁接芽开始抽出新芽,基部直径明显增粗,‘华金’和‘华鑫’嫁接伤口愈合较好。5)不同油茶品种接穗嫁接后的油茶生长量有所差异,其中‘华金’的3年生新梢基部粗度和树高均最大。【结论】采用插皮接改良技术对油茶低产林进行高接换冠的最佳时间是6月中旬。以‘华金’和‘华鑫’作为接穗嫁接后在砧穗愈合方面效果好,‘华金’在新梢基部粗度和树高生长方面优势明显;以‘华鑫’和‘华硕’为接穗嫁接后在前3年提高油茶产果量数值上相对较高,整体增产效果明显;4个品种嫁接后3年平均单株产果量达8.2 kg,其中‘湘林210’‘华鑫’‘华硕’单株产果量均在7.5 kg以上,‘华金’接近7.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接换冠 砧穗 愈合 生长情况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插皮接改良技术在油茶高接换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婷 李建安 +5 位作者 杨昕悦 张荣 彭仁荣 李树战 谭晓风 李泽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9-245,共7页
【目的】完善油茶高接换种方法,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10年生低产油茶树体为砧木,以‘华鑫’半木质化新梢为接穗,分别采用插皮接和撕皮接2种嫁接方法进行高接换种。于嫁接当年的7、8、10月及次年的4、6、7月对... 【目的】完善油茶高接换种方法,为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10年生低产油茶树体为砧木,以‘华鑫’半木质化新梢为接穗,分别采用插皮接和撕皮接2种嫁接方法进行高接换种。于嫁接当年的7、8、10月及次年的4、6、7月对嫁接后树体嫁接芽的成活率及生长量等指标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油茶采用插皮接的嫁接成活率为92.4%,比撕皮接成活率高0.63个百分点。油茶嫁接当年7月,插皮接的枝条长度和分枝数量分别比撕皮接高58.93%和90.00%,差异显著(P<0.05);嫁接当年8月,插皮接的枝条长度和分枝数量分别比撕皮接增加了169.86%、200.00%,差异极显著(P<0.01);嫁接当年10月,插皮接的枝条长度、嫁接枝条基部直径和分枝数量分别比撕皮接高208.85%、57.69%和258.33%,差异极显著(P<0.01);次年7月,插皮接的枝条长度、嫁接枝条基部直径和分枝数量分别比撕皮接高188.85%、114.07%和115.99%,差异极显著(P<0.01)。采用插皮接高接换种第2年,部分油茶树体开花结果,比撕皮接提前1 a获得收益,且树干嫁接口愈伤组织生长较快,不易出现枯桩现象。【结论】油茶插皮接嫁接后第1年和第2年的生长量显著高于撕皮接,且不易留桩,降低了嫁接及后期管护成本,适宜用于油茶低产林品种改造,也为低产新造林品种改造过程中的配置技术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高接换种 插皮接 嫁接方法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油茶木屑基质配方筛选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楠 张余华 +5 位作者 李建安 吴玲利 许隽 熊利 冷佳明 王雅珺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3,共9页
【目的】我国南方各省区陆续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将会产生大量的油茶剩余物,为了提高其利用效率及培肥林地。【方法】将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粉碎成木屑后,分别以20%、40%、60%、80%的油茶木屑替代谷壳添加到培养基质中,依次作为配方Ⅰ... 【目的】我国南方各省区陆续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将会产生大量的油茶剩余物,为了提高其利用效率及培肥林地。【方法】将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粉碎成木屑后,分别以20%、40%、60%、80%的油茶木屑替代谷壳添加到培养基质中,依次作为配方Ⅰ、Ⅱ、Ⅲ、Ⅳ处理,以不添加油茶木屑的配方处理为对照组(CK),共设用5个不同油茶木屑配方配制的栽培基质进行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对栽培出的大球盖菇子实体的菌盖厚度与直径、菌柄长度与直径、单位面积产量与生物学转化率及总糖、蛋白质、粗脂肪等营养物质含量进行测定与比较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其子实体的性状、平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营养成分的差异进行综合评价,以筛选出最适于栽培大球盖菇的油茶木屑基质配方。【结果】以配方Ⅲ配制的栽培基质(油茶木屑添加量为60%)培养出的大球盖菇其产量最高,转化率达到38.76%,比对照组提高了11.64%,且与以常规配方基质培养的大球盖菇相比,其总糖含量显著增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的平均隶属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配方Ⅲ、Ⅱ、Ⅰ、CK、Ⅳ处理,其平均隶属度分别为0.774、0.640、0.567、0.558、0.115;配方Ⅲ的平均隶属度最大,配方Ⅰ、Ⅱ、Ⅲ的综合评价结果也都优于CK处理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以油茶木屑替代常规配方中的谷壳作为培养基质的主料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是可行的,与对照组相比,以油茶木屑配方基质栽培出的大球盖菇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有所增加;最适于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油茶木屑基质配方为配方Ⅲ,即培养基质中油茶木屑的添加量以6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木屑 配方筛选 大球盖菇 林下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片方法对枣花授粉荧光显微观察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娟 王森 邵凤侠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4,共10页
