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1
作者 黄敏捷 曹兰芳 +1 位作者 何曦 刘心晨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144,共12页
林业生产率是评价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重要指标,研究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评价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通过空间相关性模型分析其空间集聚分异... 林业生产率是评价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重要指标,研究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中国林业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评价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然后通过空间相关性模型分析其空间集聚分异特征,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4—2021年中国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未达到有效水平,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2)2004—2021年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莫兰指数值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3)政策因素政府干预水平、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率及自然因素森林资源覆盖率对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表明,实现林业第一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关注林业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的主导因素,要从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第一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因素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
作者 王莹莹 黄江泉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20期160-164,共5页
在国家经济下行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之际,引导大学生走向创业具有极大双重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更是为大学生尤其是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巨大契机,在创业推拉合力助推下,了解农学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在国家经济下行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剧增之际,引导大学生走向创业具有极大双重效应,乡村振兴战略的纵深推进更是为大学生尤其是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巨大契机,在创业推拉合力助推下,了解农学类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采取针对性措施支持其创业梦想成功落地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结合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个体特征、个人能力、创业教育、家庭支持、政策环境和社会资源6个一级维度,系统分析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性别、农业专业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父母情感态度支持、学校创业课程、参与涉农创新创业比赛、乡村人脉网络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究结论:提高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5个方面协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学类专业学生 返乡创业意愿 大学生返乡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视角下林业碳汇资产的属性确认与计量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亚连 廖千禧 张启航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双碳经济”新格局下,林业碳汇作为当下成本最低的“碳吸收”手段已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新宠”。解决林业碳汇在碳汇交易过程中的会计核算问题有助于实现林业碳汇多重效益。文章基于产权理论,探讨了林业碳汇资产的会计属性及计量方式。... “双碳经济”新格局下,林业碳汇作为当下成本最低的“碳吸收”手段已成为学术研究中的“新宠”。解决林业碳汇在碳汇交易过程中的会计核算问题有助于实现林业碳汇多重效益。文章基于产权理论,探讨了林业碳汇资产的会计属性及计量方式。首先,作为一项特殊自然资源,林业碳汇具备确认为资产的特征,依据交易过程可“二分”会计主体:碳汇需求方与开发经营方分别以“环境资产”与“交易性环境资产”为资产确认类型。其次,在计量方式上,以森林碳储量和市场价格为基础进行林业碳汇资产技术计量和经济计量,获得实物产权和财权对应的实物量和价值量。最后,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探究了碳汇买卖双方针对林业碳汇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资产 产权 资产属性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碳汇效率时空演化特征——基于三阶段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启航 张亚连 +2 位作者 谭桂菲 黄崇超 袁宝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69-6782,共14页
提高林业碳汇效率是缓解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客观评价我国林业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加快国土空间绿化进程。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8—2021年林业碳汇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GML指数... 提高林业碳汇效率是缓解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客观评价我国林业碳汇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有助于加快国土空间绿化进程。采用三阶段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8—2021年林业碳汇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GML指数、Moran′s I指数和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对林业碳汇效率的变化规律及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林业碳汇效率总体水平不高,不同地区间差异明显;四大林区林业碳汇效率呈现“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的空间分异格局;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低效率地区呈现出“追赶”高效率地区的趋势。(2)林业碳汇效率变化呈上升趋势,其中GML指数最高的地区为东北林区、最低的为北方林区;技术进步对林业碳汇效率提升的贡献较大,不同地区对综合效率的依赖程度不同。(3)林业碳汇效率具有空间非均衡性,高效率地区与低效率地区间呈现“包围状”分布,且该特征在时间上保持稳定;2015年后林业碳汇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空间分布存在聚集效应;考虑空间滞后项的空间马尔可夫链结果表明,邻域类型对林业碳汇效率状态转移影响显著,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近邻效应,呈现“高高趋同,低低趋同,高带动低,低抑制高”的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对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碳汇效率 碳中和 时空演化特征 三阶段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下的林业碳汇会计计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桂菲 梁旭文 +1 位作者 黄崇超 张亚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6-152,共7页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林业碳汇作为绿色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计量与实务处理日益受到关注。当前,学术界对林业碳汇会计计量模式尚未达成一致,文章以新质生产力为背景,着重探讨林业碳汇会计的计量与实务处理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影响...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林业碳汇作为绿色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计量与实务处理日益受到关注。当前,学术界对林业碳汇会计计量模式尚未达成一致,文章以新质生产力为背景,着重探讨林业碳汇会计的计量与实务处理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影响林业碳汇会计计量的特征,提出林业碳汇会计计量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量,主张采用货币计量的计量单位及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混合计量方式,并基于案例分析明确初始计量至后续计量的具体会计程序。研究为解决林业企业的林业碳汇计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林业碳汇会计 会计计量 实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衡阳市为例
