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免疫功能评估的老年人重症感染诊疗路径专家建议
1
作者 张丽娜 李春辉 +9 位作者 左志红 王占稳 袁福来 李传昶 陈琼 刘薇 吴安华 钱招昕 “老年免疫功能与感染性疾病相互作用及防控技术研究”项目组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当前老龄化趋势加剧,然而有关老年重症感染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仍缺乏。本文将重点阐述老年人群体的免疫相关临床诊疗路径建议和风险分层诊疗思路,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免疫功能监测与调节手段,有效预防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并进行分层管理,... 当前老龄化趋势加剧,然而有关老年重症感染的规范化诊疗方案仍缺乏。本文将重点阐述老年人群体的免疫相关临床诊疗路径建议和风险分层诊疗思路,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免疫功能监测与调节手段,有效预防老年人感染性疾病,并进行分层管理,以提升老年人感染诊疗的规范化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感染 免疫功能 评估 治疗 临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9
2
作者 石磊 吴安华 +5 位作者 曹岚 黄勋 彭小贝 李春辉 孙士昌 周鹏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综合ICU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每1例病例组患者配对2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的无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综合ICU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每1例病例组患者配对2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的无感染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的人口学信息、疾病严重程度、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ICU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1.47%(29/1 973),例次发病率为1.57%(31/1 973)。入院至感染时长为(17.86±16.51)d,入ICU至感染时长为(7.34±9.12)d。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占74.19%)。病例组的住院时长、ICU住院时长、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高于对照组,而治愈比例低于对照组。该菌对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米诺环素敏感率在90%以上,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不敏感的比率超过75%。病例组共有27例(93.10%)临床送检标本分离出其他细菌82株,其中多重耐药菌59株(71.95%);10例次(34.48%)患者分离出真菌13株。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患者年龄较大,男性比例高,入住ICU时间长,APACHEⅡ评分、空腹血糖高,血红蛋白低,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使用纤支镜、血液净化治疗、输血、化学治疗、使用头孢菌素+酶抑制剂、青霉素类+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糖肽类的比例高。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使用头孢菌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年龄大、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和使用强力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需加强监测和防控。ICU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医院感染的疾病负担较重,同时该菌耐药性也在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感染相关免疫功能评估与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2 位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 钱招昕 姚咏明 吴安华 左志红 张丽娜 李春辉 王先文 李建波 李冬凯 崔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3-752,共20页
老龄化目前是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议题,感染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变化复杂,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以及临床的免疫调节手段有待进一步明确。本专家共识总结了老... 老龄化目前是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议题,感染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及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变化复杂,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以及临床的免疫调节手段有待进一步明确。本专家共识总结了老年人免疫特点及其与感染的内在联系,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相关免疫调节剂的使用及特定场景下的诊治,为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的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感染 免疫功能 评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曹岚 张丽娜 +4 位作者 艾美林 李莉 田盾 孙扬 邓露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20例需要动脉置管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盲穿法桡动脉置管)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置管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20例需要动脉置管的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盲穿法桡动脉置管)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初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操作耗费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总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耗费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可以提高重症患者桡动脉置管初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节省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桡动脉穿刺置管 超声引导 盲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预警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姚波 艾宇航 +3 位作者 张丽娜 刘志勇 黄立 黄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预警因素及预后。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中心ICU收治的8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胰性脑病组和非胰性脑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出现胰性脑病,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预警因素及预后。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5月中心ICU收治的8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胰性脑病组和非胰性脑病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出现胰性脑病,临床表现以兴奋性症状为主,病情恶化率明显高于非胰性脑病组(50.0%vs.25.4%,P=0.037)。单因素分析显示,胰性脑病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发生率、肌酐、三酰甘油、真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胰性脑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和三酰甘油是胰性脑病发生的预警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脑病是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临床上以兴奋性症状为主,高三酰甘油血症和高APACHEⅡ评分是胰性脑病发生的预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性脑病 高三酰甘油血症 预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26
