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供给侧视角下湖南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与新业态发展的适切性研究——基于结构偏离度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苏命峰 宁和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4-119,共6页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为新时代类型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文献梳理结构偏离度与适切性理论。依据"赛尔奎因—钱纳里结构变动模式"思想,构建面向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结构偏离度模型,基于供给侧视角从高职院校布局、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与产业协调发展为新时代类型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文献梳理结构偏离度与适切性理论。依据"赛尔奎因—钱纳里结构变动模式"思想,构建面向专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结构偏离度模型,基于供给侧视角从高职院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育资源供给等维度分析2014-2019年度湖南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与新业态发展的适切性,厘清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供给态势。提出优化高职院校资源供给、提升专业教育水平,优化专业结构供给、提升专业(群)供给效用,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高职教育 结构偏离度 新业态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处理任务的多无人机辅助移动边缘计算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慧娟 余庚花 陈志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8-305,共8页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被认为是处理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任务的关键技术,然而在灾难响应、紧急救援等情景中,边缘服务器无法快速部署并提供任务处理服务。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辅...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被认为是处理计算密集型和延迟敏感任务的关键技术,然而在灾难响应、紧急救援等情景中,边缘服务器无法快速部署并提供任务处理服务。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辅助MEC以其部署简便、机动性强的特点受到关注。但是UAV的计算资源和能量有限,如何进行资源分配成为难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利用资源的多UAV协作策略(LUAVs-Cor)。该策略通过多UAV协作的方式动态处理任务,为了充分利用UAV空闲的计算资源,通过搜索最优任务组合的方式确定任务传输策略。此外,通过估计UAV处理能力、任务数量及处理情况优化UAV派遣数量,实现了UAV的动态部署并减少了能量消耗。通过大量仿真实验得出,LUAVs-Cor策略的服务容量提升了约6.8%,UAV整体能耗降低了10.3%。提出的LUAVs-Cor策略中无人机的协作代价较小,实现在较低的能耗代价下为更多用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协作 无人机派遣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含噪中规模量子处理器的量子机器学习 被引量:1
3
作者 石金晶 肖子萌 +2 位作者 王雯萱 张师超 李学龙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2-631,共30页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在增强模型表达能力、加速和优化机器学习等方面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有望突破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可解释性差、最优解难等问题,量子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学科前沿。量子机器学习是量子人工智能领域... 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结合,在增强模型表达能力、加速和优化机器学习等方面可能产生颠覆性影响,有望突破人工智能领域所面临的可解释性差、最优解难等问题,量子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内外重点关注的学科前沿。量子机器学习是量子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将量子计算基础理论与机器学习原理相结合,以实现具有量子加速的机器学习任务。随着量子计算软硬件的快速发展,含噪中规模量子(NISQ)处理器的学习优势被证明,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一系列量子机器学习方法,以挖掘量子计算助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创新应用。然而,当前的量子机器学习仍局限于对算法的优化,缺乏系统层面的理论架构,仍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首先从量子机器学习系统表征角度出发,建立量子机器学习系统的层次模型,概括和总结了面向各类任务的量子机器学习方案,分析了量子机器学习在提高经典算法速度等方面可能体现的“量子优势”。接着根据量子机器学习系统的层次结构,从原理层、计算层、应用层这三个方面对现有量子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总结与梳理,系统性地分析和讨论了其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结合当前阶段量子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重点分析了量子机器学习领域面临的科学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计算 量子人工智能 量子机器学习 量子算法 含噪中规模量子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轻量级实时图像分割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建锋 熊明强 +3 位作者 陈园琼 王宗达 向涛 孙培玮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90,共15页