6
作者 陈国生 王毅 +2 位作者 胡雪晴 蒋根丁 陈政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6期6-10,共5页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形态,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衡阳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民生活水平、数字农业建设水平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衡阳市的数字...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社会经济形态,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以衡阳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民生活水平、数字农业建设水平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衡阳市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数字乡村建设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但区域发展存在差异;数字技术应用对农业现代化转型、农民生活服务普惠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建议通过强化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聚焦农民生活需求,提升数字服务普惠性,补齐数字基建短板,构建城乡融合新生态,以提高衡阳市数字乡村建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县域数字乡村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13省份林业产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7
作者 姜微 汤旭 刘俊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663-5673,共11页
研究林业产业生态效率能够准确了解到目前南方林区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对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2005年到2016年间南方林区(13个省域)的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对比... 研究林业产业生态效率能够准确了解到目前南方林区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对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2005年到2016年间南方林区(13个省域)的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对比分析各省域的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运用变系数模型对不同省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6年间南方林区产业生态效率总体是呈缓慢上升趋势,生态效率均值最高的是广东,其次为江苏和浙江,排在最后三位的是广西、贵州、云南;除了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其他9个省份的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值均值低于0.5,说明林业产业生态效率整体水平较低且呈现显著的较大差异;根据时空演变可看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但西部地区整体水平较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各省份经济实力的梯次分布基本趋同。(2)林业产业生态效率提升重点在环境效率,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相较东部地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其中环境效率中废气、废弃物排放效率是减排重点。(3)环境规制对于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影响最大,其次市场化对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影响较大,森林覆盖度对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影响跟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影响是最为不显著的。文章从研究数据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生态效率 非径向距离函数 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环境规制门槛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姜微 刘俊昌 胡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6-174,共9页
【目的】研究林业产业生态效率能够准确了解到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核密度函数时空演变趋势及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林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方法】以我国26个... 【目的】研究林业产业生态效率能够准确了解到目前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核密度函数时空演变趋势及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强度对林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对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方法】以我国26个省(区、市)林业产业为研究对象,依据生态文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选取从业人数、固定资本投资、能源消耗为投入指标,林业总产值为期望产出指标,三废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构建资源环境约束视角下的非径向方向距离模型。模型测算2005-2016年的我国26省(区、市)林业产业生态效率值,分析不同省域林业产业绿色发展情况。【结果】1)我国林业生态效率整体上呈现从西部到东南部慢慢升高的趋势,以东部地区的林业生态效率最高,中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值居中;西部、东北部林业生态效率值较低。因此,我国各省(区、市)的林业生态效率值分别与各省份经济实力保持基本趋同趋势。2)从时空演变来看,西部、中部以及我国的林业生态效率都是呈现先下降而后上升,再波动后稳定的趋势;东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值先固定范围波动,而后直线上升,再保持较为稳定的趋势;东北部地区林业生态效率先下降再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3)环境规制对于林业生态效率影响表明:当环境规制条件小于0.599 5时,对林业生态效率正向影响;当环境规制条件在0.599 5和0.816 5区间水平里,环境规制对林业生态效率是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环境规制的强度越高,其产生的成本越来越高,导致影响系数的降低。环境规制越严苛大于0.816 5时,对生态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生态效率 门槛回归模型 核密度函数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及差异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曹兰芳 尹少华 +1 位作者 曾玉林 伍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179,共6页
