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9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产教协同的应用型工科研究生自主融入式实践培养体系构建与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陶涛 吴义强 +7 位作者 黄艳丽 李新功 袁光明 李贤军 卿彦 孙德林 陈星艳 欧阳周洲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138,共5页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研究生实践培养现状的三个主要表现出发,构建了以“自主”和“融入”为核心的实践培养体系,提出了从脉络清晰的课程体系、“四步走”循序渐进的培养路径、“三段式”科学合理的时间...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研究生实践培养现状的三个主要表现出发,构建了以“自主”和“融入”为核心的实践培养体系,提出了从脉络清晰的课程体系、“四步走”循序渐进的培养路径、“三段式”科学合理的时间规划和因人而异的精准施策四个方向进行科学规划,并明确了该实践培养体系对研究生、导师、学校和企业四个参与者提出的要求。最后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学科家具设计与工程方向的实践案例,验证了自主融入式实践培养体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 研究生教育 实践培养 产教协同 林业工程 家具设计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团队协同指导模式下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环境构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左迎峰 李新功 +2 位作者 李兆双 万才超 吴义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40,共3页
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建设与创新是确保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深入分析现有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组建多元化导师团队、完善研究生学术培养计划、制定“导师团队+课题小组”联合组会制度、搭建学术交流... 研究生培养环境的建设与创新是确保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深入分析现有林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组建多元化导师团队、完善研究生学术培养计划、制定“导师团队+课题小组”联合组会制度、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学术资源支持、建立学科学术评估和反馈机制等研究生培养环境构建方法;并以学科具体研究生培养、团队建设情况为例介绍了导师团队协同指导模式下的研究生培养环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的成效,以证明该模式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研究生 导师团队 培养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佩禹 姚萍屏 +7 位作者 徐宇轩 周海滨 王兴 邓敏文 康丽 陈琦 林永强 袁仔豪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高速列车紧急制动时,外部对制动闸片施加压力使其与高速运转的制动盘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摩擦过程消耗动能从而达到减速与制动的目的。闸片材料在制动过程发生损耗,其性能是影响高速列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 高速列车紧急制动时,外部对制动闸片施加压力使其与高速运转的制动盘直接接触产生摩擦力,摩擦过程消耗动能从而达到减速与制动的目的。闸片材料在制动过程发生损耗,其性能是影响高速列车制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综合性能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商用高速列车闸片材料,具有满足更高时速高速列车制动需求的潜力,从组元设计、制备工艺、服役性能3个方面综述了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研究进展,阐述了常见组元对材料宏观性能与组织的影响;介绍了铜基粉末冶金制备工艺流程与重要工艺;探讨了极端服役条件下闸片材料制动性能的评价体系与变化规律;展望了更高速度级铜基粉末冶金制动闸片的理论设计与应用方向。深入研究组元之间协调匹配性,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材料测试成本,是未来获取新型强韧化铜基粉末冶金闸片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铜基粉末冶金材料 闸片 制备工艺 制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材料与家具属性的关系研究
4
作者 程玉 李萍 左迎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0,共5页
木质材料作为天然生物基复合材料,从纳米尺度纤维素微纤排列到宏观视觉美学表达,其多层级结构特征,深度耦合于家具产品的功能-形态-文化三元体系。木质材料的功能性和价值性是家具设计的核心,形式随功能而生,家具结构必须与材料性质相... 木质材料作为天然生物基复合材料,从纳米尺度纤维素微纤排列到宏观视觉美学表达,其多层级结构特征,深度耦合于家具产品的功能-形态-文化三元体系。木质材料的功能性和价值性是家具设计的核心,形式随功能而生,家具结构必须与材料性质相适应。家具造型则是材料特性的直观映射,木材的纹理、色泽和触感等直观特性对家具造型属性有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讨木质材料在家具属性中的应用,分析其与家具结构、造型与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确立了“材性”与“构性”的互补关系,揭示木质材料特性与家具属性间的双向映射规律,为家具创新设计提供跨学科理论框架,使材质之美在家具设计中得到充分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人造板 造型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剩余物/无机轻质多孔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辉 吴昊 +2 位作者 帅海乐 郑龙 左迎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对常见的农林剩余物和无机胶黏剂及其特性进行概述,分析农林剩余物/无机轻质多孔材料的孔结构构筑方法和界面相容性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为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农林剩余物... 