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共文化空间赋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论析 |
曹清燕
王璞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论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创新发展 |
刘方平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3
|
资本主义治理逻辑的历史性考察——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
王鸿宇
蓝江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4
|
“竞争社会”中的“齿轮人”:马克思机器技术批判的历史隐喻 |
代砚春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几个问题 |
张卫良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0 |
|
|
6
|
弘扬“红船精神”,积极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刘玖玲
彭升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7
|
“中国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的考察 |
曾长秋
杨尚昆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
8
|
两个转变:“加工”与“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新解 |
彭升
蒋建国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9
|
网络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
胡凯
王灵芝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10
|
马克思主义政党外围组织:概念界定与辨析 |
徐艳红
肖铁肩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1
|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幸福中国建设 |
曾长秋
邱荷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2
|
赵必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 |
曾长秋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13
|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述评 |
胡凯
徐良春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
1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十月革命前的个人主体研究 |
肖铁肩
余国华
张相国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5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五四时期个人主体研究 |
肖铁肩
李真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6
|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上平等、实质上不平等”问题论析——兼比较马克思和罗尔斯的平等观 |
陈一壮
谢新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7
|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研究综述 |
曾长秋
周霞
|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18
|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模式中的地位 |
欧永宁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19
|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史的历史贡献 |
王浩斌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3
|
|
|
20
|
资本逻辑批判——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元问题 |
李霞飞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