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多因素组合影响阶段矿柱上采顶板临界厚度研究
被引量:21
- 1
-
-
作者
王晓军
冯萧
赵奎
邵海
叶自欢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西部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江西理工大学工程研究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05-351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640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04083)
江西省教育厅青年科学基金(No.GJJ12361)
-
文摘
采用散体充填法的矿山,由于充填体无法直接暴露,阶段矿柱回采临界厚度的保留成为残矿回收的突出难题。基于传统弹性梁理论,结合实际情况,将阶段矿柱简化为均布载荷下两端固定的弹性梁力学模型,推导了其弹性应力解,揭示了x?是阶段矿柱上采过程的第1破坏应力。理论分析表明:影响矿柱上采顶板临界厚度的主要因素为:散体载荷、回采跨度和岩体抗拉强度。利用FLAC3D完成了多因素组合影响阶段矿柱上采过程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分析了单一影响因素与顶板临界厚度的关系,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数学方法,建立了上采过程三因素组合影响下阶段矿柱临界厚度数学预测公式。最终,实现了散体介质下阶段矿柱上采临界厚度的预测。结合凤凰山铜矿-240 m阶段矿柱回采实际,表明了该预测公式的适用性。
-
关键词
散体介质
临界厚度
弹性梁
正交试验
多元非线性回归
-
Keywords
loose medium
critical thickness
elastic beam
orthogonal experiment
multiple nonlinear regression
-
分类号
TU4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几种信号去噪方法在爆破振动信号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刘连生
蒋家卫
周子荣
廖敏敏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西部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07-112,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2529XB)
江西理工大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3304000004)
-
文摘
介绍了小波阈值法、EMD以及EEMD的信号去噪原理,并采用3种方法分别对露天爆破开采下所获得的爆破地震波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对比分析去噪后波形图、信噪比以及均方根误差,发现小波阈值去噪法对于不同信号源去噪时效果各不相同,其信噪比与均方根误差值波动幅度大,说明小波阈值法在爆破振动信号去噪中具有不稳定性.与小波阈值法相比,EMD与EEMD对信号去噪效果稳定,体现了它们在信号分析中的自适应性.与EMD去噪法相比,EEMD能消除EMD分解信号时所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EEMD去噪法能够获得更高的信噪比以及更小的均方根误差值,去噪效果要明显好于EMD法,缺点在于计算时间太长.
-
关键词
爆破振动
信号去噪
小波阈值法
EMD
EEMD
-
Keywords
blast vibration
signal denoising
wavelet threshold method
EMD
EEMD
-
分类号
TD235.1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瞬态电磁耦合法检测与识别硐室爆破盲炮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刘连生
周子荣
梁龙华
蒋家卫
陆哲祥
赵长政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西部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处
《工程爆破》
2015年第3期60-64,68,共6页
-
基金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与中国工程爆破协会联合资助的重大专项科研专项(CSEBKY2010000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2BBE50008)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310407005)
-
文摘
为探明硐室爆破中的盲炮,在瞬变电磁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形成瞬态电磁耦合法,进行盲炮检测与识别的可行性理论分析与实验论证。在硐室内预置电磁灵敏感应器,在地表布置瞬态电磁耦合检测系统,检测炸药爆炸前后电磁场异常状况来实现硐室爆破盲炮检测与识别。结果表明,电磁灵敏感应器在感应耦合的作用下产生规则化涡流,在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可以检测与识别出埋深不超过55m的单个盲炮;药室内的电雷管可能产生的感应电流远小于安全电流,可确保检测过程中电雷管的安全;但对于存在多个盲炮瞬态电磁耦合法难以精确的检测与识别。
-
关键词
硐室爆破
盲炮
检测
识别
瞬态
电磁耦合法
-
Keywords
Chamber blasting
Misfire
Detection
Identification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method
-
分类号
TD235.4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
-
题名基于RTS-500岩石流变仪三轴强度和变形特性
- 4
-
-
作者
陈辰
卓毓龙
肖伟晶
王晓军
冯萧
-
机构
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西部矿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89-93,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4083)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1BBE50005)
-
文摘
采用英国GDS公司生产的RTS-500型岩石三轴流变仪试验机,进行不同围岩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实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三轴围压下的峰值应力以及其应变的变化规律,以及根据Mohr-Coulomb强度理论确定岩石的c、φ值的变化规律,研究绿泥石英片岩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在低围压时,岩样内部非均匀化,岩石表现为脆性特性;在高围压时,岩样内部由低到高逐渐屈服,内部趋于均匀化,此时岩石出现由脆性向塑形特性转变的趋势.岩石的峰值应变与围压呈显著的线性关系,岩石残余强度对围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峰值强度.RTS-500型岩石三轴流变仪系统实验精度较高,实验数据可靠.
-
关键词
三轴试验
RTS-500
岩石强度
岩石力学
应变
-
Keywords
triaxial test
RTS-500
rock strength
rock mechanics
strain
-
分类号
TD31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