集体林确权到户后,农户成为集体林区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生产经营主体。本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根据农户家庭林地资源异质性将农户分成:商品林农户、公益林农户和兼有林农户,建立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资金、劳动力投入决策行为联立方程... 集体林确权到户后,农户成为集体林区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生产经营主体。本研究以湖南省为例,根据农户家庭林地资源异质性将农户分成:商品林农户、公益林农户和兼有林农户,建立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生产资金、劳动力投入决策行为联立方程组,采用Biprobit模型实证研究相关林改配套政策对3类农户林业资金、劳动力投入决策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改配套政策对商品林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有更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较低的生态补偿标准和严格的限额采伐降低了公益林农户投入意愿;林改配套政策对兼有林农户林业生产投入决策行为的影响暂时较模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异质性农户 投入决策行为 配套政策 联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地确权、政府管制与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管护行为——基于湖南省7年连续观测数据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兰芳 曾玉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694-6703,共10页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后农户成为集体林区商品林和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主体,基于林地资源属性差异将农户分为商品林农户与公益林农户,阐释了林地确权与政府管制作用于两类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表明:林地确权能... 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后农户成为集体林区商品林和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主体,基于林地资源属性差异将农户分为商品林农户与公益林农户,阐释了林地确权与政府管制作用于两类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的影响及差异。研究表明:林地确权能有效激励两类资源异质性农户林业管护意愿和管护强度;林木采伐管制对商品林农户林业管护行为没有产生消极影响,但对公益林农户林业管护行为有显著消极影响;林权抵押贷款管制消极影响公益林农户林业管护行为;生态补偿不能直接促进公益林农户林业管护行为,但其能有效弱化林木采伐管制和林权抵押贷款管制产生的消极影响。本研究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林改配套政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激励 政府管制 生态补偿 商品林农户 公益林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组织模式、产业链整合与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炜虹 肖淑娟 +1 位作者 杨彩艳 闵锐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基于454份小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产业组织模式与产业链整合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横向合作模式与纵向协作模式均能够提升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水平,且... 基于454份小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产业组织模式与产业链整合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市场交易模式,横向合作模式与纵向协作模式均能够提升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水平,且紧密型纵向协作模式比松散型纵向协作模式的提升效应更高。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产业链整合是产业组织模式影响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实现机制,增强产业链环节整合能够促进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产业组织模式通过产业链整合强化小农户的绿色生产自我效能及绿色技术获取能力,并依托这两条路径促进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显示,当村庄组织能力较强时,纵向协作模式对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反之,横向合作模式则发挥更大作用;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横向合作模式与纵向协作模式对促进小农户生产绿色转型的效应更为显著。据此,建议提升农业产业组织对小农户的吸纳能力,强化农业产业组织的产业链整合水平,加强村集体与地区政府对农业产业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模式 产业链整合 小农户 生产绿色转型 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曹兰芳 王立群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30-232,共3页
为促进湖南林业经济增长,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土地和集体林权制度等要素在1980—2010年间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土地要素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呈正向影响且显著,资本要素呈负向影响且显著,制度要... 为促进湖南林业经济增长,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土地和集体林权制度等要素在1980—2010年间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土地要素对湖南林业经济增长呈正向影响且显著,资本要素呈负向影响且显著,制度要素不显著。同时还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解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增长 投入-产出模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综合评价法在林业投入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铁光 熊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从林业投入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各选取了四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两者协调度的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的方法测度了各省(区、市)林业投入得分情况与生态环境得分情况,并通过协调度计算公式测度了各省(区、市)两者协调情况。实... 从林业投入与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各选取了四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两者协调度的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的方法测度了各省(区、市)林业投入得分情况与生态环境得分情况,并通过协调度计算公式测度了各省(区、市)两者协调情况。实证发现,两者协调度的省际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中东部地区的浙江、山东、湖南等省实现了两者优质协调发展,而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新疆等省两者则出现失调。研究认为,林业投入的区域性不均衡、生态基础的区域不均衡以及经济和制度环境的区域差异是导致林业投入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省际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而加大林业领域投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加快林业重点领域和重点设施投入力度、加强林业支撑与保障投入力度、加速产业的生态转型发展等是促进两者协调度提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林业投入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关联规则挖掘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德良 邓德胜 刘永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87-88,共2页
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外部因素,根据在全国8所高校的调查获得的12290个毕业学生数据,用MS SQL SERVER 2005商务智能模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专业因素、性别因素... 文章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内外部因素,根据在全国8所高校的调查获得的12290个毕业学生数据,用MS SQL SERVER 2005商务智能模块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专业因素、性别因素等。可以认为,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供求结构矛盾导致的相对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林业生态圈配置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甘瑁琴 李建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0-144,共5页
