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夹点技术考虑碳排放的胶合板生产换热网络优化
1
作者 李奇澳 罗武生 +2 位作者 江枫 文韬 喻胜飞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4,共9页
胶合板生产消耗大量能源,为提高经济效益,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须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以胶合板生产过程中5股换热物流为研究对象,采用夹点技术对现有生产工况下的换热网络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应用化工流程系统模... 胶合板生产消耗大量能源,为提高经济效益,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须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以胶合板生产过程中5股换热物流为研究对象,采用夹点技术对现有生产工况下的换热网络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应用化工流程系统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胶合板生产流程中的换热网络,计算各侧线流股流量和物性数据,划分温度区间,确定最小传热温差并计算出夹点温度。传统夹点法确定最小传热温差(△T_(min))为9℃,引入碳排放考虑因素后最小传热温差(△T_(min))调整为7℃,平均夹点温度为116.5℃,利用夹点温度作为分析诊断换热网络中的跨越夹点物流现象,从而精确定位换热网络的瓶颈位置,调整不合理配置的冷热流股换热器,达到优化整个换热网络的目的。优化后系统冷、热公用工程用量各减少862465.0 kW和202642.0 kW,显著降低了装置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点技术 胶合板 换热网络优化 碳排放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炭/Bi_(20)TiO_(32)的制备及其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
2
作者 杨梓群 郑永强 +1 位作者 罗洁 吴志平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9-94,共6页
以杨木屑、钛酸四丁酯、五水合硝酸铋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水热炭/Bi_(20)TiO_(32)(HTC/Bi_(20)TiO_(32))光催化剂,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光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光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Rh B)溶液模拟废水,以300 W氙灯为... 以杨木屑、钛酸四丁酯、五水合硝酸铋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水热炭/Bi_(20)TiO_(32)(HTC/Bi_(20)TiO_(32))光催化剂,采用多种测试手段对光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光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罗丹明B(Rh B)溶液模拟废水,以300 W氙灯为光源进行照射,研究了催化剂添加量、溶液浓度以及染料种类对HTC/Bi_(20)TiO_(3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炭的加入增强了Bi_(20)TiO_(32)的光催化活性,0.1 g的HTC/Bi_(20)TiO_(32)在120 min内对10 mg/L的Rh B的降解率可达到98.69%,对多种染料都有良好的降解效果,且循环使用5次后降解率仍达到90.45%。根据自由基捕获试验,在光催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O_(2)^(-)。该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太阳能处理染料废水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水热炭 Bi_(20)TiO_(32)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制样-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肥料中Fe_(2)O_(3)、K_(2)O、Mn、Cu、Zn组分含量
3
作者 姚泽 姚旭耀 +3 位作者 周瑾瑾 彭君 叶鹏 谢练武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4-1462,共9页
肥料中元素的分析对植物的生长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熔融样品制备玻璃片的稀释比,探究稀释比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稀释比为10∶1,针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量Fe_(2)O_(3)、K_(2)O、Mn、Cu、Zn组分存在缺乏标准曲线及检测范围窄... 肥料中元素的分析对植物的生长研究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熔融样品制备玻璃片的稀释比,探究稀释比对荧光强度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稀释比为10∶1,针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在测量Fe_(2)O_(3)、K_(2)O、Mn、Cu、Zn组分存在缺乏标准曲线及检测范围窄等问题,在最佳测量条件下,选择标准物质等进行互配,采用基本参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后,建立校准曲线,建立了熔融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肥料中Fe_(2)O_(3)、K_(2)O、Mn、Cu、Zn组分的方法。采用熔融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肥料中铁、钾、锰、铜和锌元素。采用Li_(2)B_(4)O_(7)-LiBO_(2)混合熔剂(m∶m=67∶33)熔融制样,以LiBr溶液为脱模剂,在500℃下熔融12 min制得玻璃片。实验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均在90.0%~105%,方法简单高效、不需要化学试剂,能够准确测定肥料样品中Fe_(2)O_(3)、K_(2)O、Mn、Cu、Zn组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法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黄酮提取、生物活性及其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鹏 李湘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8-176,共9页
林源次生代谢物的开发与利用是发挥森林“钱库”作用的重要途径。枳实黄酮是一类天然的林源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然而,当前枳实提取物产业仍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枳实黄酮生物活性作用机... 林源次生代谢物的开发与利用是发挥森林“钱库”作用的重要途径。枳实黄酮是一类天然的林源黄酮类化合物,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然而,当前枳实提取物产业仍存在资源利用率较低、枳实黄酮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不明以及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综述了枳实黄酮的提取方法,提出了强化质量传递过程与揭示提取机理的策略;评述了枳实黄酮的主要生物活性与作用机制;梳理了通过化学结构修饰或包埋技术进行改性增加其利用价值的途径。同时,对开展枳实黄酮的研究提出了建议:1)在提高枳实资源利用率方面可采用多种技术联合或多组分提取的方法实现枳实黄酮的高效提取,建立质量传递模型并结合表征技术揭示提取过程中的物质迁移规律;2)在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可以通过实验与计算化学相结合的手段深入研究枳实黄酮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揭示其生物活性作用的分子机制;3)在枳实黄酮的改性方面可融合计算化学手段精准设计改性策略并诠释改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黄酮 提取 生物活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炭材料在固态储氢上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婉莹 邵礼书 +2 位作者 刘娜 吴志平 卿彦 《化工新型材料》 2025年第11期8-14,共7页
当前,氢能源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相关技术也亟需发展,其中发展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固态储氢材料尤为迫切。近年来,生物质基炭材料因其来源广泛、制备简单、孔结构丰富等特点在固态储氢领... 当前,氢能源在全球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相关技术也亟需发展,其中发展高效、安全、低成本的固态储氢材料尤为迫切。近年来,生物质基炭材料因其来源广泛、制备简单、孔结构丰富等特点在固态储氢领域报道较多,逐渐展现出较佳的发展潜力。然而,生物质基炭材料还存在储氢活性位点较缺乏,吸附作用力较弱,且微孔结构缺乏精准控制等问题,其在77K下质量储氢密度大多处于6.0%(质量分数)以下,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限制了实际应用。综述了目前固态储氢材料发展现状,重点介绍吸附储氢用生物质基多孔炭的最新制备方法及结构特点等,从孔结构、表面化学结构、金属掺杂与异质复合等方面,分析炭材料结构与储氢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以期为生物质基炭储氢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研究思路。最后,提出了生物质炭在储氢领域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固态储氢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材料 固态储氢 吸附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