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快速图像加密算法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乔建平 邓联文 +1 位作者 贺君 廖聪维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7-903,共7页
为了解决现有图像加密算法存在随图像尺寸变大导致加密时间迅速增加的问题,采用基于logistic和Arnold映射的改进加密算法实现了快速图像加密算法的优化。该算法基于两种混沌映射对原文图像进行像素置乱和灰度值替代,像素置乱是按图像大... 为了解决现有图像加密算法存在随图像尺寸变大导致加密时间迅速增加的问题,采用基于logistic和Arnold映射的改进加密算法实现了快速图像加密算法的优化。该算法基于两种混沌映射对原文图像进行像素置乱和灰度值替代,像素置乱是按图像大小选择以H个相邻像素为单位进行,通过适当调整H的取值实现加密时间优化;灰度值替代是利用Arnold映射产生混沌序列对置乱图像进行操作而得到密文图像。结果表明,对于256×256的Lena标准图像,加密时间降低到0.0817s。该算法具有密钥空间大和加密速度快等优点,能有效抵抗穷举、统计和差分等方式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加密 混沌映射 Lena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铁纤维表面原位氧化及其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贺君 胡照文 +4 位作者 邓联文 黄生祥 刘胜 贺龙辉 许德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1,共4页
利用气氛退火炉对多晶铁纤维进行表面原位氧化改性,获得了表面包覆铁氧化物的多晶铁纤维复合结构。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表征多晶铁纤维表面氧化前后的形貌和物相,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样品在8~18GHz波段的电磁参数... 利用气氛退火炉对多晶铁纤维进行表面原位氧化改性,获得了表面包覆铁氧化物的多晶铁纤维复合结构。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表征多晶铁纤维表面氧化前后的形貌和物相,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样品在8~18GHz波段的电磁参数。分别以表面氧化改性前后的多晶铁纤维为吸收剂,制备厚度为1mm的吸波涂层,采用弓形法测试涂层在8~18GHz波段的反射损耗值。结果表明:多晶铁纤维经表面原位氧化改性后在表面形成较均匀的铁氧化物,从而能有效降低其复介电常数,而复磁导率实部与虚部仍保持较高值。表面包覆铁氧化物的多晶铁纤维以20%填充量制得的吸波涂层,在8~18GHz频段的反射损耗优于-10dB的吸收带宽可达4.5GHz,峰值达-25.38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铁纤维 原位氧化 电磁参数 微波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NFC的FeSiAl磁粉-POE弹性体柔性电磁屏蔽片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璐 周克省 +4 位作者 邓联文 黄生祥 张雨 胡磊山 刘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4123-24126,共4页
选用高能球磨扁平化处理工艺制备的片状Fe84Si6Al10合金粉体为磁性填料,与热塑性弹性体POE混合,通过压延工艺制成柔性软磁合金电磁屏蔽片,研究了磁性合金填料的形貌、粒径以及填充量对电磁屏蔽片磁谱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选用高能球磨扁平化处理工艺制备的片状Fe84Si6Al10合金粉体为磁性填料,与热塑性弹性体POE混合,通过压延工艺制成柔性软磁合金电磁屏蔽片,研究了磁性合金填料的形貌、粒径以及填充量对电磁屏蔽片磁谱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处理能获得高扁平率Fe84Si6Al10合金片状粉末,扁平率达100;厚度<1μm的不同粒径片状磁粉对电磁屏蔽片的磁谱影响不显著;随片状Fe84Si6-Al10粉体填充量增加,电磁屏蔽片磁导率实部明显提高,磁导率虚部略有增大;当磁粉与基体的质量比为9∶1时,电磁屏蔽片在13.56 MHz的磁导率实部μ'达35.1,读写距离达33 mm,能应用于NFC系统的抗电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SiAl合金 NFC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与真空退火对纳米晶FeSiAl微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艳丹 周克省 +3 位作者 唐璐 胡照文 黄生祥 邓联文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Fe Si Al快淬带料,并利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对Fe Si Al快淬带料进行了扁平化处理。重点研究了高能球磨处理和真空退火工艺对Fe Si Al粉体材料微波电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e Si Al快淬带料通过高能球磨处理能获得...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Fe Si Al快淬带料,并利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对Fe Si Al快淬带料进行了扁平化处理。