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金元素锌/镍对铜基粉末冶金刹车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姚萍屏 熊翔 +2 位作者 李世鹏 陈洁 黄伯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2,共4页
通过对比研究了合金元素锌和镍对铜基粉末冶金刹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量Zn能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继续增加Zn含量,摩擦因数反而降低。高转速摩擦条件下,Zn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 通过对比研究了合金元素锌和镍对铜基粉末冶金刹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量Zn能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继续增加Zn含量,摩擦因数反而降低。高转速摩擦条件下,Zn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量N i能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和耐磨性能。基体中Zn、N i含量不宜过高,N i比Zn更有利于提高铜基刹车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刹车材料 铜基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金儡 陈康华 +2 位作者 范令强 彭伟才 黄兰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51-1154,共4页
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详细地介绍了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综述了各种雷达吸波材料的特点、性能、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列举了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吸波性能与应用现状;展望了雷达隐身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雷达吸波材料 新型吸波材料 纳米吸波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洁 熊翔 肖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431-435,共5页
综述了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从C/C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出发,分析了C/C复合材料的热物理性能以及影响其导热性能的因素。介绍了不同类型碳纤维、基体炭的导热性能,以及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改性。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热物理性能 碳纤维 基体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邓鑫 刘爱学 +2 位作者 王进 杨军 李笃信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6,共3页
为了改善浇铸聚酰胺6(MC-PA6)的冲击韧性,制备了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TA)以及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U柔性组分对PA6-PU嵌段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U柔性... 为了改善浇铸聚酰胺6(MC-PA6)的冲击韧性,制备了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TA)以及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U柔性组分对PA6-PU嵌段共聚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U柔性组分含量为15%~20%(质量分数,下同)时,共聚物中出现了2个熔融峰,表明晶粒尺寸分布较宽;DMTA确定PA6-PU嵌段共聚物只有1个玻璃化温度(α松弛峰),说明共聚物为单相体系。PA6-PU嵌段共聚物的力学性能数据表明,随PU组分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拉伸强度下降,但-50℃和25℃时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氨酯 嵌段共聚物 单体浇铸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摩擦与磨损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邓鑫 王进 +1 位作者 杨军 李笃信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35,共4页
介绍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与磨损性能,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含PTFE及其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讨论了填料的种类、尺寸、含量以及填料的协同作用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填料能较好地改善聚合物基... 介绍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与磨损性能,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含PTFE及其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讨论了填料的种类、尺寸、含量以及填料的协同作用对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填料能较好地改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总结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摩擦 磨损 填料增强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体碳对单向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洁 熊翔 肖鹏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研究了不同基体碳结构对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碳与光滑层热解碳相比,树脂碳与碳纤维C2结合紧密,热处理过程中应力石墨化明显,而光滑层热解碳与碳纤维C2结合疏松,存在明显的界面裂纹,热处理过程中应力石墨化不明显... 研究了不同基体碳结构对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碳与光滑层热解碳相比,树脂碳与碳纤维C2结合紧密,热处理过程中应力石墨化明显,而光滑层热解碳与碳纤维C2结合疏松,存在明显的界面裂纹,热处理过程中应力石墨化不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树脂碳基体更有利于材料的热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导热性能 基体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体积分数对单向C/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洁 熊翔 肖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65-970,共6页