针对深度学习在各领域应用中因模型复杂度提升而引发的计算与存储负担,尤其在图像分割任务中面临的算法复杂性、实时响应不足及高内存占用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且高效的分割网络架构——多尺度叠加融合网络(MSFNet)。MSFNet设计了一个... 针对深度学习在各领域应用中因模型复杂度提升而引发的计算与存储负担,尤其在图像分割任务中面临的算法复杂性、实时响应不足及高内存占用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且高效的分割网络架构——多尺度叠加融合网络(MSFNet)。MSFNet设计了一个双分支多尺度边界融合模块,该模块通过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与边界细节,有效提升了图像分割精度,同时显著减少了模型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MSFNet在3个公开数据集上表现优异,其模型参数量仅为0.6×10^(6),在RTX 3070 GPU上处理大小为800像素×800像素的图像仅需12 ms,显著提升了分割任务的执行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该模型特别适合应用于资源有限的边缘设备或移动设备中,为实时图像分割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轻量级实时网络 双分支多尺度边界融合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F-IDF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晨 刘鑫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4-748,共5页
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类型较多,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多类型的流量数据,导致检测精度较差,为此提出基于TF-IDF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首先划分无线传感网络流量为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类,采用独热编码处理连续型流量,归... 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类型较多,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难以满足多类型的流量数据,导致检测精度较差,为此提出基于TF-IDF算法的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方法。首先划分无线传感网络流量为连续型和离散型两类,采用独热编码处理连续型流量,归一化处理离散型流量;然后通过TF-IDF算法提取无线传感网络流量特征,利用特征向量集训练多通道自编码器,利用TF-IDF算法计算待检测的攻击流量数据特征在无线传感网络流量内出现的频率,以此对攻击流量进行排序;最后通过Softmax分类器输出最终流量类型检测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精确度最低值为97.05%,虚警率最高值为2.01%、测试时间平均值为20.1 s,证明所提方法能高效、精确地实现无线传感网络攻击流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攻击流量检测 TF-IDF算法 多通道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多用户边缘计算任务卸载调度与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52
6
作者 邝祝芳 陈清林 +2 位作者 李林峰 邓晓衡 陈志刚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2-824,共13页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把计算和存储等资源部署在网络边缘以满足某些对延迟要求苛刻的应用.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计算任务整体或者部分卸载到边缘服务器执行从而降低延迟和本地耗能,进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现... 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把计算和存储等资源部署在网络边缘以满足某些对延迟要求苛刻的应用.用户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将计算任务整体或者部分卸载到边缘服务器执行从而降低延迟和本地耗能,进而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现有传统优化算法在MEC卸载决策和资源分配方面是可行的,但传统优化算法并不很适合高实时性的MEC系统.深度强化学习可以通过与传统优化算法不同的方式,建立尝试-奖励反馈机制,通过积累经验进行学习,从而完成优化目标.本文考虑移动边缘计算网络中多用户多任务卸载的情况下,研究任务卸载中的卸载决策和任务调度以及服务器资源分配的问题,以最小化系统延迟和传输耗能、本地耗能为目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提出了一种多用户多任务下的任务卸载调度与资源分配算法,在上层服务器分配资源确定的情况下,提出基于贪心策略的流水车间调度算法解决了任务卸载决策和卸载调度问题,下层采用强化学习方法优化服务器资源分配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降低延迟和本地耗能方面有比较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深度强化学习 任务卸载 任务调度 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智能推理加速技术综述