重点研究了高能球磨处理和真空退火工艺对Fe Si Al粉体材料微波电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e Si Al快淬带料通过高能球磨处理能获得薄片状Fe Si Al纳米晶材料,后续真空退火处理工艺可以保持纳米晶结构和片状外形,可使微波复磁导率实部和虚部进一步提高,2 GHz处复磁导率实部μ'和虚部μ″分别达6.1和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熔体快淬 Fe Si Al 高能球磨 真空退火 微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ZnS核-壳量子点的双光子吸收效应(英文)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姝妤 钟绵增 +4 位作者 孟秀清 李京波 王沅倩 肖思 何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55,共7页
利用飞秒激光Z-扫描与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室温下ZnO/ZnS与ZnO/ZnS/Ag核-壳胶体量子点的双光子吸收效应。研究发现:ZnO基核-壳量子点的本征双光子吸收系数比ZnO体材料增大了3个数量级;测量得到的660 nm处的ZnO/ZnS核-壳量子点双光子吸... 利用飞秒激光Z-扫描与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室温下ZnO/ZnS与ZnO/ZnS/Ag核-壳胶体量子点的双光子吸收效应。研究发现:ZnO基核-壳量子点的本征双光子吸收系数比ZnO体材料增大了3个数量级;测量得到的660 nm处的ZnO/ZnS核-壳量子点双光子吸收截面约为4.3×10-44cm4·s·photon-1,比相应的ZnS、ZnS e及CdS量子点大2个数量级;当ZnO/ZnS核-壳量子点镶嵌了银纳米点时,非线性吸收有所增强。ZnO基复合纳米结构的双光子吸收增强可归因于量子限域与局域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吸收 ZnO/ZnS核-壳量子点 Z-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电磁辐射碳纤维复合吸波材料优化设计与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周亮 姚玲玲 +4 位作者 贺君 刘胜 贺龙辉 张学军 邓联文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基于Maxwell-Garnett模型,计算出短切碳纤维/基体复合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利用传输线理论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短切碳纤维/基体复合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碳纤维长度为1.02 mm,碳纤维体积分数为30.80%,材料厚度为2.46 mm时,复合... 基于Maxwell-Garnett模型,计算出短切碳纤维/基体复合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利用传输线理论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短切碳纤维/基体复合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碳纤维长度为1.02 mm,碳纤维体积分数为30.80%,材料厚度为2.46 mm时,复合吸波材料在2~18 GHz的带宽(小于-10 d B)可达7.11 GHz;基于优化参数制备的短切碳纤维/环氧树脂胶复合吸波材料的实验测量结果与优化设计计算结果基本相符;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实现介电损耗与电磁波干涉相消的协同作用,在8~18 GHz频段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切碳纤维 吸波材料 电磁辐射 Maxwell-Garnett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镓氮薄膜双光子吸收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玮 王迎威 +2 位作者 肖思 顾兵 何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5-1610,共6页
基于飞秒激发Z扫描实验技术,研究了氮化镓薄膜和不同铝掺杂含量的掺铝氮化镓(以下简称铝镓氮)薄膜的超快非线性光学响应特性。在开孔Z-scan测试中,纯Ga N晶体薄膜表现出典型的双光子吸收特性,双光子吸收系数为3.5 cm/GW,且随着激发光强... 基于飞秒激发Z扫描实验技术,研究了氮化镓薄膜和不同铝掺杂含量的掺铝氮化镓(以下简称铝镓氮)薄膜的超快非线性光学响应特性。在开孔Z-scan测试中,纯Ga N晶体薄膜表现出典型的双光子吸收特性,双光子吸收系数为3.5 cm/GW,且随着激发光强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后测试了不同铝掺杂含量的Al_xGa_(1-x)N薄膜的非线性吸收系数。结果表明,随着铝掺杂摩尔分数的提高(0,19%,32%,42%),非线性吸收系数逐渐减小(18,10,6,5.6 cm/GW)。结合半导体非线性吸收理论分析,Al_xGa_(1-x)N薄膜材料的非线性过程主要是双光子吸收主导非线性响应物理过程。实验结果与半导体双光子吸收过程Sheik-Bahae理论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镓氮薄膜 双光子吸收 能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