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urette综合征患儿脑电图遗传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杰 李国良 +4 位作者 吕冰清 杨晓苏 郭伍英 姜海燕 尹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3-274,共2页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综合征 ,TS)患儿及其父母的脑电图 (EEG)改变在生物遗传学上的意义。方法 :对 2 5例TS患儿及 5 0例父母进行 2hEEG监测研究。结果 :TS患儿父母的EEG异常率 (6 4 % )明显高于其抽动障碍发生率 (2 8% )... 目的 :探讨抽动秽语综合征 (Tourette综合征 ,TS)患儿及其父母的脑电图 (EEG)改变在生物遗传学上的意义。方法 :对 2 5例TS患儿及 5 0例父母进行 2hEEG监测研究。结果 :TS患儿父母的EEG异常率 (6 4 % )明显高于其抽动障碍发生率 (2 8% ) (P <0 .0 1) ,EEG异常的TS患儿及其父母的EEG异常率显著高于EEG正常的TS患儿的父母(P <0 .0 5 ) ,TS患儿双亲EEG异常也有较高比率 ,不同性别TS患儿父母间比较EEG异常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EEG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脑电图 遗传学特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脑内氧化应激反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涛 罗团连 +1 位作者 张花先 黎杏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检测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的表达,以研究脑出血后红细胞崩解产物中含铁血红素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方法以Ⅶ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了HO-1表达部位和表达细胞种类,用Western b... 目的检测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的表达,以研究脑出血后红细胞崩解产物中含铁血红素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方法以Ⅶ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了HO-1表达部位和表达细胞种类,用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的表达时程变化。结果HO-1主要表达在模型组动物患侧基底节,假手术组动物未见明显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为小胶质细胞;Western blot显示HO-1在脑出血后12h即有表达,2d达高峰,而后逐渐减弱。结论Ⅶ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脑内有强烈的含铁血红素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这可能为干预该反应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含铁血红素氧合酶-1 脑出血 大鼠 胶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三城市开展社区人群干预九年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 被引量:63
3
作者 王文志 吴升平 +5 位作者 洪震 杨期东 杜晓立 黄茂盛 刘运海 江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在脑卒中高发城市北京、上海、长沙 3个市区约 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预防研究 ,其中半数设为对照人群。结果 开展加强干预 9年来 ,干预社区脑卒中发... 目的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区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 在脑卒中高发城市北京、上海、长沙 3个市区约 30万人群中开展社区综合性预防研究 ,其中半数设为对照人群。结果 开展加强干预 9年来 ,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男性下降 5 1.5 % ,女性下降 5 2 .7%。同期对照社区男女分别下降 7.3%和 15 .7% ,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干预社区 10年平均发病率为 16 7.0 2 10万 ,对照社区为 199.96 10万 ,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在干预社区 ,5 0岁以上高龄组发病专率逐年下降的同时 ,35~ 49岁组发病率却显示有上升趋势。结论 在人群中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同时实施积极控制高血压为主的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 干预试验 脑卒中 北京 上海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3个城市社区人群脑卒中死亡及其类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41
4
作者 杨期东 周艳宏 +5 位作者 王文志 吴升平 洪震 黄茂盛 刘运海 许宏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 分析我国脑卒中死亡类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设平行对照的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研究 ,在长沙、北京和上海 3个城市社区 30万人群中 ,对 14 0 7例脑卒中死亡病例进行分型诊断。结果 脑卒中死亡病例中因出血性卒中、缺... 目的 分析我国脑卒中死亡类型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设平行对照的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研究 ,在长沙、北京和上海 3个城市社区 30万人群中 ,对 14 0 7例脑卒中死亡病例进行分型诊断。结果 脑卒中死亡病例中因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和难分类型卒中死亡的分别占 6 0 .6 %、38.7%和 0 .7%。各年龄组出血性卒中死亡比例均在 5 0 %以上 ,出血性卒中在起病后 2 8d内 (特别是 2 4h内 )死亡比例显著高于缺血性卒中 (P <0 .0 5 )。结论 出血性卒中仍是卒中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社区人群 脑卒中 死亡 类型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服用脑安胶囊强化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红梅 王文志 +7 位作者 黄久仪 江滨 洪震 杨期东 吴升平 郭吉平 丁玎 刘运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评价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应用中药脑安胶囊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值<75分的脑卒中高危人群4069例作为干预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随机分... 目的评价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应用中药脑安胶囊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分值<75分的脑卒中高危人群4069例作为干预对象。根据知情同意原则,以村或居委会为单位随机分为强化干预组2000例和一般干预组2069例。2组干预观察2年,随访脑卒中发病情况。评价指标为干预结束时,2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结果干预结束时,2组共新发生脑卒中52例,强化干预组新发生脑卒中18例,脑卒中累积发病率为900人/10万人。一般干预组新发生脑卒中34例,发病率为1643人/10万人。与一般干预组比较,强化干预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57,P=0.026)。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及其他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后,服用脑安胶囊可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HR=3.798,P=0.001)。结论在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应用脑安胶囊进行脑卒中一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可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一级预防 高血压 糖尿病 活血祛瘀剂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29
