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茶根际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及其解磷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薛镒 罗敦 +2 位作者 周国英 刘君昂 邓小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4-104,共11页
【目的】从油茶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解磷细菌,研究其解磷特性及对油茶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无机磷选择培养基进行解磷菌的筛选,观察其性状并确定其分类地位;测定其生长曲线,确定菌株生长最佳时间;利用功能性选择培养基测定... 【目的】从油茶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解磷细菌,研究其解磷特性及对油茶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无机磷选择培养基进行解磷菌的筛选,观察其性状并确定其分类地位;测定其生长曲线,确定菌株生长最佳时间;利用功能性选择培养基测定菌株的固氮、解钾、解蛋白酶、解纤维素酶、解淀粉酶、产铁载体能力,并测定其分泌IAA的含量,将其与油茶炭疽病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研究其是否具有抗病能力;确定菌株耐盐性、最适生长的氮、碳源以及磷酸钙添加量;将解磷菌发酵液通过灌根和叶面喷施2种方式处理盆栽油茶,测定解磷菌对油茶叶片PAL、PPO、POD酶活性、土壤脲酶、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高效解磷菌株CSUFT-GXP-084,其D/d值为3.67,溶磷量为60.35 mg/L,分子鉴定确定其为北澳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territorii,该菌株具有固氮、解蛋白酶、产铁载体能力,分泌IAA的含量为4.42 mg/L,对油茶炭疽病的5种病原菌的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菌株CSUFT-GXP-084盐耐受范围在0~5%,最适菌株CSUFT-GXP-084发挥解磷能力的氮、碳源分别为硫酸铵和蔗糖,最适磷酸钙添加量为2 g/L。CSUFT-GXP-084菌液叶面喷施对油茶叶片的PAL、PPO、POD活性影响较大,灌根对土壤中的脲酶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影响较大。菌液灌根和叶片喷施处理后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分别较CK提升了1.58倍、1.70倍。【结论】菌株CSUFT-GXP-084具有高效解磷能力,能够提高油茶叶片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有效磷含量,可应用于微生物菌肥以及菌剂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磷特性 油茶 北澳伯克霍尔德氏菌 有效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复合肥对油茶苗木生长及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彭江涛 周国英 +1 位作者 蒋越西 刘君昂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7-142,共6页
针对大部分油茶林产投比不高的问题,利用从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出的高效固氮、解磷、解钾菌(YC-NK03、YC-NK04、YC-NK05、YC-NK07、YC-P05、YC-P06)制成菌糠菌肥与化学肥料混合施用,探究生物复合肥对油茶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以及菌肥... 针对大部分油茶林产投比不高的问题,利用从油茶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出的高效固氮、解磷、解钾菌(YC-NK03、YC-NK04、YC-NK05、YC-NK07、YC-P05、YC-P06)制成菌糠菌肥与化学肥料混合施用,探究生物复合肥对油茶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以及菌肥、化肥最佳配比。盆栽结果显示,T3组(60%菌糠菌肥+40%化学肥料)对油茶的促生效果和微生态变化显著。与施用前相比,T3组的苗高、地径增加了108.64%、45.62%,土壤微生物总量、土壤有机质、水解N、有效P、速效K含量分别增加了70.41%、83.26%、101.55%、118.44%、18.63%。林间试验结果表明,肥料种类与用量对土壤pH无显著影响;虽然各试验组的树高和地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效果最佳的是HJC组(化肥、菌肥用量配比2∶3)。本研究为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和土壤肥力,提高油茶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态 油茶 生物复合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