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南大学中德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培养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杜勇 阳海棠 +2 位作者 张利军 刘树红 汤启萍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101,共7页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中德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可行性较强的探索模式。此模式采取"三...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普遍不强,导致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有很多,其中,中德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可行性较强的探索模式。此模式采取"三位一体"的核心理念,从准研究生培养,"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多渠道博士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改革。通过此模式培养出的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教师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 中德联合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锌/镍对铜基粉末冶金刹车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姚萍屏 熊翔 +2 位作者 李世鹏 陈洁 黄伯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22,共4页
通过对比研究了合金元素锌和镍对铜基粉末冶金刹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量Zn能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继续增加Zn含量,摩擦因数反而降低。高转速摩擦条件下,Zn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 通过对比研究了合金元素锌和镍对铜基粉末冶金刹车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量Zn能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继续增加Zn含量,摩擦因数反而降低。高转速摩擦条件下,Zn能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铜锡合金基体中加入少量N i能提高材料的摩擦因数和耐磨性能。基体中Zn、N i含量不宜过高,N i比Zn更有利于提高铜基刹车材料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刹车材料 铜基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态FGH96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小涛 丁晗晖 +3 位作者 杨川 刘锋 黄岚 江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364,共11页
以热挤压态镍基粉末冶金高温合金FGH96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合金横向(垂直于挤压方向)和纵向(沿挤压方向)试样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断裂机制和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FGH96合金横向及纵向试样均为无明显织构的等轴晶组织,且平均... 以热挤压态镍基粉末冶金高温合金FGH96为研究对象,研究该合金横向(垂直于挤压方向)和纵向(沿挤压方向)试样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分析断裂机制和变形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FGH96合金横向及纵向试样均为无明显织构的等轴晶组织,且平均晶粒尺寸及γ'相体积分数基本一致。在应变速率1×10^(-4)s^(-1)时,横向和纵向拉伸试样抗拉强度在25~650℃温度区间内随温度升高缓慢降低,当温度高于650℃时,抗拉温度下降速率显著增加;且横向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相同实验条件下纵向试样的抗拉强度,差值为150~200 MPa;失效机制为从室温条件下的穿晶断裂转变为混合断裂模式,横向试样的转变温度为400℃左右,纵向试样的转变温度约为650℃;横向试样变形后,显微组织有高密度的位错缠结及层错;纵向试样拉伸断裂后,显微组织则主要为孪晶及位错与γ'相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 晶粒尺寸 γ′析出相 抗拉强度 失效机制 变形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差热曲线的相变温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方姣 刘琛仄 +2 位作者 刘军 黄岚 江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52-3360,共9页
