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C-S-H晶种对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增强作用
1
作者 刘晓飞 尹健 +4 位作者 李思娇 仉文岗 薄其航 陈怡豪 何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8-2644,共7页
为解决高孔隙率下生态多孔混凝土(ecological porous concrete, EPC)强度下降的难题,通过优化胶凝材料体系,探究纳米C-S-H晶种对CFSS(cement-fly ash-slag powder-silica fume)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提升EPC骨料-水泥浆... 为解决高孔隙率下生态多孔混凝土(ecological porous concrete, EPC)强度下降的难题,通过优化胶凝材料体系,探究纳米C-S-H晶种对CFSS(cement-fly ash-slag powder-silica fume)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提升EPC骨料-水泥浆界面黏结强度,为后续在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基于纳米C-S-H晶种可提供成核位点并加速水化产物生成的原理,固定水胶比0.26和减水剂掺量0.15%,配制纳米C-S-H晶种不同掺量下的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实验使用水化热测试设备、维卡仪和水泥抗压试验机等,对水化热、凝结时间及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合专业数据处理软件对水化产物的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定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纳米C-S-H晶种掺量的增加,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浆体的凝结时间显著缩短,水化反应明显加速;当纳米C-S-H晶种掺量为1%时,1 d和28 d抗压强度相较空白组分别提升23.7%和14.5%。微观分析显示,纳米C-S-H晶种与粉煤灰、矿粉、硅灰协同作用,促使大量致密链网状水化产物在体系内部快速生成,提高了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结构的整体致密性和稳定性。本研究证实,纳米C-S-H晶种的合理掺量可在不明显降低EPC有效孔隙率的前提下,显著增强CFSS四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及后期力学性能,为EPC骨架强度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成果对生态多孔混凝土在道路建设、雨水渗透控制、隔音环保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高性能生态多孔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S-H晶种 多元复合胶凝体系 抗压强度 水泥水化 增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不平顺作用下具有不确定参数车辆系统随机振动分析
2
作者 毛晨洋 赵岩 刘凡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7-1976,共10页
针对具有不确定参数的车辆受到路面随机激励作用下的振动问题,在频域内建立了随机振动功率谱不确定性量化分析的多项式维数分解-虚拟激励法(polynomial dimensional decomposition pseudo-excitation method,PDD-PEM)。通过虚拟激励法... 针对具有不确定参数的车辆受到路面随机激励作用下的振动问题,在频域内建立了随机振动功率谱不确定性量化分析的多项式维数分解-虚拟激励法(polynomial dimensional decomposition pseudo-excitation method,PDD-PEM)。通过虚拟激励法将平稳随机振动分析转化为简谐载荷分析,将双随机问题转化为单随机问题;同时应用多项式维数分解方法构建了随机代理模型,给出以多项式基底表达功率谱响应的显式函数,有效实现了结构响应在不确定性参数空间的概率评估。数值算例中,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进行路面不平顺作用下具有不确定参数车辆系统随机振动分析,与蒙特卡罗方法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讨论了不确定参数对结构响应统计特性的影响,为具有不确定性车辆系统的参数优化和控制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量化 车辆动力学 随机振动 多项式维数分解 虚拟激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时效处理对激光熔覆Co-TiC-WS_(2)涂层组织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韩渴望 欧阳春生 +5 位作者 王怡 涂宇 丁科 刘秀波 郭红铄 傅俭毅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5-112,共8页
为提高TC4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固溶-时效处理和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不同TiC含量的2种Co-TiC-WS_(2)复合涂层(TiC质量分数分别为29.4%和19.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Co-TiC-WS_... 为提高TC4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采用固溶-时效处理和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表面制备不同TiC含量的2种Co-TiC-WS_(2)复合涂层(TiC质量分数分别为29.4%和19.5%)。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Co-TiC-WS_(2)复合涂层的微观结构,并考察Co-TiC-WS_(2)复合涂层在不同固溶-时效处理工艺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Co-TiC-WS_(2)复合涂层主要由连续基体(γ-Co固溶体)、硬质相(TiC和(Ti,W)C_(1-x))、润滑相(Ti_(2)SC和TiS)组成;复合涂层的硬度随着时效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着时效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TiC质量分数分别为29.4%的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最好,经1150℃/0.5 h固溶+750℃/3 h时效处理后,其硬度提升12%,摩擦因数下降5%,磨损率降幅超50%。