7
作者 章晋睿 龙婷婷 +3 位作者 张德宇 许愿 任炬 张尧学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3-1102,共40页
智能下沉是迈向泛在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也推动了端智能(on-device intelligence)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在终端设备直接部署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端智能在实时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在自动驾驶、卫星侦察、虚拟现实/增强现... 智能下沉是迈向泛在智能时代的必经之路,也推动了端智能(on-device intelligence)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在终端设备直接部署运行深度学习模型,端智能在实时性、安全性、个性化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已在自动驾驶、卫星侦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irtual Reality/Augmented Reality,VR/AR)等众多场景广泛应用.然而,随着深度学习模型参数量不断增大,端侧受限的硬件资源已难以支撑不断增长的计算开销.为提升终端设备在模型推理的计算效率,研究人员从模型算法、编译软件、设备硬件等多个层面开展了系统性优化,有效推动了端智能的发展与演进.本文从算法、软硬件结合优化等方面对现有端侧深度学习模型推理优化工作进行了总结,涵盖模型压缩技术、模型-软件-硬件的协同设计、模型异构并行部署策略以及大模型的端侧优化技术.最后,本文梳理了当前端智能推理加速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智能 模型压缩 推理加速 深度学习 软硬件结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多锚点弹性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
8
作者 罗豪龙 李建胜 +3 位作者 徐志涛 王力 张世田 李广云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2-465,共14页
视觉惯性UWB松耦合导航方法需要提前构建UWB坐标系统和获取UWB锚点位置,导致它在实际应用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单锚点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由于单个UWB锚点只提供了一维距离约束信息,对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有限。... 视觉惯性UWB松耦合导航方法需要提前构建UWB坐标系统和获取UWB锚点位置,导致它在实际应用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针对单锚点辅助的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由于单个UWB锚点只提供了一维距离约束信息,对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的提升有限。为了降低系统的配置难度和提高系统的定位性能,提出了一种无需提前获取UWB锚点位置、具有普遍适用性的UWB多锚点弹性辅助视觉/惯性导航紧耦合方法。首先,基于即插即用的思想提出了一种UWB多锚点在线异步位置估计方法,以确保UWB锚点信息的及时利用。其次,采用弹性因子图优化框架建立视觉惯性UWB紧耦合的因子图模型,从而实现视觉/惯性/UWB多锚点的紧耦合导航。最后,利用开源VIRAL数据集和真实世界采集的数据集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先进的VINS-MONO和VIR-SLAM开源算法,本文方法的定位精度分别平均提升了30.61%和23.19%。这表明所提出的UWB多锚点弹性辅助视觉/惯性紧耦合导航方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和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多锚点 异常值检测 锚点位置估计 因子图优化 紧耦合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策略 被引量:8
9
作者 曾锋 张政 陈志刚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4-135,共12页
为了扩大车载边缘网络的覆盖范围及其计算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的计算卸载架构。考虑计算任务的时延和能耗约束,以及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的频谱、计算和存储约束,将计算卸载决策和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建模为一个混合... 为了扩大车载边缘网络的覆盖范围及其计算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的计算卸载架构。考虑计算任务的时延和能耗约束,以及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的频谱、计算和存储约束,将计算卸载决策和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问题建模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基于强化学习方法,将原问题转换成一个马尔可夫过程,提出了一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以求解该问题,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任务时延和成功率方面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具身人工智能的物体目标导航综述
10
