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辉 周巧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5期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慢性肾衰竭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3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是否合并相...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慢性肾衰竭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3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是否合并相关并发症、相关侵入性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清中白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于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总结慢性肾衰竭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3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9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24.47%;例次感染112例次,例次感染率为29.47%。112例次医院感染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感染类型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42.86%,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导管感染,分别占20.54%和16.07%。112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2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51株(65.94%)],其次为革兰阳性菌[53株(23.14%)]和真菌[25株(10.92%)]感染。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住院天数、有无相关侵入性操作和相关并发症、血清白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是导致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天数≥30天、有相关侵入性操作、血清白蛋白水平<35 g/L及白细胞计数<4×109/L是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依据患者感染特点给予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依据导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医院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介导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敖立云 谢艳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3-1408,共6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DKD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KD的核心事件,而氧化应激与DKD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在DKD中氧化应激...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手段有限。DKD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KD的核心事件,而氧化应激与DKD足细胞损伤密切相关。在DKD中氧化应激可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足细胞凋亡和裂孔隔膜损伤。抗氧化应激药物可通过减轻足细胞损伤来延缓DKD的进展。研究氧化应激介导DKD足细胞的损伤机制,可为DK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损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in anti-renal fibrosis drugs 被引量:1
3
作者 HUANG Hanwei PENG Zhangzhe YUAN Qiongji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3-1362,共10页
Renal fibrosis is the common pathological basis for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caused by various etiologies.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sistent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leadi... Renal fibrosis is the common pathological basis for th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caused by various etiologies.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ersistent deposition of extracellular matrix,leading to renal tissue damage and impaired renal function,and ultimately progressing to kidney failure.Current clinical treatments for CKD mainly focus on managing the primary diseases,with no specific drugs targeting renal fibrosis.The pathogenesis of renal fibrosis is complex,and there are currently no drugs available to reverse it.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pathogenesis of renal fibrosis,alongside a summary of current anti-fibrotic therapies,including some that are already used clinically to slow renal function progression,new drugs in clinical trials,and emerging targeted therapies,could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perspectives for the treatment of renal fib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nal fibrosis anti-renal fibrosis drug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损害患者血清Klotho蛋白水平测定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湘民 周巧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9-841,共3页
目的检测高血压脑损害患者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高血压脑损害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科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留院观察的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损害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群共190例,分为高血压无脑损害组、高血压... 目的检测高血压脑损害患者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高血压脑损害的发病机制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科2007年9月至2008年3月留院观察的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损害患者及体检中心健康群共190例,分为高血压无脑损害组、高血压脑损害组与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Klotho蛋白浓度与血清胆固醇、肌酐、血糖、血压水平,并针对以上因素及年龄和高血压病史等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Klotho蛋白浓度[(13.29±4.66)pg/ml]明显高于高血压无脑损害组[(8.66±3.08)pg/ml]与高血压脑损害组[(4.68±2.21)pg/ml](P<0.05),同时高血压无脑损害组明显高于高血压脑损害组(P<0.05)。血清Klotho蛋白浓度与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损害患者的胆固醇、肌酐、血糖、血压、年龄、性别以及高血压病史等均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1、-0.225、-0.289、收缩压-0.428、舒张压-0.211、-0.404、-0.206、-0.516),胆固醇、肌酐、血糖、血压等越高、年龄越大以及高血压病史等越长,血清Klotho蛋白浓度越低。结论血清Klotho蛋白浓度增加可能是高血压及高血压脑损害的保护性因素;高血压患者定期检测血清Klotho蛋白浓度可能有助于早期监测高血压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蛋白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及预后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唯伟 袁琼婧 +3 位作者 宁建平 李霞 吴安华 肖湘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32-1337,共6页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MHD患者合并HCV感染的比例及不良预后风险高于一般人群,积极的抗病毒... 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的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MHD患者合并HCV感染的比例及不良预后风险高于一般人群,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并预防再次感染事件的发生是肾病内科与感染病科医师联合治疗理念的体现。为HCV感染治愈患者设置血液透析缓冲区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探究。本研究旨在探索MHD合并HCV感染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HCV区10例长期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完成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12周或24周后监测血清HCV-RNA为阴性,视为达到HCV治愈标准。湘雅医院肾病内科于2017年4月在血液净化中心设置缓冲区,安排HCV感染已治愈的患者由HCV区转入缓冲区继续透析,转区后监测这类患者血清HCV-RNA、抗HCV抗体水平以及临床生化指标,并随访观察HCV治愈后再次感染的情况。结果:10例HCV感染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最终均治愈,治疗前后临床生化指标未见显著变化,转区后经27.5(17.5,39.0)个月随访,患者HCV-RNA持续阴性,抗HCV抗体持续阳性。结论:采用直接抗病毒治疗MHD合并HCV感染患者安全、有效,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及HCV转阴患者缓冲区透析是HCV患者在MHD期间新型有效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抗丙型肝炎病毒治疗 血液透析缓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高血压对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文航 李慧慧 +1 位作者 周权 薛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7-803,共7页
目的:高血压是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pregnancy-related acute kidney injury,PR-AKI)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对PR-AKI患者预后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某院产科PR-AKI病例,采用1:1倾向评... 目的:高血压是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pregnancy-related acute kidney injury,PR-AKI)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对PR-AKI患者预后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某院产科PR-AKI病例,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法选择同期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法分别评价匹配前后高血压对PR-AKI预后的影响。结果:在30680例孕产妇中126例确诊为PR-AKI,发病率为0.41%,年龄(29.04±2.32)岁,其中50例为高血压,占39.68%。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两组共48对匹配成功,组间协变量达到平衡。匹配并调整相关临床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风险增加(HR=2.951,95%CI:1.067~8.275;P=0.034),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增加(HR=2.815,95%CI:1.271~6.233;P=0.009),胎儿不良结局风险增加(HR=1.437,95%CI:1.028~4.623;P=0.021)。结论:高血压是PRAKI患者ESRD、妊娠不良结局和胎儿不良结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法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