时效处理后,TiC质量分数分别为19.5%的涂层磨损机制由黏着磨损转变为疲劳断裂,TiC质量分数分别为29.4%的涂层磨损机制由脆性断裂转变为磨料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合金 固溶-时效处理 激光熔覆 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质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臻徽 丁科 +1 位作者 何朝红 李建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2-128,共7页
重组竹与竹集成材是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竹质工程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有助于扩展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本研究对重组竹和竹集成材进行了抗弯和抗压力学性能试验,分别得到了它们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并分... 重组竹与竹集成材是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竹质工程材料,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有助于扩展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本研究对重组竹和竹集成材进行了抗弯和抗压力学性能试验,分别得到了它们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并分析了两种竹质工程材料的不同破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重组竹的抗弯和抗压力学性能要优于竹集成材;重组竹抗弯破坏表现为脆性破坏,竹集成材则表现出一定的延性特性;竹材的力学性能与其本身材料性能和胶合面的力学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竹集成材 抗弯试验 抗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块同位网格对管路流场的分区并行计算
5
作者 蒋光彪 钟海 +1 位作者 殷水平 陈胜铭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543,共8页
在基于多块同位网格和集群以突扩管路系统内部流场为算例开展的分区并行计算研究中,利用SIMPLE算法实施了可自定义分区的并行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和突扩比对突扩管内流动结构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基于自定义分区的不同分区方式及核... 在基于多块同位网格和集群以突扩管路系统内部流场为算例开展的分区并行计算研究中,利用SIMPLE算法实施了可自定义分区的并行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和突扩比对突扩管内流动结构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基于自定义分区的不同分区方式及核数工况下集群的并行计算效率,进一步分析负载对计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网格数、核数和分区方式对集群的计算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每个分区所包含的网格数越均匀即负载越均衡,并行计算效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块同位网格 自定义分区 并行计算 突扩管路流动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2合金激光熔覆钛基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秀波 王勉 +4 位作者 乔世杰 翟永杰 周仲炎 罗迎社 涂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90,共8页
为提升TA2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选用Ti-TiC-WS_2复合粉末在TA2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钛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系统地分析了涂层的物相、显微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分别在室温(20℃)、250℃和500℃下测试了基体和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其... 为提升TA2合金的摩擦学性能,选用Ti-TiC-WS_2复合粉末在TA2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钛基高温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系统地分析了涂层的物相、显微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分别在室温(20℃)、250℃和500℃下测试了基体和涂层的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的显微硬度(约HV_(0.5)1 005.4)是基体(HV_(0.5)190)的5倍;由于增强相TiC/(Ti,W)C_(1–x)和自润滑相Ti_2SC/TiS的综合效应,相比基体,复合涂层在所有试验温度下均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涂层的摩擦系数先变小后升高,在250℃下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0.257);涂层的磨损率随温度的升高一直降低,在500℃下磨损率最低[0.487×10^(–5) mm^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TA2合金 复合涂层 高温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激光熔覆钛基复合涂层组织和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秀波 周仲炎 +4 位作者 翟永杰 乔世杰 徐江宁 罗迎社 涂溶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9-85,共7页