6
作者 曹岚 李映兰 +4 位作者 贺莲香 唐春炫 吴红曼 卢敬梅 周建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60-62,共3页
目的通过制定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以期培养出一支精通相关亚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家及专业化的护理团队;规范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相关制度、流程,以期培训、指导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一批ICU... 目的通过制定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以期培养出一支精通相关亚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家及专业化的护理团队;规范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相关制度、流程,以期培训、指导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一批ICU专科护士,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成立五大亚专科小组,每个亚专科小组定期组织相关的学术活动、专科理论和技术培训、专项人才短期进修培养;制定本专业领域的操作规范与流程,随时提供全院范围重症监护领域的临床技术指导;比较亚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业理论、技能、核心能力的差异。结果通过近1年的亚专科领域技术的培训,相关亚专科护士专业理论、技能及核心能力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推动了全院危急重症亚专科技术的应用和指导,值得在各区域性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专科 培训方案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三甲医院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叶倩倩 石磊 +5 位作者 黄勋 彭小贝 李春辉 吴安华 刘韶 周鹏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5-421,共7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相关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6月—2018年9月行ECMO治疗的患者,按照1∶2配对方法选择未接...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相关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4年6月—2018年9月行ECMO治疗的患者,按照1∶2配对方法选择未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非ECMO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住院费用。根据是否发生ECMO相关医院感染分为ECMO感染组,未发生医院感染的作为ECMO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评估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病死率和医疗费用。结果共有30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1.9±16.2)岁,76.7%的患者为男性,22例患者行静脉-静脉ECMO模式(venovenous ECMO,VV ECMO)。15例患者出现24例次ECMO相关医院感染,包括12例次血流感染、9例次肺部感染、1例次尿路感染、1例次手术部位感染及1例次胃肠道感染。ECMO感染组的患者ECMO治疗时间更长、气管切开的比例较高、血红蛋白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MO治疗时间≥10 d是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ECMO相关医院感染的患者较ECMO对照组,其住院时间延长[(44.5±39.6)d VS(18.4±11.7)d,P=0.021]、医疗费用增加[(413359.9±204887.0)元VS(264925.3±76079.7)元,P=0.004]。结论医院感染是ECMO治疗的常见并发症,显著增加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明确ECMO治疗的适应证,尽快停止呼吸循环辅助可减少ECMO相关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心肌炎合并重症肺炎病人早期滋养性营养的治疗护理 被引量:14
8
作者 曹岚 叶向红 +1 位作者 彭南海 黄迎春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急性重症心肌炎是由于感染病毒致心肌出现严重炎性损伤的一种疾病。危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0%,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危重症病人常规治疗手段,且越早越好。滋养性营养是近年来营养治疗领域提出的新理念,即早期小剂量(25%~30%kca... 急性重症心肌炎是由于感染病毒致心肌出现严重炎性损伤的一种疾病。危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60%,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危重症病人常规治疗手段,且越早越好。滋养性营养是近年来营养治疗领域提出的新理念,即早期小剂量(25%~30%kcal)、低热量的肠内营养(EN),目的是改善肠黏膜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重症肺炎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球囊反摶 滋养性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顽固性休克为突出表现的线粒体脑肌病1例
9
作者 廖杨 徐道妙 李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1-516,共6页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引起的多系统代谢性疾病,多以卒中样发作或肌无力为首发症状就诊。本文报告1例以顽固性休克为早期突出表现的青年男性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缺乏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以腹... 线粒体脑肌病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或核基因突变引起的多系统代谢性疾病,多以卒中样发作或肌无力为首发症状就诊。本文报告1例以顽固性休克为早期突出表现的青年男性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缺乏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以腹痛、下肢乏力起病,很快出现严重低血压,需大剂量血管收缩药物维持血压,乳酸水平高达20 mmol/L。经对症支持治疗10 d后低血压缓解,22 d后乳酸正常,1个月后遗留脱机困难和四肢肌无力。肱二头肌基因检测示编码线粒体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基因m.3271T>C突变。线粒体脑肌病可能以严重循环障碍为首发表现,对于非低灌注相关的高乳酸血症患者应考虑线粒体疾病的可能,行肌肉等外周组织基因检测或可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脑肌病 顽固性休克 高乳酸血症 肌无力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剂量替加环素与多黏菌素B治疗肺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
10
