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对桉树人工林根系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善宝 梁天合 +5 位作者 梁雪雨 王政烨 陈利军 曹继钊 吴立潮 朱原立 《桉树科技》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传统的炼山、大穴造林方式易引桉树人工林起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布置了桉树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方式并以大穴造林为对照,探讨两种方... 传统的炼山、大穴造林方式易引桉树人工林起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文章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布置了桉树免炼山、免挖穴、简力定植方式并以大穴造林为对照,探讨两种方式对桉树人工林根系与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两种造林方式桉树人工林的根系主要分布范围在土层0~70 cm且根系数量多分布于土层20~50 cm,两种造林方式间差异不显著。造林后前2年,简力定植区的桉树胸径、树高与蓄积量略低于对照区但差异不显著;造林3年后逐渐反超,至第五年简力定植区桉树胸径、树高、蓄积量相较于对照区分别增长4.90%、5.13%、15.00%。简力定植造林未对林木蓄积量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提高了林木的生长量,对解决桉树人工林地力下降等问题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免炼山 简力定植 根系分布 蓄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炼山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亚琼 王政烨 +10 位作者 温建科 邓永胜 黄康庭 陈晓龙 吴秦展 罗盼 唐健 陆星任 王修海 陈利军 吴立潮 《广西林业科学》 2021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了研究一种能代替炼山的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风炮机”和“二锄法”等高工效免炼山综合管理技术,探究免炼山处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炼山处... 为了研究一种能代替炼山的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风炮机”和“二锄法”等高工效免炼山综合管理技术,探究免炼山处理方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炼山处理4年后,林分的蓄积量、胸径和树高分别比炼山处理高出20.66%、1.88%和7.97%;免炼山区的树高生长速度显著高于炼山区,平均胸径在第3年显著高于炼山区,第3~4年胸径增长速度放缓,可能是未施肥造成的。该免炼山造林技术操作简便,在减少肥料投入量的情况下,免炼山区域桉树人工林生长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剩余物管理 高工效经营 炼山 免炼山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人工林土壤草甘膦残留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饶妍茜 陆湘云 +7 位作者 刘胜元 陈晨 刘森 温建科 罗盼 李辉 吴立潮 陈利军 《桉树科技》 2022年第2期15-19,共5页
基于长期施用除草剂草甘膦是否会在土壤中富积而造成土壤污染等问题,本文以5年生、8年生、11年生第一代桉树人工林以及清理尚未种植桉树的林地(CK)为研究对象,探究长期施用草甘膦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 基于长期施用除草剂草甘膦是否会在土壤中富积而造成土壤污染等问题,本文以5年生、8年生、11年生第一代桉树人工林以及清理尚未种植桉树的林地(CK)为研究对象,探究长期施用草甘膦的桉树人工林土壤中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土壤中草甘膦与AMPA残留浓度平均范围均<0.10 mg·kg^(-1);草甘膦与AMPA在林龄间呈现相同变化趋势,不同林龄间草甘膦残留浓度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但AMPA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pH值在CK土壤中最低,其他林龄间变化表现为先降后升,pH值过低,土壤中草甘膦和AMPA降解速度可能会变慢。研究未发现草甘膦及其代谢产物有随着林龄增加而逐渐富积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草甘膦 AMPA 代谢产物 残留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岑软油茶春梢期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含馨 吴立潮 +7 位作者 韦春凤 梁树绿 岑守思 欧兴旺 韦长江 卢胜 陈永桀 肖崇福 《绿色科技》 2024年第7期197-202,共6页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茶油可被制作成高档植物油,被称为“液体软黄金”。然而,油茶目前面临着产量低的发展困境。相关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油茶树体的营养平衡状态有关。为提高油茶产量,探讨了广西桂中地区不同产量油茶林叶片矿...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其茶油可被制作成高档植物油,被称为“液体软黄金”。然而,油茶目前面临着产量低的发展困境。相关研究发现,这可能与油茶树体的营养平衡状态有关。为提高油茶产量,探讨了广西桂中地区不同产量油茶林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范围及需肥次序。在广西桂中5个县镇区,以春梢期岑软3号油茶成林叶片为对象,运用DOP等方法对油茶叶片的11种养分(N、P、K、Ca、Mg、Mn、B、Fe、Cu、Zn、Na)进行了营养诊断。结果表明:油茶叶片Zn元素与Cu元素适宜值范围相较前人研究偏高。油茶叶片产量可能与微量元素B、Na、Cu有关,其可能是限制高、中、低产林油茶叶片的关键性因子。此外,低产林油茶叶片的产量低一定程度上可能与B含量过量有关。高产组的油茶叶片养分平衡状况优于中低产组,高产组需肥比较为:B>Ca>Mn>Fe>Zn>Na,中产组需肥比较为:Na>B>Mn>Fe>K>P>Mg,低产组施肥比较为:Cu>K>Mg>N>Zn>P。对于不同产量水平的油茶林应当因地制宜施肥,对于油茶林缺乏的元素如B、Na、Cu等应考虑多施肥,而对油茶体内过量的元素,则考虑减少施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春梢期 DOP(适宜值偏差百分数法) 营养诊断 岑软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