目的对常见的农林剩余物和无机胶黏剂及其特性进行概述,分析农林剩余物/无机轻质多孔材料的孔结构构筑方法和界面相容性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总结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为相关研究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从农林剩余物/无机轻质多孔材料的原材料与制作出发,介绍了孔结构物理构筑、化学构筑的成孔原理和性能对比,并提出通过农林剩余物预处理和无机胶黏剂预处理来提高两相界面相容性,进而提升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结果不同构筑方法对无机轻质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形成、形态、分布等的影响不同,合理的预处理方法对无机轻质多孔材料的力学性质、耐水性能的提升有着显著效果。结论目前对轻质复合材料制备和改性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多局限于理论实验阶段,应加强其产业化研究与应用,以创造更多社会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剩余物 无机胶黏剂 轻质多孔材料 孔结构 界面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南地区木材工业的现状与科技需求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年存 陈东华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30,共4页
概述中南地区木材工业产业体系、原料保障体系规模和产业集群模式,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该地区木材加工行业"十二五"期间的科技需求。
关键词 中南地区 木材工业 中密度纤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国工匠”背景下林业工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 被引量:3
7
作者 伍希志 李贤军 +3 位作者 邓旻涯 李科军 李泽 刘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24期273-274,277,共3页
在“大国工匠”和“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必然选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联合行业知名企业,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的“大国工匠”育人模式,在培养方案修订、产教融合实体平台、企业... 在“大国工匠”和“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必然选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联合行业知名企业,积极开展产教融合的“大国工匠”育人模式,在培养方案修订、产教融合实体平台、企业教师进课堂、“四维度”实践育人模式、资源与利益共享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在产教融合建设新工科的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林业工程 产教融合 大国工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水增韧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琴琴 李新功 +1 位作者 吴义强 郑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3,共10页
【目的】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和韧性较差,限制了其在建筑领域进一步的发展,针对此材料上述2种缺点开展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水增韧改性研究,扩展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提高其经济效益。【方法】以硅酸盐水泥... 【目的】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和韧性较差,限制了其在建筑领域进一步的发展,针对此材料上述2种缺点开展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的耐水增韧改性研究,扩展石膏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提高其经济效益。【方法】以硅酸盐水泥为无机改性剂、聚乙烯醇溶液(PVA)为增韧剂,探究两者协同对木纤维增强石膏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硅酸盐水泥和PVA在复合材料中产生了协同作用,可以弥补单掺水泥强度低和单掺PVA耐水性差的缺点。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为5.56和10.01 MPa,较改性前分别提升了40%和63%,2 h吸水率和24 h吸水率分别为19.83%和20.14%,比改性前分别降低了10.17%和11.97%,软化系数提高了0.4。XRD、FT-IR、SEM结果显示水泥与石膏的水化反应产生了钙钒石和硅酸钙凝胶等水化物,水化物填充水泥石膏基体。孔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水泥和PVA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孔隙率,减少超大孔的出现,复合材料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得到提升。【结论】硅酸盐水泥的加入使复合材料内部水化反应受到影响,导致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受到影响。加入PVA后的复合材料内部物质连接紧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是耐水性较差。