作者 张步瑶 侯琴兰 +4 位作者 尹敏慧 王鹏宇 胡成欢 黄勋 赵双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目的比较高剂量替加环素(TGC)与多黏菌素B(PMB)治疗肺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2022年3月肺部CRO感染并接受以PMB或高剂量TGC为基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方... 目的比较高剂量替加环素(TGC)与多黏菌素B(PMB)治疗肺部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1月—2022年3月肺部CRO感染并接受以PMB或高剂量TGC为基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情况、病原学结果、抗菌药物使用方案、临床疗效、30天病死率、细菌清除率等.结果共纳入173例患者,其中TGC组103例,PMB组70例.与TGC组相比,PMB组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较高(25.0VS20.0,P<0.001),但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1%VS52.4%,P=0.054).分层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15分时,与TGC组(n=78)相比,PMB组(n=66)的APACHEⅡ评分较高(27.0 VS22.0,P=0.005),临床有效率较高(66.7%VS47.4%,P=0.02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与TGC治疗相比,PMB治疗是临床有效率的保护因素.结论在肺部CRO感染患者治疗中,与以高剂量TGC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相比,以PMB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临床有效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B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 临床疗效 CR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镇痛镇静 加速重症患者康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莉 张丽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镇痛镇静是重症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焦虑以及躁动,同时有助于抑制机体应激反应,降低器官氧耗氧需,发挥器官保护作用。镇痛镇静的实施原则是镇痛优先,最小化镇静及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确保重症治疗顺利进... 镇痛镇静是重症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旨在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焦虑以及躁动,同时有助于抑制机体应激反应,降低器官氧耗氧需,发挥器官保护作用。镇痛镇静的实施原则是镇痛优先,最小化镇静及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确保重症治疗顺利进行,降低应激反应及医疗相关的继发损害。文中阐述以加速重症患者康复为导向,提倡实施目标导向性镇痛镇静策略,避免长期和深度镇痛镇静带来的再损伤;实施多模态镇痛方案,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其相关的不良反应;关注重症患者谵妄的预防和管理,有助于早期启动康复运动并改善短-长期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镇静 加速康复外科 重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患者全血胶体渗透压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鹂 艾宇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1-407,共7页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全血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的影响因素,制定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PP)的参考值范围,改良COP的预测公式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405例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气分析参数,按COP将患者分为A组(COP...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全血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的影响因素,制定血浆蛋白(plasma protein,PP)的参考值范围,改良COP的预测公式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收集405例重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血气分析参数,按COP将患者分为A组(COP≤18mmHg)和B组(COP】18mmHg),并监测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球蛋白(Globumin,Glb)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结果:B组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TP,Alb,Glb和FIB水平以及存活率均高于A组(P【0.05);Alb,Glb和FIB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依次为0.518,0.283和0.113(P【0.05);B组各类蛋白的95%参考值范围:Alb】23.3 g/L,Glb 12.6~37.6 g/L和FIB 1.3~8.7 g/L,改良得到预测COP的5个公式。结论:重症患者COP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Alb,Glb和FIB。各类蛋白的参考值范围可指导蛋白制剂的临床使用,改良公式可以初步预测重症患者的C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胶体渗透压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超声技术辅助实施新冠肺炎病人肠内营养3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岚 张丽娜 +3 位作者 王小亭 孙杨 何伟 程小翠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64,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因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人而被发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治[1]。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机体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于2019年12月在中国武汉因出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人而被发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治[1]。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是出现营养风险的高危人群,尤其需要积极关注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超声 新冠肺炎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用药安全管理实践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岳丽青 钱招昕 +3 位作者 李冰玉 彭彬 邹炜祯 聂慧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用药安全管理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患者用药的最终执行者,其用药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保证住院患者的治疗安全至关重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用药安全管理与实践现状,总结我国护士在用药安全管理实践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为进一... 用药安全管理是患者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护士作为患者用药的最终执行者,其用药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保证住院患者的治疗安全至关重要。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用药安全管理与实践现状,总结我国护士在用药安全管理实践中取得的进展与成效,为进一步推动住院患者用药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用药安全管理 患者安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改善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春光 卡斯木·玉素甫 +1 位作者 牛旭平 周利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4-581,共8页
