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车编组计划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查伟雄 熊桂林 冷俊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问题 ,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决策问题 .由于系统的庞大 ,涉及的因素众多 ,而且其中有许多是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需要使模型运算 ,人机交互 ,数据调用达到有机的统一 ,从而解决这一难题 ,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上... 列车编组计划方案的优化问题 ,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决策问题 .由于系统的庞大 ,涉及的因素众多 ,而且其中有许多是不确定的因素 ,因此需要使模型运算 ,人机交互 ,数据调用达到有机的统一 ,从而解决这一难题 ,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数据上的支持 ,满足铁路运输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文从列车编组计划的系统要求分析出发 ,阐述了列车编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邻接关系矩阵 可选中转站集合 列车编组 总体结构分析 车流特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锑/高岭土复合阻燃微粉的球磨法制备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尹荔松 周歧发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8-30,33,共4页
用球磨法制备氧化锑 /高岭土复合阻燃微粉 ,用热重 (TG)、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对其阻燃特性进行了分析 ,激光光散射粒度分布仪分析了粒子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高岭土结构变化的起始温度降低 ,高岭土与氧化锑的化合反应在一个较窄的... 用球磨法制备氧化锑 /高岭土复合阻燃微粉 ,用热重 (TG)、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对其阻燃特性进行了分析 ,激光光散射粒度分布仪分析了粒子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高岭土结构变化的起始温度降低 ,高岭土与氧化锑的化合反应在一个较窄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掺杂高岭土量大时 ,化合反应的活化能 E变小 ,频率因子 A变大 ,复合反应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法 复合阻燃微粉 氧化锑 高岭土 制备 阻燃剂 阻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控机变频调速的包装印刷传动位置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瑞琼 刘曼玲 罗群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3-34,38,共3页
在传动系统中 ,高性能的控试系统和高性能的拄制系统需要高性能的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利用数据采集卡PC - 6 333的可编程计数功能与全数字变频器MSD系列的脉冲位置控制功能组成的一种应用于包装印刷传动系统中的高精度位置控制系统 。
关键词 包装印刷传动 工控机 变频调速 位置控制系统 自动套色原理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ohonen神经网络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7
4
作者 夏利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1,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列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分解对滚动轴承的 动态信号进行分析、提取特征,然后采用Kohonen神经网络进行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对7类 列 车滚动轴承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故障诊断效果。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小波包分解 KOHONEN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信道控制权分配的动态分时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波 《控制工程》 CSCD 2002年第6期23-24,34,共3页
介绍了动态分时方法来分配信道访问控制权 ,并在总线型网络上用令牌的方法实现了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多机通信。为了保证令牌交换的可靠性 ,对令牌进行的异或效验。由于集散控制系统底层的各个模块都是采用 80 3 2或 80 98,为了在大... 介绍了动态分时方法来分配信道访问控制权 ,并在总线型网络上用令牌的方法实现了集散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多机通信。为了保证令牌交换的可靠性 ,对令牌进行的异或效验。由于集散控制系统底层的各个模块都是采用 80 3 2或 80 98,为了在大批量数据的通信时不影响控制模块的正常工作 ,网络的通信采用单片机串行口的模式 2和 9位异步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控制权 分配 动态分时法 计算机控制系统 集散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变模型由立体序列图象恢复物体的3D形状
6
作者 夏利民 谷士文 曾三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2-23,58,共3页
结合立体视觉和形变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物体形状的恢复方法。采用立体视觉方法导出物体表面的坐标;利用光流模型估计物3D3D体的运动,根据此运动移动形变模型,使其对准物体的表面块;由形变模型将由各幅图象得到的离散的点融为一起,得到... 结合立体视觉和形变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物体形状的恢复方法。采用立体视觉方法导出物体表面的坐标;利用光流模型估计物3D3D体的运动,根据此运动移动形变模型,使其对准物体的表面块;由形变模型将由各幅图象得到的离散的点融为一起,得到物体的表面3D3D形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用于形状复杂的物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形状 立体视觉 形变模型 立体序列图象恢复物体 计算机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