采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样品质量和升温速率对FGH96合金差热曲线的影响。以FGH96为代表,探索采用差热曲线分析方法准确测量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相变温度的最佳升温速率和样品质量。分析和对比差热曲线不同方法判定的γ'相完全溶解温度... 采用差热分析技术,研究样品质量和升温速率对FGH96合金差热曲线的影响。以FGH96为代表,探索采用差热曲线分析方法准确测量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相变温度的最佳升温速率和样品质量。分析和对比差热曲线不同方法判定的γ'相完全溶解温度、固相线温度及液相线温度。改进了固相线判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FGH96合金中主要相变温度的最优判定方法。实验测定了FGH96合金热等静压、热挤压和热处理状态的相变温度。结果表明:FGH96合金在不同状态下的相变温度基本相同。同时,确定了高温合金差热分析的两个重要实验参数,提出可统一应用于高温合金差热曲线分析相变温度的判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GH96 粉末冶金高温合金 差热分析 相变温度 样品质量 升温速率 热力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气门座圈裂纹成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朱远志 尹志民 +1 位作者 曹湘斋 黄继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采用力学、物理性能测试,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和X衍射分析研究了气门座圈产品失效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失效座圈合金的密度(7.26 g/cm3 ),洛氏硬度(40. 0)和压溃强度(740 MPa)均稍低于正常产品的密度(7.38 g/cm3)、洛氏硬度(46... 采用力学、物理性能测试,金相、扫描电镜、能谱和X衍射分析研究了气门座圈产品失效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失效座圈合金的密度(7.26 g/cm3 ),洛氏硬度(40. 0)和压溃强度(740 MPa)均稍低于正常产品的密度(7.38 g/cm3)、洛氏硬度(46.0)和压溃强度(760 MPa);样品上部平行于表面有细微的分层断面,断面上有大量疏松颗粒、二次裂纹和少量夹杂物;密实工艺不当,造成微观疏松,是座圈失效的直接原因;合金中断口处K和Ca的含量分别达到1.37%,1.61%,导致液态金属脆化,是座圈失效的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工艺 气门座 发动机 汽缸盖 液态金属脆性 气门座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Fe_2O_3粉在Fe-2%Ni-1%Cu-0.6%C粉末冶金材料中的助烧结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滕浩 李佑福 +2 位作者 曾海卒 李志友 周科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20-2726,共7页
在Fe-2%Ni-1%Cu-0.6%C混合料中加入了少量微细Fe2O3粉末作为烧结助剂,研究Fe2O3粉末的添加量对混合料的压缩性、烧结合金的密度和强度以及氧和碳含量等的影响,研究微细Fe2O3粉末对合金的助烧结行为。结果表明:混合料中Fe2O3含量大于0.3%... 在Fe-2%Ni-1%Cu-0.6%C混合料中加入了少量微细Fe2O3粉末作为烧结助剂,研究Fe2O3粉末的添加量对混合料的压缩性、烧结合金的密度和强度以及氧和碳含量等的影响,研究微细Fe2O3粉末对合金的助烧结行为。结果表明:混合料中Fe2O3含量大于0.3%(质量分数)时,会导致成形生坯密度下降;当Fe2O3添加量为0.3%时,烧结合金的密度最高,经1120℃烧结0.5和1 h后,合金的抗弯强度比同等烧结条件下未添加Fe2O3样品的分别提高6.5%和4.2%。少量Fe2O3粉在材料烧结时对碳含量损失率的影响较小,然而可以降低烧结体中的氧含量。在压坯的烧结过程中,Fe2O3还原后于750℃左右开始加速基体颗粒间的连结,虽然在1050℃以上时微细粉的助烧结作用减弱,但烧结体中孔隙更趋于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粉末冶金 Fe-2%Ni-1%Cu-0.6%C Fe2O3粉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性能粉末冶金高速钢及其近净成形制备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惠斌 沈玮俊 +3 位作者 庄启明 张乾坤 陈豫章 贺跃辉 《精密成形工程》 2017年第2期14-19,共6页
目的研究无熔炼制备高性能近净成形粉末冶金高速钢的新工艺(SAP工艺)。方法以铁粉、钴粉和碳化物粉末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和真空活化烧结制备SAP 6031粉末冶金高速钢,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碳含量、相对致密度等检测方法,探讨球... 目的研究无熔炼制备高性能近净成形粉末冶金高速钢的新工艺(SAP工艺)。方法以铁粉、钴粉和碳化物粉末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和真空活化烧结制备SAP 6031粉末冶金高速钢,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碳含量、相对致密度等检测方法,探讨球磨和活化烧结对试样致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球磨后的原料粉末具有较高的烧结活性,结合后续活化烧结过程中的碳氧反应,使烧结坯在远低于液相线温度下实现烧结致密化(>99.5%),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且杂质含量远低于标准值。结论 SAP工艺具有合金成分易调节、工艺流程短、生产能耗低、近净成形等优点,在特种粉末高速钢开发、异形件和非标件的灵活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粉末冶金 近净成形 活化烧结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姚萍屏 熊翔 彭剑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67-1068,1076,共3页