采用无维布叠层的方式获得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单向长炭纤维预制体,以化学气相渗透(CVI)增密技术制备了单向C/C复合材料.讨论了C/C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以及纤维体积分数对单向C/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材料沿纤维方向的导热系... 采用无维布叠层的方式获得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单向长炭纤维预制体,以化学气相渗透(CVI)增密技术制备了单向C/C复合材料.讨论了C/C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以及纤维体积分数对单向C/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材料沿纤维方向的导热系数约为垂直纤维方向的10倍;材料沿纤维方向的导热系数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都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而材料垂直纤维方向的导热系数在低热处理温度下随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而略增,但在高热处理温度下随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先增加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导热系数 纤维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对PA6-PU嵌段共聚物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邓鑫 李笃信 +1 位作者 杨素文 刘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7,45,共5页
利用浇铸工艺制备二硫化钼(Mo S2)改性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的复合材料,研究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下Mo S2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磨损面,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低转速和... 利用浇铸工艺制备二硫化钼(Mo S2)改性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的复合材料,研究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度下Mo S2对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复合材料的磨损面,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低转速和低载荷下,Mo S2的添加对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的改善不明显,反而使复合材料的磨损急剧增加;而在高载荷和高转速下,随Mo S2含量增加,Mo S2能在复合材料表面形成有效的转移膜,改善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在Mo S2含量较低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为主,随着Mo S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转变为黏着磨损伴随着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氨酯 二硫化钼 摩擦磨损 浇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胺扩链剂对尼龙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邓鑫 王进 +1 位作者 杨军 李笃信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4-26,共3页
研究二胺扩链剂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对尼龙6-聚氨酯(Nylon6-PU)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DSC技术分析不同含量MDA对尼龙6-PU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扩链剂MDA含量的增加,熔融温度(T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 研究二胺扩链剂二氨基二苯甲烷(MDA)对尼龙6-聚氨酯(Nylon6-PU)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采用DSC技术分析不同含量MDA对尼龙6-PU嵌段共聚物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扩链剂MDA含量的增加,熔融温度(Tm)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出现两个峰值;共聚物力学性能数据显示,MDA的加入使共聚物的硬度和拉伸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聚氨酯 嵌段共聚物 二胺扩链剂 MC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MGF复合材料的力学及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鑫 杨素文 +1 位作者 罗卫华 李笃信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6,89,共4页
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别对磨细玻璃纤维(MGF)进行表面改性(即KMGF,M-MGF),采用熔融法制备PA6/MGF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PA6/M-MGF复合材料中M-MGF质量分数为20%时,拉伸强度从65.82 MPa提高到71.78 MPa,缺口... 用硅烷偶联剂KH550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分别对磨细玻璃纤维(MGF)进行表面改性(即KMGF,M-MGF),采用熔融法制备PA6/MGF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PA6/M-MGF复合材料中M-MGF质量分数为20%时,拉伸强度从65.82 MPa提高到71.78 MPa,缺口冲击强度从11.86 k J/m2提高到23.73 k J/m2,增强增韧作用优于PA6/K-MGF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研究发现,PA6/M-MGF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随着M-MGF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PA6/M-MGF和PA6/K-MGF复合材料的磨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 磨细玻璃纤维 表面改性 力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型与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鑫 李笃信 +1 位作者 王进 杨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9,共4页
以聚醚多元醇(PPG)、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以及己内酰胺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单体浇铸(MC)工艺制备了线型和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PA 6-PU)嵌段共聚物。使用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研究了两者的结晶和熔融行为以及... 以聚醚多元醇(PPG)、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以及己内酰胺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单体浇铸(MC)工艺制备了线型和星型聚酰胺6/聚氨酯(PA 6-PU)嵌段共聚物。使用差热分析(DSC),扫描电镜分析(SEM)研究了两者的结晶和熔融行为以及微观结构,并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与线型PA 6-PU嵌段共聚物相比,随着PU组分含量的增加,星型PA 6-PU嵌段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Tm)和结晶温度(Tc),并且,两共聚物中的PU与PA的相容性好。比较两者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同等PU添加量时,星型PA 6-PU嵌段共聚物冲击性能的提高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氨酯 嵌段共聚物 线型 星型 单体浇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6-聚氨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鑫 王进 +1 位作者 杨军 李笃信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32,共4页