作者 陈铂垒 康嘉绪 +4 位作者 钟萍 崔永正 卢思怡 杨昊楠 王建新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15-1757,共43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I)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具身人工智能强调具身智能体通过与环境进行情景化的交互来主动获取物理世界的真实反馈,并通过对反馈进行学习使具身智能...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不断发展,具身人工智能(embodied AI)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具身人工智能强调具身智能体通过与环境进行情景化的交互来主动获取物理世界的真实反馈,并通过对反馈进行学习使具身智能体更加智能.作为具身人工智能具体化的任务之一,物体目标导航要求具身智能体在事先未知的、复杂且语义丰富的场景中搜寻并导航至指定的物体目标(例如:找到水槽).物体目标导航在辅助人类日常活动的智能助手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是其他基于交互的具身智能研究的基础和前置任务.系统地分类和梳理当前物体目标导航相关工作,首先介绍环境表示和视觉自主探索相关知识,从3种不同的角度对现有的物体目标导航方法进行分类和分析,其次介绍两类更高层次的物体重排布任务,描述逼真的室内仿真环境数据集、评价指标和通用的导航策略训练范式,最后比较和分析现有的物体目标导航策略在不同数据集上的性能,总结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体目标导航 具身人工智能 视觉自主探索 视觉物体重排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SEA:用于时间序列分类的时域-频域-季节性联合对比学习
11
作者 李坤 谭珺 +1 位作者 桂宁 朱赵炜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8-44,共7页
时间序列分类(TSC)是将时序数据按其动态模式划分到预定类别的任务。现实世界的时间序列通常包含趋势项、季节性分量、异常值及噪声的复杂耦合,其精准分解对分类性能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一种时间序列分类方法 TSSEA,其通过FFT和STL... 时间序列分类(TSC)是将时序数据按其动态模式划分到预定类别的任务。现实世界的时间序列通常包含趋势项、季节性分量、异常值及噪声的复杂耦合,其精准分解对分类性能提升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一种时间序列分类方法 TSSEA,其通过FFT和STL将时间序列分解为3个视图:时间、频率和季节。基于这些视图,通过编码器间的对比学习实现迭代学习。对3个现实世界的数据集进行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TS-SEA方法在处理多样化的时间序列应用时,相较现有方法表现出最佳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SEA 时间序列分类 多视图联合学习 对比学习 傅里叶变换 时间序列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计算中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虚拟机整合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志刚 肖慧 李克勤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云数据中心中存在着高能耗和高服务水平协议违约率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虚拟机整合算法.综合考虑能耗、服务质量和迁移开销等多种因素,将虚拟机整合问题构建为一个具有资源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使用蚁群... 云数据中心中存在着高能耗和高服务水平协议违约率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虚拟机整合算法.综合考虑能耗、服务质量和迁移开销等多种因素,将虚拟机整合问题构建为一个具有资源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使用蚁群系统算法对该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进行虚拟机整合,获得近似最优的虚拟机主机映射关系.为了减少算法复杂度,利用CPU利用率双阈值来判断主机负载状态,根据主机负载状态分阶段进行整合并使用不同的整合策略.基于CloudSim平台对多目标优化的虚拟机整合算法和其他6种虚拟机整合算法进行仿真实验,将本文算法与现有虚拟机整合算法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能耗和服务水平协议违约方面优化显著,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机整合 蚁群系统算法 节能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方法
13
作者 伍国华 曾家恒 +2 位作者 王得志 郑龙 邹伟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9-1187,共19页
受限于模型方程决定的固定结构,传统四旋翼控制器设计难以有效应对模型参数和环境扰动变化带来的控制误差。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构建了对应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基于PPO框架提出了PPO-SAG(PPO with self a... 受限于模型方程决定的固定结构,传统四旋翼控制器设计难以有效应对模型参数和环境扰动变化带来的控制误差。提出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方法,构建了对应的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并基于PPO框架提出了PPO-SAG(PPO with self adaptive guide)算法。PPO-SAG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自适应机制,利用PID专家知识进行引导和学习,提高了训练的收敛效果和稳定性。根据问题特点,设计了带有距离约束惩罚和熵策略的目标函数,提出扰动误差信息补充结构和航迹特征选择结构,补充控制误差信息、提取未来航迹关键要素,提高了收敛效果。并利用状态动态标准化、优势函数批标准化及奖励缩放策略,更合理地处理三维空间中的状态表征和奖励优势表达。单种航迹与混合航迹实验表明,所提出的PPO-SAG算法在收敛效果和稳定性上均取得了最好的效果,消融实验说明所提出的改进机制和结构均起到正向作用。所研究的未知扰动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问题,为设计更加鲁棒高效的四旋翼控制器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四旋翼航迹跟踪控制 近端策略优化(PPO) 自适应机制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态三维人体重建的神经辐射场加速方法