硅酸盐水泥和PVA协同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弥补了单掺硅酸盐水泥复合材料力学下降和单掺PVA复合材料耐水性差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水泥 聚乙烯醇 木纤维 石膏基复合材料 耐水性能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林业工程学科思政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光辉 吴义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0-142,共3页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本文立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效融合的机制,形成系统的思政育人新模式,为学科建设...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本文立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建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效融合的机制,形成系统的思政育人新模式,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了以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林业工程 学科 思政育人模式 研究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基手性光子晶体膜传感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芷洁 陶涛 万才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共7页
近年来,纤维素纳米晶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卓越的生物降解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引起了科研人员极大的兴趣。综述了纤维素纳米晶膜在传感领域应用。首先,介绍了纤维素纳米晶的性质及其制备,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达到临界浓度时可自组装... 近年来,纤维素纳米晶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卓越的生物降解性能和优异的机械性能引起了科研人员极大的兴趣。综述了纤维素纳米晶膜在传感领域应用。首先,介绍了纤维素纳米晶的性质及其制备,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达到临界浓度时可自组装形成胆甾相液晶;接下来,介绍了纤维素纳米晶膜的性质及其制备,成膜后胆甾相液晶的特殊性能会被保留在薄膜中,使薄膜具有独特的左旋结构和鲜艳美丽的结构色;最后,重点介绍了通过功能修饰的纤维素纳米晶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便捷的操作性和优异的可再生性,使其在压力、温度以及水分这3个领域具有广阔的传感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胆甾相液晶 结构色 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治结构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研究进展
11
作者 谢志强 陈志彦 +3 位作者 姜勇刚 冯军宗 李良军 冯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3-601,共9页
新型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机身的大面积热防护系统,是飞行器抵抗外部气动加热、保护舱内设备不被烧毁、实现高速飞行的重要保障。随着飞行器向着高速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其热防护系统对防隔热一体化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耐温、更低热导、更... 新型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机身的大面积热防护系统,是飞行器抵抗外部气动加热、保护舱内设备不被烧毁、实现高速飞行的重要保障。随着飞行器向着高速化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其热防护系统对防隔热一体化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耐温、更低热导、更易安装等使用要求,新型高性能防隔热一体化材料是当前飞行器大面积热防护系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以柔性纤维隔热毡和刚性陶瓷隔热瓦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防隔热一体化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其次,综述近十年来出现的新型三明治结构防隔热一体化材料(SITPS)的研究进展,包括波纹芯、蜂窝芯、泡沫芯、折叠芯、晶格芯和缝合SITPS;最后,结合未来新型高速飞行器的更高需求和当前防隔热一体化材料性能提升面临的难点,对SITPS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结构 热防护系统 芯层结构 缝合结构 SITPS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摩擦学特性
12
作者 徐宇轩 王兴 +5 位作者 郭跃芬 周海滨 周佩禹 康丽 邓敏文 姚萍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5-174,共10页