目的了解虾青素对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所致脓毒症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溶剂对照组(Sham+Vehi组,n=11)、假手术+虾青素组(Sham+Asta组,n=... 目的了解虾青素对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所致脓毒症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2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溶剂对照组(Sham+Vehi组,n=11)、假手术+虾青素组(Sham+Asta组,n=11)、脓毒症模型+溶剂对照组(CLP+Vehi组,n=20)、脓毒症模型+虾青素组(CLP+Asta组,n=20)。含虾青素组中,虾青素溶于食用橄榄油(40 mg/mL),术前连续7 d 100 mg/(kg·d)灌胃;含溶剂组中,溶剂采用等量橄榄油灌胃处理(2.5 mL/kg)。假手术组随机选取5只小鼠、脓毒症模型组随机选取12只小鼠,观察术后7 d生存情况;剩余小鼠于术后18 h采用FD-40灌胃,术后24 h检测小鼠肠道组织形态学、肠道功能损伤指标、肠组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表达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Kappa B(NF-κB)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Sham+Vehi组及Sham+Asta组小鼠生存率、各肠道损伤指标、肠道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肠组织损伤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Sham+Vehi组比较,CLP+Vehi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降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I-FABP、D-乳酸、FD-40水平均明显上升,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肠道形态学损伤评分更高,肠道组织中PPARγ表达增加,p-IκBα/IκBα及p-p65/p65比值均增加(均P<0.05);与CLP+Vehi组相比,CLP+Asta组小鼠生存率提升,血清DAO活性及I-FABP、D-乳酸、FD-40水平均明显降低,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MDA水平均明显下降,SOD活性增加,肠道形态学损伤评分降低,肠道组织中PPARγ表达进一步增加,p-IκBα/IκBα、p-p65/p65比值均下降(均P<0.05)。结论虾青素减轻CLP所致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调控PPARγ/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脓毒症 肠道损伤 PPARΓ NF-ΚB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IV构建及评估脓毒症患者近期和远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严丹阳 谢茜 +3 位作者 付翔杰 徐道妙 李宁 姚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目的:鉴于脓毒症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而现有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在操作、适用性和预测长期预后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近期和远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目的:鉴于脓毒症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而现有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在操作、适用性和预测长期预后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近期和远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IV,MIMIC-IV)中选取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人群,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和验证组,分析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全子集回归确定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筛选出构建预测模型的变量。分别用时间依赖性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共纳入14240例脓毒症患者,28 d和1年病死率分别为21.45%(3054例)和36.50%(5198例)。高龄、女性、高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高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II,SAPS II)、心率快、呼吸频率快、脓毒症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高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长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高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均为脓毒症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由PT、呼吸频率、体温、合并恶性肿瘤、合并肝脏疾病、脓毒症休克、SAPS II及年龄8个变量构建的模型,其28 d和1年生存的AUC分别为0.717(95%CI 0.710~0.724)和0.716(95%CI 0.707~0.725)。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及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MIMIC-IV建立的脓毒症患者近期和远期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对患者预后风险评估及干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近期和远期死亡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 预后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在脓毒症早期目标液体复苏中的意义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丽娜 艾宇航 +4 位作者 刘志勇 马新华 明广峰 赵双平 徐道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是否能够继续应用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cv-aCO2)作为脓毒症液体复苏的指标。方法:56例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根据静动... 目的:探讨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是否能够继续应用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cv-aCO2)作为脓毒症液体复苏的指标。方法:56例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根据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值(Pcv-aCO2)是否≥6 mmHg,分为高Pcv-aCO2组和低Pcv-aCO2组。