【目的】探究适合观察枣花授粉荧光显微观察效果的最佳制片方法,为枣树授粉受精研究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以4年生、生长发育良好的‘中秋酥脆枣’枣花作为试验材料,经过固定、水洗等步骤,采用不同软化和染色方法对枣花进行处理,压片... 【目的】探究适合观察枣花授粉荧光显微观察效果的最佳制片方法,为枣树授粉受精研究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以4年生、生长发育良好的‘中秋酥脆枣’枣花作为试验材料,经过固定、水洗等步骤,采用不同软化和染色方法对枣花进行处理,压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比较不同处理下枣花授粉的荧光显微观察效果。采用NaOH溶液对枣花柱进行软化,设置1、2、3、4和8 mol/L 5个浓度梯度,分别软化0.5 h和1 h,软化后用水溶性苯胺蓝溶液对枣花进行染色,设置0.01%、0.05%和0.10%3个浓度梯度,分别染色0.5、1和4 h。【结果】相同处理时间,NaOH溶液浓度越高,枣花花柱软化程度也越高;而NaOH溶液浓度越高,所需要的软化处理时间也越短。选择1、2和3 mol/L NaOH溶液对枣花进行软化,都能取得良好的压片效果,但当NaOH溶液浓度超过4 mol/L后,枣花花柱组织明显变软,压片时组织也容易破碎。在相同软化方法处理的条件下,同一浓度水溶性苯胺蓝溶液的染色时间增加,对花粉管的染色效果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增强作用;而在相同染色时间内,用高浓度的水溶性苯胺蓝溶液对枣花进行染色,染色效果较低浓度的要好。【结论】1)选择1 mol/L或2 mol/L NaOH溶液来处理枣花花柱,都能取得较好的制片效果。2)在软化时间的选择上,软化0.5 h就能取得较好的压片效果,这能缩短试验需要的时间;在相同染色时间内,用高浓度的水溶性苯胺蓝溶液对枣花进行染色,染色效果较低浓度的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柱 花粉管 压片法 荧光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胁迫对油桐幼苗生理特性及叶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昕悦 左文中 +5 位作者 张帆航 米小琴 谭晓风 李树战 李乐生 李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2,共12页
【目的】研究油桐对土壤铬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油桐修复铬污染的土壤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油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施不同浓度铬含量(0、50、100、200和500 mg·kg^(-1))土壤对油桐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过氧... 【目的】研究油桐对土壤铬胁迫的响应机制,为油桐修复铬污染的土壤环境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1年生油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施不同浓度铬含量(0、50、100、200和500 mg·kg^(-1))土壤对油桐幼苗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气孔张开率和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在铬浓度为50 mg·kg^(-1)的土壤下,油桐幼苗生长无显著差异;2)在铬浓度为100 mg·kg^(-1)的土壤下,油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3)铬浓度为200 mg·kg^(-1)的土壤下,油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_(2)浓度(Ci)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MDA、SOD含量上升,气孔张开率降低,叶片厚度显著变薄(P<0.05);4)铬浓度为500 mg·kg^(-1)的土壤下,经过长期铬胁迫(60 d),油桐幼苗的光合系统受到严重破坏,Pn相比于对照降低了89.02%,总叶绿素Chl(a+b)含量降低了24.35%,MDA含量上升了47.18%,造成膜脂过氧化,相对电导率上升了1.43%,叶片厚度降低26.71%(P<0.05);5)油桐幼苗各部位金属铬含量随着土壤外施铬浓度的上升而增加,且金属铬在油桐幼苗根部的积累量最多,5个处理组的油桐幼苗根部铬积累量分别是叶片的61.51、22.30、61.77、64.18和38.25倍。【结论】油桐在土壤铬浓度不超过100 mg·kg^(-1)时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铬,起到修复土壤重金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铬胁迫 叶片解剖结构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激素含量与‘铁城一号’油茶开花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21