WC与Cu界面结合强度不足严重影响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但业内尚未有良好的界面调控措施以优化性能。采用铜表面改性WC颗粒改善WC与Cu基体界面,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Cu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开展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与摩擦... WC与Cu界面结合强度不足严重影响铜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但业内尚未有良好的界面调控措施以优化性能。采用铜表面改性WC颗粒改善WC与Cu基体界面,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Cu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开展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表征与摩擦学性能研究。研究表明,Cu改性WC颗粒可良好地嵌入铜基体,颗粒与Cu基体界面较基体弹性恢复能力提升33%,硬度提升20%。15 wt.%Cu改性WC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物理性能与摩擦学特性,较纯铜粉末冶金材料体积密度提升8%,布氏硬度提升15%,摩擦因数波动幅度最小并稳定在0.75,磨损量最小为0.075 mm^(3),磨痕轮廓圆滑,磨损面最完整且大面积成膜。随Cu改性WC含量增大,主要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转变为剥离磨损,Cu改性WC颗粒促进摩擦转移层的形成,抑制磨损面裂纹的横向扩展。Cu改性WC颗粒与铜基体界面结合强度显著提升,15 wt.%复合材料抑制黏着磨损与疲劳磨损,摩擦学性能优异。采用Cu改性WC颗粒增强铜基摩擦材料有望成为优化WC与Cu基体界面提升铜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重要备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改性WC 铜基复合材料 界面 微观结构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纤维增强软木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
13
作者 肖朝顺 马炜袁 +2 位作者 魏新莉 何家相 杜辉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5,共6页
为了提高软木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以亚麻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亚麻纤维/软木复合材料。采用传递函数法测试软木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以吸声系数作为评价标准,并探讨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材料密度、亚麻纤维含量和材料厚度对... 为了提高软木复合材料的吸声性能,以亚麻纤维为增强材料,通过热压工艺制备亚麻纤维/软木复合材料。采用传递函数法测试软木复合材料的声学性能,以吸声系数作为评价标准,并探讨热压温度、热压压力、材料密度、亚麻纤维含量和材料厚度对亚麻纤维/软木复合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参数组合的结果可知:亚麻纤维/软木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在热压温度160℃、热压压力6MPa、热压时间15min、亚麻纤维质量分数10%、材料密度0.4g/cm^(3)、材料厚度15mm时,复合材料吸声性能最佳,吸声系数最高值达到0.8,平均吸声系数0.43,可替代传统的软木板应用于室内吸声装饰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纤维 软木 复合材料 吸声性能 室内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埃洛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达 刘静 +4 位作者 邓泽斌 赖升晖 黄金灼 王瑛赫 袁光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8-393,共6页
利用单一方式去除甲醛效果差,采用物理吸附与催化相结合的方式,可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以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纳米埃洛石(HNTs)为载体,MnO_(2)、CuO和CeO_(2)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用于去除室内甲醛的埃洛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结果... 利用单一方式去除甲醛效果差,采用物理吸附与催化相结合的方式,可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以硅烷偶联剂(KH550)改性的纳米埃洛石(HNTs)为载体,MnO_(2)、CuO和CeO_(2)为催化剂制备了一种用于去除室内甲醛的埃洛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结果表明:Cu-Mn-Ce已负载至纳米埃洛石中;且纳米埃洛石的大孔径和Cu-Mn-Ce的高比表面积为复合材料提供了更利于吸附甲醛的孔结构;此外,Cu-Mn-Ce的负载为复合材料提供了可将甲醛催化转化成CO_(2)和H_(2)O的活性氧,经过24h后,复合材料在室温下的甲醛去除率为57.4%。因此,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室内除醛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埃洛石 铜锰铈金属氧化物 室内除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钼酸插层水滑石复合CNFs气凝胶的制备及其隔热保温性能
15
作者 袁利萍 吴袁泊 +4 位作者 俞佳静 张世琰 孙铱 胡云楚 范友华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4,共10页
轻质、隔热和耐高温材料是航天人员和精密设备的必要保障。纳米纤维素(CNFs)因高比表面积、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强度等特性,在轻质航天航空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质脆易燃限制了其在高温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CNFs的耐高温性... 轻质、隔热和耐高温材料是航天人员和精密设备的必要保障。纳米纤维素(CNFs)因高比表面积、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强度等特性,在轻质航天航空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但是质脆易燃限制了其在高温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了提升CNFs的耐高温性能,本工作采用共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成功制备了[PMo_(12)O_(40)]^(3-)插层改性的Zn Al-PMo_(12)O_(40)-LDHs(PMo-LDHs,LDHs:类水滑石插层材料),将其与硼酸(BA)复合CNFs制备了PMo-LDHs+BA/CNFs气凝胶。