提出要将长株潭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现城市群森林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围绕长株潭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对长株潭地区林业生态圈的空间结构、生态布局、景观布局及森林类... 提出要将长株潭建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实现城市群森林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围绕长株潭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遵循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对长株潭地区林业生态圈的空间结构、生态布局、景观布局及森林类型结构进行了配置和调整,构筑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长株潭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体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促进城市群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地区 林业生态圈 生态经济 可持续发展 森林类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农视域下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评价分析——以湖南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璇 田治威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通过对湖南省500户林农的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林农林业社会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IPA分析法对湖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水平相对于林农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显得落... 通过对湖南省500户林农的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林农林业社会服务需求和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IPA分析法对湖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湖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水平相对于林农日益增长的需求仍显得落后,林农对林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满意度不高。为进一步完善湖南省林业社会化服务,应做到以林农为本,促进供给体系结构优化,从而实现林农需求与林业社会化服务多元供给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社会化服务 林农 供给机制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衡互促: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开放式教育模式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颖 尹少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75,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与白俄罗斯21世纪“外资引进”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开放、多元的教育改革诉求相契合,得到了白俄罗斯政府的积极响应。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以“开放”为主旨,构建起了“三位一体”“上推下拉”“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与白俄罗斯21世纪“外资引进”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开放、多元的教育改革诉求相契合,得到了白俄罗斯政府的积极响应。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以“开放”为主旨,构建起了“三位一体”“上推下拉”“协同互促”三大关系模式,形成了普惠白俄罗斯社会的“均衡互促”开放式教育特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 开放式 教育模式 均衡互促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参数混合模型的林业经济增长与政府投资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微 刘俊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70-274,共5页
运用中国1953—2013年时段数据分阶段分别采用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半参数混合模型,以Ram提出的两部门理论为框架,研究政府林业投资对区域林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1953—2013年,我国政府投资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外部作用... 运用中国1953—2013年时段数据分阶段分别采用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半参数混合模型,以Ram提出的两部门理论为框架,研究政府林业投资对区域林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1953—2013年,我国政府投资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外部作用,而由于两部门之间的要素生产率差异看不出来,经过判断得出政府支出对林业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总作用,但这个正向的总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在1953—1980年,我国政府投资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外部作用,而由于两部门之间的要素生产率差异看不出来,使得政府投资对林业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向总作用,而且结合当时的国情看,政府投资对于林业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很显著。1981—2013年,由于非线性的参数有3个,政府投资对于林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很难判断出来,只能说政府投资对于林业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向外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参数混合模型 政府投资 林业经济增长 外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培养路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甘瑁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88-89,共2页
随着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狭义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模块。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高校和学... 随着工商管理类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备受关注。狭义的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模块。面对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三方应协调起来,通过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完善培养体系、学生自我构建培养方案等路径,全方位培养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商管理类大学生 就业能力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性视角下大学生返乡创业角色化形成的现实考量及路径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江泉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116,共6页
返乡创业大学生如同大学生村医、村官一样给人们以极强角色化感官冲击,只是其角色远不如大学生村医、村官那么令人感知美好,然而,大学生从城市返回乡村,从依赖就业提供到自主创业并为他人创造岗位,其角色行为的主体能动性特征鲜明。为此... 返乡创业大学生如同大学生村医、村官一样给人们以极强角色化感官冲击,只是其角色远不如大学生村医、村官那么令人感知美好,然而,大学生从城市返回乡村,从依赖就业提供到自主创业并为他人创造岗位,其角色行为的主体能动性特征鲜明。为此,文章揭示大学生返乡创业的角色化内涵,剖析大学生返乡创业角色在主动性考量下形成的现实因素,展示主体能动性驱动下大学生返乡创业理想角色形成的完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返乡创业 角色化 主体能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