为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激光熔覆钛基复合涂层组织和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A2钛合金表面制备40%Ti-25.2%TiC-34.8%WS_2(质量分数)复合涂层,将涂层分别置于300,500℃和700℃真空中保温1h,分析热处理前后涂层的显微组织... 为研究不同温度热处理对激光熔覆钛基复合涂层组织和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A2钛合金表面制备40%Ti-25.2%TiC-34.8%WS_2(质量分数)复合涂层,将涂层分别置于300,500℃和700℃真空中保温1h,分析热处理前后涂层的显微组织和微动磨损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未经过热处理涂层及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涂层的主要物相均为α-Ti,(Ti,W)C_(1-x),TiC,Ti_2SC和TiS。未热处理及经过300,500℃和700℃热处理1h涂层的显微硬度分别为1049.8,980.7,1143.3HV_(0.5)和1190.7HV_(0.5)。经过700℃热处理1h涂层表现出优异的微动磨损性能,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钛基复合涂层 热处理 微动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制环氧树脂结构胶粘剂的动态黏弹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东岚 李卉 +1 位作者 罗迎社 江大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环氧树脂胶粘剂具有许多修补或加固结构物所需的独特性能。由于其具有极为典型的黏弹性力学性能,研究环氧树脂胶粘剂在老化过程中的动态力学行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实验采用复配胺类固化剂,自制了一种环氧... 环氧树脂胶粘剂具有许多修补或加固结构物所需的独特性能。由于其具有极为典型的黏弹性力学性能,研究环氧树脂胶粘剂在老化过程中的动态力学行为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前景。实验采用复配胺类固化剂,自制了一种环氧树脂基修补胶,研究了其动态黏弹性。根据时间-温度等效原理建立了50℃下胶粘剂的频率-模量主曲线,分别使用整数阶和不同阶数的分数阶Zener流变模型对主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研究表明,分数阶Zener模型在较宽频率范围内对主曲线有较好的拟合效果,且分数阶数越低,拟合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胶粘剂 环氧树脂胶粘剂 动态黏弹性能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 分数阶Zen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激光熔覆Co-Cu/Ti_(3)SiC_(2)复合涂层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张诗怡 刘秀波 +4 位作者 刘一帆 祝杨 张林 孟元 梁金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为突破Ti6Al4V合金在关键运动零部件的应用限制,提高其耐磨减摩性能并延长稳定服役周期,采用激光熔覆技术成功在其表面制备Co-5%Ti_(3)SiC_(2)、Co-5%Ti_(3)SiC_(2)-10%Cu、Co-5%Ti_(3)SiC_(2)-20%Cu(wt.%)三种配比的复合涂层,系统分析... 为突破Ti6Al4V合金在关键运动零部件的应用限制,提高其耐磨减摩性能并延长稳定服役周期,采用激光熔覆技术成功在其表面制备Co-5%Ti_(3)SiC_(2)、Co-5%Ti_(3)SiC_(2)-10%Cu、Co-5%Ti_(3)SiC_(2)-20%Cu(wt.%)三种配比的复合涂层,系统分析三种复合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相、显微硬度以及室温和600℃下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理。研究发现:Co-5%Ti_(3)SiC_(2)涂层主要由γ-Co固溶体、润滑相Ti_(3)SiC_(2)、硬质相TiC和金属间化合物CoTi;构成,含Cu涂层出现新物相Cu及CuTi_(x)。性能上,复合涂层的显微硬度均得到大幅提高,达到Ti6Al4V基体(370 HV_(0.5))的2.1~2.4倍。室温下,Co-5%Ti_(3)SiC_(2)-10%Cu涂层表现出最好的减摩性能,摩擦因数降低了68.7%;而在600℃下,复合涂层发生严重氧化,形成氧化膜使磨损率降低,其中Co-5%Ti_(3)SiC_(2)-20%Cu涂层磨损率为2.5×10^(-7)mm^(3)/N·m,表现出最好的耐磨性。探索了一类新的耐磨减摩涂层体系,表现出良好的提升效果,并揭示了MAX相与传统软金属之间的协同润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合金 激光熔覆 耐磨性能 减摩性能 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激光熔覆Co-Ti_(3)SiC_(2)自润滑复合涂层微观组织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港 刘秀波 +4 位作者 刘一帆 祝杨 欧阳春生 孟元 罗迎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115,共11页