综述了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和特点 ,确定了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合适而稳定的摩擦系数、最小磨损量、不粘结、合适的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耐温性等基本要求 ,并采用加权分析方法针对基本要求对 Boeing-73 7飞机用刹车... 综述了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和特点 ,确定了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合适而稳定的摩擦系数、最小磨损量、不粘结、合适的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耐温性等基本要求 ,并采用加权分析方法针对基本要求对 Boeing-73 7飞机用刹车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加权因子分析和研究 ,获得了适合 Boeing-73 7飞机的铁铜基刹车材料。研究表明 ,采用加权分析方法 ,可以直接明了地进行材料总体选择 ,避免过多的筛选试验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加权分析 粉末冶金 航空刹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特性对镍基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组织及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国爱 丁晗晖 +3 位作者 刘琛仄 刘锋 黄岚 江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9,共13页
分别采用氩气雾化(Argon atomization,AA)和等离子旋转电极(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PREP)两种方法制备具有不同特性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对两种粉末进行热等静压制备成块体材料(A-HIP及P-HIP)。分别对粉末... 分别采用氩气雾化(Argon atomization,AA)和等离子旋转电极(Plasma rotating electrode process,PREP)两种方法制备具有不同特性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然后在相同条件下对两种粉末进行热等静压制备成块体材料(A-HIP及P-HIP)。分别对粉末和块体材料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和形貌表征,并对热等静压材料在温度为1000~1100℃下、应变速率为0.01~1.0 s-1下进行热压缩实验,利用采集的应力、应变参数,通过迭代和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热激活能并构建本构方程,并利用所建立的本构方程预测合金在不同应变下的应力。结果表明:PREP粉末表面洁净度、球形度和粒径均匀度要比AA粉末的好,其表面氧含量也相对较低,仅为0.0079%,而AA粉末中氧含量为0.0139%(质量分数);相比P-HIP,A-HIP中分布着较多的原始颗粒边界和孔洞,原始颗粒边界的主要组成是大尺寸的γ′相和碳氧化物颗粒;A-HIP的平均晶粒尺寸为8.59μm,P-HIP的平均晶粒尺寸为12.54μm;A-HIP的强化相γ′的体积分数(43.91%)与P-HIP的强化相γ′体积分数(43.65%)基本相等。两种材料的激活能分别为1012.9 k J/mol和757.1 k J/mol,并采用双曲正弦Arrhenius模型构建不同应变下的本构方程并预测不同变形条件下的真应力,其与实验值间的绝对误差分别为6.46%和4.87%。A-HIP在压缩过程出现宏观裂纹,原始颗粒边界是压缩裂纹产生主要因素之一,且裂纹沿原始颗粒边界进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粉末冶金高温合金 氩气雾化制粉 旋转电极制粉 热等静压 热模拟 热变形激活能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挤压对粉末冶金PM-0002镍基高温合金组织及热变形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国爱 杨川 +3 位作者 刘锋 司家勇 刘琛仄 江亮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70,共6页
对热等静压制备的一种新型粉末冶金PM-0002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热挤压处理,然后在1 0001 100℃下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的热模拟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热挤压前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经热挤压后,显微组织中的原始颗... 对热等静压制备的一种新型粉末冶金PM-0002镍基高温合金进行了热挤压处理,然后在1 0001 100℃下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的热模拟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热挤压前后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热变形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经热挤压后,显微组织中的原始颗粒边界基本被消除,晶粒为细小的等轴晶粒;晶粒尺寸由热挤压前的11.29μm减小到8.32μm,且分布较为集中;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热压缩时,热挤压后合金的峰值压缩应力略高于热挤压前的;热挤压前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分别为1 012.9kJ·mol-1和1 146.9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镍基高温合金 热挤压 显微组织 热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制备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包崇玺 曹阳 +5 位作者 易健宏 彭元东 柳学全 方东 王劲松 何灵敏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8-464,470,共8页