7
作者 喻雄 邓全恩 李建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54,共6页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和植物开花过程的关系密切,植物调控开花的其他途径一般是通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而达成,所以研究油茶开花期间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于了解油茶花期的形成机制及花期激素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为给油茶花期化学调控提供... 植物内源激素含量和植物开花过程的关系密切,植物调控开花的其他途径一般是通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而达成,所以研究油茶开花期间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于了解油茶花期的形成机制及花期激素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为给油茶花期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以‘铁城一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油茶花瓣中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茉莉酸(JA)5种内源激素含量在花期各个阶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不同激素的含量和含量比值对油茶花的形态建成和开花时期有不同的影响,CTK对‘铁城一号’油茶的开花具有促进作用,高水平的IAA、GAs、ABA对花的凋落有促进作用;ABA/CTK、ABA/GAs、ABA/IAA、IAA/GAs、ABA/(IAA+CTK+GAs)之值均低能够促进‘铁城一号’油茶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而ABA/CTK、ABA/GAs、ABA/IAA、IAA/GAs、ABA/(IAA+CTK+GAs)之值均高则有利于花芽的形态分化,GAs/CTK、IAA/CTK、(IAA+GAs)/CTK之值均高对花的凋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JA不论在花芽的生理分化期还是形态分化期都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铁城一号’ 激素 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剪冠形对油茶穗条生长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曹丽仙 曾建亮 +3 位作者 刘书彤 喻雄 古龙 李建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3,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冠形对油茶穗条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油茶采穗圃的最适修剪冠形,为提高穗条产量和质量、营建优质高效油茶采穗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油茶品种’铁城一号’为试验材料,以不修剪的树体为对照,研究平头形、圆头形... 【目的】研究不同冠形对油茶穗条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油茶采穗圃的最适修剪冠形,为提高穗条产量和质量、营建优质高效油茶采穗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8年生油茶品种’铁城一号’为试验材料,以不修剪的树体为对照,研究平头形、圆头形、圆锥形3种冠形的修剪处理对油茶穗条生长及质量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圆锥形树冠可以显著提高油茶穗条产量,平均单株穗条数和单位冠幅面积穗条产量分别提高了25.6%和37.3%,圆头形树冠穗条产量较对照有一定提高,但效果不显著,平头形树冠对提高穗条产量没有作用。与对照相比,圆头形树冠可以显著提高油茶穗条质量,其穗条长度和单穗条有效芽数分别提高了31.4%和22.6%,穗条直径、单穗条总芽数和单株有效芽数出现不同幅度增加,节间距更为合理,穗芽利用率更高。平头形树冠对提高油茶穗条质量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圆锥形冠形对提高穗条质量没有作用。不同冠形的油茶树冠不同位置穗条的生长状况存在差异。圆头形和平头形树冠外围穗条数量显著多于内围,与对照一致,且外围穗条数量比对照显著提高63.7%和58.7%。圆锥形树冠内围穗条数量多于外围,与对照相反,内围的穗条数量比对照显著增加77.2%,外围穗条数量较对照有所减少。油茶穗条长度、穗条直径、单穗条总芽数和单穗条有效芽数各指标间互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节间距与穗条长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在平头形、圆头形、圆锥形3种油茶修剪冠形中,圆头形是’铁城一号’油茶采穗圃较为理想的采穗冠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采穗圃 修剪 穗条 嫁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