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生态与趋向展望
1
作者 吕鹏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7,159,共13页
新技术引发的社会系统性变革,持续塑造新的社会研究范式。计算社会科学能够整合多学科方法、视角,揭示更大的社会知识图景,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研究方法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初步形成基于六个类型的方法体系。社会网络分析从关系的角度,研... 新技术引发的社会系统性变革,持续塑造新的社会研究范式。计算社会科学能够整合多学科方法、视角,揭示更大的社会知识图景,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研究方法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初步形成基于六个类型的方法体系。社会网络分析从关系的角度,研究个体、社会的结构性特征。自然语言处理通过分析文本数据,研究语言与人类社会现象。社会地理信息将社会场域进行具象化、可视化呈现。机器学习等AI分析方法被持续引入大数据分析过程。虚拟社会实验拓展了传统的实验法。社会系统模拟主要包括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智能体仿真模拟(ABM)等方法,重在开展个体性、交互性模拟,解释社会系统的涌现。应持续推动方法融合,拓展社会研究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社会科学 方法论 方法类型 趋势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世代”的属性、开启与发展——基于世代理论的青年社会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毕斯鹏 吕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共11页
以世代理论为视角,探索青年群体在元宇宙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情境的“元宇宙”,将人类世代区分为“前元宇宙世代”和“元宇宙世代”,并存在“世代转换”和“世代更替”的可能性。“元宇宙世代”的本质属性是“玩... 以世代理论为视角,探索青年群体在元宇宙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为重大社会事件和社会情境的“元宇宙”,将人类世代区分为“前元宇宙世代”和“元宇宙世代”,并存在“世代转换”和“世代更替”的可能性。“元宇宙世代”的本质属性是“玩工社会”,“元宇宙世代”可以通过兴趣爱好寻找职业,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力,进行“边玩边工作”的社会活动。通过“元宇宙特区”建设推动元宇宙的落地,在“元宇宙特区”中,以青年群体为主体的“元宇宙世代”作为生力军应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人类在元宇宙的持续存在和发展。而作为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生活和生计合二为一的“元产业”将是元宇宙和“元宇宙世代”的存续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世代 世代理论 青年社会学 青年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饭圈”的拓扑结构及其参与社会治理的思考 被引量:29
3
作者 吕鹏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0-45,共6页
饭圈文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流行于青年群体之间的亚文化现象。作为人类共同体的形态延伸,饭圈具有粉丝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等属性。作为一种青年自组织过程与现象,饭圈存在崇拜强者的心理机制、追求"巅峰体... 饭圈文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流行于青年群体之间的亚文化现象。作为人类共同体的形态延伸,饭圈具有粉丝共同体、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等属性。作为一种青年自组织过程与现象,饭圈存在崇拜强者的心理机制、追求"巅峰体验"与"生命绽放"的回馈机制、技术赋能与反噬等多重机制;同时,受制于规模边界与"生命周期"规律,其兴起与衰落有一定必然性,不存在失控风险。饭圈与流量创造了新的社会分层标准,将成为人类网络社会生活的新常态。通过网络世界的巨大连通性,饭圈实现了资源整合,提升了系统效力。应积极引导饭圈参与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发挥其在抗击疫情、社区服务、精准扶贫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饭圈文化 属性特征 青年自组织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亲附、阶层镜像与品味杂食——青年“晒结婚”行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吕鹏 毕斯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2-72,共11页
线上(微信朋友圈)与线下(以婚礼为主的结婚场景)“晒结婚”,是当下青年群体中常见的婚恋文化与社会现象。互联网时代,婚礼实现了从合法性到生命过程体验(感官体验和情绪体验)的功能拓展、从现场行为到网络虚拟空间的场域延展。基于布迪... 线上(微信朋友圈)与线下(以婚礼为主的结婚场景)“晒结婚”,是当下青年群体中常见的婚恋文化与社会现象。互联网时代,婚礼实现了从合法性到生命过程体验(感官体验和情绪体验)的功能拓展、从现场行为到网络虚拟空间的场域延展。基于布迪厄“品味与区隔”理论视角,通过朋友圈观察与深度个体访谈,研究新婚青年线上和线下“晒结婚”的现象与行为模式,挖掘背后的“符号亲附”行为、阶层镜像逻辑以及最终所呈现的品味杂食现象。研究发现新婚青年的“符号亲附”行为,他们更关注婚礼仪式道具的符号属性,尤其是受众与仪式道具之间的体验关系。考察深层次的结构性动因,“晒结婚”本质上是一种阶层惯习的延续或跃迁行为:上层与下层多是“品味独食”,尽管原因不同,但都不得不延续本阶层惯习与品味;中层青年多是“品味杂食”,既有品味跃迁的冲动与可能性,也存在阶层惯习制约和适用性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新婚青年 品味与区隔 阶层惯习 延续或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技术与人类“数字永生” 被引量:40
5
作者 吕鹏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25,共5页
元宇宙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体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长期、终极追求,元宇宙社会将进一步改变人类个体的生命属性。随着“奇点”来临,人类的精神生活吸引力、重要性将超越物质生活。在元宇宙社会,个体可能会成为“永生意义上的人”。元宇宙... 元宇宙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体现了人类对生命价值的长期、终极追求,元宇宙社会将进一步改变人类个体的生命属性。随着“奇点”来临,人类的精神生活吸引力、重要性将超越物质生活。在元宇宙社会,个体可能会成为“永生意义上的人”。元宇宙记录生命全过程,实现个体生命的重启与重来、互动与互换、继承与叠加、编辑与定制等操作,实现数据与算法层面上人的“永生”。元宇宙将意识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形态,实现了马克思“物质第一性”观点,其可对所有生命(意识)数据进行“万脑互联”,构建“全球性大脑”。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应掌握在国家公共权力手中,防止个体被误导、公益被侵蚀、人类被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全球性大脑 数字永生 国家公共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空间与身体:元宇宙视域下青年群体情感危机的消解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芳 吕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2,共8页
在现实社会空间,身体“在场”是情感联结的关键,身体“缺场”会引发青年群体情感断裂、情感缺失、情感障碍的危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情感危机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撑,身体通过技术延伸,在网络空间呈现“虚拟在场”,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进... 在现实社会空间,身体“在场”是情感联结的关键,身体“缺场”会引发青年群体情感断裂、情感缺失、情感障碍的危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情感危机的化解提供了技术支撑,身体通过技术延伸,在网络空间呈现“虚拟在场”,青年群体在网络空间进行情感转移,获得情感补偿,产生情感慰藉,但也可能产生逃避现实、持续孤独、自我迷失的“后遗症”。元宇宙空间是虚拟现实混合空间,化身“沉浸式在场”成为新的生存方式,为青年群体情感危机的化解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元宇宙中,通过虚拟化身主体实现情感延续、通过主体在场建立情感联结、通过主体预演进行情感适应。青年群体处于人生的特定阶段,消解情感危机,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是青年健康成长、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青年适应日趋复杂的、竞争激烈的社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青年群体 情感社会化 机遇和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