观察2组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后12,24 h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灌注指标,包括ScvO2,Pcv-aCO2,乳酸(Lac),Lac清除率;器官功能指标,包括氧合指数(PaO2/FiO2),血肌酐(SCr),肌酸激酶(CK-MB)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和24 h内2组患者总液体入量变化。结果:24例(42.9%)Pcv-aCO2增高≥6 mmHg的患者入高Pcv-aCO2组,其余32例入低Pcv-aCO2组。治疗后12,24 h低Pcv-aCO2组ScvO2和CO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Lac和SCr明显低于高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治疗后12,24 h Lac清除率均明显高于高Pcv-aCO2组(P<0.05);低Pcv-aCO2组24 h液体入量[(3449.47±695.41)mL]明显少于高Pcv-aCO2组[(4070.66±757.43)mL](P=0.002)。低Pcv-aCO2组的24 h SOFA评分明显低于高Pcv-aCO2组;APACHEⅡ评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与Pcv-aCO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ScvO2达标后仍然可能存在组织灌注不足,尤其是在Pcv-aCO2≥6 mmHg时提示复苏不充分。Pcv-aCO2可以作为经过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ScvO2>70%的脓毒症患者进一步液体治疗的复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液体复苏 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的临床实践效果 被引量:33
18
作者 曹岚 王湘 +1 位作者 李君 张运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践对提高营养支持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组建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前后3 017例及3 104例营养支持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营养支持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由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施专业化营...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践对提高营养支持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组建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前后3 017例及3 104例营养支持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营养支持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由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实施专业化营养支持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肠内及肠外营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专科小组成立后1年开展营养相关的小组活动16次、肠内及肠外营养督查125例次。结论营养支持护理专科小组组建可有效提高营养支持护理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合理、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专科小组 并发症 营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双平 邬娇 +2 位作者 郭曲练 张重 叶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21-927,共7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3.6%,2.4%和1.2%)七氟醚预处理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A组)、单纯七氟醚吸入组(B组)、3.6%七氟醚预处理组(C组)、2.4%七氟醚预处理组(D组)、1.2... 目的:比较3种不同浓度(3.6%,2.4%和1.2%)七氟醚预处理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对照组(A组)、单纯七氟醚吸入组(B组)、3.6%七氟醚预处理组(C组)、2.4%七氟醚预处理组(D组)、1.2%七氟醚预处理组(E组)、内毒素组(F组)。分别在给药后(LPS或生理盐水)6 h处死大鼠,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肺组织湿干比(W/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肺组织ICAM-1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组和不同浓度七氟醚预处理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肺W/D、MPO活性、ICAM-1mRNA表达升高(P<0.05)。与F组比较,C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MPO活性和ICAM-1mRNA表达降低(P<0.05),但肺W/D无明显降低(P>0.05);D组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肺W/D、MPO活性、ICAM-1mRNA表达均降低(P<0.05),F组肺组织MPO活性降低(P<0.05),但肺W/D和ICAM-1mRNA表达无明显降低(P>0.05)。结论:2.4%七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内毒素所致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ICAM-1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减少肺内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预处理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 PASS ABCDE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提升ICU护士交班质量 被引量:37
20
作者 彭小贝 贺爱兰 +1 位作者 高红梅 虞玲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I PASS ABCDE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在ICU的实施对护士交班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SBAR交班模式进行改良设计,并查阅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加入ICU专科元素,制定出符合ICU实际情况的结构化交班单,将10项交班内容分为5个部分,并以&quo... 目的探讨I PASS ABCDE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在ICU的实施对护士交班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对SBAR交班模式进行改良设计,并查阅相关文献及专家咨询,加入ICU专科元素,制定出符合ICU实际情况的结构化交班单,将10项交班内容分为5个部分,并以"I PASS ABCDE"口诀加以设计,各字母代表相应内容:身份确认(Identity)、患者病史相关资料(Patient)、评估(Assessment)、表单(Sheet)、情境(Situation)、气道管理(Airway)、呼吸治疗(Breath status)、现状(Current status)、4D(药物Drugs、输液Drip、敷料Dressing、引流Drainage)、事件(Event)。对全员标准化培训后实施结构化病情交接模式,并与传统的交班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运用I PASS ABCDE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前后,ICU护士交班缺陷率由41.67%降低至17.14%(P<0.01),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掌握得分由实施前的86.77±5.51提高到实施后的92.5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I PASS ABCDE结构化病情交班模式,规范化实施ICU患者交班流程,能有效减少交班信息遗漏,提高ICU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掌握情况,提升交班质量,促进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交班 结构化病情交班 质量改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