以聚醚三元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己内酰胺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单体浇铸工艺合成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A 6-PU嵌段共聚物的熔点下... 以聚醚三元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己内酰胺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单体浇铸工艺合成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表征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A 6-PU嵌段共聚物的熔点下降,且具有两相结构。力学性能分析显示,PU组分的嵌入使共聚物的常温冲击强度由7.20kJ/m^2提高到42.76kJ/m^2,低温(-50℃)冲击强度由4.20 kJ/m^2提高到15.14 kJ/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聚氨酯 嵌段共聚物 红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法制备VRB用ZrP/PE01复合膜
13
作者 伍秋美 桑商斌 颜攀敦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磷酸锆(ZrP)/PE01复合膜。SEM、电子显微探针分析(EMPA)测试表明:复合膜的表面和内部都有α-ZrP沉积。在0.05 mol/L H2SO4中静态的质子导电性测试证实,复合膜/溶液界面双电层对质子传导具有重要影响。几种价态钒离子渗透... 用浸渍法制备了磷酸锆(ZrP)/PE01复合膜。SEM、电子显微探针分析(EMPA)测试表明:复合膜的表面和内部都有α-ZrP沉积。在0.05 mol/L H2SO4中静态的质子导电性测试证实,复合膜/溶液界面双电层对质子传导具有重要影响。几种价态钒离子渗透率P的大小为:PE01>ZrP6/PE01>ZrP12/PE01>ZrP24/PE01。以PE01膜和ZrP24/PE01膜作为隔膜的全钒液流电池,在电流密度为30 mA/cm2、40 mA/cm2和50 mA/cm2时,库仑效率分别由90.19%、93.09%和94.06%提高到92.42%、94.35%和95.12%,能量效率分别由66.68%、66.09%和61.85%提高到68.01%、67.77%和64.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锆(ZrP)/PE01复合膜 质子导电性 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合PA6/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依莎 邓鑫 +2 位作者 焦晓岚 郑玲 李笃信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47,共5页
利用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硅烷偶联剂(KH550)2种试剂对木粉表面接枝改性,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将改性后的木粉与己内酰胺单体混合,使其发生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聚酰胺6(PA6)/木粉复合材料,对其进行测试及表征,研究PA6/木粉复合材料... 利用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硅烷偶联剂(KH550)2种试剂对木粉表面接枝改性,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将改性后的木粉与己内酰胺单体混合,使其发生阴离子聚合反应,制备聚酰胺6(PA6)/木粉复合材料,对其进行测试及表征,研究PA6/木粉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木粉表面成功接枝了MDI和KH550,使木粉与PA6两相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增大,同时增大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当木粉含量为1.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掺杂木粉后的最大值。摩擦磨损性能实验中,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摩擦因数从0.18增大至0.24,这表明,增加木粉的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并且其力学特性和热稳定性是影响摩擦磨损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6 木粉 阴离子聚合 复合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与Mo_(2)C的添加对Ti(C,N)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傲奇 许里伟 +1 位作者 吝楠 贺跃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0,共8页
目的研究Ti(C,N)-WC-Mo_(2)C-Ni-Co金属陶瓷的成分、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金属陶瓷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在金属陶瓷中添加不同比例的WC与Mo_(2)C,并对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在酸性和碱性... 目的研究Ti(C,N)-WC-Mo_(2)C-Ni-Co金属陶瓷的成分、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金属陶瓷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在金属陶瓷中添加不同比例的WC与Mo_(2)C,并对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结果随着WC与Mo_(2)C比例的降低,金属陶瓷组织中黑芯-灰环硬质相增多,白芯-灰环硬质相减少,环形相的厚度增加,材料的硬度先升高后下降,断裂韧性先下降后升高。当w(WC)/w(Mo_(2)C)为0︰3时,金属陶瓷的硬度、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为90.5HRA,12.12 MPa·m1/2和2030 MPa。金属陶瓷在硫酸溶液中,较低的Mo_(2)C添加量可以改善金属陶瓷的耐腐蚀性能。当w(WC)/w(Mo_(2)C)为2︰1时,材料在硫酸溶液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在KOH溶液中,Mo_(2)C添加量的提高会使材料在KOH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降低。结论对于设计和制备应用于不同腐蚀环境下的金属陶瓷材料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可以有效拓宽金属陶瓷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 N)基金属陶瓷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镁源反应物对反应烧结制备Pb(Mg_(1/3)Nb_(2/3))O_3陶瓷的影响
16
作者 文佳 李志友 +1 位作者 张晓泳 周科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9-562,544,共5页
采用MgO和(MgCO3)4.Mg(OH)2.5H2O为不同镁源反应物,通过高温反应烧结工艺制备Pb(Mg1/3Nb2/3)O3(PMN)陶瓷,研究不同Mg源反应物对PMN陶瓷物相组成、相对密度及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O为前驱体时,由于其反应活性差,扩散和反应不均... 采用MgO和(MgCO3)4.Mg(OH)2.5H2O为不同镁源反应物,通过高温反应烧结工艺制备Pb(Mg1/3Nb2/3)O3(PMN)陶瓷,研究不同Mg源反应物对PMN陶瓷物相组成、相对密度及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gO为前驱体时,由于其反应活性差,扩散和反应不均匀,导致烧结样品中有焦绿石相残留,且焦绿石相对晶界的钉扎阻碍作用使得致密化过程进行相对较慢,所得PMN样品致密度相对较低;而以(MgCO3)4.Mg(OH)2.5H2O为前驱体时,因其受热分解可以得到大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的MgO,从而可以制得高致密度且具有单一钙钛矿相组成的PMN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N 反应烧结 MGO (MgCO3)4.Mg(OH)2.5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