采用激光熔覆同步送粉法在304不锈钢上制备出自润滑耐磨涂层,熔覆粉末配比为纯Co, Co-2%Ti_(3)SiC_(2)(质量分数,下同)和Co-8%Ti_(3)SiC_(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熔覆涂层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 采用激光熔覆同步送粉法在304不锈钢上制备出自润滑耐磨涂层,熔覆粉末配比为纯Co, Co-2%Ti_(3)SiC_(2)(质量分数,下同)和Co-8%Ti_(3)SiC_(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熔覆涂层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304不锈钢与涂层在室温和600℃下的摩擦学性能与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激光熔覆Co-Ti_(3)SiC_(2)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高于基体(240.3HV_(0.5)),N1,N2和N3涂层的硬度分别为285.7HV_(0.5),356.3HV_(0.5)和463.8HV_(0.5),涂层主要由连续基体γ-Co固溶体,硬质相Fe2C,Cr7C3和TiC,润滑相Ti_(3)SiC_(2)组成。在室温下,基体和N1,N2,N3涂层的摩擦因数分别为_(0.5)6,0.62,0.68和0.42,N1,N2,N3三种涂层的磨损率分别为9.15×10^(-5),7.81×10^(-5),4.66×10^(-5) mm^(3)/(N·m),均明显低于基体(66.42×10^(-5) mm^(3)/(N·m));在高温下,基体和N1,N2,N3涂层的摩擦因数为0.66,_(0.5)4,_(0.5)2和0.46,N1,N2,N3三种涂层磨损率分别为37.79×10^(-5),35.6×10^(-5),18.83×10^(-5) mm^(3)/(N·m),均低于基体(41.3×10^(-5) mm^(3)/(N·m))。在室温和600℃下,涂层具有高于304不锈钢基体的显微硬度,且Co-8%Ti_(3)SiC_(2)涂层呈现出最好的自润滑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激光熔覆 Co-Ti_(3)SiC_(2)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层状固体润滑Ti3SiC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摩擦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汪阳 刘秀波 +2 位作者 欧阳春生 罗迎社 陈德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153,共12页
Ti3SiC2作为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兼具金属和陶瓷的双重性能,同时也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低密度、机械可加工性、优异的抗热震性能、高熔点、高热稳定性、耐高温氧化、耐腐蚀性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首先介绍了Ti3... Ti3SiC2作为一种新型的陶瓷材料,兼具金属和陶瓷的双重性能,同时也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低密度、机械可加工性、优异的抗热震性能、高熔点、高热稳定性、耐高温氧化、耐腐蚀性能,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首先介绍了Ti3SiC2内部晶体学结构,指出其与二元碳化物TiC有着紧密的晶体学关系,接着详细叙述了各种Ti3SiC2制备工艺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化学气相沉积(CVD)、磁控溅射(MS)、脉冲激光沉积(PLD)、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热等静压(HIP)、热压烧结(HP)、火花等离子烧结(SPS)等技术在制备Ti3SiC2及其复合材料方面的优点和不足。随后重点分析了温度、滑动速度、载荷、添加组分含量、对偶材料种类和润滑环境等因素对Ti3SiC2及其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在Ti3SiC2及其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指出进一步提高摩擦磨损性能,添加多元增强相,改进现有技术以及采取新型制备工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3SIC2 晶体结构 制备工艺 影响因素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粉末热模压成形致密化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俊辉 刘克非 +1 位作者 陈飞 吴庆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探寻木质粉末热压成形致密化规律,基于杨木粉末与芦苇粉末热压成形实验数据,借助有限元法分析成形压力对其压坯密度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形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压工艺条件下... 为探寻木质粉末热压成形致密化规律,基于杨木粉末与芦苇粉末热压成形实验数据,借助有限元法分析成形压力对其压坯密度的影响,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成形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压工艺条件下,依据Shima模型的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存在明显偏差,但当成形压力不小于50 MPa时,通过理论计算、实验检测与分析修正获得的由理论方程与修正项组成的杨木粉末和芦苇粉末的热压成形"压力-密度"模型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粉末 热压成形 致密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表面改性及其与树脂基体界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钟一 鞠苏 +1 位作者 石刚 罗迎社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50,共4页