介绍了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使用的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产品制造技术,包括温压成形、温模压制、复压复烧等,并讨论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所述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制备技术虽可以提升粉末冶金零件的密度,强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 介绍了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使用的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产品制造技术,包括温压成形、温模压制、复压复烧等,并讨论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所述高密度铁基粉末冶金零件制备技术虽可以提升粉末冶金零件的密度,强度也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是零件的精度及粗糙度等尚不能满足高端应用的要求,仍需进一步机加工。未来仍需提升粉末冶金模具的制造精度、粉末特性和工艺稳定性,开发低成本、高精度、高强度的烧结铁基零件制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压成形 温模压制 复压复烧 熔渗 表面致密化 模壁润滑 粉末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粉末增塑成形用聚甲醛基黏结剂发展现状及改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梦熊 熊慧文 +3 位作者 邹恒 欧阳德才 张雷 周科朝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2-3046,共15页
金属粉末增塑成形结合了有机黏结剂的增塑流动特性,辅助混合喂料可快速成形复杂坯件,是不锈钢、合金钢及钛、镍、钨等有色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重要近净成形方法。新型聚甲醛(POM)基黏结剂因具有高的成形坯件强度、优异的脱脂保形性、高... 金属粉末增塑成形结合了有机黏结剂的增塑流动特性,辅助混合喂料可快速成形复杂坯件,是不锈钢、合金钢及钛、镍、钨等有色金属及其复合材料的重要近净成形方法。新型聚甲醛(POM)基黏结剂因具有高的成形坯件强度、优异的脱脂保形性、高效率、低碳残留等优点,已成为金属粉末注射成型的主流黏结剂体系,是极具发展潜力的粉末增塑成形用黏结剂。本文总结近年来粉体增塑成形的技术进展,概述POM基黏结剂的物理特性与粉末注射成型用组分设计,探究POM基黏结剂的流变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催化脱脂的工艺反应过程与关键因素,综述POM基黏结剂在有色金属构件中的典型应用,并展望POM基黏结剂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为推动POM基黏结剂在粉体增塑成形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增塑成形 聚甲醛(POM) 金属注射成型 黏结剂 催化脱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调控型电化学离子突触研究进展
13
作者 范晓波 祖梅 +5 位作者 杨向飞 宋策 陈晨 王子 罗文华 程海峰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6-270,共15页
作为神经网络中数量最庞大的组成部分,新型人工突触器件的研发成为硬件实现神经形态计算的关键挑战。基于电化学晶体管的三端突触器件能够有效利用电解质层中的离子来调节通道电导,也被称为电化学离子突触,该器件通过离子在具有氧化还... 作为神经网络中数量最庞大的组成部分,新型人工突触器件的研发成为硬件实现神经形态计算的关键挑战。基于电化学晶体管的三端突触器件能够有效利用电解质层中的离子来调节通道电导,也被称为电化学离子突触,该器件通过离子在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沟道材料中的电化学掺杂和恢复过程来模拟生物突触特性。在调制沟道材料电导的离子中,采用质子(H+)作为掺杂粒子的电化学离子突触具有能耗更低、运行速度更快和循环寿命更长等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质子调控型电化学离子突触的研究进展,归纳了用于质子调控型电化学离子突触沟道层和电解质层的材料体系,分析了质子调控型电化学离子突触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形态器件 人工突触 电化学晶体管 质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化合物改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湿氧腐蚀性能研究现状
14
作者 尹启航 段亚晴 +8 位作者 陈伊 黄佳 陈茂林 张钦钊 段俊杰 胡悦 周伟 吴飞翔 李杨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7-91,共15页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licon carbide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SiC-CMC)密度低、耐高温,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高温湿氧腐蚀问题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难题之一。本文详细综述了将稀土磷酸盐、稀土硅酸盐...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licon carbide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SiC-CMC)密度低、耐高温,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而高温湿氧腐蚀问题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难题之一。本文详细综述了将稀土磷酸盐、稀土硅酸盐、稀土氧化物、稀土硅化物碳化物以及Si-Y共晶合金等稀土化合物引入SiC-CMC基体、界面相和涂层后,材料在耐湿氧腐蚀性能方面的表现,同时系统阐述了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主要的制备方法,并针对稀土化合物改性SiC-CMC技术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化合物 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CMC) 湿氧腐蚀 Si-Y共晶合金 稀土硅化物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铝合金成分设计研究进展
