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V感染者/AIDS患者衰弱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叶纤 鲁秋玲 +2 位作者 胡佩武 陈丹 李杏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PLWHA)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8月长沙市某医院≥18岁的PLWH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以及蒂尔堡衰弱量表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衰弱情况。结果... 目的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PLWHA)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6—8月长沙市某医院≥18岁的PLWH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以及蒂尔堡衰弱量表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衰弱情况。结果PLWHA衰弱发生率为26.4%,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年限>5年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感染年限≤5年患者的2.33倍(95%CI:1.24~4.37,P=0.009);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的1.40倍(95%CI:1.05~1.85,P=0.022);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 3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 3患者的3.60倍(95%CI:1.96~6.62,P<0.001)。结论HIV感染年限越长、当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HIV载量越高的PLWHA更容易发生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AIDS患者 衰弱 影响因素 PLW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林区野鼠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核酸检测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左双燕 唐琨 +3 位作者 郑元春 霍秋波 宋玉东 曾小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3-447,共5页
目的:了解黑龙江林区野鼠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黑龙江地区采集的啮齿动物标本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阳性标本送测序并应用Mega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检测鼠标本... 目的:了解黑龙江林区野鼠中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黑龙江地区采集的啮齿动物标本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外膜蛋白A(OmpA)基因。阳性标本送测序并应用Mega5.0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检测鼠标本514份,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为9.3%(95%CI:7.1%~12.2%),牡丹江、绥芬河、同江和东宁四个地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2.4%(39/314),5.3%(3/57),2.0%(1/51),5.4%(5/92),地区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23)。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有仓鼠、大仓鼠、大林姬鼠、褐家鼠、黑线姬鼠、红背鼠平、鼠句黯、棕背鼠平、东方田鼠、明纹花松鼠10种,鼠种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2);棕背肝的阳性率最高,为22.1%(21/95)。测序结果显示鼠感染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基因型是黑龙江立克次体基因型和一种新的未定种基因型。结论:黑龙江地区存在鼠感染黑龙江立克次体,同时可能存在未定种的新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OmpA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对个人自主的挑战与哲学反思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华 田雯 刘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0-198,共9页
个人自主一直是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的核心概念,是个人自由和理性的表达,它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增强或降低,表现为从完全自主到完全不自主的自主连续谱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塑造着他们的自主性,而这种关系也常常被技术所塑造,技术... 个人自主一直是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的核心概念,是个人自由和理性的表达,它在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增强或降低,表现为从完全自主到完全不自主的自主连续谱系。人与世界的关系塑造着他们的自主性,而这种关系也常常被技术所塑造,技术也可以调节人的自主性。脑−机接口技术原本致力于诊治神经疾病患者,提高其自主行为能力,但当其触及微观的意识层面并表现出极高的功效时,传统自主概念受到了巨大挑战,人与技术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通过论证脑−机接口技术对个人自主的挑战,包括自主的本质和条件、自主行为能力受损以及代理决策与最佳利益评估等,并对其进行哲学反思。脑−机接口不仅塑造了用户与其身体的关系,也挑战了人们对治疗与增强、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的传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个人自主 伦理挑战 哲学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高血压对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预后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文航 李慧慧 +1 位作者 周权 薛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97-803,共7页
目的:高血压是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pregnancy-related acute kidney injury,PR-AKI)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对PR-AKI患者预后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某院产科PR-AKI病例,采用1:1倾向评... 目的:高血压是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pregnancy-related acute kidney injury,PR-AKI)的严重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对PR-AKI患者预后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某院产科PR-AKI病例,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法选择同期正常血压和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法分别评价匹配前后高血压对PR-AKI预后的影响。结果:在30680例孕产妇中126例确诊为PR-AKI,发病率为0.41%,年龄(29.04±2.32)岁,其中50例为高血压,占39.68%。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两组共48对匹配成功,组间协变量达到平衡。匹配并调整相关临床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风险增加(HR=2.951,95%CI:1.067~8.275;P=0.034),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增加(HR=2.815,95%CI:1.271~6.233;P=0.009),胎儿不良结局风险增加(HR=1.437,95%CI:1.028~4.623;P=0.021)。结论:高血压是PRAKI患者ESRD、妊娠不良结局和胎儿不良结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相关性急性肾损伤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法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