分别采用化学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偶联剂处理、γ射线辐照等单一改性方法和"辐照+等离子体"、"辐照+等离子体+偶联剂"等综合改性方法对PBO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对各种不同方法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了单丝拉伸强度、... 分别采用化学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偶联剂处理、γ射线辐照等单一改性方法和"辐照+等离子体"、"辐照+等离子体+偶联剂"等综合改性方法对PBO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对各种不同方法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了单丝拉伸强度、与树脂的接触角和单丝拔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综合改性方法处理后的PBO纤维综合性能最优,单丝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5.1%,与水的接触角达到74.15°;与未经表面处理的纤维相比,其与树脂基体间的粘结强度提高了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表面改性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老化对树脂增强生物板蠕变性能影响及其时间-应力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玉果 罗迎社 彭万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128,共7页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进行三点弯曲蠕变实验,研究了湿热老化对树脂增强生物板蠕变性能的影响。利用时间-应力等效原理,选取本试验所考虑的应力水平范围内的最低应力水平为参考应力(σ=69.2 MPa),将其... 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对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进行三点弯曲蠕变实验,研究了湿热老化对树脂增强生物板蠕变性能的影响。利用时间-应力等效原理,选取本试验所考虑的应力水平范围内的最低应力水平为参考应力(σ=69.2 MPa),将其他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柔量曲线向参考曲线进行水平移位,构建了经历不同湿热老化时间的树脂增强生物板在参考应力水平下的蠕变柔量主曲线,从而可以通过较高应力水平下的短期蠕变行为来预测材料在较低应力水平下的较长期的蠕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增强生物板 湿热老化 时间-应力等效原理 蠕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不锈钢激光原位合成自润滑涂层的宽温域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勉 刘秀波 +2 位作者 欧阳春生 罗迎社 陈德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43,共11页
由于304不锈钢在中、高温下摩擦学性能较差,制约了其在重要摩擦运动副零部件上的应用。为改善304不锈钢的摩擦学性能,以Ni60粉末为增韧相,WS2为合成润滑相的前驱化合物,TiC为高硬度耐磨相,采用高能激光束在其表面原位合成自润滑耐磨复... 由于304不锈钢在中、高温下摩擦学性能较差,制约了其在重要摩擦运动副零部件上的应用。为改善304不锈钢的摩擦学性能,以Ni60粉末为增韧相,WS2为合成润滑相的前驱化合物,TiC为高硬度耐磨相,采用高能激光束在其表面原位合成自润滑耐磨复合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探针式材料表面磨痕测量仪表征涂层和基体的物相、微观结构、显微硬度与表面形貌,并系统研究涂层和基体在20,300,600,800℃下的摩擦学性能及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Cr0.19Fe0.7Ni0.11,Ti2SC,Fe2C,Cr7C3,CrS和WS2组成;涂层的平均显微硬度(302.0HV0.5)略高于基体(257.2HV0.5),但涂层上部区域的硬度(425.4HV0.5)约为基体的1.65倍;涂层在所有等温摩擦学实验中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低于基体,300℃时涂层润滑效果最好,摩擦因数为0.3031,600℃时涂层耐磨效果最好,磨损率为9.699×10^-5 mm^3·N^-1·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不锈钢 激光原位合成 自润滑 复合涂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aCO_3对其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动态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宁 罗迎社 胡云楚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7-122,共6页
通过超声波分散改性技术对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改性纳米碳酸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木纤维(WF)/聚丙烯(PP)/纳米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使用ARES旋转流变仪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 通过超声波分散改性技术对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改性纳米碳酸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木纤维(WF)/聚丙烯(PP)/纳米碳酸钙三元复合材料。使用ARES旋转流变仪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扫描频率、温度及纳米Ca CO3含量均会对体系的流变性能产生影响。随着扫描频率的增大,体系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越大,而复数粘度η*则减小,温度升高时复数粘度和松弛时间降低。当纳米Ca CO3加入量≤15%(质量分数)时,随着纳米Ca CO3含量的增加,WF/PP/纳米Ca CO3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逐渐增加且均高于WF/PP,当纳米Ca CO3加入量>15%(质量分数)时,反而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纳米碳酸钙 动态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6Al4V合金激光熔覆NiMoSi复合涂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6
17