当PMo-LDHs和B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NFs的62.5%和2.0%时,所制得的62.5PMo-LDHs+BA/CNFs气凝胶的密度为16.28 kg·m^(-3),导热系数为0.044 W/(m·K)。隔热背温实验表明,该气凝胶的t250(隔热背温达到250℃所需时间)长达2022.8 s,比纯CNFs延长867.8 s;其R250(隔热背温达到250℃时的升温速率)只有0.124℃·s^(-1),仅为纯CNFs R250的57.4%,表现出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灼烧实验显示,纯CNFs气凝胶在15 s内完全燃烧,而62.5PMo-LDHs+BA/CNFs气凝胶在81 s内未被点燃,且未出现明显收缩或变形。燃烧残余物的形貌结果表明,PMo-LDHs受热分解,在CNFs基材表面催化形成致密均匀的连续炭层,从而提高了CNFs气凝胶的耐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钼酸 插层水滑石 纳米纤维素 气凝胶 隔热保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毛竹抗弯力学性能
16
作者 李海涛 周文静 +2 位作者 吴义强 陈晨 许伟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目的】探究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竹材在极端环境下的建筑结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赤水市3~6年生毛竹为研究对象,制作有竹节和无竹节2种类型试件各66个;设置11个目标温度(-60、-40、-20、0、20、6... 【目的】探究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为竹材在极端环境下的建筑结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省赤水市3~6年生毛竹为研究对象,制作有竹节和无竹节2种类型试件各66个;设置11个目标温度(-60、-40、-20、0、20、60、100、130、175、185和200℃)进行三点弯曲试验,测试毛竹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析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温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的关系,并提出毛竹抗弯强度温度影响系数与温度以及抗弯弹性模量温度影响系数与温度的二次函数方程;通过微观结构观察,分析低温和高温条件下毛竹细胞壁的变化情况,揭示毛竹抗弯力学性能变化的内在机制。【结果】温度对毛竹抗弯力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升高,毛竹的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当温度升至200℃时,有竹节和无竹节试件的抗弯强度分别为常温下(20℃)抗弯强度的31%和31%,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常温下抗弯弹性模量的44%和41%;相较而言,当温度降至-60℃时,有竹节和无竹节试件的抗弯强度分别为常温下(20℃)抗弯强度的116%和115%,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常温下抗弯弹性模量的135%和128%;低温条件下毛竹表现出较高的强度和明显的脆性,高温条件下则表现出较低的强度和较大的塑性变形;竹节对抗弯强度的影响较小,无论是低温还是高温条件,有竹节和无竹节试件的抗弯强度差异均不明显;竹节对抗弯弹性模量具有显著不利影响,尤其在-40~130℃范围内表现明显;微观结构分析表明,低温条件下毛竹细胞壁保持完整且紧密,有助于力学性能提升,高温条件下由于水分蒸发和化学成分转化,毛竹细胞壁软化并逐渐变薄,其力学性能显著下降。【结论】在极端环境条件下,毛竹抗弯力学性能受温度变化的显著影响,低温有助于增强毛竹强度,但会导致更高的脆性;高温会削弱毛竹强度,并导致较大的塑性变形;竹节对毛竹抗弯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弹性模量具有一定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温度 竹节 抗弯强度 抗弯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衍生碳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其光伏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柴化云 程文杰 +2 位作者 柴亚玲 万才超 吴义强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对电极一般采用贵金属铂(Pt),但Pt在碘系电解液中易被腐蚀,导致DSSCs成本较高且稳定性不足,难以规模化生产。以可再生木质素为碳源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作为Pt对电极的廉价替代品无疑是一种理想策略。以木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对电极一般采用贵金属铂(Pt),但Pt在碘系电解液中易被腐蚀,导致DSSCs成本较高且稳定性不足,难以规模化生产。以可再生木质素为碳源制备高性能电催化剂作为Pt对电极的廉价替代品无疑是一种理想策略。以木质素为碳源、KOH为活化剂,通过一步热解法合成了多级多孔碳,并应用于DSSCs。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仪及全自动比表面积分析仪等方法研究了多孔碳的结构特征及孔隙特性,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太阳光模拟器、万用电表等设备评估了该衍生碳作为DSSCs对电极材料催化I-3还原的能力。结果表明,木质素衍生多孔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比表面积高达530.54 m^(2)/g,总孔容为0.64 cm^(3)/g,且同时具有微孔、中孔和大孔。其器件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及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达到了15.88 mA/cm^(2)、710 mV和7.27%,远高于活化前,甚至超过了Pt基电池,展现了其在DSSCs领域的应用潜力。综上所述,通过简单的共热解方法,KOH和木质素成功合成了多级多孔碳材料,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可实现电荷的快速转移,从而显著提升了电化学性能。因此,该多孔碳作为DSSCs对电极时,能显著提高器件的各个参数,并获得高于Pt基DSSCs的转换效率,表明木质素衍生碳具有作为Pt对电极廉价替代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多级多孔碳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对电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处理对竹纤维/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左迎峰 李萍 +3 位作者 刘文杰 李新功 江萍 吴义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06-2012,共7页
