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南亚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牧
彭省临
邵拥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东南亚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上,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也是全球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几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
东南亚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上,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也是全球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几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形成环境及变化的原因、成矿物质来源和导致金在不同环境下沉淀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
金矿床
东南亚地区
成矿地质
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武陵源峰林是一种新被认识的峰林地貌类型。出于它是以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的石峰石柱密集,幽峡深壑纵横交错,并衬托以密茂的植被和碧清的溪湖之胜驰名于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重点保护地区。因其...
武陵源峰林是一种新被认识的峰林地貌类型。出于它是以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的石峰石柱密集,幽峡深壑纵横交错,并衬托以密茂的植被和碧清的溪湖之胜驰名于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重点保护地区。因其所构成的岩石、成因和产生的大地构造历史背景和发育环境具有自己的特色,遂在地貎学上饶有研究价值。在亚洲大地构造图中,武陵源位于东亚壳体南段,云贵地洼区的湘西黔东地穹列的东北端。构成上述峰林的岩石为时代属于晚泥盆世的地台构造层的石英砂岩。这种砂岩为本区地台阶段和缓期的产物,由于它所具有的稳定区型沉积建造特征所决定,其物质组份单纯,粒度和园度也分选性好,质地致密坚硬;同时又因其所在的部位受中生代地洼阶段造山运动的褶皱作用影响较弱,且他于一个宽展型向斜层轴部的末端,岩层产状尚保持平缓,而垂直节理及断层却十分发育,遂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内上升过程中,在风化、水蚀及重力的综合作用配合下,形成了这样奇丽的峰林景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源峰林
地台
构造层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壳体构造──一种综合大地构造学新概念
被引量:
13
3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83-300,共18页
壳体是为了把历史大地构造学和动力大地构造学两方面的研究目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优点综合起来,融为一体,以期较全面地研究地球构造问题而建立的一种大地构造单元概念。其特色是同时包含有演化与运动涵义、发展观点与联系观点并重、...
壳体是为了把历史大地构造学和动力大地构造学两方面的研究目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优点综合起来,融为一体,以期较全面地研究地球构造问题而建立的一种大地构造单元概念。其特色是同时包含有演化与运动涵义、发展观点与联系观点并重、时空兼顾。它兼具上述两类大地构造单元的性质、特征和功能,是属于历史动力综合大地构造学的构造单元概念。一方面,它虽由历史大地构造单元如地槽区、地台区和地洼区组成,但强调了在空间上迁移的动态而与之有别;另一方面,它与动力大地构造单元的板块概念,虽作为岩石圈块体在形式上近似,但强调了它在时间上演化的动态,以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特点而与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体
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跨世纪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途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为加速中国跨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作者提出在指导思想上应结束当前侧重追随模仿的被动局面,发挥中国地域地质特色的优越条件和已建立的学科优越领域及国际影响,作为制订发展总体框架和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出发点。建议兼顾演化与运动...
为加速中国跨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作者提出在指导思想上应结束当前侧重追随模仿的被动局面,发挥中国地域地质特色的优越条件和已建立的学科优越领域及国际影响,作为制订发展总体框架和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出发点。建议兼顾演化与运动两个重点研究方向,提倡野外实地科考与高新技术并重;对古今中外理论都应一分为二地学习,博取众长,扬弃创新,建立既有全球意义又密切联系中国实际,更有成效为发展经济服务,并推动世界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学科。文中提出优先发展的领域为:①开辟研究大地构造学的新路──历史动力大地构造学:②大陆岩石圈造盆─造山带的历史─动力学;③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结构和演化与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学
地球科学
发展途径
中国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南亚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牧
彭省临
邵拥军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地洼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4-230,共7页
文摘
东南亚地区地处西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上,是中新生代以来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也是全球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文章介绍了东南亚地区几个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形成环境及变化的原因、成矿物质来源和导致金在不同环境下沉淀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浅成低温热液
金矿床
东南亚地区
成矿地质
岩浆
Keywords
Epitherm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mineralization, gold deposit, Southeast Asia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被引量:
6
2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中南工业大学
地洼
成矿
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文摘
武陵源峰林是一种新被认识的峰林地貌类型。出于它是以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的石峰石柱密集,幽峡深壑纵横交错,并衬托以密茂的植被和碧清的溪湖之胜驰名于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重点保护地区。因其所构成的岩石、成因和产生的大地构造历史背景和发育环境具有自己的特色,遂在地貎学上饶有研究价值。在亚洲大地构造图中,武陵源位于东亚壳体南段,云贵地洼区的湘西黔东地穹列的东北端。构成上述峰林的岩石为时代属于晚泥盆世的地台构造层的石英砂岩。这种砂岩为本区地台阶段和缓期的产物,由于它所具有的稳定区型沉积建造特征所决定,其物质组份单纯,粒度和园度也分选性好,质地致密坚硬;同时又因其所在的部位受中生代地洼阶段造山运动的褶皱作用影响较弱,且他于一个宽展型向斜层轴部的末端,岩层产状尚保持平缓,而垂直节理及断层却十分发育,遂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内上升过程中,在风化、水蚀及重力的综合作用配合下,形成了这样奇丽的峰林景色。
关键词
武陵源峰林
地台
构造层
大地构造
Keywords
Wulingyuan peak-forest, platform structural layer, quartzose sandstone. geodepression (diwe)-type orogenesis. East Asia crustobody, Yunnan-Guizhou geodepression(diwa) region.
分类号
P931.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壳体构造──一种综合大地构造学新概念
被引量:
13
3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
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83-300,共1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文摘
壳体是为了把历史大地构造学和动力大地构造学两方面的研究目的、对象及研究方法的优点综合起来,融为一体,以期较全面地研究地球构造问题而建立的一种大地构造单元概念。其特色是同时包含有演化与运动涵义、发展观点与联系观点并重、时空兼顾。它兼具上述两类大地构造单元的性质、特征和功能,是属于历史动力综合大地构造学的构造单元概念。一方面,它虽由历史大地构造单元如地槽区、地台区和地洼区组成,但强调了在空间上迁移的动态而与之有别;另一方面,它与动力大地构造单元的板块概念,虽作为岩石圈块体在形式上近似,但强调了它在时间上演化的动态,以及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的特点而与之不同。
关键词
壳体
大地构造学
大地构造单元
Keywords
Crustobody,historistic-causationist geotectonics,historic-dynamic geotectonics,historic-dynamic intergrative tectonic element
分类号
P54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跨世纪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途径
被引量:
1
4
作者
陈国达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
研究所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项目
文摘
为加速中国跨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作者提出在指导思想上应结束当前侧重追随模仿的被动局面,发挥中国地域地质特色的优越条件和已建立的学科优越领域及国际影响,作为制订发展总体框架和优先发展领域的基本出发点。建议兼顾演化与运动两个重点研究方向,提倡野外实地科考与高新技术并重;对古今中外理论都应一分为二地学习,博取众长,扬弃创新,建立既有全球意义又密切联系中国实际,更有成效为发展经济服务,并推动世界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学科。文中提出优先发展的领域为:①开辟研究大地构造学的新路──历史动力大地构造学:②大陆岩石圈造盆─造山带的历史─动力学;③东亚大陆边缘岩石圈结构和演化与运动。
关键词
大地构造学
地球科学
发展途径
中国
地质学
Keywords
geotectonics,geoscience,over to the next century,developing way,China
分类号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南亚大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研究
杨牧
彭省临
邵拥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壳体构造──一种综合大地构造学新概念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跨世纪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途径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