15
作者 寻坚 梁霄鹏 刘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17-2233,共17页
铝合金作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应零部件的结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增材制造技术作为复杂结构零件的重要制备方法之一,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铝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从增材制造工艺方法和合金设计方... 铝合金作为重要的工程材料,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应零部件的结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增材制造技术作为复杂结构零件的重要制备方法之一,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铝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也面临诸多问题,需要从增材制造工艺方法和合金设计方面进行改善。本文总结了常用合金元素在增材制造铝合金中的作用,并对几种主要的增材制造合金体系及其合金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包括Al-Si、Al-Cu、Al-Mg、Al-Zn-Mg-Cu、Al-Ce等成分体系;同时,还总结了通过合理选择合金元素消除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冶金缺陷的方法,以期为增材制造高性能铝合金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铝合金 成分设计 结构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 km/h磁浮列车用C/C-SiC复合材料摩擦块的摩擦特性与热容量研究
16
作者 刘鹏 李杨 +5 位作者 袁雨青 李鹏涛 袁敏格 张金煜 郑涌 肖鹏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7,共7页
C/C-SiC复合材料作为滑橇摩擦块已在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以430 km/h安全运营近20年,随着600km/h高速磁浮列车问世,亟需探究C/C-SiC复合材料摩擦块应用于600 km/h磁浮列车的摩擦特性与热容量分析。本文首先通过600 km/h高速摩擦试验获得C/... C/C-SiC复合材料作为滑橇摩擦块已在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以430 km/h安全运营近20年,随着600km/h高速磁浮列车问世,亟需探究C/C-SiC复合材料摩擦块应用于600 km/h磁浮列车的摩擦特性与热容量分析。本文首先通过600 km/h高速摩擦试验获得C/C-SiC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温升特性,在600 km/h恒定线速度、4 kN正压力、8 min持续摩擦试验条件下,测得摩擦块最高温度达到569.2℃且趋于稳定,远低于材料许用温度极限,平均摩擦系数低于0.1,符合高速摩擦环境下摩擦系数尽量小的技术要求。采用热容量仿真计算的方法复现高速摩擦试验温度,确定C/C-SiC复合材料与轨道轮之间摩擦热流密度的分配系数为0.020 54,以此参数为基础,仿真预测高速磁浮列车悬浮故障时C/C-SiC复合材料以600 km/h拖磨300 km的温度特性,为600 km/h高速磁浮列车设计优化与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IC复合材料 600 km/h磁浮列车 摩擦特性 热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表面激光熔覆TiO_(x)N_(y)熔覆层的微观组织与耐磨性能研究
17
作者 汪子琪 刘岚逸 汪冰峰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2,共5页
为了提升Ti-6Al-4V合金表面硬度与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O_(2)和TiN混合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熔覆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TiO_(2)和TiN... 为了提升Ti-6Al-4V合金表面硬度与耐磨性,采用激光熔覆在Ti-6Al-4V合金表面制备了TiO_(2)和TiN混合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微硬度、耐磨损性能、微观结构及元素分布。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熔覆层表面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TiO_(2)和TiN粉末质量比为1∶9且双层熔覆时,硬度和比磨损率可达1936.1HV0.1和2.06×10^(-14) mm^(3)/(N·m),分别为基体的5.4倍和3.26倍;熔覆层的主要成分为α-Ti、TiN、TiN_(0.6)O_(0.4),这是TiO_(2)-TiN混合熔覆层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的原因。研究结果为利用激光熔覆技术提高Ti-6Al-4V合金表面的硬度与耐磨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激光熔覆 TC4钛合金 微观组织 耐磨性 熔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构Fe-Mn-Al-C系TWIP钢的低温拉伸变形行为研究
