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栽植密度对湖南主栽油茶品种幼林生长及油脂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兴慧 胡英杰 +3 位作者 吴俊涛 陆佳 袁德义 邹锋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1-281,共11页
【目的】为油茶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主栽品种‘华金’‘华硕’‘华鑫’油茶的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栽植密度,分别为4.0 m×2.5 m、4.0 m×2.5 m×2.5 m(宽窄行)、3.0 m×3.0 m,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 【目的】为油茶轻简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主栽品种‘华金’‘华硕’‘华鑫’油茶的幼林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栽植密度,分别为4.0 m×2.5 m、4.0 m×2.5 m×2.5 m(宽窄行)、3.0 m×3.0 m,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对这些品种的生长状况、光合相关指标以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3种栽植密度下油茶生长特性的差异不显著,相较于‘华金’和‘华鑫’,‘华硕’的长势更优。3种栽植密度下油茶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不显著,而蒸腾速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3.0 m×3.0 m密度处理下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华金’‘华硕’‘华鑫’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在4.0 m×2.5 m密度处理下最高,分别为2.35、2.39、2.05 mg/g。3种栽植密度下油茶种仁含油率的差异均不显著,脂肪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表型性状与含油率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下油茶的综合排名由优至劣依次为‘华硕’(3.0 m×3.0 m)、‘华鑫’(3.0 m×3.0 m)、‘华硕’(4.0 m×2.5 m×2.5 m)、‘华硕’(4.0 m×2.5 m)、‘华鑫’(4.0 m×2.5 m)、‘华鑫’(4.0 m×2.5 m×2.5 m)、‘华金’(4.0 m×2.5 m)、‘华金’(4.0 m×2.5 m×2.5 m)、‘华金’(3.0 m×3.0 m)。【结论】‘华金’‘华硕’‘华鑫’幼林期的适宜栽培密度分别为4.0 m×2.5 m、3.0 m×3.0 m、3.0 m×3.0 m。在油茶的生产栽培中,应根据品种确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且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栽植密度 生长 光合作用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溶磷菌促进油茶养分吸收的机制
2
作者 潘忠飞 尹倩 +3 位作者 马容 熊欢 董文统 邹锋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2-302,共11页
【目的】探究外源接种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与泛菌(Pantoea sp.)等溶磷菌株对田间油茶根际环境与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红壤地区油茶菌肥的研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大田栽植的‘长林40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单接伯... 【目的】探究外源接种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与泛菌(Pantoea sp.)等溶磷菌株对田间油茶根际环境与养分吸收的影响,为红壤地区油茶菌肥的研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大田栽植的‘长林40号’油茶为试验材料,设单接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sp.) HS5、单接泛菌(Pantoea sp.) CL37、混接Burkholderia sp. HS5+Pantoea sp. CL37、添加等量无菌水对照(CK) 4个处理。通过测定油茶叶片养分、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有效性磷组分、磷酸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等指标,并对测定指标进行冗余分析和Mantel分析。【结果】与CK处理相比,外源接种溶磷菌显著提高了油茶养分吸收。HS5+CL37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AP)、磷素活化系数(PAC)、N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LP),增幅分别为129.11%、227.30%、54.53%和8.82%。外源接种溶磷菌显著增加了氯化钙磷(CaCl2-P)、柠檬酸磷(Citrate-P)和酶磷(Enzyme-P),但降低了盐酸磷(HCl-P)的含量,且HS5+CL37处理对Citrate-P和Enzyme-P提升最显著。外源接种溶磷菌对油茶根际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了部分优势门和属类的丰度。Mantel分析表明,Methylomirabilota与uncultured_Acidobacteria_bacterium显著正向影响油茶对氮磷的吸收。【结论】外源接种溶磷菌通过调节油茶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及增强土壤磷酸酶活性促进土壤磷素活化,从而提高磷素有效性,促进油茶养分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溶磷菌 生物有效性磷组分 土壤磷酸酶活性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油6号’油茶带芽茎段快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子昱 侯思璐 +4 位作者 周必成 吴俊涛 胡英杰 袁德义 范晓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0-139,共10页