14
作者 肖祎龙 邓伊琴 陈志刚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6,共12页
针对动态三维人体重建场景下神经辐射场训练效率低和体渲染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神经辐射场(NeRF)加速方法。引入多分辨率哈希编码作为位置特征编码,提高神经辐射场的局部细节特征表示能力,加快模型收敛;设计体密度估计网络,添... 针对动态三维人体重建场景下神经辐射场训练效率低和体渲染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神经辐射场(NeRF)加速方法。引入多分辨率哈希编码作为位置特征编码,提高神经辐射场的局部细节特征表示能力,加快模型收敛;设计体密度估计网络,添加不透明度损失函数,结合PP-Matting方法输出的人体透明度图优化体密度估计网络,通过估计体渲染过程中相机射线上透射率分布,结合逆变换采样实现体渲染重要性采样,减少无效采样点,提高体渲染计算效率;通过二值化透明度图获得高精度人体前景掩码,提高人体重建数据集质量。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多分辨率哈希编码和体渲染重要性采样策略后,该方法在ZJU-MoCap和SHTU-MoCap数据集上重建速度相较Neural Body、HumanNeRF和MonoHuman等人体重建方法提高17.7%、9.5%和37.5%,且重建精度更高,通过PP-Matting方法配合二值化操作将人体掩码提取精度提升至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人体重建 神经辐射场 体渲染加速 人体掩码提取 位置特征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图谱融合Transformer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
15
作者 梁礼明 卢宝贺 +2 位作者 龙鹏威 金家新 吴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100,共16页
针对现有算法编码端血管特征损失过多、病灶区域血管分割能力较差和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特征加权与图谱融合Transformer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首先设计自适应加权编码端,缓解连续卷积及下采样造成的血管损失问题,... 针对现有算法编码端血管特征损失过多、病灶区域血管分割能力较差和全局上下文信息提取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动态特征加权与图谱融合Transformer视网膜血管分割算法。首先设计自适应加权编码端,缓解连续卷积及下采样造成的血管损失问题,增强血管纹理特征;其次构建图谱融合Transformer模块,旨在同时提取血管像素级特征和节点之间的关系,有效捕获图像数据中的全局和局部信息;最后构建动态特征增强模块于解码端和底部层,有效提升病灶区域血管分割能力。在DRIVE、CHASE-DB1和STAR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在仅有0.91M的模型参数下展现出优越分割性能及泛化能力,准确率分别为97.01%、97.37%和97.42%;灵敏度分别为82.51%、84.47%和81.21%;AUC-ROC分别为98.74%、98.83%和98.94%,对临床眼科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分割 图卷积 TRANSFORMER 自适应加权下采样 动态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异常状态检测算法
16
作者 王晨 刘鑫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当前的无线传感网络异常状态检测均是基于节点本身状态产生的阈值形成判断,有一定的检测滞后性。为提高传感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新的无线传感网络状态数据异常检测算法。通过逆向云发生器和正向云发生器对传感器节点状态采集... 当前的无线传感网络异常状态检测均是基于节点本身状态产生的阈值形成判断,有一定的检测滞后性。为提高传感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一种新的无线传感网络状态数据异常检测算法。通过逆向云发生器和正向云发生器对传感器节点状态采集的通信状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转换,完成缺失传感数据的填充。根据填充后状态数据确定短期特征,获取通信状态数据特征,构建异常传感节点数据特征模型,确定目标节点周围存在的邻居节点状态,根据实际检测情况更新、完善数据目标特征,输出传感器节点状态通信异常状态数据,从而实现异常数据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异常数据检测时间始终低于0.5 s,三次迭代中的平均绝对误差在0.2以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数据异常状态检测 云模式 逆向云发生器 正向云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基因调控网络的基因关联分析算法
17
作者 李志杰 廖莎 +1 位作者 刘安丰 李青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5,共11页