18
作者 吴岱霏 郭王斌 +3 位作者 陈孟 茅玮辰 欧小琴 宋旼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658-3668,共11页
高锰奥氏体钢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如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是低温应用领域的潜力材料之一。本文利用XRD、SEM和HRTEM等手段分析Fe-Mn-Al-C系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在液氮温度(77 K)下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 高锰奥氏体钢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力学特性,如高强度、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是低温应用领域的潜力材料之一。本文利用XRD、SEM和HRTEM等手段分析Fe-Mn-Al-C系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在液氮温度(77 K)下拉伸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液氮温度(77 K)下,该TWIP钢具有良好的强塑性,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930 MPa和1 140 MPa,总伸长率为36%,其中塑性伸长率为26%;相比于室温条件,其强度提高,但塑性降低;与室温变形相比,低温拉伸下TWIP钢的变形机制包括位错滑移、孪生以及孪晶-层错、层错-层错和孪晶-孪晶之间的交互作用等更复杂;此外,该TWIP钢组织呈明显的异质结构特征,启动非均匀变形诱导硬化新机制,显著提高了该TWIP钢在低温下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塑性。本研究结果可为突破传统材料尤其是高强度纳米结构材料强度和塑性不可同时提高的瓶颈问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P钢 异质结构 低温拉伸 变形机制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WZ30的凝固组织研究
19
作者 赵运兴 马德新 +4 位作者 魏剑辉 员莹莹 徐维台 李侣 邓阳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8-486,共9页
采用螺旋选晶法制备国产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WZ30的单晶试棒,对其铸态组织进行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铸件中的元素偏析,测算WZ30单晶铸件中各合金元素的分凝系数,并与第二代单晶合金CMSX-4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Z30合金铸件中出现了... 采用螺旋选晶法制备国产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WZ30的单晶试棒,对其铸态组织进行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分析铸件中的元素偏析,测算WZ30单晶铸件中各合金元素的分凝系数,并与第二代单晶合金CMSX-4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Z30合金铸件中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雀斑形成倾向和更多的γ/γ′共晶组织。经EBSD检测,γ/γ′共晶团与γ基体的晶体取向保持一致,说明枝晶间的共晶组织是在γ基体上形核并长大的。枝晶臂中的元素分布并不是连续渐变,而是存在台阶式的突变,表明在凝固过程中,枝晶臂的长大是分阶段进行的。由于合金中添加了更多的高偏析难熔元素Re,大部分合金元素的偏析更为严重,从而导致铸态组织中雀斑形成倾向和共晶含量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 定向凝固 微观组织 共晶 元素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Al_(1.7)TiVCrCu高熵合金的微观特征及力学性能研究
20
作者 刘珂 王朝阳 于慧臣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8-955,共8页
高熵合金(HEAs)以其独特的合金设计理念和优异的性能已成为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选用Al、Ti、V、Cr、Cu等元素,通过元素配比及工艺优化,以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多相高熵合金Al_(1.7)TiVCrCu。运用多种先进表征技术及力学测试手... 高熵合金(HEAs)以其独特的合金设计理念和优异的性能已成为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选用Al、Ti、V、Cr、Cu等元素,通过元素配比及工艺优化,以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多相高熵合金Al_(1.7)TiVCrCu。运用多种先进表征技术及力学测试手段对合金的元素分布、晶体结构、相组成、相分布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由BCC、FCC和HCP结构相组成,通过热力学计算证实可形成稳定的固溶相。力学测试显示,合金硬度达767 HV,抗拉强度为1558 MPa,抗压强度达1763 MPa,断裂韧性为132 MPa·m^(1/2)。Al和Ti元素的加入增大了晶格畸变,提高了材料强度与硬度,但降低了塑性。未来工作需进一步优化合金结构组合,以提升塑性性能,实现强度和塑性的良好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微观组织 元素组成 力学性能 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