以NaOH溶液为改性剂对竹纤维进行碱处理,再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碱处理竹... 以NaOH溶液为改性剂对竹纤维进行碱处理,再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NaOH溶液浓度、碱处理时间和碱处理温度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碱处理竹纤维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碱处理使竹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大,单纤维的强度提高,有效提高了与PLA基体的机械黏接力。但碱浓度过大、处理时间过长或处理温度过高时,纤维素分子链排列致密程度降低,整体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NaOH溶液浓度为3%,处理时间为4h,处理温度为60℃时,所制得竹纤维/PLA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耐水性能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碱处理 聚乳酸 可降解复合材料 相容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纤维/聚乳酸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增塑改性 被引量:20
19
作者 左迎峰 李文豪 +3 位作者 李萍 赵星 李新功 吴义强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2,共6页
以竹纤维和聚乳酸(PLA)为原料,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尿素、甲酰胺和柠檬酸酯为增塑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一元增塑、二元复合增塑和三元复合增塑对竹纤维/PL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断... 以竹纤维和聚乳酸(PLA)为原料,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400、尿素、甲酰胺和柠檬酸酯为增塑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竹纤维/PLA可降解复合材料。探讨了一元增塑、二元复合增塑和三元复合增塑对竹纤维/PLA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抗弯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增塑剂对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增塑效果不同,甘油增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最大,甲酰胺增塑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最大,柠檬酸酯增塑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最优。二元复合增塑具有协同增塑效果,甘油/柠檬酸脂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弯强度最大,乙二醇/甲酰胺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乙二醇/柠檬酸酯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最优。三元复合增塑在获得较好相容性的同时,复合材料的韧性明显提高,甘油/柠檬酸酯/乙二醇、甘油/柠檬酸脂/甲酰胺复合增塑竹纤维/PLA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且断裂伸长率和耐水性能均较好,优于一元和二元增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纤维 聚乳酸 复合增塑 界面相容性 机械性能 耐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SiO_2凝胶/杨木阻燃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义强 田翠花 +3 位作者 卿彦 姚春花 李新功 杨守禄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13-14117,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磷酸铵(APP)-SiO2凝胶/杨木阻燃复合材料,表征其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物理力学性能,并研究其阻燃抑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PP-SiO2凝胶主要分布在木材导管、木射线及细胞间隙中,凝胶体系与木材纤维素形成氢键紧密...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磷酸铵(APP)-SiO2凝胶/杨木阻燃复合材料,表征其微观形貌、结构组成、物理力学性能,并研究其阻燃抑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PP-SiO2凝胶主要分布在木材导管、木射线及细胞间隙中,凝胶体系与木材纤维素形成氢键紧密结合。复合材料在700℃的失重率仅为素材的71.9%,残炭量由5.4%上升到31.9%,热稳定性改善。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生成速率、总烟释放量较未处理木材均明显降低,当APP浓度为18%时,复合材料的总烟释放量仅为素材的4.9%,表现出高效的阻燃抑烟特性。尽管复合材料的静曲强度略微降低,但其弹性模量明显上升,增幅高达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APP-SiO2凝胶 杨木 复合材料 阻燃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