6
作者 彭争荣 杨阿莉 杨期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采用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脑出血大鼠脑内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采用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内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含量;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HIF1-αm RNA、VEGF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血肿周围脑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可见,随着出血后时间延长,高压氧组血肿已基本吸收,较脑出血组可见大量分布的血管样结构和微血管,新生血管数目明显增多,假手术组未见明显血肿及新生血管的病理改变。脑出血组和高压氧组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在第14、21、28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高压氧组)比较,高压氧组HIF1-αm RNA、VEGF m RNA表达值分别高于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HIF1-αm RNA在第14、21、28天时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VEGF m RNA在第21、28天时三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能增加脑出血大鼠脑内HIF1-α、VEGF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加快血肿吸收,改善脑出血大鼠损伤神经功能,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压氧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中毒性脑病一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肖岚 龙小艳 +1 位作者 李萍 姜海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铅中毒性脑病 病例报告 青霉胺 维生素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白鼠经伽玛刀照射后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志明 姜冰 马建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用伽玛刀照射正常鼠脑组织后 ,研究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 ,了解伽玛刀照射后脑组织损伤的变化过程。方法 :用伽玛刀将 16 0Gy的剂量照射正常SD鼠脑组织 ,分别于照射后第 1d ,第 7d ,第 14d ... 目的 :用伽玛刀照射正常鼠脑组织后 ,研究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 ,了解伽玛刀照射后脑组织损伤的变化过程。方法 :用伽玛刀将 16 0Gy的剂量照射正常SD鼠脑组织 ,分别于照射后第 1d ,第 7d ,第 14d ,第 2 8d断头取脑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GFAP水平 ,微比重法测定脑组织比重 ,光镜下观察受照射侧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⑴免疫组化检测 :照射后第 1d ,靶区GFAP阳性星形细胞开始增多 ,随着时间的延长 ,GFAP染色加深 ,胶质细胞增生明显 ,第 2 8d ,靶区中央区出现直径约 4mm的坏死灶 ,坏死区周边可见明显增多的GFAP阳性星形细胞 (P <0 .0 1)。⑵光镜观察 :照射后第 1d可见脑实质内细胞肿胀 ,第 7d红细胞从血管漏出 ,血管外间隙增宽 ,第 14d靶区伊文氏兰漏出。⑶照射后第 14d可见照射侧脑组织比重明显减轻。结论 :GFAP可作为衡量脑放射性损伤的指标。同时 ,在照射后早期即出现脑水肿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伽玛刀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 大鼠 GFAP 脑水肿 放射性脑损伤 血脑屏障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的心理治疗和健康指导 被引量:18
9
作者 肖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38-440,共3页
关键词 癫痫 心理治疗 社会心理因素 健康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鼠短暂脑缺血再灌p53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谷文萍 杨期东 +2 位作者 谢光洁 杨洁 谢逸群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后p5 3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沙鼠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 ,应用Northernblot检测脑缺血再灌后不同时期额叶p5 3mRNA表达。结果 :沙鼠脑缺血 6min ,在再灌后 6hp5 3mRNA出现表达增加 ,持续至第 3d(P <0 .0 ... 目的 :研究脑缺血再灌后p5 3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沙鼠短暂前脑缺血再灌损伤模型 ,应用Northernblot检测脑缺血再灌后不同时期额叶p5 3mRNA表达。结果 :沙鼠脑缺血 6min ,在再灌后 6hp5 3mRNA出现表达增加 ,持续至第 3d(P <0 .0 5 )。结论 :沙鼠短暂脑缺血后 ,促凋亡基因p5 3存在持续高表达 ,其结果可能是启动细胞凋亡 ,导致缺血神经细胞损伤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P53基因 沙鼠 基因表达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视觉诱发电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萍 羊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又称Ⅱ型糖尿病 )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PVEP)的改变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0例 (6 0只眼 )Ⅱ型糖尿病患者和 30例 (6 0只眼 )正常对照组进行PVEP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PVEP的异常阳性率为 5 8 33% ,...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又称Ⅱ型糖尿病 )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PVEP)的改变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30例 (6 0只眼 )Ⅱ型糖尿病患者和 30例 (6 0只眼 )正常对照组进行PVEP检测。结果 :糖尿病组PVEP的异常阳性率为 5 8 33% ,表现为P10 0潜伏期明显延长 ,波形分化差 ,波幅低。结论 :PVEP的异常可作为糖尿病患者视功能早期观察指标之一 ,PVEP的异常与空腹血糖、糖尿病的病程长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视觉诱发电位 诊断 神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12
作者 邵阳 肖波 +2 位作者 杨晓苏 赵敏 杨期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8期705-706,共2页
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轴突的再生。脊髓损伤后血管缺损、缺乏有效营养运输是影响轴突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电场诱导新生血管形成,可能对脊髓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修复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场 血管形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