【目的】探究基本培养基、激素类型及配比对油茶带芽茎段芽诱导、芽增殖及无菌苗生根的影响,建立油茶高效快繁体系,为今后‘德油系列’油茶商品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油茶优良单株‘德油6号’的带芽茎段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 【目的】探究基本培养基、激素类型及配比对油茶带芽茎段芽诱导、芽增殖及无菌苗生根的影响,建立油茶高效快繁体系,为今后‘德油系列’油茶商品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油茶优良单株‘德油6号’的带芽茎段为试材,研究基本培养基、生长素、激素配比对芽诱导初代培养,IBA、IAA、KT等激素配比对芽增殖培养,速蘸IBA、水杨酸等处理方法对瓶内外生根培养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消毒方法以及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结果】IAA与IBA诱导外植体腋芽萌发显著高于NAA,且IAA在促进芽伸长方面明显优于IBA;WPM与1/2MS基本培养基对于芽诱导均有较好的生长效果,WPM培养基对芽生长速度方面有促进作用;油茶带芽茎段芽诱导正交试验设计采用6-BA、IAA、GA_(3) 3种激素,因素主次:IAA>6-BA>GA_(3),组合A_(1) B_(1) C_(1):WPM+1.0 mg/L 6-BA+1.0 mg/L IAA+2.0 mg/L GA_(3),诱导率为93.8%;采用WPM+2.0 mg/L 6-BA+0.25 mg/L IBA+1.0 mg/L KT,增殖系数为3.14,且生长强壮,叶片翠绿;对单芽处理其基部速沾5.0 mg/mL IBA(10 s)+1.0 mg/L水杨酸(20 s),生根效果明显,接入1/2MS(4 g/L琼脂)空白培养基生根率高达90.9%,而接入扦插基质为蛭石+珍珠岩=1∶1时,生根率达到了87.5%。【结论】建立了油茶带芽茎段的组培快繁体系,尤其是采用速蘸高浓度生长素的方法,通过瓶内外生根的方式达到了较高的生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组织培养 带芽茎段 诱导 丛生苗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冠层结实特性
4
作者 柏芮 袁德义 +1 位作者 卢世魁 马晓玲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6-274,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品种油茶树生长特性、各冠层果实性状和品质指标,探索油茶整形修剪最佳方式。【方法】对‘华硕’‘华鑫’‘华金’和‘湘林210’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树高、冠幅、地径和树形指数等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对4个油茶品...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品种油茶树生长特性、各冠层果实性状和品质指标,探索油茶整形修剪最佳方式。【方法】对‘华硕’‘华鑫’‘华金’和‘湘林210’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树高、冠幅、地径和树形指数等生长指标进行了调查,并对4个油茶品种树冠上层、中层和下层果实的性状和品质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油茶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树形特征。‘华硕’‘华鑫’‘湘林210’的平均树高相比于‘华金’分别降低了0.39、0.18、0.13 m,差异显著(P<0.05);‘华硕’‘华鑫’‘华金’的平均冠幅相比于‘湘林210’分别降低了0.22、0.25、0.14 m,差异显著(P<0.05);‘华鑫’‘华金’‘湘林210’的平均地径相比于‘华硕’分别降低了2.44、1.53、2.15 cm,差异显著(P<0.05)。树形会影响油茶的果实大小、果实成熟度、鲜果质量、果实横径、单果籽粒数和鲜出籽率等果实性状在冠层的分布。4个主栽品种油茶树上层果实颜色普遍比中层和下层更黄,成熟度更高。‘华硕’‘华鑫’‘湘林210’的中层果实大于上层和下层,‘华金’中层果实小于上层和下层。‘华硕’下层的鲜果质量、果实横径和单果籽粒数低于中层和上层;‘华鑫’下层的鲜果质量和鲜出籽率小于中层和上层,下层和中层的单果籽粒数小于上层;‘华金’中层的鲜果质量、果实横径、单果籽粒数和鲜出籽率大于上层和下层;‘湘林210’中层鲜果质量和鲜出籽率大于下层和上层,差异显著(P<0.05)。油茶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相对含量在品种间差异大,无明显冠层分布规律。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果实含油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华硕’(49.31%)、‘湘林210’(47.41%)、‘华鑫’(44.07%)和‘华金’(33.66%)。【结论】对4个品种油茶树生长特性、各冠层果实性状和品质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不同品种的树形特征和各冠层的结实特性,提出了4个油茶主栽品种的修剪方案:‘华硕’和‘华鑫’轻剪,‘华金’宜重剪,‘湘林210’宜中度修剪;‘华硕’重点清除下脚枝和徒长枝,‘华金’重点清除内膛枝和交叉重叠枝,‘华鑫’和‘湘林210’重点清除下脚枝和重叠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冠层 果实性状 含油率 整形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