基因调控网络是基于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对基因之间表达关系依赖程度的一种仿真或重建。从基因表达数据挖掘基因之间存在的一定程度因果关系,对重构基因调控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频繁原子序列关联熵的基因关联分析算法... 基因调控网络是基于微阵列基因表达数据,对基因之间表达关系依赖程度的一种仿真或重建。从基因表达数据挖掘基因之间存在的一定程度因果关系,对重构基因调控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频繁原子序列关联熵的基因关联分析算法,通过基因关联熵有效识别基因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采用启发式搜索策略构建基因关联贝叶斯调控网络(gene association based Bayesian regulatory,GABR)。与基因贝叶斯网络描述基因表达水平值之间依赖关系不同,GABR是一种基因序列贝叶斯网络,基因关联分析对象是生物组织样本的基因表达值排序并置换为基因列下标所形成的序列。算法的优势在于基因变量取值原子序列,该基因为原子序列的结果,基因关联熵以及条件概率分布的计算更符合基因表达数据分析的生物本质特征。ALARM网络模拟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关联分析算法性能明显优于同类算法。在酵母菌微阵列基因数据GDS2267和小鼠胚胎基因GSE76118等GEO数据集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GABR方法重构的基因调控网络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数据 基因调控 频繁原子序列 关联熵 基因序列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配置引导的实时Linux内核靶向模糊测试
18
作者 施鹤远 陈世俊 +3 位作者 张强 沈煜恒 姜宇 施荣华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73-880,共8页
实时Linux在各类实时性需求业务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保障实时Linux内核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当前主流的覆盖率导向内核模糊测试技术对于特定待测代码定位存在局限,导致内核模糊测试对实时特性相关代码的针对性测试能力不足。针对此问题,... 实时Linux在各类实时性需求业务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保障实时Linux内核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当前主流的覆盖率导向内核模糊测试技术对于特定待测代码定位存在局限,导致内核模糊测试对实时特性相关代码的针对性测试能力不足。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配置引导的实时Linux内核靶向模糊测试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内核配置选项构建内核文件树,识别实时特性相关内核代码;然后基于实时Linux内核函数间调用关系和基本块地址,构建实时特性相关待测靶点;最后利用基于权重的种子调度策略提升内核模糊测试针对性测试效果。该方法在4个版本的实时Linux内核的测试任务中,发现了58个实时特性相关的内核缺陷。与通用覆盖率导向内核模糊测试工具Syzkaller相比,该方法对于实时特性相关代码的基本块覆盖数量提升17.06%,发现实时特性相关漏洞数量提升65.39%。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内核模糊测试的实时特性相关代码覆盖能力与针对性测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LINUX 模糊测试 异常检测 内核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滑坡风险分析
19
作者 侯程迅 胡金其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305-307,310,共4页
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滑坡的预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基于GIS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山体滑坡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多源渠道获取历史滑坡点数据,采集安化县、赫山区、桃江县3个区域的16类山体滑坡影响因子,并建立滑坡数据集。利用XGBoost... 滑坡灾害形成机理十分复杂,滑坡的预测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基于GIS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山体滑坡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多源渠道获取历史滑坡点数据,采集安化县、赫山区、桃江县3个区域的16类山体滑坡影响因子,并建立滑坡数据集。利用XGBoost算法对山体滑坡影响的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发现构建的基于加权信息熵滑坡风险区划图的分级结果更符合灾害点实际分布特征,具有合理性、可靠性,可为研究区域的滑坡预测预警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易感性分析 GIS 极限梯度提升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云协同计算中基于预测的资源部署与任务调度优化 被引量:23
20
作者 苏命峰 王国军 李仁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558-2570,共13页
数据集中处理的云计算模式提供交互迅速、绿色高效的多样化应用服务面临新挑战.将云计算能力扩展到边缘设备,提出了边云协同计算框架;设计了基于任务预测的资源部署算法,在云服务中心通过二维时间序列对任务进行预测,结合分类聚合、延... 数据集中处理的云计算模式提供交互迅速、绿色高效的多样化应用服务面临新挑战.将云计算能力扩展到边缘设备,提出了边云协同计算框架;设计了基于任务预测的资源部署算法,在云服务中心通过二维时间序列对任务进行预测,结合分类聚合、延迟阈值判定等优化边缘服务器任务运行所需资源部署;提出了基于帕累托优化的任务调度算法,在边缘服务器分2个阶段进行帕累托渐进比较得到用户服务质量和系统服务效应2个目标曲线的相切点或任一相交点以优化任务调度.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基于任务预测的资源部署算法与基于帕累托优化的任务调度算法在提高平均用户任务命中率基础上,其用户平均服务完成时间、系统整体服务效应度、总任务延迟率在不同用户任务规模、不同Zipf分布参数α的应用场景下,均优于基于帕累托优化的任务调度算法和基于FIFO(first input first output)的基准任务调度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调度 资源部署 任务预测 协同计算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