作者 柯金 刘秀波 +3 位作者 庄宿国 杨霞辉 梁珏 罗迎社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7,共9页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以Ni-48%Mo-32%Si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复合涂层,分析涂层物相、组织结构、高温抗氧化性能及抗磨损性能,并讨论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无裂纹,与基体实现了... 为提高Ti6Al4V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以Ni-48%Mo-32%Si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复合涂层,分析涂层物相、组织结构、高温抗氧化性能及抗磨损性能,并讨论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无裂纹,与基体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硬质相Ti5Si3、MoSi2和Mo5Si3均匀分布于基体α-Ti、NiTi中。经恒温800℃氧化100 h后,复合涂层的氧化膜主要由TiO2、SiO2和NiO组成,结构连续致密,表现出较好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而Ti6Al4V合金氧化膜主要为疏松TiO2,表面氧化严重;氧化后,复合涂层和基体的单位面积增重分别为1.31和23.38 mg/cm2;复合涂层和基体的摩擦因数分为0.44和0.52、磨损率分别为16.2×10-5和22.6×10-5mm3/Nm,复合涂层的摩擦学性能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NiMoSi 复合涂层 高温氧化 耐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林下饲用植物压缩蠕变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燕 王天佐 +1 位作者 袁宁 罗迎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9-136,共8页
近年来,我国南方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绿色林产品、农副产品。通过研究南方林下饲用植物在加载阶段和保压阶段的蠕变特性,可以揭示林下饲草在受压时的变化规律。分析压缩力对保压阶段草物料蠕变特性的影响,可以得出... 近年来,我国南方林下经济产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绿色林产品、农副产品。通过研究南方林下饲用植物在加载阶段和保压阶段的蠕变特性,可以揭示林下饲草在受压时的变化规律。分析压缩力对保压阶段草物料蠕变特性的影响,可以得出产品密度的变化趋势。本文对不同压块压强及不同压块温度下的南方林下红薯藤与百喜草压缩蠕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M]|[N]流变模型能较好的拟合蠕变过程,利用Origin7.5进行拟合,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得到了不同压块压强和不同压块温度下红薯藤与百喜草的压缩蠕变本构方程。并进一步推导出了红薯藤与百喜草在一定应变条件下的松弛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林下饲用植物 蠕变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正兴 候早 +4 位作者 刘秀波 刘一帆 张林 孟元 刘怀菲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运动部件在润滑油脂失效或无润滑介质时磨损加剧,通过激光技术在部件表面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介绍了通过激光技术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的质量评价指标,对自润滑复合涂层基体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从金属基、陶瓷基... 运动部件在润滑油脂失效或无润滑介质时磨损加剧,通过激光技术在部件表面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介绍了通过激光技术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的质量评价指标,对自润滑复合涂层基体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从金属基、陶瓷基、高分子自润滑三种基体复合涂层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指出自润滑复合涂层目前存在的问题。自润滑复合涂层对基材耐磨减摩性能的提升是明显的,不同涂层材料体系间的研究方式和进展存在差异,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未来激光制备自润滑复合涂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复合涂层 固体润滑 摩擦学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晶型淀粉与月桂酸复合对其抗老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解明昱 李安平 +1 位作者 李冬阳 肖建萍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9-96,共8页
以玉米、马铃薯和锥栗淀粉为原料,探究3种晶型淀粉与月桂酸复合对其短期和长期老化性能的影响。流变结果显示,无论是否与月桂酸复合,3种晶型淀粉糊化后在2 h内均快速老化,但与月桂酸复合后的G′(t)/G′(0)值和tanδ值均显著低于和高于... 以玉米、马铃薯和锥栗淀粉为原料,探究3种晶型淀粉与月桂酸复合对其短期和长期老化性能的影响。流变结果显示,无论是否与月桂酸复合,3种晶型淀粉糊化后在2 h内均快速老化,但与月桂酸复合后的G′(t)/G′(0)值和tanδ值均显著低于和高于对应的淀粉糊化物(P<0.05),淀粉短期老化受到抑制;DSC结果表明,3种晶型淀粉与月桂酸的复合物在110~120℃处出现新峰,证实淀粉与脂肪酸形成复合物;凝胶硬度、傅里叶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的结果分别显示,复合物与对应的淀粉糊化物相比,储存14d后的糊化淀粉凝胶硬度、R1047/1022值和相对结晶度均显著减小(P<0.05),X-衍射图谱中17°处的衍射峰强度降低,表明与月桂酸复合后抑制支链淀粉的重结晶,延缓了糊化淀粉的长期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型 淀粉 月桂酸 复合 老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