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南地区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10年死亡趋势:2005—2014(英文)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丽雅 左晓霞 +14 位作者 罗卉 李懿莎 游运辉 段力平 张卫茹 赵洪军 李通 宁旺斌 谢艳莉 刘思佳 谢晓韵 蒋莹 巫世瑶 朱红林 周亚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27-933,共7页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s)住院患者在10年期间死亡原因等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在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的CTDs住院患者中所有死亡病例...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s)住院患者在10年期间死亡原因等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在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的CTDs住院患者中所有死亡病例的所有临床资料。结果:10年期间CTDs住院患者的总体住院病死率为15.68‰。在CTDs患者的3大类死亡原因中,疾病本身占44.71%,感染占42.94%,合并症占12.35%。其中,疾病本身的死因构成比和住院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感染和合并症的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2014年,感染成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死因构成比为51.06%。合并肺间质病变的CTDs患者与没有合并肺间质病变的CTDs患者相比,前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其死亡风险是后者的1.722倍。在各种CTDs中,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的总住院病死率最高(45.98‰),系统性硬化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因疾病本身死亡比例最高,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的因感染死亡比例最高,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因合并症死亡比例最高。结论:在CTDs住院患者中,因疾病本身导致死亡的死因构成比和住院病死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感染和合并症导致死亡的死因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感染成为第一位死因。CTDs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生存时间缩短,死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住院病死率 死因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其慢性病管理策略 被引量:26
2
作者 徐倩云 刘頔 +3 位作者 曾芙蓉 罗卉 左晓霞 李懿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慢性病管理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制订相应慢性病管理策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SF-36健康调查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疲劳视觉模拟评分法对SLE患者进行调查,收集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以SLE疾病活动性评分(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估疾病活动度,SLE疾病损伤指数(SLEDamageIndex,SDI)评估疾病损伤程度,分析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46例SLE患者,SSRS总分为40.76±7.93,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8岁、无配偶、无职业和存在疾病损伤的SLE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较低(P<0.05)。与高社会支持组(以均数为界)相比,低社会支持组患者抑郁、焦虑的程度更高,患者在SF-36中的心理健康领域(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和生理职能得分更低(P<0.05)。结论:SLE患者社会支持水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受到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情况、疾病损伤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在慢性病管理中,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社会支持 慢性病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思佳 胡淑琳 +2 位作者 蒋莹 左晓霞 周亚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5-910,共6页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的18例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 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断的18例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常见症状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临床表现的患者均死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出现意识障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是造成CTD合并隐脑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病死率为61.11%,治疗有效率为38.89%。结论:CTD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死亡风险高。出现意识障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降低与疾病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 隐球菌脑膜炎 意识障碍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秀娇 左晓霞 +15 位作者 谢晓韵 罗卉 张卫茹 段力平 赵洪军 李懿莎 周亚欧 李通 谢艳莉 刘思佳 蒋莹 巫世瑶 黄婧 朱红林 吴俊娇 宁旺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4-710,共7页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住院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SLE患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严重...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住院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SLE患者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SLE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严重感染分为严重感染组与非严重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并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463例SLE患者,其中严重感染组144例,非严重感染组31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4.50岁(OR=4.958,P<0.001)、心血管系统受累(OR=6.287,P<0.001)、血液系统受累(OR=2.643,P=0.003)、血清白蛋白<20 g/L(OR=2.340,P=0.036)、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0.12(OR=2.430,P=0.002)、糖皮质激素剂量≥8.75 mg/d(OR=2.465,P=0.002)、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OR=2.847,P=0.037)是SLE患者合并严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心血管系统受累、血液系统受累、低血清白蛋白的SLE患者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较高。C反应蛋白与红细胞沉降率的比值增大提示患者可能合并严重感染。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严重感染 免疫抑制剂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强直性脊柱炎1例及文献复习(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淑琳 左晓霞 李懿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63-1265,共3页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极少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存在。既往文献报道了5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硬化症的病例,其中仅1例患者诉...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极少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合并存在。既往文献报道了5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系统性硬化症的病例,其中仅1例患者诉有肌无力,且5例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均无明显异常。本文报道1例青年男性患者符合系统性硬化症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同时出现肌无力、肌酸激酶水平明显增高。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分型检测发现该患者携带这两种疾病的HLA易感基因。对该患者予以强的松30 mg/d及环磷酰胺治疗,2个月后皮肤增厚好转,肌酸激酶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强直性脊柱炎 肌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